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编通史整合板块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提升课件_第1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编通史整合板块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提升课件_第2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编通史整合板块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提升课件_第3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编通史整合板块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提升课件_第4页
通史版2025届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第一编通史整合板块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提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史专题整合提升微专题1古代中国的地方治理古代中国,统一是主流,辽阔的疆域和相对落后的交通给地方治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秦朝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历代统治者对地方治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形成了较为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很多做法值得借鉴。主干整合一、地方机构的设置——地方权力的分配1.集权与分权的反复(1)商周时期的分权体制:商周时期生产力较为落后,中央政府无力直接控制地方,从而实行地方分权制度。(2)秦至唐集权与割据的较量①郡县制:秦朝“行郡县”,中央直接管辖地方政府,形成中央集权体制。②割据势力:秦至唐朝,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仍然薄弱,地方割据势力时常坐大,比如,西汉的七国之乱、唐朝的藩镇割据等。(3)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宋初,通过分化事权、崇文抑武的措施,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割据的隐患。但是,也造成了地方力量过小、边防空虚的弊端。2.元明清地方机构的创新(1)元朝:创立了行省体制,相对集中了地方的权力,又从体制上确立了行省为中央派出机构的性质,较好地解决了地方集权与效率的平衡问题。(2)明清:明初为加强中央集权,地方权力分别由三司掌握,虽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出现了与宋代同样的问题。为解决地方权力分散、治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明朝又向各省派出巡抚、巡按,清朝统一全国后,继续沿用这一体制。3.地方权力的考核与监察:秦代以后历朝都非常重视地方官吏的考核和监察,有利于改善吏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规律总结:地方权力相对集中,地方权力较大,有利于提高地方治理效率,但是也容易造成地方割据问题;地方权力分割过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容易造成地方空虚。在解决这个两难问题中,元明清的地方体制相对较好地解决了地方治理效率与中央集权的平衡。二、乡里与保甲——乡村的稳定与组织1.政府的乡里机构:从秦汉至明清,县以下设置直接管理民众的乡里组织,各朝稍有变化,但基本原则变化不大,负责基层治安和征收赋役。2.民间自治的设计:中国古代历朝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的保甲制度;乡约、族规也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具有一定的自我治理作用。3.乡里保甲的合一:清朝时期,保甲管理人员官僚化,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三、户籍编制与赋役——基层治理的核心1.目的: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2.演化时期赋税户籍秦汉到隋唐赋役征收以人口税为主主要以登记人口状况为主宋、元、明赋役征收逐渐以财产为主户籍登记增加了财产、田产等内容,甚至以职业登记户籍清代废除了人头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甚至户籍“永停编审”四、基层教化与优抚——思想控制的基石1.基层教化(1)最初: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后,基层教化逐渐受到各朝的重视,但是,宋代之前,主要以家训来教化百姓,效果有限。(2)发展:宋朝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以乡约教化百姓,乡绅成为基层教化的楷模。(3)官化:明清时期,乡约逐渐演变为由官方制定的“圣谕”,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与法律合流。2.救济优抚(1)救济:为维护社会秩序,中国历代政府重视社会救济,政府主要负责救灾,民间组织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2)优抚:优抚老弱贫苦群体、尊重与赡养老人是中国的传统,中国历朝都重视对老弱病残的优抚,以宣扬政府的合法性。对应训练1.(2024山东泰安四模)封泥,又称泥封、艺泥,是盖有古代玺印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作为古代缄封公文书信、物品以防私拆的信验物。秦代出土的封泥中有称“某守”或“某太守”的,如“九江守印”“即墨太守”(下图)等。这类封泥可用来研究秦代(

)A.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B.地方割据称雄的概况C.贵族政治体制的特征D.地方职官体系的史实D解析

由材料“秦代出土的封泥中有称‘某守’或‘某太守’的,如‘九江守印’‘即墨太守’”可知,封泥与地方的职官有关,可以印证秦代地方职官体系的史实,故选D项;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而非中央,排除A项;秦代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材料是官僚政治的体现,而非贵族政治体制的特征,排除C项。2.(2024山东滨州高三上学期期末)嘉庆年间,安徽桐城祝氏宗族将订立的族规“呈县请批”,县批文说:“祝姓户族人等知悉,尔等务须……听从户尊长等,开列规条,共相遵守。如有不遵约束者,许该户长据实指名赴县具禀,以凭惩治。”这体现了当时基层治理的特点是(

