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向13燃料.能源.环境
例1.(2021•天津市)第24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2年在北京举办,为落实“绿色冬奥”的理
念,冬奥会使用的汽车燃料从环保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
A.氢气B.天然气
C.酒精D.汽油
【答案】A
【解析】A.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从环保的角度看,氢气是最理想
的能源,选项符合题意;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
较清洁的燃料,选项符合不题意;C.酒精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较清洁的燃料,选
项符合不题意;D.汽车使用汽油作为燃料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
物等,会随汽车尾气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空气造成污染,选项符合不题意。故选A。
例2.(2021•江苏盐城)2020年10月,我国建成全球首套千吨级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装
置,其原理是:①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②电解水获得H2,③H2与CO2反应合成绿色液态
燃料CH3OHO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太阳能光伏发电
A.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B.氐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C.电解水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装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
【答案】A
【解析】A.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A错误。B.H2燃烧生成水热值高、无污染,是理想的清
洁、高能燃料,B正确。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C正确。D.该装
置能捕获并资源化利用CO2,生成CH30H,D正确。故选A.
例3.(2021•湖南怀化市•中考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
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促进粮食生产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河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D
【解析】A.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B.大量
使用化肥、农药,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应合理使用,不符合题意;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江
河,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不符合题意;D.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
化为电能,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符合题意。故选D。
例4.(2021•陕西中考真题)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
与担当。
(1)“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_____O
(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和天然气的过度使用。
(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作用,以
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4)生活中,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有助于完成目标。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
【答案】(1)二氧化碳或CO2(2)石油(3)光合(4)C
【解析】(1)“碳达嶂'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二氧化碳;(2)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
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3)植树造林是完成“碳
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减
少温室气体;(4)A.不用电器时及时关闭电源,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B.外出时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题意;
C.产生纸质垃圾时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符合题意。故选C。
例5.(2021•江苏苏州)天然气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R
I.天然气是重要的能源
(1)天然气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⑵室温下,充分燃烧1g天然气和1g煤,产生的CCh及热量的对比如题24图所示。据图分
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⑶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II.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剂)可制得CO和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甲烷无氧催化重整可获得碳氢化合物X,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且碳、氢元素的质量
比为48:5,则X的化学式为
【答案】不可再生等质量的甲烷燃烧产生的CO2少,产生的热量高化学能转化为
Ni
电能CH+CO=2CO+2H,CHIO
42回血8
【解析】⑴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⑵据图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作燃料的优点有
等质量的甲烷燃烧产生的CCh少,产生的热量高。(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电池工
作时的能量转化方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4)甲烷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催化重整(Ni作催化
Ni
剂)可制得CO和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CO导28+2凡。⑸设X的化学式
242(Rjinn
为C.vHv,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①12x+y=106;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8:5,则②
⑵:y=48:5;由等式①②解得x=8.y=10;故X的化学式为C8H10o
1.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煤、石迪、天然气,都是混合物,都是不可再生能源,主要成分依
次是碳元素、碳、
氢元素、里烷-西气东输中的“西气”就是天然气(主要成分也是更烷\
2.煤:
