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师大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华师大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师大新版必修3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0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原则。达尔文的观点被后人归纳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两人对生物进化原因的认识虽然不同,但有一根本的相同点,这就是A.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B.生物天生具有向上发展的趋向C.否定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观点D.肯定了环境对物种变化的影响2、马克思认为所有社会制度都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自人类有史以来,一种社会已让位于另一种社会。所以,他满怀信心的预言,资本主义制度将让位于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自然科学方面与马克思这一认识不谋而合的是A.经典力学理论B.光电效应理论C.生物进化理论D.量子力学理论3、有人谈到欣赏《蒙娜丽莎》的观感曾有这样的感受,认为蒙娜丽莎“薄情冷淡而又引人动情,美丽动人而又有点不可接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绘画所表现的是对宗教题材的“人”的歌颂B.是激进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政治观的反映C.刻画了现实生活中劳动人民的少妇的美丽D.表现了人文主义学者对艺术欣赏的新情趣4、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这些主张产生共同的社会背景是A.封建制度逐步发展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社会动荡矛盾尖锐5、托马斯•杰斐逊说:“假如让我决定我们应该有一个无报纸的政府,还是有一个无政府的报纸,我将毫不踌躇地表示欢迎后者。”可见他强调A.天赋人权B.言论自由C.自由平等D.民主共和6、朱熹曾自述之所以得中进士,是因为在答卷中糅进了佛理,而他初次赴京赶考,随身携带的也只有某高僧的语录。这反映了A.佛学与儒学有相通之处B.理学思想根源于佛学C.科举考试以阐释佛理为主D.儒学正统地位发生动摇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8、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9、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0、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1、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3、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4、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7分)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之前,美国绝大多数报刊都是靠政党、政治派别或者政治人物提供财政支持。随着报纸的大规模发行,越来越多的报纸已能够通过广告收入维持自己的运作。同时,美国公众对总统产生了更高的期待,媒体也把白宫视为重要新闻中心。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曾在度假时主动邀请记者报道他和家人的活动。1913年,威尔逊总统定期召开对所有正式注册记者开放的总统新闻发布会,从此以后,白宫记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合理合法地代表公众直接向总统质询。之后,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炉边谈话”、里根总统的“电视演讲”等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奥巴马总统任职的前两年,共接受过269次媒体专访,并成为第一位在推特网上举办访谈活动的美国总统。——据翟峥《美国总统政治传播体系的打造及其演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总统新闻发布机制在20世纪初建立的原因,并概括该机制的特点。

材料二新中国国家领导人新闻发布机制的变化表。

新闻发布会。

传媒采访。

备注。

1949—1954年。

/

/

暂无国家领导人新闻发布机制。

1954—1977年。

在外事出访中举行记者招待会。

接受外国记者专题采访;利用对华友好记者发布新闻。

记者须提前递交提问纸条。

1978—1992年。

在外事出访中举办新闻发布会成为惯例;从中共十三大开始举行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创建总理国内新闻发布新平台。

接受中外记者专题采访。

发布会进行剪辑录播;采取事先选择提问人的模式。

1993—2019年。

形成出国访问新闻发布“三步曲”;重点完善总理新闻发布会品牌。

接受外国记者专题采访时“不限时间;不限问题”;注重“讲好中国故事”

发布会进行电视现场直播及互联网直播;采取现场随机选择提问人的模式。

——据吴锋《新中国70年国家领导人新闻发布:机制嬗变、基本经验、完善方略》整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国家领导人新闻发布机制发展的趋势,简析我国建立并完善该机制的意义。16、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实事求是”;植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广开献书之路。河间献王好儒学,从民间收集经过秦火保留下来的《尚书》《礼记》等古文先秦旧书,经考辩将正本献给朝廷。《汉书》评价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代颜师古作注解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淮南王亦好书,但“所招致率多浮辩”,故颜师古说他“言无实用耳”。

