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竹影的教案
竹影的教案
竹影的教案
时间:2023-01-2316:50:45教案投诉投稿
《竹影》教案推荐度:《竹影》教案推荐度:《竹影》教案推荐度:
相关推荐
竹影的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竹影的教案,希
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竹影的教案1
教师寄语:保留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一颗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孩子的童心。
学习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天真浪漫的童真、童趣。
2、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3、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童真童趣。
4、启发学生对艺术的认识与体验。
基础知识:
1、作者介绍:
《竹影》一文作者丰子恺原名丰润,现代画家、散文家。
2、清试着给加点的字注音。
撇开()蘸水()惬意()朱砂()
横幅()水门汀()口头禅()参差不齐()
3、解释下列词语:
(1)幽暗:幽暗:昏暗。
(2)惬意: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3)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4)口头禅: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也指借用禅宗的常用语作为谈话的
点缀。今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
(5)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
理解探究:
1、、通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到底是写什么的,是写景的吗?是写人的吗?还是写事的?
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完成以下内容:
时间:地点:
人物:人物活动:
中国画特点:
西洋画特点:
3、课文《竹影》题目有何作用?
竹影是这篇课文的切入点,由此引出了对文章中心--如何欣赏中国画,中国画和西洋画的
区别的‘探讨.当然,竹影也是童真,童趣的体现.
4、课文中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了童趣,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最
生动的表现了童趣,请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5、如何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的意思?试理解西洋画与中国画有何
不同?
所谓符号是有两个SB分组成的,一是内容二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是形式,关键是内容而不
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是文化的鲜明的载体,中
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一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宗教、艺术、
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而西洋画重写实,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合作释疑:
6、文题目是竹影,竹影在全文有何作用、为什么开头不写竹子而从太阳落山写呢?
竹影是全文的线索,写太阳落山是为下文作铺垫。
7、如何理解竹影中父亲这一角色?
父亲:因势困J导、彳盾循善诱、对孩子富有爱心。
父亲的谆谆引导教育对孩子成长发展非常重要。
总结:由此可见,大人对孩子的指导教育,特别是引导孩子步入艺术的殿堂、成为一个有艺
术修养的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丰子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也许,这就是他后来之所以能成为
艺术大家的原因之一吧。
8、本文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了哪方面的内容?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拓展迁移: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刃瞭从中
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
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童趣
儿子从小就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每天趴在桌前不停地画,花、虫、鱼无所不通。向
来抱着"给儿子一个快乐童年”的观念,我对周围人建议儿子进美术班接受早期培养的劝说无动
于衷,由着他在纸上放马驰骋,自由想象。
儿子有段时期迷恋画十二生肖,并且喜欢对我们进行提问。这下麻烦来了,因为纸面上十二
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似是而非,让人港以辨别。好在我发现了一个秘密:儿子画的老虎无论象猫还
是象鼠,额头上无一例外地标着个"王"字。掌握了这一决窍,每次提问,我都踊跃回答,抢先
将老虎说出,赢得儿子一个赞许的微笑,剩下的难题留给老公。
儿子对太阳有个贴切的比喻:太阳象个小刺猬。理由是太阳发出的搬看上去象刺猬身上的
刺。这比喻令我大跌眼镜。晴朗的日子看天,想起儿子绝妙的比喻,不由对着那只刺猬发笑。
儿子对说谎的人深恶痛绝。一次全家到公园玩,老公陪儿子玩"海陡空"游戏。管理员对老
主顾实行优惠政策,老公假称自己也是老主顾。儿子听了大叫"爸爸说谎变长鼻子!”
某一日老公到幼儿园接儿子,骑车走在路上,夕阳西照,人的影子拉得老长。儿子忽然对着
影子大喊:"瞧,爸爸的鼻子变长了!"这一发现让儿子重新记起老公在公园的恶行,恍然得出
结论:原来说谎的人鼻子真的会慢慢变长呀。我和老公无语。儿子坐在车背后,诗兴大发:小孩
子说谎,大了变长鼻子;大人说谎,老了变长鼻子;老人说谎,死了变大象。最后一句出人意料,
无限的诗意在里面。儿子的文学"才能"初露倪端。我听了感慨万千:有儿如此,夫复何求?