⑴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产生焦炭、煤焦油、煤气,属于化学变化,三种产物的主要用途依次
是冶炼金属、做化工原料、做燃料。此过程中煤没燃烧,原因是没与氧气接触。
⑵煤气是一氧化碳、氢气、甲烷等组成的混食物,其中含有有毒的£2。
⑶将煤制成煤气作燃料,优点是气体更容易跟氧气充分接触充分燃烧、污染小、节约能源、
使用方便、造价低等;缺点是泄漏易爆炸、使人中毒。
3.石油:
⑴石油是多种油的混食物,故,不宜直接做燃料。利用各种油的谑不同,可以冶炼出汽迪、
煤油、柴油、沥青、石蜡等,此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⑵举例说明石油产品的用途:沥青可铺路、汽油可做燃料、石蜡可制造蜡烛。
4.天然气:
⑴主要成分:学名:里烷、俗名:造气、化学式:CH4.深海中的甲烷晶体又叫亘燃冰。
⑵点燃HzCO、CH4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甄纯,目的是:防止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爆炸。煤矿
矿井瓦斯爆炸也是甲烷和煤粉引起的,所以矿井中应注意:严禁明火、通风换气。
⑶甲烷物理性质:常况下是无鱼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逊溶于水,所以收集时可用
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⑷甲烷化学性质:有可燃性,用途是作燃料;燃烧现象:产生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放在火
点燃
焰上的干冷烧
杯内壁出现小水珠、倒入杯中的澄清石灰水重逞;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C)2=CO2+2H2O。
[小结]:氢气燃烧只生成水,CO燃烧只生成CO2,CH4和酒精等含C.H元素的物质燃烧则
生成水和CO2。
⑸煤、石油和天然气中,较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原因是:气体更容易跟氧气充分接触充分
燃烧而污染小等。
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⑴镁与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固体减少、产生气泡;摸试管外壁,手的感觉是舞;发生的化
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H2T。
⑵常见放热反应有:燃烧、爆炸等剧烈氧化、缓慢氧化、金属与酸制氢气、酸碱中和反应、
生石灰与水反应。
⑶吸热反应有:通常需要“加热”或“直遍”条件的反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需要加热条件、
灰厂用石灰石生产生石灰需要直逼条件,均需要吸收热量而不可能放热。
6.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
⑴燃料燃烧不充分危害:产生热量少、污染大、浪费能源。
⑵使燃料充分燃烧的常用方法有:提供充足氧气、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
⑶为使锅炉中的煤能充分燃烧,方法有:用鼓风机鼓入大量空气、把大块煤粉碎。
为使木柴燃烧更旺,方法有:用鼓风机鼓入大量空气、把木柴架空放。
治理酸雨的办法:使用脱硫煤、开发清洁能源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
吸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害:破坏植被、腐蚀建筑物、腐蚀金属。
7.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⑴汽车尾气中含的污染物有£2、烟全、氮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⑵治理汽车尾气的办法有:改进发动机的性能使燃料充分燃烧;使用尾气催化净化器;使用
无铅汽油;使用清洁燃料代替汽油。
⑶城市的公交车多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做燃料,能减轻污染的原因
是气体更易充分燃烧而污染小。
8.酒精作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⑴酒精化学式为C2H50H,学名叫乙醇,俗名叫酒植,是可再生能源。
⑵酒精物理性质: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易睹,密度比水小。
点燃
(3)酒精化学性质:因直觉隹而作燃料,燃烧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⑷车用乙醇汽油属于混食物,现在的汽车多用乙醇汽油,其优点是污染小、节约石油、促进
农业发展、酒精可再生。
9.最理想的清洁能源能源一氢能源:
⑴氢能源的优点有螳量直、无污染、可再生。
⑵目前遇到的困难有制取邮高;安全储存运输难。
10.新能源:
⑴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有氢熊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生物能等;大多
数新能源的优点是:可再生、污染小或无污染。
⑵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意义是1^^、节约化石燃料。
11.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⑴空气污染物主要有烟尘和宜春建;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CO1二氧化硫[SO21
二氧化氮[NO2L注意,二氧化碳无毒所以丕属壬有害气体。
⑵空气的污染源主要有汽车尾气、工厂废气、化石燃料的燃烧。
(3)空气污染的危害有(记住三条):造成遢星幽、形成酸雨、造成臭氧层空洞、危害人体
健康、使动植物死亡。
⑷空气污染的治理办法有(记住三条)开发清洁能源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植树造林、汽车尾
气处理后再排放、工厂废气处理后再排放、使用无氟冰箱等。
⑸简介:空气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二M化碳,能产生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
氨,大量使用制冷剂氟利昂以及喷气式飞机的尾气能造成臭氧层空洞。
⑹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天气的元凶。缓解雾
霾天气,治理措施有(记住三条)开发清洁能源以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汽车尾气处理后排放、
工厂废气处理后排放、建筑工地经常洒水、将裸露的土壤进行硬覆盖。
提升拔高
1.小结气体溶解性:。2:不易溶于水;co2:能溶于水;H2和CO:难溶于水;CH4:极难
溶于水。
2.以下几组混合气遇明火有可能发生爆炸:|c旦4+。2旦2+02|因+。2瓦斯气+甘、|液化气+
目、I煤气+空气I、I天然气+空气I。
3.氢气和CO燃料电池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充电时是电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起来。用蜡烛
照明主要是利用
化学能转变为光能。
4.CO和黑烟(碳的小颗粒)是煤、汽油、柴草等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的。
5.氢气实验室制法:
金
二
三
一
|--|
三
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C>4+H2>,
不用盐酸的原因是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氢气不纯。
⑵收集:因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又因氢气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
6.目前解决能源危机的方法有:开发新能源、想办法使燃料充分燃烧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研制节能产品(如使用节能灯、节能冰箱等X
方法提炼/规律总结
1.利用燃烧实验法定量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和分子结构:将定量的有机物完全燃烧产生的二
氧化碳和水的量
测定出来,可计算出C.H元素质量,若C.H元素质量之和等于该有机物质量说明该有机物