)A.家国双重治理结构升级B.慎刑罚而重教化C.以弥合官民矛盾为核心D.严控基层自治权A解析

据材料“呈县请批”“如有不遵约束者,许该户长据实指名赴县具禀,以凭惩治”可知,族规是家族治理的规范,而族规“呈县请批”,体现了政府对族规的把控,两者结合体现了家族和国家的双重治理,故选A项;材料仅体现族规“呈县请批”,且县里批文表示族人要遵守族规,并未涉及具体内容,无从体现其“慎刑罚而重教化”,排除B项;族规“呈县请批”,体现了政府参与地方治理,且族规以家族管理为核心,并未着力弥合官民矛盾,排除C项;严控基层自治权与材料“呈县请批”不符,族规上呈县里,体现了政府参与基层治理,并未强调基层自治,排除D项。3.(2024山东省实验中学一模)《新唐书》记载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宋政府将全国版图内的州县民籍划分为五等,规定“天下闰年造五等版籍,有五等丁户簿,此五等户皆为主户”“或以税钱贯百,或以地之顷亩,或以家之积财,或以田之受种”。这体现了(

)A.土地兼并问题得以缓解B.人口瞒报现象的改善C.征赋方式发生重大调整D.户籍管理的日趋科学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新唐书》记载了唐朝按照现居地和贫富状况来征收赋税的规定,而北宋时期则进一步细化了户籍的分类,并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赋税征收,这些规定和变化都表明了征赋方式的重大调整,故选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排除A项;材料虽然提到了户籍和人口的管理,但并没有明确指出其影响,无法得出人口瞒报现象得到了改善的结果,排除B项;虽然材料提到了户籍的分类和管理,但是材料主旨为“征赋方式”,排除D项。4.(202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乡里制度在古代被称为“治民之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历代王朝的乡里制度,在原则上,都是以户口编排为起点的,规定以五户为邻、比、伍或十户为什、甲,五十户左右为一里、大保、社,五百户左右为乡、都等。秦汉时期的乡所统户口一般在千余户至数千户,规模较大;魏晋南北朝时期,乡的户口规模逐渐减小,至隋唐时定制仅为五百户。

这种编排原则及其实行,需以严密的户籍控制为前提,可是,受到民户逃亡、豪强荫蔽强占以及隐冒户口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王朝国家对于乡村民户的控制,往往随着国家控制力的衰退而逐渐松弛。在一个王朝周期里,国家能够有效掌控的著籍户口在全部户口中所占的比例是逐步下降的。如秦汉、隋唐与明朝在其建立制度之初,均立足于户口控制原则,但是在东汉中后期以至于魏晋十六国南朝时期、唐中后期以迄于南宋、明中后期以至于清代,不得不逐步根据人户居住的村落、耕种的田亩,来征发赋役,并通过不同方式,以村庄、地域为基础,维护乡村的社会秩序。——摘编自鲁西奇《“下县的皇权”:中国古代乡里制度及其实质》(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的演变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乡里制度的影响。参考答案

(1)趋势:乡的规模不断缩小;对户口的控制日益松弛(从以户口控制为基础到以村落、田亩控制为基础)。原因: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社会动乱;人口迁徙(民户逃亡);豪强隐匿户口;赋税制度的变革。(2)影响:完善基层管理(加强中央集权);保证赋役征发(政府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封建统治。微专题2古代中国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同时,古代中国又是一个东方大国,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朝贡体制。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既受中国国力的影响,也是基于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带有鲜明的东方特色。主干整合一、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1.民族政策政策内容羁縻政策中国古代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为地方官吏。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和亲联姻①西汉初年,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元帝时期,昭君出塞,恢复和亲②唐朝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③清朝通过满蒙联姻,加强对漠南蒙古的控制政策内容册封政策①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②清朝顺治皇帝赐五世达赖“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封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中央政府册封会盟议和①9世纪,吐蕃与唐朝会盟,史称“长庆会盟”②1005年初,宋辽澶渊会盟,约为兄弟之国③1044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④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史称“绍兴和议”2.民族交往