竹影的教案2
第18课竹影
丰子恺
伴你学
一、目标定位
1、理解重点字词和课文内容,了解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2、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变化,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培养从生活中感受艺术的能力。
4、领略国画的内在美,提高艺术修养,初步形成审美观、价值观。
二、课前预习
字词疏通
1、注音
恺(kai)惬意(qie)水门汀(ting)口头禅(chan)
参差不齐(c@nci)徘徊(p台ihuai)撇(pi巨)丰硕(shud)
2、释义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幽暗:昏暗。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大意疏通
1、文中的"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谈谈你对爸爸教育方法的看法。
"爸爸”给孩子们讲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对孩子们热爱绘画的热情进行正确的引导,"爸
爸”这样做,保护了孩子们独特的艺术创造,有利于兴趣爱好的发展。
2、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一些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躅花环等游戏,结合画
竹影的文意,那么你认为游戏和艺术有什么关系?
"游戏"指的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的精神游戏"。"自由"是艺术活动的精髓。对
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游戏可以说和这种精神的游戏很相似。如从堆雪娃娃、泥巴造城堡中有独特
的艺术创造体验和发现,充满童趣。
三、课中探究
重点讲解
1、课文怎样表现童趣的,勾画出你认为描写生动的语句,并举例评述。
(1)"天空好像一盏乏了油的灯,红光渐渐地减弱"。运用"一盏乏了油的灯”的比喻,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天空中红光渐渐地减弱。
(2)"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句中的"长音阶""短音阶"运用借代手法,指月亮在冬天的竹叶中间放出的清光。
难点突破
1、文中"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
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而西洋画重写实,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四、课后巩固
五步点击
1、认识一个字:蘸
蘸,zhan,意思是在液体、粉末或糊状的东西里沾一下就拿出来,如:蘸水钢笔,大葱蘸酱。
文中写到画朱竹时是用笔蘸了朱砂来撤的。就是用笔沾了红色或棕红色的一种颜料,画出的就是
红色的竹子。
2、掌握一个词:水门汀
水门汀:吴方言,水泥,是一中建筑材料,灰绿色或棕色粉末,用石灰石、黏土等加工制成。
加水拌和,干燥后变硬。Cement的音译。这里指用水泥抹的地。
3、品味一句话:月亮渐渐升高了,竹影渐渐地与地上描着地木炭线相分离,现出参差不齐
地样子来,好像脱了版地印刷。
"参差不齐”描写出了竹影与孩子的“墨竹”创作渐渐脱开移位的情形。"好像脱了版的印
刷"比喻新颖贴切,生动描绘出月亮渐高,竹影与地上孩子先时画的竹影不吻合,形成叠影的美
妙画面,从而可以看出,作者观物入微,联想丰富,笔下文字很有生活情趣。
4、揣摩一个点:自然过渡的写法
文章以“我"与小伙伴的行踪微线索,记叙的地点、事件连续变化,但衔接紧凑,毫无凌乱
之感。其中运用了较多的承上启下的句子,如"我和弟弟就搬了藤椅子到屋后院里去乘凉"来
得是弟弟和同学华明","华明的注意转向了别处……""我也来描几瓣看"等等情节自然承下,
毫无造作痕迹。
5、背诵一联诗: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这联诗出自宋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意思是诗文与绘画的要求及艺术
规律有一致性和共同性,那就是以自然、天成、清新为上。诗为无形画,画为无形诗。诗画都要
用形象思维,者暖意境优美清新。
中考链接
1、考题示例: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警。"("争渡,争渡"反复,表现了诗人急着寻路回家,奋
力划船的情状)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运用对偶描绘了一幅天空日丽、红碧交辉的
彩色图画,令人心旷神怡)
C"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运用反问表现女主人公对在外服役的丈夫深切的.思念心情)
D"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出"字运用了夸张写出青山的动态美)
选自《1997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
2、考题分析:解析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将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结合起来考查,比单纯考查辨
认修辞手法又前进了一步。这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求能辨认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且要求能体
会常见的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此题ABC三项对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其作用的分析都是