只由C.H元素组成,若不等则说明该有机物除C.H元素外还含有O元素。同时,通过C.H、
O元素质量比,可推算出该有机物的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从而确定分子构成(物质
化学式1
2.总结燃烧的规律:在其他条件相同时:①可燃物的着火点越低越易点燃;②可燃物越干燥
越易点燃、燃
烧越旺、越快、越剧烈、放热越多、燃烧越充分;③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越大燃烧越旺、越
快、越剧烈、放热越多、燃烧越充分,•④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放热越多、
燃烧越充分,•⑤可燃物浓度越大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放热越多:⑥温度越高燃烧越旺、
越快、越剧烈、越充分;⑦燃烧放热越多燃烧越旺、越快、越剧烈,尤其在大风天气、高原、
高寒等低温环境中越不易熄灭。
3.减慢燃烧速率以持续放热之法:加入足够多的燃料;通过某种方法减小可燃物跟氧气的接
触面;挡风或
适当压紧燃料以减少空气通入量(如锅炉常用的压煤法X
4.充分燃烧的应用实例:将木柴架空烧,将煤制成蜂窝煤,锅炉用煤将大块煤粉碎,锅灶内
的柴草要不断
的挑动,都是为了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而使其充分燃烧;向锅炉中的燃煤鼓入大量空气是为
了提供充足的氧气。
5.气体燃料的优势在于:气体能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燃烧而污染小、节约能源、使用方便等;
但天然气、
煤气、液化石油气等含碳的气体燃料燃烧仍会产生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
6.太阳能等新能源共同的优点有“可再生、污染小或无污染”;评价比较各种燃料,通常也是
看此燃料“是
否可再生、无污染或污染小”。
1(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题)2020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实施“低碳生活、高质量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B.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
C.燃烧衣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
D.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答案】B
【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烟尘、硫化物等污染物,故A错;B.新能源使用,减少化
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C.燃烧农作物秸秆产生大量烟尘等污染物,
故C错;D.燃煤火力发电能产生空气污染物,故D错。故选B。
2.(2021•湖北宜昌市•中考真题)“减污降碳,保卫蓝天”,校园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
的是()
A.网上祭英烈B.循环用教材
C.集中烧落叶D.分类放垃圾
【答案】C
【解析】A.网上祭英烈,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B彳盾环用教材,
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C.集中烧落叶,会产生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污
染空气,符合题意;D.分类放垃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
境,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21•辽宁阜新•中考真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
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禁止使用燃煤发电,减少酸雨的形成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实验室含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不会造成污染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答案】D
【解析】A.使用燃煤发电,是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合理使用亦可减少酸雨的形成,
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对土壤、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故选项不符
合题意;C.实验室酸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酸具有腐蚀性,会对金属造成腐蚀,且对水体造
成污染,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用二氧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亦可产
出新的能源物质,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4(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题)202。年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实施“低碳生活、高质量发展”,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节假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节日气氛
B.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
C.燃烧衣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
D.为满足社会用电需求,大力发展燃煤火力发电
【答案】B
【解析】A.燃放烟花爆竹能产生烟尘、硫化物等污染物,故A错;B.新能源使用,减少化
石燃料的使用,能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C.燃烧农作物秸秆产生大量烟尘等污染物,
故C错;D.燃煤火力发电能产生空气污染物,故D错。故选:Bo
5.(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c.煤燃烧产生的C0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
【答案】C
【解析】A.水能、风能、太阳能在使用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选项说
法正确;B.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防止“温室效
应”的进一步增强,故选项说法正确;C.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其燃烧时排放的SO?和
NO?都是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我国现在大力发展水
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6.(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题)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它是不可再生能源。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石油、煤、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_。
(2)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
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的pHo
(3)化石燃料的燃烧还会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导致温室效应增强。但CCh用途相当