交往内容民族间的战争民族之间的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灾难,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之间的交往。匈奴、突厥等少数民族曾多次袭扰中原经济文化交流①汉朝:与西域地区、匈奴进行物种和技术的交流,开展互市贸易②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手工业品和医药、生产技术方面的书籍③两宋:通过互市和榷场的形式进行经济文化交流④明朝:鞑靼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交往内容民族迁徙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少数民族内迁,与汉族交错居住,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的形成②两宋时期,大量契丹族和女真族进入中原,促进了北方的民族交融③元朝时期,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逐渐与汉族交融3.民族交融(1)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夏认同:从春秋到战国,中原各国与戎狄蛮夷频繁往来,戎狄蛮夷逐渐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逐渐融入华夏族。(2)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随着民族大迁徙,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北方出现了民族交融的局面,孝文帝改革促进了这一历史进程。(3)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封建化:这一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他们主动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经济模式、儒家思想等,逐渐走向封建化。二、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1.基本模式:朝贡体系(1)形成背景:中国的强大和繁荣稳定;统一的封建王朝;“厚往薄来”的招徕政策;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封建宗法观念;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2)政策内涵以儒家价值为基础的区域性国际体系;各藩属国与中国形成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制度性联系。经济上“厚往薄来”“倍偿其价”,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3)历史影响①对中国来说: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有利于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促进了华夏文化的传播。但是,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②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有利于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友好往来;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华文化圈。2.基本特点(1)发展趋势:由开放走向封闭。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渐走向闭关自守。(2)交往路线:由陆路为主逐渐转向以海路为主,唐代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以海路为主。(3)交往形式:以和平交往为主要形式,其中的经贸交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宗教的传播也是中外交往的重要桥梁。(4)后期变化:明清时期,西方殖民者开始侵略我国,中国出现了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对应训练1.(2024海南海口一模)关中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因为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地名也大有内涵。如今天西安东南的白鹿原上有孔村和孟村,但是全村却没有孔姓和孟姓;今西安市灞桥区有狄村、骞村等村名。出现这类现象有可能是因为(

)A.政权的并立与更迭B.战争的延续与破坏C.民族的迁徙与交融D.文化的传播与发展C解析

全村没有孔姓和孟姓说明这些村子的原住民可能迁徙到其他地方,也可能是与外来居民通婚,出现这类现象可能因为民族的迁徙与交融,故选C项;村庄的命名与宗法血缘有关,与国家政权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战争对村庄的影响,排除B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是材料所述现象的结果,而非原因,排除D项。C2.(2024山东淄博一中高三质检)18—19世纪,大量江南精美的棉布畅销海外。由嘉定、宝山一带生产的“紫花布”制成的长裤,流行于19世纪初的法国市民中,被生动地反映在雨果的小说《悲惨世界》中,这种裤子也是19世纪30年代英国绅士的时髦服装。据此推断当时中国(

)A.手工业水平远远领先世界B.江南棉花种植收入可观C.朝廷对外政策的不合时宜D.国内商品市场的不景气解析

据材料可知,清代棉纺织技术及海外贸易的发展,而这一时期政府却实行闭关自守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说明当时朝廷对外政策的不合时宜,C项正确;“远远领先世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只是表明江南的“紫花布”制成的长裤在英、法两国的流行,江南棉花种植收入是否可观无法得出,排除B项;清朝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且材料未提及国内商品市场不景气,排除D项。3.(2024浙江宁波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元朝辽阔的疆域,对于亲历天下从分裂到大一统的时人来说,可谓“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得益于其构建了多民族国家体制。实际上,古代中国疆域问题的核心就在于华夏族群与非华夏族群能否共属同一政治共同体。元朝版图之广,旷古未有,多个族群被纳入统一疆域之内,“九州内外,靡不臣属,合诸国、诸部而为一家”。——摘编自陈彩云《元朝强化了中华民族一体格局》材料二

清朝政府在民族事务管理方面有继承,但更多的是创新。民族事务管理机构的创新、民族政策的创新、民族管理事务的创新等,开创了民族事务管理和民族问题处理的新局面。……同时,其疆域观是全国“大一统”。清王朝并不以这些边疆民族或边疆政权与当时中原王朝的关系作为其划定疆域的必要条件,雍正帝认为“至于汉、唐、宋全盛之时,北狄、西戎世为边患,从未能臣服而有其地,是以有此疆彼界之分。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成崇德《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为“合诸国、诸部而为一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并概括“多个族群被纳入统一疆域之内”所呈现出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清朝在民族事务管理机构、民族政策、民族管理事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各一例,并简要分析此时“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的原因。参考答案