恰当的,D项‘出’字的意思是"来",写出了青山的动态美,把青山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
人的修辞手法。
3、考题答案:D项。
伴你练
第TP分:基础锤炼(20分)
1、下面句子中"竟"的意思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5分)
A.这样宏伟的建筑,竟然只用了十个月时间完成了。B.我真没有想到他竟敢当面撒谎。
C.在这深山区里竟有一所这么好的学校。D.有志者事竟成。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5分)
A.童心天真烂漫,孩子们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
B.本文的作者丰子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
C.本文中"爸爸”的出现,因势利导地给孩子们上了一堂艺术入门课。
D.本文以几个少年描描画画的游戏,写出了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3、你能根据拼音填写出相应的汉字吗?(4分)
qie()意mi()漫伯ng()椅ydu()暗wan()救zheng()发t3ng()然shu()
密
4、在下面横线上填一组同义词构成成语。(6分)
(1)东—西_(2)熟__^_(3)手_W—
(4)天—地_⑸生_死_(6)—听一说
第二部分:课文精读(30分)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徘徊之间,我们同时发现了映在水门汀上的竹叶的影子,同声地叫起来:"啊!好看啊!中
国画!”华明就拿半寸长的铅笔去描。弟弟手痒起来,()(连忙赶紧赶快)跑进屋里去拿
铅笔。我学他的口头禅喊他:"对起,对起,给我也带一枝来!"不久他拿了一把木炭来分送我
们。华明就收藏了他刃胖寸长的法宝,改用木炭来描。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
地描出许多竹叶来。一面谈着:"这一枝很像校长先生房间里的横幅呢!""这()(一丛一
束一枝)很像我家堂前的立轴呢!""这是《芥子园画谱》里的!""这是吴昌硕的!"忽然
一个大人的声音在我们头上慢慢地响出来:"这是管夫人的!"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
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竹,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华明难为情似的站了起
来,把拿木炭的手藏在背后,似乎害怕爸爸责备他弄脏了我家的水门汀。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
思,立刻对着他说道:"谁想出来的?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弟弟连忙拣木炭给
他。爸爸也蹲在地上描竹叶了,这时候华明方才放心,我们也更加高兴……
5、给加点的字注音。(5分)
徘徊()()手痒()收藏()水门汀()
6、给文段空缺处选填合适的词。(5分)
7.”爸爸似乎很理解他的意思",理解了吗?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5分)
8.概括本段内容。(5分)
9、清说出“他明明是来得很久了"一句的含义?(5分)
10、文段写"我"和小伙伴看竹影,充满了童趣。结合描写生动的句子说说表现了孩子们
什么样的特点?(5分)
第三部分:同文互读(30分)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当我第一次看到《蒙娜丽莎》原画的时候,心情十分激动,不禁想起少年时代,我的心回到
了黄河之畔。那时候我在中国最偏僻、最穷苦的农村读书,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在一位中学老
师的家里,第一次看到了一张32开大小的《蒙娜丽莎》。老师告诉我,画的名字叫"永恒的微
笑",作者是意大利人。她还讲,达•芬奇为了画出《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曾献出了五年的
心血。起初,他希望模特儿蒙娜丽莎能装出一些笑来帮助他完成已经画好身姿、手的位置及双目
光彩的画,但没有成功。真正的笑是从灵魂里流出来的,装出来的假笑,是没有生命的。后来他
不惜千金,用各种鲜花、奇异珍宝希望能引出从她灵魂流溢的神秘的微笑,但又没有达到目的。
但达芬奇没有灰心,又请来很多名音乐家在她面前演奏最美的音乐,她听得入了迷,忘记了一
切,终于从她的眼神和嘴角溢出了从心灵发出的达•芬奇期待已久的刃解中微笑。他将那一刹那所
捕捉到的笑貌,融入天才的画笔,创造了从各个角度看,蒙娜丽莎都在微笑的不朽的艺术……
也许是达・芬奇创作的精神感动了我,打那以后,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留在我的心中。我曾
细心观察过很多人的微笑,但却似乎没有见过蒙娜丽莎那种无法形容、不可名状的微笑。
一个古代的、外国画家的作品,竟能打动一个中国的、无知的乡下孩子的心,我想真正的艺
术是有生命的、有力量的,也是无国界的,像《蒙娜丽莎》,它是人类的精神财富。
11、作者第一次见到《蒙娜丽莎》原画的时候,为什么"心情十分激动"?(6分)
12、达•芬奇都用过什么办法使蒙娜丽莎微笑?结果怎样?(6分)
13、"真正的笑是从灵魂里流出来的,装出来的假笑,是没有生命的"怎样理解?(6分)
14、根据自己的理解,请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加上修饰语。(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15、你看过《蒙娜丽莎》这幅画吗?简单谈谈你的感受。(6分)
第四部分:语段仿写(40分)
1、语段引用:"竹为什么不用……不更像吗?""中国画不注重像不像‘,不像……所以
不妨用红色来描。”
2、特点提示:这段文字用对话的形式,写父亲进一步解答孩子的提问,循循善诱地讲解中
