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15954第1章绪论 481091.1药物分析与检验的重要性 4236551.2药物分析与检验的基本任务 4319471.3药物分析与检验的发展概况 427925第2章药物分析与检验基础知识 5266952.1药物的化学性质 544022.1.1药物的酸碱性质 527842.1.2药物的氧化还原性质 5134942.1.3药物的配位性质 5220142.1.4药物的光化学性质 5111302.2分析方法的选择 5322552.2.1分光光度法 5206662.2.2色谱法 6286942.2.3电化学分析法 6102452.2.4质谱法 6266602.3药品质量标准概述 6128542.3.1药品质量标准的组成 6118092.3.2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 6326832.3.3药品质量标准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 624第3章药物样品前处理技术 643213.1药物样品的制备 653183.1.1样品的选择 6248433.1.2样品的研磨与混合 7174893.1.3样品的保存 747173.2药物样品的提取 740323.2.1提取方法的选择 7129263.2.2提取溶剂的选择 7176833.2.3提取过程 7317683.3药物样品的净化 7115613.3.1净化方法的选择 7287453.3.2净化溶剂的选择 7230043.3.3净化过程 888303.3.4净化效果的评估 87673第4章色谱分析法 8151274.1气相色谱法 8179194.1.1原理与特点 829934.1.2仪器与设备 881384.1.3操作步骤 8109184.1.4注意事项 942394.2高效液相色谱法 9306034.2.1原理与特点 9132784.2.2仪器与设备 9145284.2.3操作步骤 949904.2.4注意事项 9169634.3薄层色谱法 9182744.3.1原理与特点 9226374.3.2仪器与设备 915424.3.3操作步骤 10218234.3.4注意事项 1012532第5章光谱分析法 1034315.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016085.1.1原理概述 1066975.1.2仪器与设备 10100845.1.3操作步骤 1060945.1.4注意事项 11261645.2红外光谱法 1192855.2.1原理概述 1155595.2.2仪器与设备 1120775.2.3操作步骤 11162965.2.4注意事项 1110265.3荧光光谱法 11287865.3.1原理概述 11203175.3.2仪器与设备 1250845.3.3操作步骤 12309275.3.4注意事项 1228693第6章电化学分析法 1280886.1库仑分析法 12312296.1.1原理 12299996.1.2仪器与设备 12217336.1.3操作步骤 13124336.2电位分析法 1384726.2.1原理 13105126.2.2仪器与设备 1361266.2.3操作步骤 13155386.3伏安分析法 13105546.3.1原理 1316256.3.2仪器与设备 14115936.3.3操作步骤 1419014第7章药物含量测定方法 1461027.1化学分析法 14296347.1.1概述 14152597.1.2滴定分析法 1453527.1.3沉淀分析法 14274947.2色谱分析法 1586807.2.1概述 15278707.2.2气相色谱法 15110677.2.3高效液相色谱法 1546937.3光谱分析法 15139857.3.1概述 15154607.3.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553407.3.3红外光谱法 1618717第8章药物杂质检查 16170368.1药物杂质的来源与分类 16261368.1.1原料药中的杂质 1652698.1.2制剂过程中的杂质 1691338.1.3贮存过程中的杂质 16135498.2杂质限量检查 16233048.2.1确定杂质限量 17232528.2.2检查方法 17179338.3杂质分析方法 17168248.3.1色谱法 17243528.3.2光谱法 17154518.3.3电化学法 1741648.3.4其他分析方法 1728140第9章药物稳定性检验 17133689.1药物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17166969.1.1药物稳定性定义 17167629.1.2药物稳定性评价指标 18138589.1.3药物稳定性评价方法 18302909.2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1881849.2.1长期稳定性试验 18221069.2.2加速稳定性试验 188709.2.3强光稳定性试验 1833569.3药物稳定性的预测与优化 19310009.3.1药物稳定性预测 1999149.3.2药物稳定性优化 1925157第10章药物分析与检验实例 192220510.1小分子药物的分析与检验 192630010.1.1药物分析原理 19166210.1.2实例分析 191232710.2生物药物的分析与检验 192862110.2.1生物药物分析原理 191347510.2.2实例分析 202808910.3中药材及其制剂的分析与检验 201302410.3.1中药材分析原理 201552510.3.2实例分析 202159510.4药物分析与检验新技术展望 202767010.4.1新技术介绍 202009710.4.2发展趋势与展望 20第1章绪论1.1药物分析与检验的重要性药物分析与检验是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药品进行分析与检验,可以有效监控药品质量,防止不合格药品流入市场,对人民群众的健康造成威胁。药物分析与检验还为药品研发、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药品质量控制水平,促进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1.2药物分析与检验的基本任务药物分析与检验的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根据药品的成分、性质、用途等因素,制定合理、科学、可行的质量标准,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2)药品质量控制:对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质量监控,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3)药品检验:对药品进行抽样检验,判定药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4)药品研发与评价:为药品研发提供技术支持,对药品的安全、有效、稳定等方面进行评价。