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教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浙教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浙教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浙教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浙教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浙教版高三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题文】表是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中学堂课程章程中规定的课时情况;表中课程内容的设置体现的特点有()

。课程。

修身。

读经。

讲经。

中国。

文学。

外语。

历史。

地理。

几何。

代数。

植物。

动物。

理化。

图画。

法制。

理财。

体操。

合计。

课时。

5

45

19

36

11

11

20

8

8

4

3

10

180

①添设了西学课程②课程设置比较全面。

③经学仍占重要地位④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里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3、36、毛泽东说:“我们提倡百家争鸣,在各个部门可以有许多派别、许多家,可是就世界观来说,在现代基本上只有两家,就是无产阶级一家,资产阶级一家。”这一主张A.体现了“双百”方针B.造成学术受政治干扰C.不利于文艺繁荣D.捍卫了社会主义文化4、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新民学会学员蔡和森的信中说:“罗素在长沙演说,主张共产主义,但反对劳农专政,谓宜用教育的方法使有产阶级觉悟,可不至要妨碍自由,兴起战争,革命流血我对于罗素的主张,有两句评语,就是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俄国就是个明证,所以我对于中国将来的改造,以为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材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A.认为俄国革命道路要和中国实际结合B.主张思想启蒙以唤醒民众C.主张用宪政手段改造中国社会D.认识到劳工阶级取得政权的必要性5、18世纪英国掀起了一股时尚风潮,穿着打扮成为英国人越来越愿意讨论的话题,不同款式的服饰和搭配出现,而日本的和服、印度的沙丽和一些穆斯林国家的宽松裤都是几个世纪以来一成不变。这反映出()A.传统文化影响广泛深刻B.世界处于完全隔绝状态C.工业革命提升消费能力D.英国社会风俗根本变化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

某校高三(1)班组织同学们进行了关于“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比较”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请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研究内容。

研究主题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比较史料收集

史料二。

雅典公民大会碑刻

史料二。

雅典公民大会碑刻史料整理

从史料的表现形式看:

史料一属于①____

史料;史料二属于②____

史料;

从史料的价值看:

史料一属于③____

史料;史料二属于④____

史料;

史料分析体制差异⑤____⑥____差异原因⑦____⑦____历史影响当代及对后世影响⑧____当代及对后世影响⑨____当代及对后世影响⑨____学习感悟谈谈你对中西两种不同政治模式的看法:⑩____7、思想的创新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仁人无敌于天下。”

“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治国理念?

材料二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想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2)据材料二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性主义对18世纪法国的冲击。(6分)

材料三一般说来;“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或赞赏新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写历史小论文;列提纲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某同学在阅读材料三及相关课文后,拟了一份有关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小论文提纲。请你帮助他完成空缺部分。

(3)(标题)____

(一)

(小标题1)维新变法--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赞赏利用西方文化。

①其方式是____

②其作用似“思想界之大飓风”

(二)

(小标题2)____--用新文化全面否定旧文化。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

②提倡新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材料四上个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少党内人士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担心在中国也可能出现苏联和东欧的情况。反对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及把“姓资姓社”摆在首位的思潮,重新开始占据思想和舆论的主导权。--《李罗力:亲历邓小平南巡》

材料五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南方谈话”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材料五体现了邓小平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开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认为,中国的历史(古代史)是一部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因而不断产生令人感到乏味的重复:创业打江山、国力大振、继而是长期的衰败,最后全面崩溃。中国历代正史都反映了这一点,难怪中国人总是认为,最好的做法就是恢复上古的黄金时代。结果,中国文明就在这反复不断的人事变迁中艰难前行,而汉代以后的中国历史也多多少少都是汉代历史的重演罢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9、孝文帝改革就其深度、广度和影响而言,可与商鞅变法相媲美。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东方文化较高诸邦以受古代文化之积染既深,种种因袭牵制,改革非易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其于制度,亦多所厘定。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三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跋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怎样的特点?

