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肥西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肥西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肥西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肥西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安徽省肥西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安徽省肥西县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1.历史刘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如表是同学们拟定的调查报告的标题。据此判断这次实践调

查的关注点是()

•周口店遗址地质灾害区抢险报告

•山顶洞人遗址动态信息及监测预警观察

■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模型展览

A.考古研究B.文物保护C.旅游规划D.科技展览

2.下图是肥西某学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完成的绘画成果,请你根据图片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

A.农耕群居B.元谋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3.《史记》提出“祖黄帝说”,认为黄帝是华夏始祖……也是夏朝人、商朝人、周朝人、秦朝人的祖先,

还是匈奴人、鲜卑人的共同祖先。材料体现的观念是()

A.民族认同B.华夷有别C.民族差异D.国家统一

4.三星堆青铜大面具是文化典型器物,让人们领略了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的绚烂多彩。这主要反映的是()

A.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B.商周时期的文明成就

C.东周时期的诸侯争霸D.东汉时期的光武中兴

5.以下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据此可知()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轲悔中国中国

第1页,共9页

A.汉字的传承发生异变B.汉字的演变趋势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D.象形是汉字唯一造字方式

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如图历史事件发生在如图中①对应朝代的是()

夏■朝①西周

_______1_______11_______

1(1\1\

的公元前207件约公元前160件约公元前104件的公元前771年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郡县制度的确立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司母戊鼎的铸造D.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

7.《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

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最早发生在()

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汉朝

8.下图是一位同学绘制的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战国七雄〜X各国谋求忒国强兵

多方面大

各国变法改革卜变革加速

社会进步

①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A.周平王迁都洛邑B.社会生产力发展C.齐桓公称霸中原D.百家争鸣的出现

9.史料记载:孔子朝罢归来,家人报告:”马厩失火!”,以下做法中最符合孔子主张的是()

A.严厉处罚看护人B.细心调查原因C.关心是否伤到人D.不管不闻不问

10.秦朝“焚书坑儒”、汉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等措施,实施的共同目的是()

A.提高教育质量B.加强思想控制C.推动经济发展D.促进民族交融

11.秦朝能够集中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完成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兵马俑修建的主要原因()

A.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B.儒家思想的影响

C.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D.统一六国的需要

12.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

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一汉B.秦一西汉C.春秋一战国D.西汉一东汉

13.《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

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这表明当时()

第2页,共9页

A.经济恢复社会稳定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盐铁专卖平抑物价D.进入西汉王朝鼎盛时期

14.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汉武帝此举是为了()

A.分化王国力量B.提升儒学地位C.监察地方势力D.拓展统治范围

15.甘肃漳县百姓自古掘井熬盐,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在盐川正式设置障县(漳县),盐产归

陇西郡盐官管理。政府实行盐铁专营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促进地方经济C.充实边疆军费D.打击地方经济

16.《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讲到:“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

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B.班超经营西域C.甘英出使大秦D.班勇出使西域

17.仔细观察《三国鼎立形势图》,其中代表“曹魏”政权区域的是()

18.十六国时期,氐族贵族深受汉族文明影响,皇帝苻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前秦政权形成

“英儒毕集”局面。苻坚这一举措()

A.改革了官员选拔制度B.体现“无为而治”

C.完善了儒家思想体系D.有利于民族交融

19.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吸收汉魏诸家之精华,集书法之大成,时人称赞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笔势“飘若

浮云,矫若惊龙”。下列书法作品中,最能体现王羲之行书风格的是()

A.《兰亭集序》B.《张猛龙碑》C.《颜氏家庙碑》D.《九成宫醴泉铭》

20.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过了小满十月种,十日不种一场空”

体现了先民。

A.强调不误农时B.主张种植水稻C.关注农具革新D.重视因地制宜

第3页,共9页

二、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21.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

判断:_____

改正:_____

22.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为文化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判断:_____

改正:_____

23.东汉医圣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一书,提出“治未病”。

判断:_____

改正:_____

24.司马迁所著《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文帝时的史实。

判断:_____

改正:_____

25.贾思勰《齐民要术》总结了南朝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判断:_____

改正:_____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26.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伟人的诞生】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哲人辈出的时代,又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兴盛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国家靠什

么治理,需要建立怎样的社会秩序,人的本性是什么一一围绕这些问题,诸子各派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

各抒己见,争鸣辩论,为后世留下了一座极为丰富珍贵的思想宝库。

——《中国历史》

【思想的碰撞】

材料二①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②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③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

一。④兼相爱,交相利。

材料三

第4页,共9页

【思想与现实】

(1)根据材料一,指出“百家争鸣”各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

(2)阅读材料二中的名言,将序号填写在与学派对应的空格内。(只填序号)

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名言

(3)上面两幅分别是孔子《杏坛讲学》和《周游列国》的邮票图片。相传孔子曾坐在杏坛上弦歌讲学、

教弟子读书,他也曾周游列国,传讲自己的治国主张。请列举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和治国主张各一例。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

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综上所述,你认为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27.秦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

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材料一“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武帝以后,地方上的诸侯越分越小,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

【疆域的统一与拓展】

材料二秦王朝建立可以说是历史的一座里程碑,但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绝对无法稳固的。从公元前

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灭掉最后一个齐国,只用短短十年就迅速完成了之前几代人才能完成的事情。

——《秦国有力统一却无力治国》

【文明的交流与冲突】

材料三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

核桃、葡萄、石榴、良种马、香料、玻璃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为了解决分封王国带来的弊端,秦朝和西汉王朝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第5页,共9页

(2)秦统一六国后,为建立民族共同体采取的最具深远意义的文化举措是什么?西汉时期在秦疆域的基

础上,向西有了巨大拓展,西汉政府是怎样对这一地区加强管辖的?

(3)材料三中所指的“这条路”指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条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

要作用。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示意图

材料二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稍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

——《资治通鉴・晋纪》

材料三“天下无事,时和(风调雨顺)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丰富),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

(1)材料一中B、C、D处分别是什么政权(王朝)?

(2)材料二中描述的现象是什么?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一现象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突出的历史特征是什么?

四、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29.改革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探究活动。

材料一齐桓公任用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使齐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大为提

高。……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材料二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

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