——摘编自《汉书》等材料二清代学者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自通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而清儒“束身修行,好古敏求,不立门户,不涉二氏(即佛;道),似有合于‘实事求是’之教”。阮元进一步评论道,“实者,实事也。圣贤讲学,不在空言,实而已矣”。近人梁启超也认为清儒“以实事求是为学鹄,颇饶有科学的精神”。梁启超笔下的科学精神,是指“善怀疑,善寻间,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而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等。

——摘编自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等(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广开献书之路”的背景,并简析河间献王被评价为“实事求是”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阮元批评宋明理学家的原因,并指出梁启超所述“实事求是”的新内涵。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史上华夏农耕文明由于长期处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比较坏境中;以致形成了一种华夏“中心”的文化优越意识。但同时中国自古也有以儒家“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理念为基本内容的“超国家主义”的思想传统。清季民初的读书人意识到,中国并不代表天下,方位也不在世界的中心。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世界主义论,杨度认为“中国今日所遇之国为文明国,中国今日所处之世界为野蛮之世界”,对此胡适主张“世界者,乃世界人之世界,不当由欧美两洲人独私有之。亚洲诸国为世界一部分,不宜岐视之”,而孙中山则主张“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才配得来讲世界主义。中国如果强盛起来,还要対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据李永晶《新世界主义:破解民族精神的时代困境》等材料二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主义在西方愈受关注。其基本观点是所有人对人类的忠诚并不一定非把自己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民族国家,人们忠于自己的祖国,并不妨碍对外国人持友好的态度,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话达到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这不会抹去人们的民族身份。例如,作为欧洲人,人们具有民族性,而作为超越欧洲的国际上的人,人们更具有欧洲性。个人;政府、国际组织毫无疑向都应该为世界城邦的建立负有责任。

——据(法)雅克·德里达《论“世界主义”与宽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世界主义与古代世界主义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中西方世界主义的共同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主义思潮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意义。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4题,共28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这种文化遗产对凝聚民族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摘编自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史知识,请写明申报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名称,并阐述申报理由。(要求:申报合理,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00年。

改良后的蒸汽机中;62%被用于为炼铁炉;面粉厂等工业提供旋转动力。

1816年。

英国阿美士德率团访华;因为礼节等分歧,未能谒见嘉庆帝。

1843年。

中英签订《虎门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

19世纪。

50年代。

荷兰;丹麦、普鲁士等国大幅度降低进口商品关税;法国大大降低钢铁和五金品材的关税。

1860-1861年。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与清政府用平等礼节;成立总理衙门,专门负责对外交往。

1872-1894年。

近代中国民营企业达到100多家;分布在纺织;面粉,造纸、船舶修理等多个部门。

1895年。

台湾发布战斗檄文;宣言“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1898年。

康有为等人组织保国会;呼吁:“惟有合群以救之,惟有激耻以振之”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形象学”兴起之后,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西方中国形象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梦幻的形象(13世纪出现)、理想的形象(15世纪出现)、落后的形象(18世纪中期出现)和被“妖魔化”的形象(19世纪以来)。自20世纪50年代“形象学”兴起之后,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西方中国形象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梦幻的形象(13世纪出现)、理想的形象(15世纪出现)、落后的形象(18世纪中期出现)和被“妖魔化”的形象(19世纪以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阶段,自拟题目,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摘编自赵凤玲《西方中国形象演变的历史图景》21、2019年10月4日;新华社文章《三代筑路人眼中的新中国铁路建设之变》一文中提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建设飞速发展。2018年末,中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3.2万公里,这个数字比1949年增长了5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物。

工作简历。

回忆片段。

王宗术。

王宗术;1966年成为铁路工人,从沾火到皖赣,从宣杭到京九,参与修建了6条铁路大通道。

当时一个口号就是"建设大西南;为祖国发展做贡献;那时候十八九岁,山区里根本不知道火车是哈,但国家号召,我们就去干了。从最基础的铁路建设理论开始学起。一根25米长的铁轨要靠25个人扛,"一、二、三,地喊着;遇山开隧道,先用炸药包开路,再拿镐和铲子一点点地挖。