(1)措施:实行行省制。特点: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得到进一步加强;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终,边疆管理更多地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2)举措:设立理藩院;推行改土归流;实行盟旗制(设置办事大臣、将军辖地等也可)。原因:“大一统”的统治理念;民族事务管理的创新;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吸引;统治者的个人作用等。微专题3古代中国的经济治理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农耕经济,农业是基础产业,是国家获取社会资源的主要来源,历代政府基本秉承了重农的政策。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国家将中央集权制度延伸到工商业,一般实行抑商的政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中国古代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最大限度地攫取富国强兵的资源是国家政策的出发点。主干整合一、封建国家的农业措施1.发展农业的措施(1)土地资源①国有土地:从中国古代整体上来看,土地私有制占统治地位,但是,北朝、隋唐实行土地国有制,国有土地分配给个体农民使用。②私有土地:在大部分时间里,失去土地的农民通过租佃地主的土地进行生产,政府保护这种租佃关系。(2)生产时间:唐朝的租庸调制中设置了“庸”,农忙时农民可以纳绢代役,保证了农业的生产时间,这一制度后世王朝基本上沿用。(3)兴修水利: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水利的兴修,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4)技术改进①良种:中国古代政府重视南北农业作物的交流,并引进域外优良品种。新航路开辟后,美洲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对中国经济影响很大。②农具:西汉政府大力推广铁犁牛耕、唐朝推广曲辕犁等都体现了古代封建政府对生产工具改良的重视。2.制约农业的因素:沉重的封建剥削、动荡的政治局势、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三大要素。3.农业发展的趋势:粮食产量的不断增加、经济作物种植的不断扩大、农产品商品化趋势的日渐明显是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二、封建国家控制手工业生产的手段1.古代手工业的经营形式(1)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产物,主要满足于家庭消费,很少与市场发生联系。(2)私营手工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规模较大,有一定的分工,产品质量较高,代表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方向。(3)官营手工业:为军队的装备、政府办公的需求、宫廷的生活而生产,政府投资,不计成本,很长时间里代表着中国手工业的最高水平。2.古代手工业发展的趋势(1)格局:私营手工业不断发展,在明朝中后期超过官营手工业成为手工业生产的主导。(2)水平: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丝绸、瓷器等,成为中华文明的物质象征。(3)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明朝后期出现了以自由雇佣劳动为特点的新的经营方式。3.国家控制手工业的手段(1)垄断: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以后历朝基本沿用这一做法,由国家控制利润丰厚的手工业生产。(2)匠籍:为保证官营手工业的技术优势,政府将手工业者编入匠籍,技术世代相传。(3)抑商:抑制私营手工业是中国古代历朝的普遍做法,封建政府通过征收重税、限制生产等措施,抑制私营手工业的发展。三、封建国家对商业活动的干预1.私商与官商的竞争与合作(1)私商与官商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矛盾,封建国家利用国家权力垄断部分高利润商品的买卖,食盐、铁器、茶叶等曾经实行过专卖制度。(2)很多时候,官商与私商也有合作的一面,在一些专卖商品的末端市场,政府允许私商承包经营,以降低流通成本。(3)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委托特权大商人为国家购买粮食等大宗军需物资,这是官商合作的表现。2.国家对货币和市场的管理(1)货币的使用①从汉武帝开始,国家基本垄断了金属货币的铸造与发行,但是,民间约定俗成的实物货币也大量流通。②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并行。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2)市场的管理①城市商业:唐朝之前,城市的商业活动严格限制在“市”里,与居住区“坊”分开,宋代坊市界限打破,政府放松了对城市市场的限制。②农村草市:唐朝以后,不受政府控制的民间市场逐渐兴起,被称为“草市”或“集”,很多演化成工商业城镇。③均输平准:汉武帝时期,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政府收入,平抑物价。3.重农抑商和闭关自守政策(1)重农抑商:战国以后,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成为中国历朝的基本国策,宋元有所松动,但是,这一政策被废止是在近代。(2)朝贡贸易:是宗藩体系在经济领域上的表现,因为执行“厚往薄来”的原则,决定了这一贸易形式的不可持续性。(3)闭关自守:是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贸易上的表现,国家严格限制对外交往,阻碍了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应训练1.(2024山东实验中学一模)武帝即位后,鉴于市面上因流通“半两”“四铢”“榆荚”等币量不一的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良影响,他收回封国的铸币权,并严禁民间私铸。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铸造新的五铢钱,“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五铢钱的铸造(