国画和西洋画地区别在于中国画求神似,西洋画求形似的特点。教给我们一些绘画方法和知识。
请你以"介绍某个节日”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在文中合理的运用语言描写。
3、语段仿写
答案:
1、D2、D3、惬弥藤幽挽蒸倘疏4、(1)张望(2)视睹(3)忙乱(4)
长久(5)离别(6)道途5、paihuaiyangcangting6、连忙一丛7、
理解了。爸爸说:"这画法真好玩呢!我也来描几瓣看。“8、孩子们用木炭描竹影,并联想到
平时见过的画图。9、一方面说明"我们"玩得兴致很高,连爸爸的到来都没有发觉,另一方面
也说明爸爸看到我们玩兴正浓,不忍打断我们。10、看竹影的部分,表现了"我们"敏锐的观
察力,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11、①见到原画真迹不容易,心情很激劫。②令作者忆起往事,
儿时见过这幅画且留下深刻印象,今日再见,心情很激动。12、①让蒙娜丽莎装出一些笑,但
没成功。②不惜千金,想用鲜花,奇异珍宝引出微笑,也没成功。③请乐队演奏最美的音乐,蒙
娜丽莎终于露出从心灵发出的不朽的微笑。13、笑这种面部表情是内心感情的外在体现,体现
真善美内蕴的感情世界是笑的基础,艺术作品应表现这种真正的笑。14、神秘从心灵里发出不
朽15、言之成理,流畅即可。
竹影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竹影》教案。
教学重点: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学生查找丰子恺的漫画或散文。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用儿歌《影子》导入,学生齐读儿歌: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
朋友,常常陪着我。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竹影》。(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1.小组内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漫画作品、散文;
2.请同学在班上介绍丰子恺的情况,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
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a.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及其注音。
b.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2.讨论、明确中心。
问题: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
的中心?
学生讨论后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竹影》教案》。
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a.再读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生动形象的描写,并试着说明理由。
b.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找生动形象的描写句,并陈述理由。
五.质疑问难。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班上交流,共同解决。
六.延伸、拓展。
小结导入: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它与上学期所学的《童趣》一文相映成趣,
下面请大家不妨回忆一下《童趣》0
1.复习旧课,请同学背《童趣》,其他作评价、修正、补充。
2.延伸拓展。
a.述说一段童年往事,要求语言简洁,尽量表现童真、童趣,时间不超过2分钟。学生先在
四人小组内述说,然后推举同学到班上交流。
b.讨论课后"研讨与练习“三。
c教师小结。
七.作业。
1.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
样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短文,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
2.细读课文第6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与美术
课上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
竹影的教案4
一、知识与能力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
一课时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将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写在作业本上。
3、查找有关的丰子恺的资料。
一、展示自己的风采
(课外积累惜时的名句)
二、需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有美好的向往,当然也会有小小的烦恼。那么,我们
为这仰慕的名人,他们的童年生活你了解吗?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几篇这样的文章,谁能说给大家听一听?(例如:……)
三、信息箱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丰子恺的了解。
四、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看谁说得棒:
1、你认为哪些字容易读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2、用简洁的一句话概括课文的内容。
3、课文题为竹影,它是写景一竹之影呢?还是主要写人物活动?
