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湘教版必修1学案-2-3-2_第1页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湘教版必修1学案-2-3-2_第2页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湘教版必修1学案-2-3-2_第3页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湘教版必修1学案-2-3-2_第4页
【名师一号】2020-2021学年高中地湘教版必修1学案-2-3-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互动与探究抓要点知识详解学问点一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1.形成地球上近地面气压带的因素主要是动力因素和热力因素,受热力因素影响形成的气压带,主要是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如下图)2.在动力因素影响下形成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如下图)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地球表面形成的气压带如下表所示:气压带分布成因特性气流影响气候极地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90°四周热力缘由冷高压下沉冷干副极地低气压带(2个)南北纬60°四周动力缘由冷低压上升温湿副热带高气压带(2个)南北纬30°四周动力缘由热高压下沉干热赤道低气压带(1个)0°四周热力缘由热低压上升湿热【例1】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图中的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数据表示纬度数。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下列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D处风带风向的是()[解析]依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可知,该图的中心点是南极点,E位于30°S—40°S,表示副热带高气压带。D位于南半球的西风带,风向应为西北风。[答案](1)B(2)B学问点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1.移动缘由: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引起的。2.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南移,则向南移动。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把握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①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中纬西风带把握(终年温存潮湿)②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把握全年酷热干燥)③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把握(终年高温多雨)(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①地中海气候eq\b\lc\{\rc\(\a\vs4\al\co1(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把握,——酷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把握——温存多雨))②热带草原气候eq\b\lc\{\rc\}(\a\vs4\al\co1(干季时受信风带把握,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把握))eq\a\vs4\al\co1(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③热带季风气候eq\b\lc\{\rc\}(\a\vs4\al\co1(冬季—东北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西南季风—,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eq\a\vs4\al\co1(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例2】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如下图),回答(1)~(2)题。(1)图中②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干燥B.上升,潮湿C.由高纬流向低纬,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潮湿(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低压强盛B.上海盛行西北风C.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D.印度半岛高温多雨[解析]依据②所在的纬度,推断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空气干燥。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南移,应当是北半球冬季。该季节,亚洲高压强盛,上海盛行西北季风,气压带、风带位置皆偏南,印度半岛在东北季风把握下低温少雨。[答案](1)A(2)B学问点三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由于海陆分布使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简单化,大陆上的高、低气压中心与海洋上的高、低气压中心差别很大,列表说明如下:2.南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差异【例3】当北半球某纬度近地面大气等压面呈图中状态时(图示等压面为近地面等压面),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推断风向:风从__________吹向__________。(2)推断季节:这种风一般在__________季消灭。(3)此时是北太平洋上__________(气压中心)强盛的季节和亚欧大陆上__________(气压中心)强盛的季节。[解析]从图中大陆等压面对近地面凸出,海洋等压面对高空凸出可推断:近地面大陆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大陆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在北半球夏季,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北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亚欧大陆上亚洲低压强盛。[答案](1)海洋陆地(2)夏(3)夏威夷高压亚洲低压学问点四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1.季风环流的形成运用简图,结合海陆热力性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可得出季风环流形成的缘由及过程,具体分析如下所示: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点拨:运用规律巧记各气压带或风带以及季风环流对降水的影响。降水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是:①气温下降,使水汽达到饱和分散。②有充分的水汽。依据这两个条件,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eq\b\lc\\rc\}(\a\vs4\al\co1(\b\lc\\rc\}(\a\vs4\al\co1(气流上升气温降,低,水汽简洁分散))\a\vs4\al(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b\lc\\rc\}(\a\vs4\al\co1(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气,温降低,水汽简洁分散))西风带,\b\lc\\rc\}(\a\vs4\al\co1(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水,汽充分,简洁分散降水))夏季风))降水较多eq\b\lc\\rc\}(\a\vs4\al\co1(\b\lc\\rc\}(\a\vs4\al\co1(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分散))\a\vs4\al(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b\lc\\rc\}(\a\vs4\al\co1(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气,温上升,水汽不易分散))极地东风带、信风带,\b\lc\\rc\}(\a\vs4\al\co1(风由大陆吹向海洋水,汽少,不易分散降水))冬季风))降水稀有【例4】读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1)依据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在图中用箭头标出①处的风向。(2)图中②处的风向为________风。(3)据图分析,亚洲季风成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4)我国东部地区的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进展供应了哪些有利条件?(5)季风气候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主要有()A.降水量年内安排不均B.台风造成的危害C.简洁发生旱涝灾难D.降水年际变化很大[解析]由亚欧大陆与海洋上的气压可以推断季节或月份。冬季海洋上形成低气压,而陆地上形成高气压,气流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形成冬季风,夏季则相反,所以图甲表示1月季风图,图乙表示7月季风图。季风气候突出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但季风的强弱及进退规律的反常,会发生旱涝灾难。[答案](1)西南风(2)西北(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4)雨热同期,夏季风为我国农业的生产带来了丰富的热量和降水(5)C活动参与一、课本第52页活动1.图2-33中自左向右表示的节气依次是夏至日、春分日或秋分日、冬至日。2.二、课本第52页活动1.南北纬10°—20°之间的地区:7月份时,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影响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地,给这些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1月份时,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左偏形成西北季风,影响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给澳大利亚北部地区带来大量降水。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夏季气压带、风带向高纬移动,副热带高气压带把握在此纬度范围之间,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酷热干燥的气候;冬季气压带、风带移向低纬,西风带把握在此纬度范围之间,西风从海洋上给该地区带来丰沛的水汽,形成温存多雨的气候。2.第一个表格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四周热力缘由上升气流形成湿热的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四周动力缘由下沉气流形成酷热干燥的气候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60°四周动力缘由上升气流形成温存潮湿的气候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90°四周热力缘由下沉气流形成寒冷干燥的气候其次个表格低纬信风带南北纬30°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形成酷热干燥的气候中纬西风带南北纬40°—60°之间西南风西北风形成温存潮湿的气候极地东风带南北纬60°—90°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形成寒冷干燥的气候三、课本第54页活动1.甲为1月,乙为7月。依据东亚和南亚地区的季风风向推断。甲图中东亚地区吹西北风,南亚地区吹东北风;乙图中东亚地区吹东南风,南亚地区吹西南风。2.甲图中东亚地区吹西北季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欧大陆上为高压,太平洋上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亚欧大陆指向太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