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一女同学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穿衣镜(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将()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不变D.无法确定2、如图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球在上升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减小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3、红外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下列关于红外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B.红外线能透过透明物品,而不能透过不透明物品C.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也能发生反射现象D.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在红外线的照射下会显现出来4、当出现日食奇观时,小红借助如图所示的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纸盒上扎有圆形小孔,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5、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6cm时,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得不到像6、关于力的说法,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只有接触的物体间才可能相互施加力B.力可以离开物体独立存在C.静止的物体不受力,运动的物体才受力D.受力的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的物体7、用白光照射绿色透明玻璃片,会出现的现象是(

)

A.B.C.D.8、电视模仿秀节目中,演员们模仿别人的声音,惟妙惟肖,他们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用已经调节好的天平一物体的质量,天平指针位于分度盘的中央位置时,右盘内的砝码有50g和5g各一个,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

10、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利用自身的____在空中继续前进以提高成绩。运动员最终落回地面,是受到____力的作用。11、(2013秋•兴仁县校级月考)如图:2006年3月7时40分;黑龙江省大庆市市民惊奇地发现东方冉冉升起的太阳周围出现了多个“4;太阳”,太阳的上方还有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这种天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云中竖直挂列着许多小冰晶(小冰晶相当于三棱镜).

(1)天空出现的彩虹,可以说明太阳光是一种____(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

(2)人们能够看到多个“小太阳”,是由于太阳光经小冰晶反射和____后所形成的虚像.12、(2011秋•东城区期末)有一光电水位监控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水面上的反射光线照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显示水面高低的.光路如图所示,如O点为标准水位,则____(选填“P”或“Q”)点表示高水位线.13、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所示,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F甲____F乙,两球的密度ρ甲______ρ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可知____(填“A”或“B”)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

15、湿衣服在通风向阳处比在阴凉密闭的房间里干得快,这是因为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一个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____(判断对错)17、液化,熔化,升华都是吸热过程.____.(判断对错)18、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____.(判断对错)19、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A、C.____(判断对错)

20、0分贝的声音人听不到.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4题,共28分)21、图中所示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画出折射光线.2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3、如图所示,两面平面镜互相垂直,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请在如图中完成2个镜面上的反射光路图.24、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隆盲B隆盲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18分)25、光的折射定律为哪三条?

.26、小宇同学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请你回答: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

(2)图乙中____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其特点是不断吸热但____保持不变.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同.【解析】【解答】解:

平面镜成正立等大虚像;像和物体大小相同,所以人从远处走近一直立的平面镜的过程中,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选C.2、A【分析】【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只有处于静止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3)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

(4)地面及其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解析】【解答】解:A;球被顶出;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该选项说法正确;

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时;不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球在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因此动能减小,但是球的高度增大,因此重力势能增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顶出去的球最终会落向地面;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3、D【分析】【分析】(1)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以温度越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2)应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制成红外线加热器、红外线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热谱仪等等.【解析】【解答】解:A;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遥控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红外线能透过透明物品;而不能透过不透明物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红外线和可见光一样;也能发生反射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钞票上隐藏的荧光标记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会显现出来;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4、C【分析】试题分析:这是小孔成像现象。小孔成的像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实像,所以C正确;小孔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D错。考点:小孔成像【解析】【答案】C5、D【分析】解:据题意可知;此时物体的像能成在光屏上,即为实像;

据成像规律可知;此时物体离凸透镜16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即2f>u>f;

所以;2f>16cm>f;

16cm>f>8cm;

所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时;一定处于1倍焦距以内,故此时光屏上不成像,通过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D.

(1)实像都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2)透镜成像时;得到的实像都是倒立的,所以物体离凸透镜16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一定是倒立的.凸透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时,2f>u>f,解不等式得出结果,而后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即可判断.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的物距和像的性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倒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答案】D6、D【分析】解:

A;物体没有直接接触;可能产生力的作用,如重力.此选项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没有物体就没有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

C;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受力的作用.此选项错误;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此选项正确.

故选D.

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有两个物体;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②物体之间发生力的作用时;可能相互接触,有可能没有接触;

③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改变运动状态才需要力.

