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解析版)-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_第1页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解析版)-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_第2页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解析版)-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_第3页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解析版)-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_第4页
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解析版)-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一地理课后培优练(中图版2019必修1)2.6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测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A.生物B.地形C.降水 D.成土母质2.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A.甲与ⅠB.甲与ⅡC.乙与Ⅱ D.丙与Ⅰ【答案】1.A2.D【解析】1、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选A。2、甲图淋溶层最厚,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乙图无淋溶层,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丙图淋溶层适中,是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该地区发育着草原土壤。森林表层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草原土壤,下部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少,可以判断I为草原土壤,故选D。土壤是由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土壤容重(ρb)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烘干后的重量:ρb=Ms/Vt=Ms/(Vs+Vw+Va)。其中M表示物质质量,V表示物质体积,土壤容重与土壤质地、压实状况、土壤颗粒密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种土壤管理措施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土壤发育良好。下图为土壤三相物质比例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3.土壤容重越大()A.有机质含量越低B.土壤孔隙度越高C.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轻D.越利于作物生长4.下列四种土壤中,土壤容重最小的是()A.东南丘陵的红壤B.松嫩平原的黑土C.三江平原的沼泽土D.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土5.下列措施不能降低土壤容重的是()A.引水灌溉B.秸秆还田 C.深耕土地 D.红壤掺沙【答案】3.A4.B5.A【解析】3、根据材料可知,土壤容重越大,有机质含量越低,土壤孔隙度越低,单位体积土壤干重越重,越不利于作物生长,选A。根据材料“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小”可知,选项中最肥沃的土壤容重应最小,据此选B。5、秸秆还田、深耕土地、红壤掺沙都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而引水灌溉使得土壤物质紧实,可能会提高土壤容重,选A。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6.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A.土壤剖面相同深度含水量增加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十分显著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D.降水后形成的地表径流减少明显7.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A.阳坡缓坡 B.阳坡陡坡C.阴坡陡坡 D.阴坡缓坡【答案】6.C7.D【解析】6、根据甲图信息可知,坡度越大,土壤含水量总体越小。土壤水分大多来自地表径流的下渗,因此,图示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选C。7、黄土高原植被生长与水分条件息息相关。根据乙图,同一深度,阴坡的含水量总体较高;根据甲图,同一深度,坡度缓的地方总体含水量较多,选D。土壤凋萎湿度是指土壤水分减少到使植物叶片开始呈现萎蔫状态时的土壤湿度,被认为是植物能够吸收的土壤水的最低值。下图为我国某地区不同树种(苗木)凋萎湿度测量结果。读下图,回答8~9题。8.对土壤凋萎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是()A.气温高低B.土质颗粒C.基岩性质 D.降水多少9.图中树种抗旱能力最强的是()A.富士苹果B.山丁子C.久保桃 D.山桃【答案】8.C9.D【解析】8、根据材料,土壤凋萎湿度是一种特殊的土壤湿度,所以此题的实质是判断对土壤湿度影响最小的因素,气温高低影响土壤水分的蒸发,从而影响土壤湿度,A项不符合题意;土质颗粒影响土壤含蓄水源的能力,影响土壤湿度,B项不符合题意;基岩性质对土壤的属性没有影响,不会影响土壤的含水量,故C项正确;降水越多,土壤湿度越大,D项不符合题意。9、根据材料,土壤凋萎湿度越低,树种抗旱能力越强。读图可知,图中五种树种中,山桃的土壤凋萎湿度最低,抗旱能力最强。土壤是各种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人类活动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下图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10-11小题。10.Ⅱ、Ⅲ、Ⅳ、Ⅴ土壤共同特点是()A.淋溶作用较弱 B.微生物活动弱 C.有机物积累少 D.矿物养分流失慢11.水稻土是人类活动培育的肥沃高产土壤,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A.降低成土母质的厚度 B.补充矿物和有机养分C.加快岩石的风化速度 D.提高植物群落复杂性【答案】10.C11.B【解析】10.该地地处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雨量大,淋溶作用较强,A错误。该区域高温多雨,微生物活动强,B错。该区域高温多雨,土壤发育程度高,分解快,植被生长旺盛,代谢快,有机质积累少,矿物质养分流失速度快,土壤贫瘠,C正确、D错误。故选C。11.成土母质按成因分为残积母质和运积母质两类,人类活动无法改变成母质的厚度,A错;水稻土是指人类在长期淹水种水稻的条件下,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双重作用,而产生水耕熟化和氧化还原交替,以及物质的淋溶、淀积而形成的土壤,能为土壤补充矿物质和有机养分,B正确。人类活动并不能加快岩石的风化速度,C错。提高植物群落复杂性不利于农作物高产,D错。故选B。