(2)据材料二,归纳孝文帝“迁都”对改革的作用。从材料看,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10、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文学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了。____(判断对错)11、北伐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____(判断对错)12、据统计,仅上海一地,1935年至1937年设置的机器厂就达387家,超过了过去十年的总和,这得益于晚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____(判断对错)13、(16分)改革与创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绝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请回答:(1)基于材料一中的认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4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所说的深重“灾难”是什么?指出他“采取的措施”对美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6分)(3)在材料三中的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发生了怎样的重大突破,并结合现实和所学说明其作用。(6分)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____。(判断对错)15、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实践上和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____(判断对错)16、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认为,不能采取暴力方式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____(判断对错)17、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与中国的辛亥革命性质相同。____(判断对错)18、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建立量子力学,弥补了牛顿力学的不足。()19、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____(判断对错)20、在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16、17世纪世界出现了第一个贸易高峰,依次填入表中甲、乙、丙三处的是亚洲、美洲、非洲。____(判断对错)

分组甲乙丙商品酒、镜子、玻璃球玉米、烟草、蔗糖奴隶、象牙、珠宝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4题,共2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他(顾炎武)读过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之后;对其中的许多观点深表赞同,对该书也推崇备至。他认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弃置)矣。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他进而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命题。”

--摘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顾炎武对君主专制的主要态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态度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洛克主张的“三权分立”;其理想方案是英国的议会君主制。他主张立法权能够制约国王和政府的行政权,甚至主张在国王和政府的行政权侵害人民财产时,有权推翻政府。18世纪法国的思想家孟德斯鸠进一步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并阐述了三个权力互相牵制的重要性。他论证,为了防止出现暴君政体,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权力应该分别属于三个不同的机构。孟德斯鸠这一套“三权分立”的学说,对于国王的权力确实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刘书林《试论美国“三权分立”模式的本质及局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权分立主张的历史意义。

(3)顾炎武的思想在中国影响较小,而洛克、孟德斯鸠的思想在西方却产生了深远影响。试从经济、思想两方面分析其原因。22、材料一卫鞅对曰:“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欲富国,莫如力田,欲强兵,莫如劝战”

材料二鞅对曰:“夫富强之术;不得其人,不行;得其人,而任之不专,不行;任之专而惑于人言,二三其意,又不行。”

(1)据材料一;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他是怎样“力田”“劝战”的?

(2)据材料二,商鞅认为变法成功的条件有哪些?结合史实指出商鞅新法能在秦国长行不废的根本原因。23、材料一美国人已经意识到了;民主制度不仅可能是虚弱无力的和不明智的,也可能是专制的;压迫性的。于是,他们找到了限制它的办法,即联邦制,它使得任何地方都不存在完全的民主制度。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罗马人知道如何让君主制度无害,那就是使其分立;美国人则将民主制度一分为二,从而解决了更为难缠的问题。

--秋风《立宪失败的个案:阿克顿论法国大革命》

材料二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中山便在巴黎发表谈话,说:“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C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气候而为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适宜。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心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王兵华《论民国时期的联省自治运动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对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实行分权的理解。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生前这一设想没能实施的国内社会因素。24、古今中外;民生问题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題。

材料一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均,谷祿不平。经界玩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

(1)为了保障民生;孟子制定了怎样的制度規范?分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1912年10月;孙中山说:“鄙人对于社会主,实欢迎其利国福民之神圣实行社会主义之日,即我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分业操作,各得其所。”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强调指出:“三民主义之中的民生主义,大目的就是要众人能够共产”。

--节选于《孙中山全集》

(2)概括材料二中孙中山理解的“社会主义”的特征和实现途径。

材料三杜鲁门在1946年的“二十一点咨文”中;指出:“在人道的层面上,充分就业意味着为准备工作;能够工作、愿意工作的工人提供一份好的和平时期的工作;在经济的层面上,充分就北意味着充分的生产和卖出商品的机会;在全的层面上,美国的充分就业意味着对全球的经济安全和世界和平的保障。”