此题考查了力的概念、发生条件和作用,是力学重要的规律,需要熟练掌握,正确应用.【解析】【答案】D7、B【分析】解:白光是复色光;是七中色光混合形成的。

用白光照射绿色透明玻璃片;只有白光中的绿色光透过玻璃片,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

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各种光被物体吸收,没有色光透过或被反射,则物体是黑色的。

掌握透明物体只能通过跟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不透明物体只能反射跟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是解题的关键。【解析】B

8、B【分析】解:不同人的声带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电视模仿秀节目中,演员们模仿别人的声音,惟妙惟肖,他们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音色.

故选B.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大小;音色是能辨别物体;音色和物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正确区分音调、响度、音色可顺利做出判断,属声学基础题,难度不大.【解析】B

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略

【分析】

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有两个砝码;分别是50g和5g,标尺上显示的数值为2.4g,所以物体的质量为50g+5g+2.4g=57.4g.

故答案为:57.4g.

【解析】【答案】天平的使用方法:

1.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归零.

2.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对准中央刻度线.

3.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

4.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

5.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要左物右码,天平平衡时,指针指在分读盘的中间或者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物体的质量为砝码的质量和加上标尺上游码显示的质量.

10、惯性重【分析】【分析】(1)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2)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此题考查惯性和重力,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解答】(1)

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一跃,由于身体具有惯性,所以能在空中继续前进,进而提高成绩;(2)

运动员最终落回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改变了他的运动状态。故答案为:惯性;重。【解析】惯性重11、略

【分析】【分析】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而形成光谱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色散可以利用棱镜或光栅等作为“色散系统”的仪器来实现.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解析】【解答】解:(1)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且彩虹是太阳光传播中被空中水滴色散而产生的;

(2)因小冰晶相当于三棱镜;所以当光线通过其表面时,会发生光的反射与折射而成虚像;

故答案为:(1)复色光;(2)折射;12、略

【分析】【分析】(1)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做出水面上升时光斑的移动方向,比较便可得出结论.【解析】【解答】解: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当水面升高时,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光点向P点移动.

故答案为:P.13、略

【分析】试题分析:由于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静止时甲排开液体的体积比乙排开液体的体积大,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F甲大于F乙,因为甲物体是悬浮,而乙物体是漂浮,由悬浮时ρ物=ρ夜和漂浮时ρ物>ρ夜所以两球的密度ρ甲大于ρ乙。考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漂浮体积【解析】【答案】大于大于14、A80【分析】【解答】解:比较图象A和B可知;A物质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而B物质边吸热;温度边升高,说明A是晶体,其中温度不变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80℃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

故答案为:A;80。

【分析】通过图象判断晶体与非晶体时,重点观察是否有一段时间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这说明此时这种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此时对应的温度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15、略

【分析】解:将衣服晒在阳光下是为了提高衣服中水分的温度;将衣服晒在通风处是为了加快衣服表面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了衣服中水份的蒸发;衣服从而干得快.

故答案为:通风向阳处空气流动快温度高;加速了水的蒸发.

解决此题要知道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表面积、液面上空气流动的快慢等因素有关.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解析】通风向阳处空气流动快温度高,加速了水的蒸发.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分析】【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可对题干中的描述做出判断.【解析】【解答】解: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时候,原来静止的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直到有外力改变它为止.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解析】【解答】解:熔化;升华都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放热过程.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解析】【解答】解: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首先要仔细观察入射光线的特点,然后再根据凸透镜或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对各个选项逐一分析判断即可.【解析】【解答】解:A;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A正确;

B;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另一侧的焦点;但图中的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B错;

C;从凹透镜的虚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应该发散,但图中的折射光线平行主光轴了,会聚了,故C错;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D正确.

可见;正确的光路图是A;D,不是A、C,题干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解析】【解答】解: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从20Hz到20000Hz;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故答案为:×.四、作图题(共4题,共28分)21、略

【分析】【分析】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解析】【解答】解:首先画出法线;然后根据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2、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分析】【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23、解:首先画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所以入射角是90°﹣60°=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一次的反射光线.做出第二个镜面的法线,由图知,入射角为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第二次的反射光线.故答案为:

【分析】【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同时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知道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要注意此题中,光线经过两块平面镜要进行两次反射.24、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