)A.降低了铸造货币的成本B.加强了君主的专制统治C.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抑制了民间贸易的发展C解析

根据材料“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及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改革币制前,币量不一的货币给社会经济带来不良影响,汉武帝统一货币后,铸造的五铢钱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进而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选C项;汉武帝币制改革后的货币“式样划一,币重如其文,且不易被盗磨”,没有降低铸造货币的成本,排除A项;汉武帝币制改革,收回封国的铸币权,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汉武帝的币制改革统一了货币,有利于民间贸易的发展,排除D项。A2.(2024福建厦门二模)西汉时期,水利灌溉主要依赖官府统一兴修的水利工程。到了东汉,民间兴修的陂塘、井灌等水利设施遍布南北各地。这一变化源于(

)A.田庄经济的发展B.政府组织能力提高C.南方地区的开发D.个体农耕普遍存在解析

据题干可知,西汉时期的水利灌溉工程主要依赖官府统一兴修,到东汉时期,由民间兴修的水利设施遍布南北各地,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时期的庄园经济比较发达,而庄园经济的典型特点是自给自足,其水利设施也比较普遍,故选A项;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水利工程比较发达的原因是政府组织能力提高,而东汉时期水利工程普遍的原因是各地庄园主的重视,排除B项;材料未强调南方水利设施发展,而是强调官府与民间水利设施的兴修,排除C项;个体农耕在两汉时期都普遍存在,这无法解释题干所述“变化”的根源,排除D项。B3.(2024山西晋中二模)据学者统计,西汉末年粮食单产折合每亩264斤,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3574斤。到了清代,粮食亩产增至367斤,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则降至2262斤。这反映出清朝(

)A.农业经营模式发生根本转变B.人口过度增长制约农业发展C.粮食产量受经济作物的影响D.农业生产技术出现倒退现象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清朝较西汉时粮食亩产有大幅增长,但每个劳动力生产粮食则在下降,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由于清朝时人口快速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较为突出,进而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故选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时期仍然是男耕女织,农业经营模式并没有发生根本转变,排除A项;材料中强调每个劳动力粮食生产量的下降,这主要是人均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排除C项;相较于西汉,清朝农业生产技术在进步,排除D项。4.(2024广东揭阳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武帝开始实行盐铁专营,将过去由“少府”所经营的盐铁收入,划归大司农负责。汉宣帝时,盐官在产盐区,负责招募百姓,分配煮盐的场地和主要煮盐工具,收购产品,经营食盐外运;在非产盐区,则要设仓储存,组织转运。盐的销售,也由官府负责,或设肆专卖,或者通过特许的小盐商进行分销。——摘编自班固《汉书》材料二

北宋中期以后,盐的销售逐渐由官府直接专卖的官运官卖制转变为官府间接专卖的引钞盐制,钞盐钱悉聚于中央,成为国家主要财政收入。宋室南渡以后,国用更是依赖于钞盐收入,榷货务总收入中,盐的收入占80%以上。——摘编自胡小鹏《中国手工业经济通史·宋元卷》材料三

明代,官府退出了盐业直接生产经营环节,只成为盐资源的占有者和盐业的管理者,商人垄断各地盐业运销,并且可以世袭罔替,成为盐斤运销者和政府盐课征收的代理人,由原来的普通商人转变为由政府认证的政治性专商,行盐有岸、销盐有界,国家取消市场竞争使其得以垄断经营,即使专商与专商之间,也是纲、引、肩、厘等各地互不侵犯。盐务官吏、官署只负责管理盐斤收放、榷税、缉私等。——摘编自毕昱文《中国古代盐业国家专卖制发展及启示探析》(1)分析材料一中汉代实行盐业专营的目的。(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盐业政策的变化。(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中国古代盐业政策发展演变的历史逻辑,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盐业政策发展演变的认识。参考答案