王丹。

王丹;王宗术的儿子,退伍转业到铁路系统后,参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便是京九线。后在合安高铁庐江轨道板场当一名生产负责人。

那时候机械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专门的铺轨机;大型的装载设备已经上道。如今我们生产的轨道板是中国自主研发,其中的信息化程度比以前大有提高。从枕木到混凝土轨枕再到如今的轨道板,材质、形态和宽度变化的背后,是速度的要求,是创新的结果。

王庆林。

王庆林;王丹之子,大学毕业以后,也进入了铁路行业。

如今;高铁正线上已经看不到石子的身影,一块块轨道板;一条条钢轨向远处伸去。以前修一条铁路至少得五六年,甚至七八年,如今,省内铁路一般两年就能完成。可见,科技的进步,让铁路建设不再艰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表的内容提出你的认识,并予以说明。(要求:认识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6分)22、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3、关注人;关注社会是东西方很多哲学家的主张,东方的孔子创立儒学,注重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西方古代希腊和近代欧洲更是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由此请回答:

(1)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儒学是怎样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

(2)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什么?

(3)启蒙思想家进步主张的核心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24、科学技术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当时建造的超大型宝船长140多米;宽57米是史无前例的。(建造宝船的)巨型船坞,在中国历史上亘古未有,在当时世界上也无与伦比。它是中世纪中国造船业在全世界遥遥领先的明证。郑和船队的航海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领风骚的。15世纪初,是中国人称雄海上的时代,这是全世界公认的事实。——摘编自韩胜宝《郑和之路》

材料二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造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军事。——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舰船的性能及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置枪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1958年起;由聂荣臻主持的国防科技研究已迈开步伐。党和政府克服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协议;撤走专家、停止供应设备所造成的严重困难,自力更生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终于取得了国防极端技术的重大突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的巨大发展,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集中代表了我国科学技术当时达到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摘自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19世纪70年代;德国瞄准对重工业和新工业发展有决定影响的科技领域,设立许多科学研究机构。俾斯麦鼓励德国学子去学习和掌握德国还没掌握的高新科技。特拉瑙带回了爱迪生的电灯制造专利权。1883年创办德国爱迪生公司。电气工业的发展是造成德国9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基本因素。1851年至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超过英法之总和,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摘编自丁建宏《德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造船;航海技术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追述唐宋时期造船、航海的主要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外部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化大革命”前我国“国防尖端技术重大突破”的表现。

(4)根据材料四;归纳德国发展高新科技的途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科技发展对当时德国经济的影响。

(5)你对发展我国科学技术有何建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详解】

拉马克和达尔文都认为生物是进化演变的结果,这一主张否定了上帝造物的观点,C正确;A不符合拉马克的主张,排除;B是拉马克的观点,不是达尔文的主张,排除B;D是达尔文的主张,不是两人的共同点,排除。2、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内容“社会制度的变化”,资本主义制度将让位于未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可知,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人类社会从低到高的发展演进规律,这与自然科学中生物进化论的规律相似,故选C项;ABD项科技成就内容均与材料题干材料所述的社会进化发展观不同,故排除ABD三项。3、D【分析】【分析】

【详解】

据所学可知《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结合材料“薄情冷淡而又引人动情,美丽动人而又有点不可接近”可知,作品引人动情,美丽动人,这都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和人格的力量,表现了人文主义学者对艺术欣赏的新情趣,D正确;据所学可知作品是对一位贵妇的描绘,A错误;据材料可知,《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作品,是对一位贵妇神情的描绘,没有涉及人文主义政治观,B错误;据上分析,C错误。4、D【分析】【详解】