4、本文除写人物活动外,作者在体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
(过渡语)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月光下的竹影牵动了天真无邪的心,孩子^在婆娑的竹影
中,感受到美,于是,他们开始本能的画画,这一切,被T立具有深厚艺术功底的基本特征。让
我们也来领略一下这种寓教于乐的匠心美。
五、你品味到美了吗
再次浏览课文,勾画文中你认为最美的语句,并试着说明理由。(分组合作,每组选代表发
言)
总结:通过大家的细细品味,我们可以发现本文的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同时借助大
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我们带入了孩子们的童稚活动中,也让我们进入了美的世
六、比较鉴赏
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点。
七、欣赏延伸
1、名人与竹:搜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2、竹之悟:有人说,竹一每前进一步都要做一个小结;也有人说,竹一外强内干。你认为
呢?请你联系实际,说说你的'感想。
八、质疑大挑战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过渡)大家在童年时都做过哪些游戏?(生答)
其实,你留心一下,你也许进行着一种艺术的创造,也许会有艺术上的发现,让我们走进童
年
九、走进童年
1、叙说一下一E殳童年的往事。
要求:用语简洁,尽表现童真、童趣。
2、小结: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童心,就能拥有童年般的快乐;看似
平凡的生活美好的,只要你们拥有一颗爱心和一双敏锐的眼睛,你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
无处不在-……
竹影的教案5
丰子恺《儿童的画》、《学画回忆》、《图画与人生》,《素质教育在美国》节选,《倚天
屠龙记》节选,朱光潜《谈美书简》文选,《竹景乡》教案案例。苏轼《於潜僧绿筠轩》、《文与
可谷偃竹记》,郑板桥《题画诗》、《题竹石画》,白居易《池上竹下作》。
一.检杳预习
1.加点字注音并理解词义弥漫眼梢惬意汀蘸缕口头禅硕士参差不齐
2.概括课文内容。
二.整体感知,初步探究出示图片"竹影",讨论:竹影是谁画的?
思考:
1.我们四个人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我们把月亮画的画一了一份。(填一词)
2.在我们的资料中除描影外还有哪些复制图画或类似复制的方法?
3.小结:描、印、放大、临摹都是复制的一种,不是创造,教案《《竹影》教案案例》。
朗读黄全愈的一段话作为小结:黑板一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
下来。由于没有"心"的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可以说那是一个类似"复
印"的过程。
4.讨论:爸爸说我们这不是画竹,“不过好玩罢了"。学某类西洋画的人能把自然描摹到
几乎一样,这是不是绘画呢?
5.出示五幅西方油画,讨论西洋画的优缺点,并用丰子恺的话小结:描得像真的东西一样,
顶多也只抵得一张照相,现在照相机很便宜,三五块钱也可以买一只。我们又何苦费许多宝贵的
钟头来把自己的头脑造成一架只值三五块钱的照相机呢?
三.生成新疑,深入探究
1.讨论:描、放大、临摹、模仿大自然都不是真正的'绘画,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
在做这些事,他们做这些事有何得失?
2.以下文字作为小结:
A.胸中竹,并不是眼中之竹。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一
郑板桥。
B.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者坏足以言创造。凡
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一朱光潜。
四.创设情境,体验感悟
1.设若一个人已经完成了模仿阶段,现在他要真正的去创作,比如说他站在一丛竹前,现
在要你来告诉他怎么画,你会说些什么?
2.如果是丰子恺的父亲站在他面前,他会说些什么?
3.出示郑板桥竹图与真竹照片,比较照片与图画的区别,讨论:郑板桥对竹作了哪些改动?
他为何作此改动?
4.竹可以表达各种各样的性格。文雅、清高、虚心、坚韧……有许多诗人赞美它;当然,
也有人爱唱反调,说: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根细好钻穴,腰柔善鞠躬……假如现在站在竹丛
前的人是你。绿、红、黑、黄……眼前摆着无数颜料,你会选哪一种颜料?你会把竹画成什么样?