(1)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2)变化:政府进行间接管理;引入钞盐制;利用商人进行运销。(答出两点即可)(3)历史逻辑:政府逐渐退出对盐业的直接管理;市场的作用日益增强;但政府并未完全放弃对食盐的管控。(答出两点即可)认识:中国古代盐业政策的发展演变与古代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盐业政策的发展演变要服务于国计民生的需要;盐业政策发展体现了古代盐业在国家管理中的地位。(答出两点即可)微专题4古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生活的变迁是选择性必修2中一个重要主题,从衣食住行的角度理解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特点。近几年高考试题较为重视社会史学的成就,旨在考查考生通过对社会生活变迁的分析概括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主干整合一、古代的食物生产1.农业的产生(1)大约一万年前,原始农业产生,人类从食物采集者变为食物生产者。(2)古代中国主要分为北方粟麦农业区、南方稻作农业区。2.耕作模式的变化(1)商周时期,土地掌握在君主和贵族手中,农夫集体耕作。(2)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小农经济诞生,以家庭为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3.物种的交流:明朝时玉米、马铃薯、番茄等传入中国,提高了农业产量,缓解了人地矛盾。二、人类居住环境的变化1.村落和民居(1)村落的产生: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村落。(2)中国的民居①理念:民居设计遵循严格的等级观念和长幼有序的礼仪制度。②结构: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构抬梁结构。明朝时,砖木结构的民居建筑开始普及。③分类:民居类型主要有北方的窑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楼等。2.集镇的形成(1)集镇的分类①中国古代的集镇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②两宋时工商业者经营及定居的集镇发展起来,促进了市场的繁荣。③元朝时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④明清时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2)集镇的影响: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3.城市的产生(1)城市布局:中国古代的城市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至西周,营建城市形成制度。(2)城市发展:从隋唐到两宋,城市坊市的界限逐渐被打破,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三、古代交通的发展1.陆路交通(1)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2)丝绸之路在汉代贯通后,成为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3)唐朝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4)元朝在全国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驿路交通网。2.水路交通(1)运河:中国在春秋时期已有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元朝的京杭大运河,全长近1800千米,为世界之最。(2)灵渠:秦始皇开凿连接湘水和漓水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四、古代的医疗1.古代的疫病:疫病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甚至导致政治、经济的变动。明朝末年瘟疫横行,给明军、大顺军和大量民众均带来巨大影响。2.疫病的防治:中国古代重视公共卫生与疫病的防治,已经建立疫病的救治机构。3.中医成就:中医在实践中建立了独立的理论体系,积累了大量的诊断防治经验,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学,为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对应训练1.(2024江苏苏锡常镇四市一模)殷商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占卜是否“受年”,是否“有雨”,卜辞的“田”字中间的横竖笔画往往不止一道,卜辞中所见农作物有黍、稷、粟、麦、稻等,农具有耒、耜等。这表明当时(

)A.小农经济已经形成B.阶级分化日益明显C.农业发展备受重视D.铁犁牛耕得到应用C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殷商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涉及对农业收成、雨水等方面的占卜,并且“田”字的书写也很“形象”,卜辞中能见多种农作物及农具记载,这些都表明当时人们对于农业技术的了解与掌握,突出了人们对农业发展的重视,故选C项;小农经济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从甲骨文的卜辞中发现诸多有关“农业”的记载,没有体现“阶级”差别,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得到使用和推广,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A2.(2024山东威海高三期末)据记载,明代万历时濮镇“改土机为纱绸,制造绝工,濮绸之名遂著远近……远方大贾携橐群至,众庶熙攘于焉”。南浔、震泽、盛泽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这反映了(

)A.市镇经济的繁荣B.官营手工业的衰落C.海外贸易的发达D.新的经营方式的兴起解析

据材料可知,明朝时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改进,濮镇产品濮绸声名远播,致使大量商人蜂拥而至,南浔、震泽、盛泽等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说明明朝时期市镇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故选A项;材料只强调市镇经济,不涉及官营手工业,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商人对濮绸的追捧,未体现销往何处,不能说明海外贸易发达,排除C项;新的经营方式是指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3.(2024北京西城一模)运河——流动的文化遗产。材料一金代高粱河水系与闸河沟通示意图

材料二

金朝定都中都,漕运主要是依靠今北京城北的坝河,但由于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坝河的河床坡度很大,难以存留足够深度的水量。为此,金朝政府在其上游的高粱河和白莲潭设置闸门来调节坝河的水量。但终因这条渠道水源单一和渠道狭窄,漕粮仍然主要依靠陆运。

从上游绕过沙河、清河谷地,循西山麓转而东南,沿着平缓的坡降,汇集沿途泉流,聚入瓮山泊(今昆明湖);再从瓮山泊扩浚长河、高粱河至和义门(今西直门)水关入大都城,汇入积水潭;又从万宁桥下沿皇城东墙外南下出丽正门东水关,东南流至文明门(今崇文门以北)外,与金代的闸河故道相接,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即潞水,今北运河)。这项水利工程为大都城开辟了新水源,使大都城内的积水潭成为新的大运河终点。忽必烈将这条新的水道赐名为“通惠河”。材料三

