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2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2022·重庆文综·T10)“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期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看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梭伦改革。解答关键是把握梭伦改革的内容和特点。【解析】选D。梭伦改革规定归还被抵押的土地,规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改革打破了旧贵族世袭等级,按财产多少划分等级,所以A、B、C不符合史实;梭伦改革体现了中庸原则,故D正确。2.(2022·四川文综·T1)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改革——商鞅变法的影响。解答关键:精确猎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进行推断。【解析】选A。从题干中可以看出本次改革是成功的,所以首先排解D;再通过题干中“倾邻国而雄诸侯”,排解B和C。既符合是成功的改革,又符合“雄诸侯”的,只有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故选A。3.(2022·安徽文综·T12)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变法措施结果A商鞅变法:户籍什伍制、连坐法、嘉奖耕织和嘉奖军功“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B王安石变法:市易法“市易之起,自为细民久困,以抑兼并尔,于官何利焉。”C戊戌变法:设立农工商总局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快速进展D明治维新:殖产兴业没有实现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变法改革的内容与影响。解答关键:全面把握各变法的内容与影响。【解析】选A。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推断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推断理由A正确选项全面体现前面内容的影响:富国强兵B干扰选项市易法确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收入,材料的论断“于官何利焉”与之相冲突C干扰选项维新变法实行的经济措施很快被废除,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D干扰选项明治维新有关殖产兴业的措施,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4.(2022·北京文综·T22)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①废除哈里发制度 ②进行军事改革 ③建立近代工业 ④实行训练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解答的关键是对两国改革内容的比较和分析。【解析】选C。凯末尔改革废除了哈里发制度,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则没有,①错误。穆罕默德·阿里进行了军事改革,但凯末尔改革则没有这一内容,②错误。③④是两国改革的相同之处。故C正确。5.(2022·重庆文综·T7)《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A.康熙帝 B.乾隆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解答关键是理解光绪帝与戊戌变法的关系。【解析】选C。由材料可以推断这位皇帝是清帝,而且从“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可以推断与戊戌变法有关,故选C。6.(2022·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与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大事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学问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冲突不行调和【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戊戌变法。解答关键:生疏戊戌变法失败的缘由。资产阶级维新派具有阶级的局限性,其发动的戊戌变法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解析】选B。解答时要留意理解材料的内涵,将材料中列举的两个史实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推断理由A干扰选项废八股使与八股性命相关的士人“失其安家立命之业”,但不是断送了全部读书人的政治前途B正确选项参与会试的近万名举人对废除八股不满,说明改制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选项本身错误新政的很多内容切中时弊,得到了一部分学问分子的支持,他们主见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D选项本身错误维新派在宣扬维新变法思想时,接受了移花接木的方法,将西方的政治理论和儒家思想相结合7.(2022·江苏单科·T24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整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当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需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照旧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照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学问,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实行的措施。(3分)(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学问,从权利共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5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学问,从权利支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护梭伦为鼻祖”的理由。(2分)【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了梭伦改革。解题的关键是对梭伦改革内容的理解。【解析】第(1)题,实际上要求同学答出有关疼惜平民权利的改革措施。第(2)题,称得上既是平民又是新贵的,只能是工商业奴隶主阶级了。其次问,回答减弱贵族权利和保障工商业奴隶主的权利的改革措施。第(3)题可依据材料分析梭伦改革的折中颜色。答案:(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与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利;赐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转变)。8.题号:09(2022·浙江文综·自选模块)“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是出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反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材料二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战国策》(1)依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5分)(2)依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5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法家思想和商鞅变法。解题关键:结合材料,结合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学问解决问题。【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中“商鞅是出名法家”可知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结合教材中对法家思想的评价即可分析法家思想的历史作用。第(2)题主要从审题动身,结合所学的商鞅变法的相关史实,分析缘由。答案:(1)法家思想。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5分)(2)商鞅变法侵害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5分)9.