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_第1页
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_第2页
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_第3页
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_第4页
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大荒精神口述史为北大荒精神研究提供“活”的实证支撑。文章以北大荒精神口述史“为什么”和“怎么样”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为逻辑路线,阐释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契合性和时代价值,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双融合、加强口述史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大思政”育人实践平台,实现红色文化浸润心灵的育人价值。关键词:北大荒精神;口述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弘扬革命文化,用好红色资源。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弘扬北大荒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新时代深入学习和弘扬“四大精神”的决定》要求把学习和弘扬“四大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任务落到实处。在大历史观视域下,借助口述史的方法对北大荒开发建设亲历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抢救性地记录垦荒人的宝贵记忆,可为北大荒精神研究提供“活”的实证支撑。因此,将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龙江“四大精神”的传播,培养知农爱农的时代新人。二、北大荒精神口述史与高校思政课的内在契合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这为高校思政课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增强思政课实践性指明了努力方向。实践教学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结合大学生实际设计实践性强、具有鲜明教育意义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大学生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学深悟透深奥的理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一)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遵循在于人民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小到个人、家庭、家族、社区、城市,大到国家、民族和党的历史,都源于不同人的创造和见证[1]。在口述史的访谈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历史的见证者,都可以成为访谈对象,他们的口述内容都是还原和补充历史事件及文献记载的重要史料。高校通过口述史访谈,有利于大学生体会当事人所经历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时刻的亲身感受,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理解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实现从感性到理性认知的升华。大学生参与到北大荒精神口述史的实践中,通过与三代垦荒人的面对面访谈,在饱含生活情感温度的对话中,倾听北大荒开垦过程中波澜壮阔、荡气回肠的奋斗故事,理解垦荒人的自主性诉求,感知垦荒人投身北大荒开发建设的意义,领会北大荒精神的力量,实现北大荒精神的代际相传。国外高校较为重视开展大学生口述史教学和实践,个别高校设有口述史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如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University)口述史专业学生利用舞台剧、展览、动画等多种形式进行口述史传播。国内高校对大学生口述史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仅有小部分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口述史访谈和实践教学且开展得比较好,如中国传媒大学、天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大学等。这些高校结合学校特色、专业特长和地区资源优势指导大学生创建了“白杨记忆”“泥人张”“城市史”等口述史相关精品项目。大学生口述史访谈大多集中在历史学院,如华南师范大学成立了专门的口述史协会,全校各专业大学生都可参与,按照分工承担不同的工作任务。可见,高校需要重视口述史访谈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以及重视口述史融入思政课的重要意义。(二)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内在诉求在于互动性思政课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课重视课堂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开展口述史访谈有利于丰富现有的实践教学形式,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较为宽口径的形式参考。开展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访谈,从确定访谈主题、寻找访谈对象、制定访谈提纲到实施口述史访谈、访谈后材料整理,都需要大学生个体或团队亲自动手查阅资料、联系社会寻找合适的访谈对象。可以说,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访谈让大学生从被动式接受任务到真正主动式参与,能够最大限度地锻炼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实现了“学知识”与“活实践”的无缝对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主体作用的“主体间性”转换[2],还能够促使大学生主动与社会、学校、家庭相联结,建立起密切的联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2021—2023年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进行了3个学期的实践教学,累计有10个教学班、878名大学生参与到北大荒精神口述史实践教学中。很多大学生表示,口述史访谈让他们得到了锻炼,接触到了社会,更直接地感受了革命精神的教育。大学生普遍反馈,寻找口述史访谈对象是非常困难的,有些小组成员走进北大荒精神展示馆、大庆市福利院、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八一农大家属区等场所寻找合适的口述史访谈对象,有些则借助父母、亲戚、同学、朋友,以及学校、学院任课教师的力量寻找访谈对象,这些都极大地锻炼了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过程很难,但当完成口述史访谈的时候,大学生一致反映他们体会到了一种成就感,同时,也被口述史访谈对象所讲述的历史故事深深打动。这种面对面的口述史访谈让大学生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思想和情感碰撞,产生了直达心灵的浸润力量。三、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时代价值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为内涵的北大荒精神是几代北大荒人在党的领导下“发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黑土地上化苍凉为神奇的生动写照,集中展现了北大荒人战天斗地捍卫国家粮食安全的经验智慧和红色情怀”[3]。新时代,将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知识层面:引入生动鲜活的教学资源,增强思政课亲和力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北大荒精神口述史以其不同于理论灌输的独特方式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大学生的求知欲,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口述史最大的特点就是“回到”历史现场,在轻松、互动、亲和的氛围中进行访谈,以草根化的、平民化的口述形式突破传统史学来源于文字资料的限制,再现当年“活着的历史”,带给大学生心灵、思想上的触动和震撼。大学生通过口述史访谈了解了垦荒人当年学习、工作、生活的情况,理解了他们的痛苦和欢乐;了解了北大荒创业史、奋斗史;通过个体记忆再现党带领北大荒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辉煌历史和伟大壮举,理解了北大荒精神的深刻内涵和历史价值。(二)实践层面:培养大学生的务实精神,提升思政课获得感实践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根本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中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口述史就是一种实践。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访谈需要大学生深入群众、走入田野搜集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为大学生提供了走入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北大荒精神口述史是以口述史这一实践方式实现对现有理论、文献资源之外的历史的探究、补充、整合、反思[4],从前期准备到实地访谈、后期材料整理等多个环节和步骤都需要大学生亲自设计和具体操作[5]。口述史的实践方式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带来了活力,锻炼了大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访谈调研的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了大学生的务实精神,调动了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实践自觉性,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思政课的体验感和获得感。