只有在社会动荡,矛盾尖锐的时候,才有、也才允许不同的思想涌现,同样只有社会缺少什么而提倡什么,因为社会不和谐、矛盾尖锐、战乱频繁所以才有了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故D项正确。孔子生活的时代并不是封建制度逐步发展,故A项错误。“趋于合流”是指融合为一体,而这些主张之间都有区别,并不是趋于合流,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度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并不是全面崩溃,故C项错误。5、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有一个无政府的报纸”而不是“有一个无报纸的政府”可知,材料中的“报纸”是言论自由的象征,因此材料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材料中的“报纸”是言论自由的象征,与天赋人权无关,故A项错误;自由平等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美国的政治体制,故D项错误。6、A【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题干“朱熹曾自述之所以得中进士,是因为在答卷中糅进了佛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为理学集大成者,其在儒学立场上吸取佛道思想建立了理学体系,而理学是儒释道三教长期论争和融合的结果,说明佛儒之学有理论的相通之处。故选A。理学继承了儒家“仁”“礼”思想,故B项表述错误。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作为考试内容,故C排除。结合所学知识,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7、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9、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0、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1、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2、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3、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27分)15、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一中“越来越多的报纸已能够通过广告收入维持自己的运作”;不再需要“政党;政治派别或者政治人物提供财政支持”可知,旧有政治传播体系不适应现实需求;根据“公众对总统产生了更高的期待,媒体也把白宫视为重要新闻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报纸等媒体独立性的增强(监督功能增强);结合所学知识,从当时美国政治和社会改革新闻发布机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等方面分析可知,普选权范围进一步扩大,民众政治参与意愿提高(资产阶级代议制走向完善)和政府加强政治宣传,争取民众支持的需要。特点:根据材料一中“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曾在度假时主动邀请记者报道他和家人的活动”“威尔逊总统定期召开对所有正式注册记者开放的总统新闻发布会”“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炉边谈话’、里根总统的‘电视演讲’等”“(奥巴马成为)第一位在推特网上举办访谈活动的美国总统”,结合所学所学知识,从时间、进程、方式、技术、作用、频率等方面分析可知,美国总统新闻发布机制起步早且持续发展,正式与非正式渠道并存,媒介不断更新,直面公众直接影响社会,注重塑造政府和总统的形象,新闻发布频繁(政府与传媒联系密切)。

(2)趋势:根据材料二中国家领导人新闻发布从无到有,从特殊到惯例,“形成出国访问新闻发布‘三步曲’”可知,日趋成熟,日益常态化、制度化;根据“发布会进行电视现场直播及互联网直播;采取现场随机选择提问人的模式”可知,形式逐步多样化;根据“在外事出访中举行记者招待会”“重点完善总理新闻发布会品牌”可知,由主要服务于外交工作到内政外交兼顾(由早期单一的外交驱动转为内政外交双重驱动);根据“接受外国记者专题采访时‘不限时间、不限问题’;注重‘讲好中国故事””可知,彰显出政治心态日益自信。意义:根据材料二中中国国家领导人新闻发布机制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管理、社会发展、国际影响等方面分析可知,我国建立并完善该机制,有利于民众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利于推动各级各类政府新闻发布机制的改革,也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引导国内外舆论走向。【解析】(1)原因:旧有政治传播体系不适应现实需求;报纸等媒体独立性的增强(监督功能增强);普选权范围进一步扩大;民众政治参与意愿提高(资产阶级代议制走向完善);政府加强政治宣传,争取民众支持的需要。

特点:起步早且持续发展;正式与非正式渠道并存;媒介不断更新;直面公众直接影响社会;注重塑造政府和总统的形象;新闻发布频繁(政府与传媒联系密切)。

(2)趋势:日趋成熟;日益常态化;制度化;形式逐步多样化;由主要服务于外交工作到内政外交兼顾(由早期单一的外交驱动转为内政外交双重驱动);彰显出政治心态日益自信。

意义: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引导国内外舆论走向;有利于民众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利于推动各级各类政府新闻发布机制的改革。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背景:根据“好儒学”;结合所学,分析得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据所学西汉的时代背景,还应从汉朝国家统一强盛;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重视思想文化等角度分析总结。原因:根据“经考辩将正本献给朝廷”“河间献王好儒学”,分析得出河间献王保留下来的古文先秦旧书经过了考辩。