(5)药品监管:为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参与药品监管政策制定、监督检查等工作。1.3药物分析与检验的发展概况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药物分析与检验领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现代分析技术在药物分析与检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2)检验项目的拓展:从单一成分分析向多成分同时分析发展,从定量分析向定性、定量、结构确证等多方面发展。(3)自动化与信息化:药物分析与检验设备逐渐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提高了检验效率;同时检验数据信息化管理,便于查询、统计和分析。(4)标准化与规范化:药物分析与检验方法、技术不断完善,逐步实现标准化、规范化,为药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5)学科交叉与融合:药物分析与检验领域与其他学科(如生物学、化学、医学等)相互渗透、交叉,推动了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的创新发展。第2章药物分析与检验基础知识2.1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物化学性质的研究是药物分析与检验的基础。本章首先对药物的化学性质进行概述,包括药物的酸碱性质、氧化还原性质、配位性质及光化学性质等。了解药物的化学性质有助于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药物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提供理论依据。2.1.1药物的酸碱性质药物的酸碱性质对药物的溶解性、生物利用度及药效等具有重要影响。药物的酸碱性可通过测定其pKa值来评价。本章将介绍如何通过酸碱滴定等方法测定药物的酸碱性质。2.1.2药物的氧化还原性质药物的氧化还原性质对其稳定性及药效具有关键作用。本章将探讨药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如电位滴定法等。2.1.3药物的配位性质药物的配位性质对药物与生物体内靶点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章将介绍药物与金属离子、生物大分子等配位作用的基本原理及其分析检验方法。2.1.4药物的光化学性质药物的光化学性质对药物的光稳定性及药效具有影响。本章将简要介绍药物光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光化学分析方法。2.2分析方法的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选择是药物检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根据药物的性质、检验目的和样品类型,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章将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药物分析方法。2.2.1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经济的分析方法,适用于药物含量测定。本章将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2.2色谱法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复杂混合物的高效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等。本章将介绍这些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2.3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药物含量测定。本章将介绍电位滴定法、伏安法等电化学分析方法。2.2.4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分析方法,适用于药物结构鉴定和含量测定。本章将简要介绍质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2.3药品质量标准概述药品质量标准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依据,对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章将概述我国药品质量标准的组成、制定原则及其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2.3.1药品质量标准的组成药品质量标准主要包括药品名称、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内容。本章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的具体要求。2.3.2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药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原则包括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等。本章将阐述这些原则在药品质量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应用。2.3.3药品质量标准在药物检验中的应用药品质量标准在药物检验中具有指导作用。本章将介绍如何依据药品质量标准进行药物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检验工作。第3章药物样品前处理技术3.1药物样品的制备3.1.1样品的选择在药物样品制备过程中,首先应对样品进行筛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保证样品含量符合检测要求,避免因样品含量过低或过高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3.1.2样品的研磨与混合将选定的药物样品进行研磨,使其充分细化,以便于提取和净化。在研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样品的热分解、氧化等不良反应。同时将研磨后的样品进行充分混合,保证样品的均匀性。3.1.3样品的保存制备好的药物样品应密封保存,避免光照、高温、潮湿等环境因素对样品造成影响。同时应记录样品的保存条件,以便于后续分析过程中对样品的稳定性进行评估。3.2药物样品的提取3.2.1提取方法的选择根据药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如液液萃取、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提取方法的选择应考虑提取效率、选择性、操作简便性等因素。