广泛。下图是工业上利用CCh作原料生产尿素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一氢原子
反应前反应后-碳原子
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尿素属于__________0巴(填“氮”、“磷”或“钾”);
(4)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
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
一定条件
【答案】天然气<5.6CO2+2NH3CO(NH2)2+H2O氮可燃冰
【解析】(1)煤和石油在燃烧过程中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以外,还会生成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等空气污染物,而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比较清洁的燃料;(2)煤燃烧时排放
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酸雨的pH<5.60(3)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定条件
CO2+2NH3CO(NH2)2+H2Oo②尿素中含有N、P、K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4)
为缓解化石燃料面临耗尽的问题,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它能源。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
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
J基欣常
1.下列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A.天然气B.太阳能
C.地热能D.潮汐能
【答案】A
【解析】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和可燃冰;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都是新能源。
故选A。
2.下列变化产生的热量来源于化学变化的是()
A.点燃天然气做饭B.LED灯通电发热
C.用充气筒充气时筒壁发热D.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
【答案】A
【解析】A.点燃天然气做饭,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B、LED灯通电发热,将电能转化为
热能。C.用充气筒充气时筒壁发热,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D.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热水,将太
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选A。
3.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是宝贵的能源,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
B.陆地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35%
C.石油炼制出的汽油、煤焦油、航空煤油、液化石油气(LPG)等被广泛用作燃料
D.生物质能、风能和核能等的利用和开发,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答案】D
【解析】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而非能源,选项说法错误;B.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丰
富的,但淡水资源却很少,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选项说法错误;C.煤焦油是煤炭焦
化的产物,而非石油产品,选项说法错误;D.生物质能、风能和核能等的利用和开发,可以
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o
4.下列有关燃料及其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有效地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利用率
B.所有的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C.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甲烷
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依据的灭火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解析】A.有效地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利用率能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正确B.不是所有的
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也有一部分化学反应会吸热比如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
一氧化碳就是吸热反应,错误;C.埋于海底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可燃冰不是
甲烷,错误;D.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消防队员用高压
水枪灭火,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错误。故选A。
5.下列有关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03既是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又是温室气体
B.可利用的陆地淡水不足全球总储水量的1%,农业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可节水70%以上
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可以炼制成汽油、煤油、塑料等产品
D.用塑料代替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可以保护金属资源
【答案】C
【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
体大约占。.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Ch既是
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又是温室气体,不符合题意;B.可利用的陆地淡水不足全球总储水量的
1%,农业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可节水70%以上,不符合题意;C.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可以
将石油加热炼制成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但不能炼制成塑料,符合题意;D.用塑料代替
钢和其他合金制造管道可以保护金属资源,不符合题意。故选C。
6.下列各项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空气污染造成后果
A二氧化氮(NCh)排入大气中温室效应
B二氧化硫(so2)排入大气中形成酸雨
C一氧化碳(CO)排入大气中破坏臭氧层
D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煌排入大气中产生温室效应
【答案】B
【解析】A.二氧化氮排入大气中会形成酸雨,但不是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硫排
入大气中会形成酸雨,故选项正确;C.一氧化碳排入大气中不会破坏臭氧层,故选项错误;
D.冰箱制冷剂氟利昂等氟氯煌排入大气中会破坏臭氧层,不是产生温室效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J提病)
