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1页
百香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2页
百香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3页
百香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百香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百香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措施及推荐使用药剂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境内百香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根据百香果的生长规律和病虫害发生规律,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创造有利于百香果生长和自然天敌繁衍、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协同应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将百香果主要病虫害的为害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综合防治技术农业防治品种和种苗的选择因地制宜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的百香果品种和经植物检疫的无毒健康种苗。适时种植、合理密植根据百香果品种特点及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种植模式和种植时间。采用一年一种的种植模式,可进行春植、夏植和秋植,篱笆架模式亩植160-300株,平棚架模式亩植160-200株。可以起畦种植,减少茎基腐病发生。科学施肥控水采用配方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重施基肥,早施追肥”为原则,增强植株抗病虫害能力。雨后及时清沟排渍,防止田间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原菌萌发侵染的环境条件。适时适度修剪百香果为无限生长藤蔓类植物,在控制氮素施用的基础上,适时对过密枝、过弱花枝、无花枝进行适当修剪,减少枝条密度,减少营养损耗和增加通风透光,创造不利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也为喷施防治药剂提供便利,提高防治效果。修剪刀具注意在修剪前、中、后进行消毒处理。清洁田园生长期间及时清除病枝、病果、残果、修剪枝、落叶,挖除病株,并集中销毁。当茬采收结束后,尽快清除老植株藤蔓,并进行清园消毒,减少病虫害基数,为下一茬种植做好准备。合理轮作换茬合理轮作换茬,有效消灭土壤中的疫病、茎基腐病、炭疽病等越冬病原菌。前茬作物可以是水稻、玉米、木薯、香蕉、甘蔗等作物,避免轮作或在果园内和附近种植茄科、瓜类、豆类等病毒的可能寄主作物。物理防治悬挂黄色粘板诱杀蚜虫、粉虱、桔小实蝇、果实蝇等,使用蓝色粘板诱杀蓟马。安装频振式杀虫灯或智能太阳灭虫器诱杀金龟子、地老虎及蛾类害虫等。采用果实套袋隔离病虫害。生物防治营造瓢虫、蜘蛛、草蛉、食蚜蝇、蚜茧蜂等天敌生存和繁殖场所。人工释放瓢虫、捕食螨、食蚜蝇、草蛉等天敌防治蓟马、蚜虫、螨虫等。利用食诱剂桔小实蝇、果实蝇,利用昆虫性诱剂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优先选择低聚糖素等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化学防治在预报的防治适期内,先查后治,选择已登记的或当地农业主管部门推荐的农药及时防治。防治技术详见附录A。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规定。

(资料性)

百香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主要病虫害化学综合防治技术见表A.1。百香果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病虫害名称危害特征防治方法病毒病百香果病毒病由西番莲花叶病毒(PFMV)、夜来香花叶病毒(TeMV)、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番莲黄花叶病毒(PFYMV)、豇豆螃传花叶病毒(CABMV)、西番莲木质化病毒(PWV)、西番莲斑驳病毒(PaMV)、绿斑病毒(PFGSV)一种或多种花叶病毒经蚜虫、机械摩擦传播后侵染产生。发病时叶片带浅黄色斑驳,在嫩叶上有明显黄点或黄斑,顶部新抽出嫩叶发生卷曲;老叶有褪绿及黄化现象,发病后种苗无新芽和新叶。幼果上形成圆形环斑,大果外果皮变厚、变硬、木质化、畸形;果肉少或无;植株生长不良,产量低,品质差。接穗和成熟植株都易感染。选择抗病品种和无毒健康种苗种植。