大宗货品的运输走水路比陆路要便宜,因此天然河道和人工运河对运输粮食等大宗商品十分重要。……元朝未能一直维持运河的畅通。明朝永乐帝迁都北京,迫使政府再次斥巨资开凿大运河。明朝对施工难度较大的运河山东段进行了至关重要的河道改道。运河重开后,除有数次黄河改道影响其通航外,直至明朝结束,始终通行不废。大运河为整个明王朝及其经济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障,但也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运河的治理,使本已犯难的河政变得更加难以负荷。(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说出金朝与元朝是如何解决北京漕运难题的。(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重新开通运河的原因和影响。参考答案

(1)过程:金朝时期,因北京地势原因,漕运不畅,因此政府设闸门来调节水量,但漕运问题并未解决;元朝时期,利用北京水资源和地形因势利导,开通了通惠河,最终解决了漕运问题。(2)原因:水运成本较低;有前朝运河的基础;明朝迁都后,需要进一步加强南北方的联系;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影响:加强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明朝统治;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微专题5古代中国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对中国社会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儒学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融合了法家、道家、佛学等学派的思想主张,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思想流派,但是,其基本的核心主张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主干整合一、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1.落魄的儒学——汉武帝之前(1)历史渊源:西周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成为儒学的历史源头。(2)初步形成①形成: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②发展: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荀子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③评价: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不被各诸侯国君重视。(3)遭遇挫折:秦朝以法家思想治国,“焚书坑儒”,儒学势力遭到沉重打击。2.儒法融合——两汉、魏晋、隋唐(1)新儒学:西汉董仲舒吸收法家、阴阳家等思想,创立了新的儒学体系。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新危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佛教、道教盛行;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3.吸收佛道——宋明(1)儒学复兴运动:面对儒学的危机,唐宋大儒提出了复兴儒学的主张,在与佛道的批驳论战中,也逐渐吸收佛道的一些观点。(2)程朱理学:在儒学复兴运动中,程朱理学影响逐渐增大,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的尊崇。4.遭受挑战——明清(1)背景: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商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思想的诞生。(2)成就①陆王心学: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强调主观能动性,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②李贽:深受陆王心学的影响,李贽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③进步思想家: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批判儒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二、儒家思想的特点1.重视教化:儒学在治国思想上重视教化,反对严刑峻法。宋代以后,大批儒士投身于基层教化,制定乡约民规,并以身示范。2.以人为本: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后世儒学思想家大都恪守孔子的民本思想。3.家国情怀:历代儒学大家均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4.和而不同: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思想,对中国社会人际关系有深远的影响。5.贵贱有序:儒家主张贵贱有别的等级秩序,提出了一套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社会伦理道德体系,这是儒家思想保守的一面。三、儒家思想的影响1.对中国古代的影响(1)统治政策: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后,历代统治者无不以“仁政”标榜自己的统治,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暴政、暴君的出现。(2)官僚队伍:汉武帝以后,中国官僚队伍以文人儒士为主,官吏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信奉“为政以德”,强调官吏的模范作用。(3)法律制度:汉魏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思想逐渐融入法典,礼法结合。唐律是礼法结合的典范,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4)伦理道德:儒家思想以“仁政”“仁爱”为核心,以“三纲五常”为主要内容,强调贵贱有序的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秩序。(5)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作品深受儒学的影响,其内容大都以宣扬儒学伦理道德为宗旨,在社会教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对世界的影响(1)东亚:3—5世纪,儒学在东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2)欧洲:16—18世纪,中华文化在欧洲得到传播,孔子的思想以及儒家经典传入欧洲,引起欧洲社会上层和知识界的强烈反响。对应训练1.(2024浙江杭州二模)春秋战国时期,当思想家认识到“天道远,人道迩”的时候,也就把天和人分离开来,达到了人类对自己的存在、对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初步自觉。材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A.重视以人为本 B.崇尚天人合一C.追求家国情怀

D.主张和而不同A解析

据材料“把天和人分离开来……对自己主宰自身命运的初步自觉”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注重对人本身的认识,反映了重视以人为本,故选A项;据材料“天道远,人道迩”可知,天道和人道是不相干的,天人是分离的,排除B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