(2)原因:根据“自通于虚而争是非于不可究诘之境”空洞虚无,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新内涵:根据“善怀疑,善寻间”得出善于怀疑、探索;根据“不肯妄徇古人之成说与一己之臆见”得出不因循古人之成说,不妄加臆断;根据“必力求真是真非之所存”得出实事求是。【解析】(1)背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朝国家统一强盛;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重视思想文化。原因:河间献王保留下来的古文先秦旧书经过了考辩。

(2)原因:空洞虚无,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新内涵:善于怀疑、探索;不因循古人之成说,不妄加臆断;实事求是。17、略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世界主义与古代世界主义的不同并分析原因;近代以来中西方世界主义的共同内涵以及世界主义思潮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

(1)中国古代世界主义的内涵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以致形成了一种华夏‘中心’的文化优越意识。但同时中国自古也有以儒家‘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理念为基本内容的‘超国家主义’的思想传统”等信息概括得出;中国近代世界主义的内涵可以根据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代表性观点总结得出。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应当从古代和近代中国不同社会状况来分析。

(2)近代以来中西方世界主义的共同内涵,根据材料一概括得出的信息和材料二中“人们忠于自己的祖国,并不妨碍对外国人持友好的态度,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話达到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这不会抹去人们的民族身份”“个人、政府、国际组织毫无疑义都应该为世界城邦的建立負有责任”等信息的比较可以看出,共同内涵是强调民族平等与和平合作,强调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并不矛盾,强调个人或国家对世界发展的责任。世界主义思潮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意义,应当联系所学二战后的国际形势,从有利于国际合作,有利于欧共体等区域集团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战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极化,有利于各种国际组织和对话机制的建立和更好的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等方面来回答。【解析】(1)不同:中国古代世界主义是华夏优越前提下强调协和万邦的对外关系实践(或:华夏文明优越;中国地处世界中心);中国近代世界主义则是民族贫弱基础上追求民族平等、世界和平的中外关系理想(或:强调民族平等;反抗侵略压迫)。

原因:古代;农耕经济繁荣,专制集权统治日益强化,儒家思想影响深远(若考生回答大一统王朝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天朝上国观念或夷夏之辨思想的影响可酌情赋分)。近代,民族危机日益严峻,民族独立成为时代使命;西方启蒙思想的传播;对历次侵略、一战暴露出的西方民族主义暴力性的反思。

(2)共同内涵:强调民族平等与和平合作;强调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并不矛盾;强调个人或国家对世界发展的责任。

意义:有利于国际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欧共体等区域集团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战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和多极化;有利于各种国际组织和对话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更好地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五、论述题(共4题,共28分)1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解读,可以选择古代任一对人类文明产生重大影响的成就进行申报。如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申报名称:印刷术申报理由:根据所学知识,从印刷术发展历程、对文化交流传播的作用等角度阐述,凸显其在人类创造力方面的成就。具体而言,印刷术作为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主要印刷佛经、日历、诗集等,这些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宋代作为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11世纪中叶,北宋布衣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它既经济,又便捷,是我国印刷业的一大革新。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木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等。印刷术的出现对凝聚民族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15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对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所以,印刷术不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体现。【解析】示例一申报名称:印刷术申报理由:印刷术作为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主要印刷佛经;日历、诗集等,这些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宋代作为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宋刻本被后世藏书家视为珍品。11世纪中叶,北宋布衣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它既经济,又便捷,是我国印刷业的一大革新。后来,人们又发明了木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等。印刷术的出现对凝聚民族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15世纪,活字印刷术传到欧洲,对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运动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所以,印刷术不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体现。

示例二申报项目:京剧申报理由: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有“国剧”之称,被誉为“国粹”。清朝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局面。经过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刷目和表演形式,最终形成了新剧种一一京剧。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从此,京剧由北京走向全国,成为广为流传的剧种。民国以来,它又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所以,京剧对凝聚民族认同、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体现。

举其它示例,如中国书法、端午节、清明节、算盘、青瓷制作、宣纸制作等,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即可。19、略

【分析】根据材料可提炼出论题: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根据材料和所学,可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开始侵略中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然后,说明在西方文明冲击下,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近代化过渡到制度层面。最后进行总结,明确观点即可。也可提出其他论题。【解析】论题1: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逐步走向近代化。