3.2.2提取溶剂的选择提取溶剂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溶解性、极性等特性进行。同时应注意溶剂的纯度、稳定性及对人体的毒性。3.2.3提取过程在提取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操作步骤:1)准确称量或量取样品;2)选择合适的提取装置和条件;3)控制提取时间,保证提取充分;4)避免样品的损失和污染。3.3药物样品的净化3.3.1净化方法的选择根据药物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净化方法,如液液分配、固相萃取、离子交换、凝胶渗透等。净化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净化效果、操作简便性及对药物的回收率。3.3.2净化溶剂的选择净化溶剂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的溶解性、极性等特性进行。同时应注意溶剂的纯度、稳定性及对人体的毒性。3.3.3净化过程在净化过程中,应严格遵循以下操作步骤:1)选用合适的净化装置和条件;2)控制净化时间,保证净化效果;3)避免样品的损失和污染;4)对净化后的样品进行适当处理,如稀释、浓缩等,以满足后续分析的要求。3.3.4净化效果的评估通过考察净化后样品的回收率、杂质去除效果等指标,评估净化效果。若净化效果不理想,应重新选择净化方法或调整操作条件。第4章色谱分析法4.1气相色谱法4.1.1原理与特点气相色谱法是基于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固定在色谱柱内)和移动相(载气)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各组分的分离。具有高分离效能、快速分析、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4.1.2仪器与设备气相色谱仪主要由进样系统、色谱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仪器操作前需检查设备状态,保证气路、仪器部件及色谱柱等无泄漏。4.1.3操作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药物样品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处理,如提取、纯化等。(2)色谱柱选择: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3)仪器调节:调整载气、流速、柱温等参数。(4)进样:将制备好的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5)检测: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如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等。(6)数据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药物组分的含量。4.1.4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防止火灾、爆炸等发生。(2)样品处理过程中需注意防止样品污染、损失。(3)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检测器,提高分离效果和检测灵敏度。4.2高效液相色谱法4.2.1原理与特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各组分的分离。具有分离效能高、适用范围广、灵敏度高等特点。4.2.2仪器与设备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输液系统、色谱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等组成。操作前需检查仪器状态,保证无泄漏。4.2.3操作步骤(1)样品制备:同4.1.3。(2)色谱柱选择: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3)仪器调节:调整流动相、流速、柱温等参数。(4)进样:将制备好的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5)检测:选择合适的检测器,如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等。(6)数据处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药物组分的含量。4.2.4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防止化学品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危害。(2)样品处理过程中注意防止样品污染、损失。(3)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流动相和检测器,提高分离效果和检测灵敏度。4.3薄层色谱法4.3.1原理与特点薄层色谱法是将样品溶液点在固定相(薄层板)上,通过流动相(展开剂)的移动,实现各组分的分离。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4.3.2仪器与设备薄层色谱设备主要包括薄层板、展开缸、点样器、显色剂等。4.3.3操作步骤(1)薄层板制备: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定相,涂布于玻璃板上,晾干备用。(2)点样:将制备好的样品溶液点在薄层板上。(3)展开:将点样后的薄层板放入展开缸中,加入展开剂,待展开剂上升至适当高度后取出。(4)显色:用合适的显色剂对展开后的薄层板进行显色。(5)数据处理:对显色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到药物组分的含量。4.3.4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注意防止样品污染、损失。(2)展开剂、显色剂等化学品要妥善保管,防止对人体及环境造成危害。(3)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合适的薄层板和展开剂,提高分离效果。第5章光谱分析法5.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1.1原理概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Spectrophotometry)是基于化合物分子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域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溶液中药物分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以获取药物浓度相关信息。