1.(2021•广西兴业•九年级一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
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
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
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
【答案】C
【解析】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抑制细菌和病毒,使很多种疾病得以治疗,保障了人体
健康,不符合题意;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使人类的生存条件更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
质,不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不能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符合题意;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增加粮食的产量,缓解了人类的粮食危
机,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2.(2020•江苏南通•中考真题)我国南海海底含大量的“可燃冰二“可燃冰”外形似冰、可以
燃烧,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可作为能源B.“可燃冰”燃烧时只生成水
C.“可燃冰”燃烧属于物理变化D.“可燃冰”能燃烧,说明水具有可燃性
【答案】A
【解析】A.“可燃冰”可以燃烧,可作为能源,故正确;B.“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所
以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故错误;C.“可燃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错误;D.“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具有可燃性,但是水没有可燃性,故错误故选:A。
3.以下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燃冰是一种洁净的新能源
B.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既可以节约石油资源又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C.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D.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必须综合利用以提高利用效率
【答案】C
【解析】A.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一种洁净的新能源。A
正确。B.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既可以节约石油资源,乙醇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又可
以减少空气污染。B正确。C.利用沸点不同,将石油分播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
产品,属于物理变化。不是石油分解后可得到的一系列产品。C错。D.煤和石油是化石能源,
不能再生,只有节约使用,合理开采,综合利用以提高利用效率。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
C
4(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题)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
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③图书档案起火时,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④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
⑤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①⑤
【答案】B
【解析】①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综合利用以提高其利用率,单纯作为燃料使用是
一种浪费,选项说法正确;②天然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以防发生爆炸,选项说
法错误;③图书档案起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以防造成图书档案损坏,应该用液态
二氧化碳灭火器来灭火,选项说法错误;④树木的光合作用会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化
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为维持好碳、氧循环,大力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
料燃烧,选项说法正确;⑤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而造成空气污
染,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o
5.(2020•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材料、能源、环境、健康等方面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化学的发
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C.CO、CO2sO2都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
D.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
【答案】C
【解析】A.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
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正确。C.CO2不是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错误,符合题意。D.
钙、铁、锌都是人体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正确。故选C。
6.(2022•河南桐柏•九年级期末)“建设美丽乡村”是新时代的要求。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
A.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
C.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D.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答案】C
【解析】A.选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会消耗大量的木材,造成森林大量减少,会造成白色
污染,做法不能提倡,故选项错误。B.露天焚烧树叶、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做
法不能提倡,故选项错误。
C.将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能节约金属资源等、减少污染等,做法值得提倡,故选项正确。
D.排放未达标的工业废水,会造成水体污染,做法不能提倡,故选项错误。故选C。
7.下列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多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抵御沙尘暴
B.城市一般能见度较低,主要是烟雾和粉尘污染所致
C.公园里大理石雕塑被腐蚀,这是温室效应所致
D.不合格装饰材料中常含甲醛、苯等致癌物,会导致室内污染
【答案】C
【解析】A.多植树造林,能够有效的固沙,可以有效地抵御沙尘暴,故选项说法正确。B.