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土壤有机质随土层深度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12-13小题。12.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A.成土母质 B.气候 C.生物 D.地形13.据图推测,该地土壤()A.20cm处为淋溶层 B.40cm处为腐殖质层C.60cm处为有机层 D.80cm处为母岩层【答案】12.C13.B【解析】12.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是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即来源于生物,C正确;成土母质主要提供土壤无机盐,A错误;气候、地形会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但不直接提供有机质,BD错误。故选C。13.森林土壤自上而下的分层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结合图中信息可推测,40cm处有机质含量高,为腐殖质层,B正确;20cm处有机质含量较高,为有机层,AC错误;母岩层为最下面一层,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共48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有“世界最纯净岛屿”之称,是著名的“苹果之岛”。塔斯马尼亚岛上植被茂密,土壤肥沃,果蝇少,苹果种植环境绝佳,苹果园和农场多分布于谷地排水较好地带。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研究显示,近几年塔斯马尼亚岛的土壤厚度不断变薄,对苹果的生长开始产生不利的影响。下图示意塔斯马尼亚岛位置。(1)比较M、N两地土层厚度及土壤肥力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原因。(8分)(2)从土壤的角度,说明塔斯马尼亚岛苹果质优的原因。(6分)(3)分析该岛土层变薄对苹果生长的不利影响。(6分)(4)为防止岛屿土层变薄,简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答案】(1)差异:M地土层厚度大于N地,且土壤肥力高于N地。(2分)原因: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纬度及海拔更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更优越,植被生长更为茂盛,有机质来源更加丰富。(6分)(2)土壤中养分独特,适宜苹果生长;土壤有机质丰富,施加的化肥少;水源和空气洁净,病虫害少,施加农药少,对土壤的污染小,苹果品质高。(6分)(3)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使苹果产量减少;土壤中有利于苹果生长的养分流失,有可能导致苹果品质下降。(6分)(4)保护岛上植被,减少流水对土壤的侵蚀;控制苹果树种植的规模和密度,保持土壤肥力;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游客对土层的踩踏和剥蚀;对已破坏的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保护土壤生态的意识。(6分)【解析】(1)据图可知,M地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明显,土壤厚度大,肥力高;M地纬度及海拔更低,且位于向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优越,植被生长茂盛,有机质来源丰富,因此M地土层厚度大于N地,且土壤肥力高于N地。(2)由于该地水热条件优越,植被生长茂盛,因此土壤有机质丰富,施加的化肥少;土壤中养分独特,适宜苹果生长;水源和空气洁净,病虫害少,施加农药少,对土壤的污染小,故苹果品质优。(3)土层逐渐变薄,导致土壤肥力不断下降,使苹果产量减少;再加上土壤中有利于苹果生长的养分不断流失,因此有可能导致苹果品质下降。(4)为了防止岛屿土层变薄,应针对变薄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是加强植被保护,控制苹果树种植的规模和密度,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对土层进行人工修复,加强宣传和教育。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塔里木盆地东端的罗布泊,是塔里木河等河流汇集之地,曾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全年盛行东北风,现已干涸,仅为大片盐壳,呈现灰白色。下图右侧分别为我国A、B、C三地土壤景观图。(1)土壤是反映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形成土壤的最活跃因素是____,A位于我____(填三大自然区名称),该地经过人类改造,形成肥沃的耕作性土壤是____。(6分)(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B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6分)(3)C为罗布泊,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罗布泊盐壳形成的原因。(6分)(4)红壤的肥力、酸碱度和疏松程度不利于农作物生长,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4分)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②大量施用化肥③增施熟石灰④掺沙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1)生物东部季风区水稻土(6分)夏季高温多雨,植被(草地)茂密,有机质来源丰富;冬季寒冷,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有机质易积累;地形平坦广阔,物质迁移速度慢,有机质流失少。(6分)位于河流下游,盐分集中: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少;位于塔里木盆地内部,夏季热量不易散发,蒸发量大。(6分)(4)B(4分)【详解】(1)土壤是反映自然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生物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通过生物的循环,才能把大量的太阳能纳入成土过程,才能使分散于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的多种养分物质聚集于土壤之中,才能使土壤具有肥力并使之不断更新.因此,成土过程实质上就是母质在一定条件下为生物不断改造的过程.没有生物的作用便没有土壤的形成.A长江三角洲位于我-=东部季风区,该地经过人类多年的改造,才形成肥沃的耕作性土壤--水稻土。(2)B地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的原因是:当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多,森林茂密,地表植被丰富,枯枝落叶多,有机质来源丰富;当地冬季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速度慢,有机质腐烂速度慢,有机质积累丰富;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广阔,水土流失少,物质迁移速度慢,有机质流失少,有机质在当地富集,形成肥沃的黑土。(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