论证:首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力取得较快发展;为了扩大海外市场,英国等国家将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面临内忧外患的清政府,掀起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创办新式海军,选派留学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列强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近代民族工业出现,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并得到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相继发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推动中国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向制度层面过渡。

总之;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近代化逐步展开。

论题2:西方侵略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论证: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打破了清政府“天朝上国”的虚骄观念,传统的以华复为中心的民族意识趋于崩溃;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及清政府在礼仪及机构方面的调整,加速传统的朝贡体制瓦解,客观上也促进华复中心观的解体;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引起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民族意识觉醒;维新派推动维新变法运动,把启迪民智与救亡图存联系起来;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农民阶级发起的义和团运动,以“扶清灭洋”为口号,触及时代主题,是一场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辛亥革命,引入西方民主共和观念,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发展。

总之,西方侵略客观上推动了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13-19世纪以来(西方和中国)。首先,根据题意要求,选取其中一个或两个阶段,自拟题目。根据材料“梦幻的形象(13世纪出现)”,可拟定论题:13世纪的欧洲人对中国充满梦幻的想象。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中国和西方对彼此了解较少、中西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马可·波罗游记》等文学作品的宣传、中世纪欧洲的现实情况等角度予以阐述。最后,总结概括可知,13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梦幻形象,诱使着欧洲人对东方的财富充满向往,也激励着人文主义者大胆挑战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积极追求现实的幸福和世俗的快乐等等。或者根据材料“落后的形象(18世纪中期出现)”,可拟定论题:18世纪中期以后西方人认为中国是落后的。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欧洲工业革命的进步、中国闭关锁国的落后、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需要等角度予以阐述。最后,总结概括可知,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西方人较少关注中国文化的优秀成分和对世界的贡献,而从中国的社会、道德、宗教以及中国人的样貌等方面,建构颓败的社会、腐朽的政体以及没落的道德等中国形象,不利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等等。【解析】示例一:

13世纪的欧洲人对中国充满梦幻的想象。

在13世纪之前;中国和西方对彼此的了解较少。13世纪蒙古西征后,欧洲的传教士;商人、冒险家大批来到中国,促进了中西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欧洲出现了关于中国的文学作品,成为欧洲新航路开辟之前欧洲人了解神秘东方的重要途径;《马可·波罗游记》几乎狂热的笔墨,构建了一个比当时欧洲更为文明、更为繁荣和富庶的中国形象。中世纪的欧洲,贫穷、混乱、王权衰弱,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文艺复兴的开展,新兴资产阶级渴望改变以前的状况。

13世纪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梦幻形象;诱使着欧洲人对东方的财富充满向往,也激励着人文主义者大胆挑战基督教的禁欲主义,积极追求现实的幸福和世俗的快乐。

示例二:

18世纪中期以后西方人认为中国是落后的。

18世纪中后期;欧洲尤其是英国开始工业革命,急需大量的原料和更广阔的市场,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成为英国乃至欧洲的首要目标;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以失败告终,随后马戛尔尼在回国后整理的报告和发表的日记里,把大清朝描绘成落后和愚昧的形象;18世纪中后期开始,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落后西方,政治腐败,闭关锁国;鸦片战争后,为了维护西方文明的话语权,西方侵略者将中国描述成“劣等他者”,中国在欧洲人心目中逐渐形成了落后的形象。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西方人较少关注中国文化的优秀成分和对世界的贡献,而从中国的社会、道德、宗教以及中国人的样貌等方面,建构颓败的社会、腐朽的政体以及没落的道德等中国形象,不利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2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作答时要从子孙三代筑路人的简历和回忆片段中提取铁路建设之变的信息,从中提炼、概括一个认识,并用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该认识,最后进行总结提升。作答内容应包括以下两个角度:①认识具体明确,紧扣新中国铁路建设之变或铁路建设成就展开。如科技创新或科技进步推动现代中国铁路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历代筑路人的敬业奉献助推现代中国铁路建设;新中国成立或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