竹影的教案6
教学目标:
1.体会文中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体会文中"我"的父亲因势利导的教育方式。
3.初步了解中国画与西方画的K同。
教学重点: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生活中。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艺术美,了解中西方画的不同。
教学设计:通过六个活动(找感悟、思体会、品趣味、谈不同、聊童趣、归中心)对
课文进行讨论赏析,从而达到理解本文思想、锻炼学生能力的目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一猜: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
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打一事物影子)
2.想一想:有"影"字的四字成语。
形影不离、形单影只、形影相吊、顾影自怜刀光剑影、
3.试一试:民间艺术:皮影戏(有千年历史)
4.说了那么多关于影子的成语、诗句、艺术,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影子的课文《竹影》。
二、作家作品
1.丰子恺2.本文的基本内容3,本文生字词
三、探究活动一快速阅读一找感悟
1.学生带问题,快速阅读
问题:(1)填表格(多媒体示)
(2)课文题为“竹影",它是以写景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
2.学生讨论交流问题。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适当提示。
四、探究活动二片段欣赏•一思体会
结合课文和生活谈谈你理解的"光"之美和"光"之用
1.齐读1、2自然段
2.讨论:"光"之美
3.讨论:"光"之用
提示:可以结合课文第1、2、7段及你生活中的经历。
五、探究活动三儿童天性•-一品趣味
1.文中都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
2.读读2、3段,你喜欢那些句子,读T卖,说说理由。(提示:孩子们的童稚活动,眼中
的‘事物)
六、探究活动四中西方画---谈不同
1.你喜欢文中的爸爸吗,为什么?(教师提示父母的爱和引导作用)
2.通过爸爸的讲解,"我"有哪些收获?(教师引导谈中西方画的不同,欣赏名画)
3.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中西万画的不同,不同在哪里?
七、探究活动五敞开心扉-一聊童趣
艺术源于生活源于游戏,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吗?又有哪些和艺术有共通之处,
说一说。
八、探究活动六总结全文一--归中心
九、作业设计
写写童年的趣事
竹影的教案7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体会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景物的变化并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通过杳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学生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熟悉文章内容,掌握字词,品味文章语言。
3、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思考,树立"生活中处处有美,但要我们用心去发现。"
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1、了解一些中国画的常识,领会国画的内在美,增强民族自豪感。
2、鼓励学生初步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
1、本文可通过学生自主地读、说、悟,教师恰当地引导、调控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合作交
流学习中师生共同体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的艺术和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有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
觉得上语文课既是知识的获得过程,又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3、本文充满了童趣,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
观。
1、学习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3、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中国山水、人物画和西洋风景、人物画各一幅。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童年唱着快乐的歌儿离我们远去了,那一段段往事常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一幅幅美妙
的画面。童年时我们常和儿时的伙伴玩各种有趣的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
花编花环……留心一下,你是否想至J这也是在进行着一种艺术上的创造呢?
今天,让我们一块来欣赏丰子恺先生为我们描绘的一幅充满童真童趣的“中国画”—《竹
影》。
二、整体感知
学生先轻声朗读课文,再思考:课文题为“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
主?,然后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
本文叙述了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我们几个少年在水泥地上做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
戏,及爸爸给我们讲画画的知识,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关于作者: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
T立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自幼爱好美术,跟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赴日学习
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解放
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丰子恺风格独
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多以儿童为画面的主人公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作品内涵深刻,耐人寻
味。
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
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
外,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表现浓厚的生活情趣。
2、关于文中生、难字词的音、义: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自读,查找工具书,小组内相互讨论补充、订正等方式得出满意答
案。)
⑴读音:
惬(qi前意水门汀(ting)蘸(z脸n)
口头禅(ch台n)参3n)差(ci)不齐
⑵词义: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不齐;又引申为有差别、不一致。
3、品味赏析,体验童趣:
(这部分内容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⑴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
地表现了童趣?为什么?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明确:如:
原来月亮已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
(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⑵本文中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
心?
明确: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教师可当堂出示同一题材的两种画,理解"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这句话的意
思,了解中国画跟西洋画的不同。
明确:所谓"符号”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内容(所指),二是形式(能指),关键是内容,
而不在于形式。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两种审美体系两种绘画形式的不同。
每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文化,影响到本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是文化的鲜明的载体。中
国传统文化和古希腊一罗马一脉相承的西方文化有相当大的差异,表现在哲学、宗教、艺术、
科学等多个领域。中国画重写意,与我们民族传统的审美观有很大的关系,重神似而不重形似;
而西洋画重写实,也和西方文化重实验相关。
4、课堂小结启示:
(这部分内容由多个学生谈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而有的收获启示,然后老师归纳补充,得出满
意的答案。)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美,而且更要善于创造美。这样,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拥有了自己的艺术
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刃瞭从中
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
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
四、巩固提高,拓展延伸
1、朱光潜先生说:"模仿只是创造的始基;没有做到这步功夫和做到这步功夫就止步,都不
足以言创造。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手腕
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个人,这个人已经完成了模仿阶段,现在他要真正的去创作,比如说他站在一
丛竹前,现在要你来告诉他怎么画,你会说些什么?每人说一句话!