--TracysUebeihor《总统的倒影》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杜鲁门咨文的主要内容。杜鲁门关心“全球”视角的者眼点是什么?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1题,共8分)25、(19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材料二(庚子年六月初五日)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中俄两国)且未尝失和此应分别办理一也。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煸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两口不少,日本地近而逼,调陆军视各国为易未可不分皂白,而概屏之为鲸鲤魑魅,而我自措足于孤立无援之地。此兵家形势所忌,宗社存亡之机,尤当审慎,不宜付诸孤注一掷,自有土崩瓦解之局,三也。——《袁京卿日记传抄本》(注:袁京卿即袁昶,时任总理衙门大臣)材料三(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蒋介石日记》(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6分)(2)材料二中的“目前巨衅”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宜提开俄日本两国”的理由有哪些?(6分)(3)材料三反映蒋介石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7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A2、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描述的是辛亥革命之后社会上对民主的认可和对袁世凯专制的否认,这表明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符合题意;辛亥革命前已有报馆,资讯传播方式没有改变,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道德观念,而是政治观念,排除B;材料主旨不在于言论出版自由,排除C。故选D。【解析】【答案】D3、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双百”方针的理解;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双百”方针是指在文学艺术领域上百花齐放,在学术领域上百家争鸣,材料中毛泽东的说法实际上把学术政治化了,故B正确;AD项明显错误;材料只反映学术领域,不涉及文艺领域,故C错误。故选B。

【解析】【答案】B4、D【分析】ABC材料均未涉及;故ABC错误;

材料中毛泽东的评价主要是针对罗素的;根据“罗素在长沙但反对劳农专政”和“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我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可以看出毛泽东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认为建立劳农专政必要的,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毛泽东思想深远影响:

①指导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③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

本题难度不大,根据“罗素在长沙但反对劳农专政”和“理论上说得通,事实上做不到”、“我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可以看出毛泽东所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认为建立劳农专政必要的。【解析】D5、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工业革命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解析】【解答】从材料中可知;18世纪由于英国工业革命促使了资本主义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从而追求生活的时尚,而当时还处于旧的社会发展时期的日本;印度和穆斯林国家社会生活变化不大,说明工业革命提高了人们消费能力,改变了生活水平,故C正确,AB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C.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文献实物第二手第一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地理因素:大河与海洋;政治因素:大一统帝国与城邦国家;经济因素:工商业与农业;思想文化因素:自由平等思想与法家集权思想巩固了秦朝的统一,成为历代政治制度的蓝本创造了雅典的繁荣,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人类早期历史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随生产力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决定作用就逐渐减弱;制度文明有多元性,与不同的国情相适应;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中西方政治制度都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中西方政治文明比较.考查秦朝与雅典政治文明在史料的表现形式、价值、体制差异及其原因、历史影响、学习感悟等方面的比较.需要掌握秦朝与雅典政治文明的相关知识和史料研究方法.【解析】【解答】本题结合史料研究方法和秦朝与雅典政治文明的史实可知;史料的表现形式:(1)文献(2)实物;价值:(3)第二手(4)第一手;体制差异:(5)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6)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差异原因:(7)地理因素:大河与海洋;政治因素:大一统帝国与城邦国家;经济因素:工商业与农业;思想文化因素:自由平等思想与法家集权思想;历史影响:(8)巩固了秦朝的统一,成为历代政治制度的蓝本;(9)创造了雅典的繁荣,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学习感悟主要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生产力的角度分析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模,即人类早期历史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随生产力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决定作用就逐渐减弱;制度文明有多元性,与不同的国情相适应;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中西方政治制度都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故答案为:

表现形式:(1)文献(2)实物.

价值:(3)第二手(4)第一手.

体制差异:(5)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6)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差异原因:(7)地理因素:大河与海洋;政治因素:大一统帝国与城邦国家;经济因素:工商业与农业;思想文化因素:自由平等思想与法家集权思想.

历史影响:(8)巩固了秦朝的统一;成为历代政治制度的蓝本;(9)创造了雅典的繁荣,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

学习感悟:人类早期历史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随生产力的提高地理环境对人类决定作用就逐渐减弱;制度文明有多元性,与不同的国情相适应;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中西方政治制度都为人类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7、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结合吸收、借鉴新文化运动【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外的思想的创新.考查中国古代的治国理念;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理性主义对18世纪法国的冲击;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邓小平的吸收、借鉴西方先进的思想及其影响.涉及的知识有百家争鸣;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中西方文化交流;康有为的思想;新文化运动;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解析】【解答】(1)本小问的治国理念;依据材料一“明德慎罚”;“仁人无敌于天下”可以得出理念是德治;“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可以得出理念是法治.

(2)第一小问的条件;依据材料二“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可以得出条件是牛顿的物理学证实理性的重要性.第二小问的冲击,实际上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冲击是政治上,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第一小问的标题;结合所学可知,标题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结合.第二小问的方式,结合所学可知,其方式是托古改制.第三小问的小标题,结合所学可知,小标题是新文化运动.