5.1.2仪器与设备(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石英比色皿;(3)移液器及枪头;(4)药物标准溶液及待测样品。5.1.3操作步骤(1)开机预热;(2)设置波长范围和狭缝宽度;(3)将药物标准溶液及待测样品分别置于石英比色皿;(4)测定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的吸光度;(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的浓度。5.1.4注意事项(1)避免光线直射样品;(2)保持比色皿清洁;(3)操作过程中避免振动和温度变化;(4)保证仪器稳定性和准确性。5.2红外光谱法5.2.1原理概述红外光谱法(InfraredSpectroscopy)是利用化合物分子振动能级跃迁产生的吸收光谱进行定性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识别分子中的官能团,为药物分析提供结构信息。5.2.2仪器与设备(1)红外光谱仪;(2)样品制备工具:压片机、模具等;(3)药物标准样品及待测样品。5.2.3操作步骤(1)将待测样品与溴化钾混合压片;(2)将制备好的样品片放入红外光谱仪;(3)扫描样品,获得红外光谱图;(4)分析光谱图,确定药物结构及官能团。5.2.4注意事项(1)样品制备要均匀;(2)避免空气中湿气对样品的影响;(3)定期检查仪器功能;(4)参考标准光谱图进行光谱解析。5.3荧光光谱法5.3.1原理概述荧光光谱法(FluorescenceSpectroscopy)是基于化合物分子在吸收光能后,返回基态时发出的荧光特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灵敏度高,适用于药物中微量组分的检测。5.3.2仪器与设备(1)荧光光度计;(2)石英比色皿;(3)药物标准溶液及待测样品;(4)滤光片。5.3.3操作步骤(1)设置荧光光度计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2)将药物标准溶液及待测样品置于石英比色皿;(3)测定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的荧光强度;(4)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的浓度。5.3.4注意事项(1)避免样品受光照射;(2)选择合适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3)保持仪器清洁,防止荧光淬灭;(4)控制实验条件,减少误差。第6章电化学分析法6.1库仑分析法库仑分析法是基于电流的测量来确定分析物浓度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本法适用于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药物分析。6.1.1原理库仑分析法依据法拉第电解定律,通过测量通过电解池的电荷量(库仑)来确定被测物的浓度。在药物分析中,通常将药物分子在电极表面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根据电解过程中消耗的电量计算药物浓度。6.1.2仪器与设备(1)库仑滴定仪;(2)电解池;(3)参比电极、指示电极和辅助电极;(4)搅拌器;(5)所需试剂。6.1.3操作步骤(1)配制适当浓度的电解液;(2)将电解池、电极及搅拌器安装到位;(3)启动库仑滴定仪,进行空白试验,以消除系统误差;(4)加入待测药物样品,开始电解;(5)记录电解过程中的电量变化,当达到预定的电解终点时,停止电解;(6)根据电量计算药物浓度。6.2电位分析法电位分析法是通过测量溶液中电极电势的变化,对待测药物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6.2.1原理电位分析法依据能斯特方程,通过测定溶液中参比电极和指示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来分析药物浓度。该方法可分为直接电位法和间接电位法。6.2.2仪器与设备(1)电位计或pH计;(2)参比电极、指示电极和测量电极;(3)所需试剂。6.2.3操作步骤(1)选择合适的电极;(2)配制标准溶液或待测溶液;(3)将电极插入溶液中,记录电位值;(4)根据电位值与浓度的关系,计算药物浓度。6.3伏安分析法伏安分析法是通过测量电流与电位之间的关系,对待测药物进行分析的一种电化学方法。6.3.1原理伏安分析法基于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改变电位,测量不同电位下的电流值,得到伏安曲线。根据伏安曲线,可定性、定量分析药物。6.3.2仪器与设备(1)伏安分析仪;(2)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3)所需试剂。6.3.3操作步骤(1)配制适当浓度的电解液;(2)将电极系统安装到位;(3)设置伏安分析仪的参数,开始扫描;(4)记录伏安曲线;(5)根据伏安曲线的峰电流或峰面积,计算药物浓度。第7章药物含量测定方法7.1化学分析法7.1.1概述化学分析法是基于化学反应原理,通过测定药物中特定化学组分的含量,实现对药物含量的定量分析。本节主要介绍滴定分析法、沉淀分析法等在药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7.1.2滴定分析法滴定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样品处理:将药物样品经过适当方法处理后,得到待测溶液;(2)滴定:采用适宜的滴定剂对待测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滴定过程中消耗的滴定剂体积;(3)计算: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药物含量。7.1.3沉淀分析法沉淀分析法是通过形成沉淀物,测定药物中特定组分的含量。主要包括重量沉淀法和光学沉淀法等。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样品处理:将药物样品经过适当方法处理后,得到待测溶液;(2)沉淀: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待测组分与沉淀剂发生反应,形成沉淀物;(3)分离和洗涤:将沉淀物与溶液分离,并进行洗涤;(4)计算:根据沉淀物的质量和化学计量关系,计算药物含量。