城市一般能见度较低,是因为城市污染较大,主要是烟雾和粉尘污染所致,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公园里大理石雕塑被腐蚀,这是酸雨所致,故
选项说法错误。D.不合格装饰材料中常含甲醛、苯等致癌物,易挥发到空气中,会导致室内
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8.(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二模)化学与农业、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
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可以过度开采矿物资源
D.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
【答案】D
【解析】A.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适量使用化肥和农药,此选项错误;B.绿色化
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不是治理污染,此选
项错误;C.矿物资源是有限的,要合理开采矿物资源,此选项错误;D.垃圾也是一项重要
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此选项正确。故选D。
J真题练)
1.(2021•青海中考真题)资源、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氢气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
B.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C.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的回收利用可以节约相应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6.5%,所以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答案】D
【解析】A.氢气热值高燃烧产物是水,是一种清洁高能燃料,A正确;B.煤、石油、天然气
是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B正确。C.废旧金属、纸张、塑料的回收利用,既节约资源,又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C正确。
D.地球上淡水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5%,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D错误。故选D。
2.(2021•海南中考真题)化学变化总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图为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电能输出
导
正
负电
极
极液
A.氢气是未来最理想的绿色能源
B.任何条件下都可实现物质或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C.氢气燃烧生成水并放出大量的热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答案】B
【解析】A.氢气是未来的绿色能源,因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没有其他有害物质,所以
A正确;B.物质或能量的转化都需要一定条件的,比如氢氧燃料电池,还需要催化剂来促进
反应进行,所以B错误;C.氢气燃烧生成水释放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表现,所以C
正确;D.氢氧燃料电池是把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所以D正确;故选B。
3.(2021•辽宁中考真题)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二
下列有关能源与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B.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D.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可减缓温室效
应
【答案】D
【解析】
A.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污染物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酸雨的产生,正确;
B.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能减少对土壤的污染,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正确;
C.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D.天然气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仍然会导致温室效应,错误。
故选D。
4.(2021•山东临沂市•中考真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的化石能源危机
【答案】B
【解析】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说法正确;B.在化学反应中不是只有燃烧
反应才能放出热量,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等也会放出热量,说法不正确;C.燃料充分燃
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说法正确;D.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的利用,可以缓解面临
的化石能源危机,说法正确。故选B。
5.(2021•吉林中考真题)燃料经过一次次的变革,有效地改善了大气环境,提高了人们生
活质量。
(1)从燃烧条件分析,在生活中木柴比煤容易被点燃的原因是______。
(2)在煤、石油、天然气中,比较清洁的燃料是_____。
(3)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之一是_____o
【答案】(1)木柴的着火点低(2)天然气(3)热值高(或原料广或无污染)
【解析】(1)从燃烧条件分析,木柴的着火点低,易被点燃,煤的着火点高,不易被点燃,
故①填:木柴的着火点低;(2)在煤、石油、天然气中,天然气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无污染,煤、石油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故②填:天然
气;(3)氢气作为理想能源的优点有热值高;原料是水,来源广;生成物是水,无污染;故
③填:热值高(或原料广或无污染1
6.(2021•浙江衢州市•中考真题)“加氢几分钟,畅行数百里”,这是2021上海车展上为氢能
源汽车打出的标语。氢能源汽车使用的是氢燃料电池(如图所示X电池工作时在催化剂的
作用下,氢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氢离子,穿过电极A通过电解液移动到电极B与氧离子结合
形成水分子;而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⑭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
(1)氢燃料电池工作时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能。
(2)氢气是氢燃料电池的原料,可以在用电低谷时,利用电网多余电能电解水来制取。已
知1.2kg氢气大约可供某款氢能源汽车行驶100km,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制取1.2kg氢
气至少需要电解多少质量的水=
