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同步教案: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_第1页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同步教案: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_第2页
【备课参考】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1同步教案:1.3-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化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1.把握有关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学问,了解秦到元政治制度演化的史实。2.生疏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进展脉络。3.初步培育吸取历史阅历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力量。二、过程与方法1.学法学会从宏观、中观到微观分析、把握长时段的历史学问。2.教法学问灌输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引导同学乐观收集、整理课外相关资料,通过鲜活生动的历史文化信息,总结出对于历史规律的生疏。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生疏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乐观因素和消极因素。2.在确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的成就的同时,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和腐败。[重点难点]重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政治制度的演进特点。汉刺使制度、察举制和科举制、元行省制度。难点:制度比较抽象,要通过大量实例,逐步引导同学建立起总体概念。[课堂设计]导入新课:秦国统一后所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政治制度,奠定了其后历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那么,后代统治者对秦的政治制度又是怎样继承和进展的呢?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心集权政治制度又是如何演进的呢?后世还有其他哪些制度创新和变革?导入。讲授新课:一、法令出一本节叙述秦王赢政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1.皇帝制度的创立自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以后,“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2.皇权的范围:皇帝有独尊地位,总揽全国一切军、政、财权。独断专行,不受制约。3.皇权制的实质:封建君主专制政治体制。4.皇权制特点:①独断性和任凭性的君主理念;②官制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③君臣关系的实质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合作探究第一学习小组皇帝制是怎样形成的?皇帝制的特征有哪些?引导一(1)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为充分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神化君权,开头使用不同以往的帝王称号-”皇帝”,确立了皇帝制度。(2)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皇权至上。二、君权和相权(对相权的抑制和分解)本节叙述秦以后历代帝王通过抑制、分解相权的手段,逐步强化皇权。1.缘由:君权和相权的冲突历史上,期望有所作为的帝王,难免与其助手“相”发生冲突,往往实行限制相权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2.西汉:汉武帝限制相权(1)背景汉初,丞相位尊权重,实际是把握行政大权的总理大臣,始终到汉武帝时。(2)目的:转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加强皇权。(3)措施①频繁更换丞相,对有错者严惩。②起用身份低微的士人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③让高级将领参议机要。(4)结果:形成“中朝”和“外朝”。“中朝”在宫廷之内对要事先做出了决策。3.东汉:尚书台地位提高4.唐代:分散相权(1)唐代中心设三省六部。三省长官分工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2)政事堂议事制。5.宋代:分割相权设长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其次学习小组中国古代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怎样?封建帝王是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引导二一方面宰相是帝王的助手,另一方面,帝相之间难免发生冲突。实行限制相权的方式以独揽行政大权。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秦朝在中心政府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都设特地的监察官员。2.汉代的监察体制(1)汉武帝设刺使监察地方政治,加强对地方的把握。(2)西汉中心的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属下机关。3.汉以后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健全御史台、都察院4.古代监察制度的局限(1)制度本质打算其效能的有限;(2)机构官员贪赃枉法(机构腐败);(3)王朝后期腐败使监察系统受到严峻破坏。(常受破坏)第三学习小组秦汉以来中心对地方的监察机构设置状况如何?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怎样?引导三(1)逐步走向健全,不同时期发挥不同的作用。(2)专制制度的本质打算其实际效能必定是有限的;机构官员贪赃枉法、王朝后期监察系统常受破坏。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中国古代主要选官制度演进三阶段(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心推举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3)“科举制”是考试选官制度。是隋唐以后主要的选官制度。2.察举制的演化和局限性(1)演化①汉武帝即位第一年,诏令举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力量的人。②六年后,再诏策试贤良,及郡国所举人数。③魏晋南北朝时代,以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依据。(2)局限性①从考选的对象、内容、方式、程序看,都体现封闭的特征。②其形式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3.科举制的实质和优缺点(1)实质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把握的范围之中的制度。(2)缺点科举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乎儒学经义的范围,特殊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制造意识的人。(3)优点①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②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③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制造了条件;④促成了普遍长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⑤严格的考试方式,有肯定的公正合理性。第四学习小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过哪三个阶段?怎样看待科举制?引导四(1)世官制、察举制(九品官人法)、科举制。(2)优点:①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②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③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制造了条件;④促成了普遍长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⑤严格的考试方式,有肯定的公正合理性。(2)缺点科举考试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乎儒学经义的范围,特殊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制造意识的人。五、行省的设置1.秦汉以来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化朝代地方行政机构秦汉(州)、郡、县唐道、州、县宋路、州、县元省(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宣政院)、路、府、州、县明省(承宣布政使司)、府、县清省、道、府、县2.元朝的行省制度(1)地方行政区划①最高地方行政区:十个行中书省和两个单列行政区划:腹里、宣政院。②行省以下行政区划:路、府、州、县。(2)中心对行省的管辖①节制重大民政事务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行政官员不能更改中心的赋税征收制度;不得调动军队;②向皇帝定期靓见、述职。③中心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④以省官互迁等形式把握。(3)元朝的行省制度的历史意义①便利中心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心集权,特殊是调整好中心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小结]秦汉时以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随着帝王对相权的抑制、减弱和中心对地方把握、监督的加强而逐步强化。[课堂练习]1.

下列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是中心集权进展的必定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2.西汉形成“中朝”和“外朝”的主要目的是(A)A.减弱相权以加强皇权B.增加国家机构的数量C.削减皇帝外出的劳累D.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3.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制度的完善,主要是由于(C)A.废除了丞相,中心官制消灭重大变革B.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D.加强了对地方的把握4.北宋初年,为制约宰相(B)A.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B.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C.设枢密院为最高军政机关D.任用出身低微的人参与军国大事5.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A)A.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B.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C.推举和选拔地方人才D.加强对地方官的把握和管理6.九品中正制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主要实行于(B)A.秦汉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7.隋唐实行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对皇帝的专制权力有肯定抑制作用C.促进了科学文化的进展D.减弱了显贵的特权8.元朝的行省制度(D)①有效地加强了对宽广疆域的管理②进一步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③促进了中心集权制度的完善④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①②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