(4)第一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四“上个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不少党内人士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担心在中国也可能出现苏联和东欧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国际上,苏东剧变(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第二小问的思想,依据材料五“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可以得出思想是吸收、借鉴.第三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其影响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故答案为:

(1)德治;法治.

(2)条件:牛顿的物理学证实理性的重要性.

冲击:政治上;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3)①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结合.

②托古改制.

③新文化运动.

(4)形势: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国际上,苏东剧变(或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思想:吸收;借鉴.

影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8、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与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和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首先,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费正清认为中国的历史(古代史)是一部不断改朝换代的历史,因而不断产生令人感到乏味的重复”可得出其观点是:费正清认为中国古代是一部改朝换代、王朝循环的历史。其次,明确自己对该观点的态度:赞成,反对或者二者兼有。再次,不管赞成或是反对,还是二者兼有,都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角度迁移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论证。注意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严密。【解析】观点:费正清认为中国古代是一部改朝换代、王朝循环的历史。明确态度:赞成或反对这一观点;或认为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也不完全正确。评析:(一)赞成的史实依据:尽管经历了不断的改朝换代,但直到明清时期,小农经济形态仍然占主导地位;政治制度仅局限于修补完善;思想上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科技、教育主要服务于传统体制,难有创新;由开放走向封闭,拒绝近代潮流;受西方文明冲击,才艰难向近代社会转型。(二)反对的史实依据:改朝换代不是简单的重复和重演:农业精耕细作体系不断扩展,促进了江南和边远地区的开发和发展,养活了更多的人口;政治制度中的选官制度不断改进,日趋合理,使森严的等级壁垒有所松动;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了新经济和新阶级、新思想因素出现;科学技术承古萌新,出现宋元明清时的发展高峰;这些为鸦片战争后向近代转型提供了一定基础。(三)另外观点的史实依据:(综合以上两方面的依据)一等①紧扣评论对象,现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材料举例恰当、充分;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或史实错误;③论证欠缺说服力,史实与观点不一致,表述不清楚;④行文不规范,层次不清,前后文衔接不上,叙述不连贯。9、略

【分析】(1)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条件和特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从材料“秦人在文化上之历史,较之东方诸国,亦远为落后,故转得为种种之创新。”、“其实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可知,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主要体现在内部与外部,外部有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内部是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呈现出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等特点。(2)本题考查北魏孝文帝的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材料二“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反映了孝文帝“迁都”对改革具有: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的作用;关于孝文帝“改革之心”坚定的原因,可根据材料“魏初风俗至陋”和孝文帝个人认知两方面作答即可。

(3)本题考查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再现再认历史史实的能力。本题属于开放性的探究题,言之有理即可,对三则材料综合分析可知,对于影响改革效果的基本因素,综合材料结合所学可从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角度归纳即可。【解析】(1)条件:东方诸国的变革经验;落后的秦国受传统束缚较少。特点:注重创建新制度;变法彻底,功效明显。(2)作用:减少改革阻力,为彻底移风易俗(如禁鲜卑语、讲汉话等)创造条件。原因:①北魏风俗落后,迫切需要改革;②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改革热情高。(3)因素:①对外来先进文化的学习与借鉴;②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③善于创新。10、错【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后期,一方面是人与环境冲突的悲剧色彩更显著,另方面是人的“物化“现象日趋严重,欧洲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一是30年代“静悄悄地走上历史舞台“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在经过20年的发展之后,进入了全面繁荣的时期;二是随着人们对环境和遗传作用认识的深化,自然主义文学也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形成了;三是巴黎公社革命直接产生了公社文学,这是无产阶级文学继宪章派文学之后的继续和发展;四是各种非理性的具有现代特征的形式主义文学,也纷纷出现在欧洲的文坛上.一时间流派纷呈,但主潮仍然是批判现实主义.【解析】【解答】题干材料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在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的背景下;文学家转而关注和表现人的内心情感世界,于是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故本题错误.1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考查北伐战争的历史功绩.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和对北伐战争历史功绩的掌握.【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主要是指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战争从长江流域打到珠江流域,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而不是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故本题错误.12、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解析】【解答】晚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之后;故材料表述错误.