(3)氢燃料电池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方向是:«
(4)世界能源组织提出: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倒的氢气称为绿氢。下列方
式可制得绿氢的是_____O
A.水力发电制氢B.太阳能发电制氢
C.火力发电制氢D.核能发电制氢
【答案】(1)电(2)10.8kg(3)B到A(4)ABD
【解析】(1)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氢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故填:电;
(2)解:设制取1.2kg氢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
通电小小
2H2。^=O2T+2H2T
364
%1.2kg
36_x
1.2kg
x=10.8kg
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10.8kg。(3)由题目信息电子则从电极A经外部电路通过电动机@
到达电极B,形成电流,而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流向相反,故电动机内电流从B极到A极,
故填:B到A;(4)在制氢过程中基本上没有碳排放而得倒的氢气称为绿氢;A.水力发电制
氢过程中不排放碳,可制得绿氢;B.太阳能属于清洁能源,太阳能发电制氢过程中不排放碳,
可制得绿氢;C.火力发电,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不能制得绿氢;D.核能发电制氢
过程中不排放碳,可制得绿氢;故选:ABDO
7.(2021•天津)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
和的目标。
⑴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a.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⑵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一氧化碳,生成葡萄糖并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叶绿素
6co2+6HQ=^^葡萄糖+6。2,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若吸收44g
光照
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go
(3)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
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⑷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3.2g通过足量灼热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将所得的
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钢溶液中,气体全部被吸收,生成白色碳酸钢沉淀,溶液质量减
少63g。则原混合气体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催化剂
【答案】AC6Hl2。632CO2+3H2~CH3OH+H2O3:5
【解析】(1)植树造林,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等措施能减少二氧化碳的
排放,符合要求;我们应该合理的使用化石燃料,而不是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故选a;(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反应前C.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
6.12.18,反应后C.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0、12,则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l2。6;设
若吸收44g二氧化碳,理论上可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x,则有:
叶绿素
6CO+6H,0C6H12。6+6O
2光照2
6x446x32
44gx
6x4444g
6x32x
x=32g
故可以释放出32g氧气;
(3)根据题意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催化剂
CO2+3H2-CH3OH+H2O
⑷设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总质量为X,则有
CC)2+Ba(0H)2=BaCC)3J+H?。溶液减少的质量
44197197-44=153
x15.3g
153_15,3g
~44~x
x=4.4g则混合物中碳兀素的质量为:
4.4gx^|xl00%=1.2g,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g,故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g:
2g=3:5
8.(2021•浙江宁波)2021年5月10日,成都市某小区电梯内发生一起电瓶车自燃事故。
(1)电瓶车自燃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由于电源短路,形成大电流并产生大量的热。这一
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再转化为能。
(2)针对上述电梯内电瓶车自燃隐患,宁波市未雨绸缪,早就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其中“阻
车感应系统”已在多个小区推行。如图所示是某阻车感应系统在电梯轿厢内的信息传递示意
图,一旦电瓶车进入电梯,就会被摄像头检测到,语音告警器将进行语音提示,同时电梯门
不会关闭。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与反射弧类似,图中的(填序号)类似于反射弧中的感
受器。
(3)电动汽车一般由电池包供电。若电池包意外进水,可能引发电动汽车自燃,其机理如
图:
这里的可燃性气体是.
【答案】内①氢气(H2)
【解析】(1)电瓶车电源短路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形成大电流。大电流导致电源线路产
生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安全管理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可打印
- 2025新版车间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必刷)
- 2025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精练)
- 2025合同纠纷解决的关键要素
- 2025购销合同转让协议范本
- 2025私营企业员工的人事合同范本
- 2025房产买卖合同书
- 2025年电子线圈设备项目建议书
- 2025标准版汽车销售合同协议书
- 2025建筑公司标准版劳动合同
- 大型活动策划与管理第八章 大型活动风险管理
- Q∕GDW 12165-2021 高海拔地区运维检修装备配置规范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 JGJ107-2016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动态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总结
- 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中考一模数学试卷
- 从汽车检测看低空飞行器检测发展趋势
- DB32T 4740-2024 耕地和林地损害程度鉴定规范
- 五一节假日安全生产培训
- 中考英语二轮复习课件:中考解题技巧-读写综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