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措施,抓好蚜虫、蓟马、粉虱等传毒害虫的防治和修剪刀具消毒等工作,阻断病毒传播途径。病毒病发生初期使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或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4.3%辛菌胺醋酸盐·盐酸吗啉胍水剂200倍等农药兑水喷施2-3次,每7天1次,摘果前15天停止用药。及时挖除销毁发病严重或死亡植株,并对种植坑进行消毒处理。施足底肥,注意营养均衡,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植物抗病能力。种植园周边尽量不要种植烟草、辣椒、茄科类、瓜类等传播病毒的中间寄主植物,并避免套种中间寄主植物。茎基腐病病原菌为茄镰泡菌[Fusariumsolani(Mart.)Sacc.]。发病初水渍状,后发褐,逐渐向上扩展,病部皮层出现裂痕、变软、腐烂,植株逐渐萎蔫、枯死。湿度较大时,病部出现粉红色病原物。幼苗和成年植株都可受此病菌危害。2年以上植株发病严重。选择抗茎基腐病品种,种植嫁接苗。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菌肥,以改良土壤环境,壮大有益菌群。适时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大雨过后,及时排除积水;加固棚架,减少因风害引起的茎部损伤。及时清除病残体,降低越冬菌源的基数;秋冬季节收获后彻底清理果园,减少翌年初侵染源。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30%噁霉灵水剂1000倍、30%甲霜·噁霉灵水剂1000倍、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1000倍、络氨铜、氯溴异氰尿酸、福美双、75%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0倍以及哈茨木霉等喷淋、灌根及涂抹病部进行药剂防治。疫病百香果园内光照不足、通风不畅、排水差,空气湿度高、雨水过多最容易导致疫病的发生。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长、旺长,植株抗性差也易染病。发病初期叶片产生不规则形、水浸状斑块,在高湿环境下,可导致植株全叶腐烂而落叶,甚至扩展至茎蔓、枝条或果实。果实受害初期出现水浸状不规则病斑如烫伤状,如病斑扩大达到果实整体面积的半数,果实就会自动掉落,导致减产。起畦种植,通畅果园排灌系统,减少因水漫灌造成的根系伤害和病原菌传播,降低果园湿度。适度进行枝条修剪,减少果园枝条密度,增加通风透光。雨季来临之前或发病初期使用苯醚甲环唑、异菌脲、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氟菌·霜霉威、氟吡菌酰胺·嘧霉胺、氨基寡糖素等农药兑水喷施,每7-10天1次,连续3次。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并集中销毁。褐斑病在发病早期,果实上的斑点呈浅棕色、凹陷、轮纹状,随后发展成褶皱并凹陷腐烂,病斑可覆盖一半果实。叶片上的病斑直径5-10毫米,最初为栗褐色,干燥颜色变浅,伴有浅黄色的晕圈。果实和叶片的病斑中心肉眼可见分生孢子。叶片感染严重时,会从枝条上完全脱落。起畦种植,通畅果园排灌系统,减少因水漫灌造成的根系伤害和病原菌传播,降低果园湿度。适度进行枝条修剪,减少果园枝条密度,增加通风透光。雨季来临之前或发病初期使用苯醚甲环唑、异菌脲、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氟菌·霜霉威、氟吡菌酰胺·嘧霉胺、氨基寡糖素等农药兑水喷施,每7-10天1次,连续3次。及时清除病叶病果,并集中销毁。蚜虫成虫或若虫群集在白香果叶片背部、嫩茎或芽上剌吸汁液,被害叶片表现为向叶背面作不规则卷缩。严重时,群集于嫩梢、叶片上刺吸汁液,致使嫩梢叶片扭曲成团,阻碍新梢生长,影响果实产量及花芽形成,削弱树势。悬挂黄色粘板诱杀防治。虫害发生时,使用0.3%苦参碱、2.5%氯氟氤菊酯、25%吡蚜酮、25%噻虫嗪、80%烯啶·吡蚜酮、22%噻虫·高氯氟等农药轮换喷雾防治。人工投放释放瓢虫、捕食螨、食蚜蝇、草蛉等天敌防治。避免在果园内和附近种植柑橘、茄科、瓜类、豆类等寄主作物。蓟马蓟马通常为害新叶、花蕾及果实。在植株整个生育期,皆可发现成虫及幼虫。蓟马可在心叶或花蕾产卵,卵期1-2天,孵化的幼虫至化蛹前,常常移至嫩叶、花瓣及萼片内吸食组织汁液。被害的心叶出现卷缩,萼片呈灰白色,果实畸形或表面布满疤痕,影响商品价值。蓟马为传播病毒病的媒介昆虫,须加强防除从而降低病毒病的传播。及时清除果园内的杂草,减少蓟马的寄主植物从而降低其危害。悬挂蓝色、黄色粘纸进行诱杀,减少蓟马的数量,同时可以监测种群密度,有利于及早采取防治措施。释放草蛉、捕食螨、椿象等天敌,捕食蓟马。使用杀虫药剂进行防治。轮换使用2.5%溴氰菊酯1500倍+70%吡虫啉8000倍液,或20%呋虫胺20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3000倍,或22%噻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