(三)情感层面: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思政课育人效度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思政课教学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北大荒精神是非常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口述史是传承北大荒精神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将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充分发挥口述史料的历史价值、育人价值,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使其自觉践行红色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大学生在面对面的口述史访谈中,可以倾听北大荒人的声音,了解垦荒人的故事,感知垦荒人开发建设北大荒的意义,体会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背后的伟大精神动力,理解历史发展中个体的命运和自主性诉求嵌入国家宏伟历史和时代变迁的必然性,让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实现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同频共振[6]。从理解中国建设、发展的历程中汲取磅礴伟力,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四、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将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体系。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加强口述史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大思政”育人实践平台。(一)坚持立德树人,加强顶层设计北大荒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精神源泉,尤其是以高等农林院校为代表的高校要加强开发利用北大荒精神的顶层设计。一是高度重视北大荒精神的育人价值。重视北大荒精神的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传播与实践、展示与推广,关注和支持从口述史视角对北大荒精神的研究和传承。二是加强北大荒精神多维协同的阵地建设。将北大荒精神与教师科研、教学研究、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服务、校园文化、社团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多维协同、多阵地融合,将北大荒精神资源转化、再生为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北大荒精神入脑、入心,为红色文化育人主阵地强基固本。三是加强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思政课的宏观指导。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由学校党委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实、思政课教师具体实施。学校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应从总体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宏观指导与科学设计;思政课教师要找准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思政课的切入点和侧重点,实现彼此的有效衔接、相互支撑、协调统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开展3年多的北大荒精神口述史研究,以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为切入点,组建科研团队深入黑龙江垦区,利用2年时间,走访4个具有代表性的农场,寻找复转官兵、知青、支边青年为代表的第一代老垦荒人。科研团队共访谈22位老垦荒人,形成了近30个小时、6万字的访谈资料。同时,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老师指导大学生利用节假日及一切社会资源寻找身边的三代垦荒人进行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访谈,并在思政课堂上进行实践教学成果展示,形成了科研、教学、实践齐头并进的研究态势[7]。(二)坚持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双融合,做好统筹协调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元素为思政课育人提供了深厚力量。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要坚持服务教学的原则,合理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目标。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可以采用嵌入式教学方式。一是邀请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亲历者走进课堂进行现场讲座、作报告、研讨等教学活动。例如,可以邀请北大荒开发建设代表或熟知垦情垦史的农场工作人员、企业代表等走进校园、走进思政课,讲述他们开垦、建设北大荒的亲身经历。二是思政课教师可在思政课课堂上播放北大荒精神口述史录音、录像等影音资料,或讲述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访谈案例。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教师,在讲述生产力构成要素中的劳动对象时,可引入当年北大荒开垦时的场景,播放老垦荒人讲述他们亲身经历的大烟炮、沼泽地,住在马架子里、石头房子里的视频,引导大学生体会当年开垦北大荒的艰苦;在讲述人民创造历史部分时,教师可讲述老垦荒人熊祥泉从自学打铁到成为农场里琢磨出拖拉机模具第一人的故事,讲述老垦荒人张武因住的火炕半夜塌了、活活闷死几个月大的孩子后第二天清晨仍旧带领知青下地干活的故事……用这些老垦荒人的故事讲述劳动人民如何在劳动中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成为了历史的创造者。北大荒精神如何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目前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即可以采取主题式实践教学模式。一是不同课程选取不同的主题。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可以侧重从历史观的角度,引导大学生在大历史观的视域下理解北大荒精神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可以侧重从发展观的角度,引导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背景下理解北大荒精神的发展历程,可以突出新时代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大荒集团”)在农业现代化排头兵、粮食安全方面的战略地位,深刻理解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可以侧重从信仰观的角度,启发学生感悟三代北大荒人为什么心甘情愿一心向祖国,引导大学生去挖掘这种创业、奉献、牺牲精神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培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观。“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侧重从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北大荒精神的深刻内涵,体会三代北大荒人扎根垦区,变荒原为大国粮仓的家国情怀。二是北大荒精神口述史可以设置不同的分主题。如针对三代北大荒人可以设计“垦一代开发北大荒的故事”“父辈们开发建设北大荒的故事”“垦区现代化建设的故事”等分主题,可针对不同主题,设计不同的访谈提纲,注重代际间精神传承的挖掘。(三)加强口述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口述史访谈的科学性作为中西方、多学科普遍使用的口述史方法,有其专业性、科学性、规范性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培养专业的口述史思政课教师队伍。一是高校和马克思主义LhaEsbioE9O0mUb/SzdCKM2ToZvTvskRcy+1yFX/1AU=学院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口述史专业培训。包括开展口述史理论、实践知识、社会学、新闻学、历史学及北大荒精神的相关培训,使思政课教师能够系统掌握口述史理论、方法和技巧,具备指导大学生开展北大荒精神口述史的能力。二是形成科学化的口述史操作规范。口述史不同于新闻采访、个人访谈,其需要坚持政治性和史料互证原则,需要确定规范的口述史访谈操作程序,包括拟定访谈主题、寻找及确定访谈对象、收集访谈对象资料、制定个性化访谈提纲、现场访谈、资料整理、史料核对、保存归档。这就要求高校和思政课教师共同形成收集、整理、核准、保存于一体的规范化模式,以保证北大荒精神口述史访谈的有效性、规范性。三是加强北大荒精神口述史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总结。思政课教师可以指导大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对家乡、学校、垦区等参与北大荒开发建设的三代北大荒人进行面对面或线上口述史访谈,并将优秀的北大荒精神口述史实践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师生共同完成实践教学的布置、实施、展示、总结、完善的闭环路径。(四)拓展实践教学基地,搭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平台北大荒精神口述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北大荒垦区地域、历史、人力资源的支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