故选B.13、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苏联(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程,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第一小问“政策”由材料一中的“利用资本主义”、“1921年”、“列宁”等信息即可得出“新经济政策”的结论;第二小问“结果”结合相关所学可从经济恢复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等角度思考作答。(2)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第一小问“灾难”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的结论;第二小问“影响”,“对美国的影响”结合相关所学可从使美国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等角度思考作答,“对世界的影响”结合相关所学可从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等角度思考作答。(3)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旨在考查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第一小问“重大突破”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结论;第二小问“作用”结合相关所学可从推进了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商品空前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促使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角度思考作答。【解析】(1)政策:新经济政策。经济恢复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2)美国正在经历着经济大危机。影响:使美国社会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时代。

(3)突破: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用:推进了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商品空前丰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是识记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等;其思想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解析】【解答】毛泽东从理论和实践上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是在土地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探索出了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从而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方向.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十月革命,考查学生对十月革命过程重大史实的识记.【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性质,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的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俄国的十月革命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故答案为:×18、B【分析】【分析】普朗克于1900年提出了著名的量子概念;同年他在《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中表述了这一思想,标志着量子理论的诞生!数年之后,在量子理论的基础上,奥地利;德国的物理学家建立了量子力学。故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现代的科技成就。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实际上考查学生结合知识对其特点的理解.【解析】【解答】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德国的君主与英国不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权利很大,类似于封建君主,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政治家和议员们地位低下.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角贸易,旨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三角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处应该是欧洲,此题错误.

故答案为:×四、解答题(共4题,共20分)21、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启蒙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析】【解答】(1)第一小问;”反对‘独治’,主张‘众治’.他进而提出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命题.”表明顾炎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第二小问,从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来归纳.

(2)从材料“孟德斯鸠这一套“三权分立”的学说;对于国王的权力确实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和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西方的分权学说对于打击封建君主专制主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保障了人民的自由权利,防止了专制集权现象的出现.这为以后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思想上文化专制主义,儒家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开展.

故答案为:

(1)态度: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原因: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统治腐败导致灭亡;《明夷待访录》的影响.

(2)意义: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有利于维护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提出对权力的限制和制约,有利于防止独裁的产生;承认在必要时推翻现实政权的合理性,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3)中国: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思想上文化专制主义,儒家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的开展.22、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考查商鞅变法的目的、措施、成功的原因.还需掌握商鞅变法的背景以及影响.【解析】【解答】(1)第一小问的根本目的;依据材料一“夫国不富,不可以用兵,兵不强,不可以摧敌”可以得出富国强兵.第二小问的措施,结合商鞅变法经济;军事措施可以得出力田: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劝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连坐制.

(2)第一小问的条件;依据材料二“夫富强之术,不得其人,不行;得其人,而任之不专,不行;任之专而惑于人言,二三其意,又不行”可知,商鞅变法成功的条件是得人善任并坚定支持.第二小问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故答案为:

(1)根本目的:富国强兵.

力田:废除井田制;奖励耕战.劝战: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连坐制.

(2)条件:统治者得人善任并坚定支持.

根本原因:变法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23、略

【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美国中央政府与地方州政府的关系;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主张以及没能实施的国内社会因素.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结合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1)根据材料“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可知美国联邦政府与地方州政府之间实行分权,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地方州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从而实现权力上的制衡,防止绝对民主,以保障人民的自由.

(2)由材料“中国于地理上分为二十二行省;加以三大属地即蒙古;西藏、新疆是也,其面积实较全欧为大C各省气候不同,故人民之习惯性质亦各随气候而为差异.似此情势,于政治上万不宜于中央集权,倘用北美联邦制度,最为适宜.”可知孙中山的主张效仿美国实行联邦制度.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孙中山生前这一设想没能实施的国内社会因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军阀割据混战等.

故答案为:

(1)美国联邦政府与地方州政府之间实行分权;国家主权属于联邦,实行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地方州政府和中央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遵守宪法的规定,从。

而实现权力上的制衡;防止绝对民主,以保障人民的自由.

(2)主张:效仿美国实行联邦制度.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专制主义影响根深蒂固;军阀割据混战等.24、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今中外的民生问题.考查孟子为保障民生制定的制度規范及其产生的背景;孙中山理解的“社会主义”的特征和实现途径;杜鲁门咨文的主要内容以及杜鲁门关心“全球”视角的者眼点.涉及的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