(2022·重庆文综·T14)(3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同学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生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常的操行及学业成果,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果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常成果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果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摘编自苗春德《宋代训练》(1)依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6分)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训练的影响。(4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以及近现代中西方训练进展状况。解答关键:精确把握王安石变法与近代中国训练进展及现代西方训练之间的关联,留意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解析】第(1)题,提取材料中“三舍法”的内容,概括归纳其制度方面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分析其对当时宋代训练的影响;答案:(1)升舍实行定期考试且与平常成果及操行考核结合;毕业考试实行教考分别;毕业考试成果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有利于更好地培育和选拔人才;有助于完善学校训练管理制度。10.(2022·山东文综·T46)(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日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生疏有何相同之处?(2分)(2)依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见在当时不能实现的缘由。(8分)【解题指南】本题借助官方文件作为史料考查晚清的维新变法。解答关键,精确猎取和整合历史材料信息,解决历史问题。【解析】第(1)题找准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材料二通篇皆是对学习西方的生疏,很简洁找到共同点。第(2)题,从代表的阶级属性动身,审读材料,材料一中有个学习的前提:“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材料二中则对根本、变事与变法做了分析,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生疏。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进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见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11.(2022·福建文综·T41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斗的特点,就是一个接受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无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退革命。这次改革是依据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把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冲突,照旧存在,并且连续在进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斗对俄国来说是“无望的搏斗”。(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退革命”。(10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作用。解答关键在于熟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前因后果和历史影响。【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信息联系所学俄国改革背景,从俄国与工业化强国英法的国力差距的角度作答。第(2)题,结合材料二评价俄国改革的信息和所学学问,从俄国改革历史影响的乐观性和局限性两方面作答。答案:(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进展;确定程度上缓和社会冲突,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退: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12.(2022·课标全国文综Ⅱ卷·T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全部,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解题指南】本题选取课外史实与史料,考查同学阅读材料,运用所学学问概括、分析、评述历史问题的力气。解答背景时要留意史料中南朝宋孝武帝改制前的相关信息,进行归纳概括。解答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时留意其相关措施,结合经济史的有关学问来分析其作用。【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信息“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等分析归纳。第(2)题,可依据材料信息“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等,结合所学过的经济改革的相关学问来分析其作用。答案:(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冲突;疼惜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进展。13.(2022·课标全国文综Ⅰ卷·T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快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字,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把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解题指南】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法律改革。解答关键:从材料中猎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加以正确解读。【解析】第(1)题,结合魏晋之前法律体系的弊端和魏晋法律改革的目的、内容,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第(2)题,结合以下信息作答:“《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答案:(1)从现实需要动身;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别;突出伦理犯罪。(8分)(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头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化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7分)14.(2022·海南单科·T2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1978年10月,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董事长汤姆斯·墨菲率领代表团访华,与中方洽谈合作事宜。在谈判中,美方提出了一个中方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英语词汇“jointventure”,并将其解释为“合资经营”。墨菲解释说:“简洁地说,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场项目投标失败后人力资源配置调整合同
- 2025版办事处环保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版范文范本:高科技产业研发合作协议
- 宝宝饮食健康课件
- 2025版智能办公区使用权租赁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绿色能源项目租赁服务协议
- 二零二五年财务主管在职期间保密义务及违约责任合同
- 2025版笔译服务与翻译服务标准化合同
- 2025年度越野车抵押租赁经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材料运输合同范本(含应急预案)
- 消防主机接入合同模板
- 机加产品类销售合同(2篇)
- 三公经费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仓库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规划研究报告
- 体育赛事意识形态风险管理预案
- 2024年全国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备赛试题库-上(血吸虫病、疟疾)
- 蓝色励志风攀岩前行向上终见曙光模板
- 2023年湖南长沙中考满分作文《储蓄坚强》
- 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比武竞赛理论备赛试题库(浓缩500题)
- DL∕T 478-201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 用技术条件 正式版
- 护用药理学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