7.2色谱分析法7.2.1概述色谱分析法是基于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实现对药物含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节主要介绍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在药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7.2.2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将药物样品转化为气态,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样品处理:将药物样品经过适当方法处理后,得到气态样品;(2)进样:将气态样品注入气相色谱仪;(3)分离:利用色谱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使样品中的各组分得到分离;(4)检测:采用适宜的检测器对待测组分进行检测;(5)计算: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计算药物含量。7.2.3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将药物样品溶解在适宜的溶剂中,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样品处理:将药物样品经过适当方法处理后,得到待测溶液;(2)进样:将待测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3)分离:利用色谱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使样品中的各组分得到分离;(4)检测:采用适宜的检测器对待测组分进行检测;(5)计算: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计算药物含量。7.3光谱分析法7.3.1概述光谱分析法是基于物质与光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光谱特性与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实现对药物含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本节主要介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在药物含量测定中的应用。7.3.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药物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光度,实现对药物含量的定量分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样品处理:将药物样品经过适当方法处理后,得到待测溶液;(2)测定: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待测溶液进行测定,记录吸光度;(3)计算:根据标准曲线或工作曲线,计算药物含量。7.3.3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是通过测定药物在红外光区的吸收特性,实现对药物含量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样品处理:将药物样品经过适当方法处理后,得到待测样品;(2)测定:使用红外光谱仪对待测样品进行测定,记录红外光谱图;(3)分析:根据药物的特征吸收峰,进行定性分析;根据特征峰的强度,进行定量分析;(4)计算:根据特征峰的强度和标准曲线,计算药物含量。第8章药物杂质检查8.1药物杂质的来源与分类药物杂质主要来源于原料药的生产、制剂过程以及贮存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杂质。根据其来源,药物杂质可分为以下几类:8.1.1原料药中的杂质(1)未反应的原料、中间体和副产物;(2)催化剂、溶剂、试剂等未完全去除的残留物;(3)原料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降解产物。8.1.2制剂过程中的杂质(1)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入的杂质,如操作不当、设备污染等;(2)辅料中可能含有的杂质;(3)药物与辅料、溶剂等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杂质。8.1.3贮存过程中的杂质(1)药物与包装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杂质;(2)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导致的药物降解产物。8.2杂质限量检查药物杂质限量检查是为了保证药物质量符合规定,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杂质限量检查包括以下内容:8.2.1确定杂质限量根据药物的性质、用途、毒理学数据等,制定合理的杂质限量标准。8.2.2检查方法(1)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2)依据杂质限量标准,判断药物是否符合规定。8.3杂质分析方法药物杂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8.3.1色谱法(1)薄层色谱法(TLC);(2)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3)气相色谱法(GC);(4)液质联用(LCMS)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8.3.2光谱法(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2)红外光谱法(IR);(3)原子吸收光谱法(AAS)。8.3.3电化学法(1)电位分析法;(2)库仑滴定法。8.3.4其他分析方法(1)滴定分析法;(2)比色法;(3)沉淀法;(4)酶分析法。第9章药物稳定性检验9.1药物稳定性的评价方法9.1.1药物稳定性定义药物稳定性是指药物在规定条件下,其质量随时间变化的程度。稳定性评价主要包括药物含量、降解产物、物理性质等方面的考察。9.1.2药物稳定性评价指标(1)含量变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分析药物含量的变化。(2)降解产物: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气相色谱法(GC)等技术检测药物降解产生的杂质。(3)物理性质:观察药物的外观、溶解度、粒度等物理性质的变化。9.1.3药物稳定性评价方法(1)长期稳定性试验:在规定条件下,对药物进行长时间的储存,定期取样检测。(2)加速稳定性试验:在高于常规储存条件的温度、湿度等环境下进行,以缩短试验周期。(3)强光稳定性试验:在强光照射条件下进行,模拟药物在光照环境下的稳定性。9.2药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9.2.1长期稳定性试验(1)试验条件:按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