明确:
要画出竹的美的姿态,活的神气。
要像我们闭目回想时所见的一种神气。
要注意竹叶的方向,疏密,浓淡,肥瘦,以及集合的形体。
2、课夕展集有关画竹的名家或关于竹的名句,名篇:
关于竹的诗文:
《於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元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旁人笑
此言:"似高还似痴?"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为隋扬州鹤。
题画诗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题竹石画》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池上竹下作》
白居易
穿篱绕舍碧逶迤,
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
脚轻林下独行时。
水能性淡为吾友,
竹解^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
劳心费目觅亲知。
《文与可谷偃竹记》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
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
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竹影
丰子恺(画家、散文家)
晚饭后,"我"和弟弟到屋后的院子乘凉。
内容:在游戏中爸爸引导我们走进艺术殿堂。
夜深人散,"我"欣赏竹画,心底升起对中国画的由衷爰意。
中心: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竹影的教案8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竹
影》教案设计。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大胆,对充满童稚的游戏有切身的体验和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往往忽
视了游戏中蕴涵的艺术和美。让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体验,自主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生活
的能力。故确立了第一个教学目标。中西方艺术博大精深,学生了解一些它们的差异,可提高自
身的审美观、价值观,从而提升人文素养。故确立了第二个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
1.收集整理有关作者的资料。
2.师生共同制作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1."语文课要给学生一点什么?”我认为应是让学生的心灵得到自由放飞,在向生活的拓
展中,让学生得到人文的熏陶,注直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视听
效果,采用"激趣一感知一品读一欣赏一迁移"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感观,让学
生觉得语文课不仅有语言的文学美,而且有画面的艺术美,觉得上语文课既是知识的获得过程,
又是一种美的享受过程。
2.改变以往语文课知识的构建方式,由单纯的教师传授转变为师生双方参与的互动,营造
师生间和谐、平等、民主的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地读、说、悟,教师恰当地引导、调控学生的情
感体验,在合作交流学习中,师生共同体会童稚的活动中蕴含的艺术和美。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吗?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
(影子。)
请同学们再来听首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
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
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
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竹影》教案设计》。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账子的文章一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
启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童稚的儿歌,更能激发他们对童年趣事
的美好回忆,以此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
好的心理准备。)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师:丰子恺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在绘画、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这些成
就与他从小就爰在生活中去发现、思考是分不开的。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
近丰子恺。(用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突破传统的介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
检验了课前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配以轻音乐,学生轻声朗读。学生回答有因难,教师可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以写
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
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朗读是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
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为品读课文作好铺垫。)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
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找到后在小组内朗读,然后教师点名朗读得好的学生示范朗读,也可鼓励学生自告奋
勇来朗读。)
("课程标雷中要求学生"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品读交流中,
让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引起共鸣,产生更多的火花,当学生有了心'得之后,读相关的语段时感
情就会充沛、真挚。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应鼓励、肯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
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
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
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艺术的美。
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加了语文课的容量,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终
身发展。)
竹影的教案9
1、体味本文生动形象的描写。
2、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领会课文描写所表现的童趣。
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一、导入新课
用儿歌《影子》导入,学生齐读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4膘狗,常常跟着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影子有关的文章
《竹影》。
二、简介作者
丰子恺(1898~1975),浙江桐乡人。自幼爱好美术从李叔同学习绘画、音乐,1921年赴
日学习音乐和美术。回国后,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
建国后,曾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
等。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著有《音乐入门》、《缘缘堂随笔》、《丰子恺
书法》等。明确丰子恺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艺术大师,他在绘画及散文创作方面成就颇丰。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粗的生字注音:
惬意(q©水门汀(ting)参差不齐3nci)
撇(p间蘸(zhan)口头禅(ch台n)
2、整体感知:
⑴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提示:文题是竹影,它是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获得了艺
术美的发现。
⑵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表现了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过渡:童心童趣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在婆娑的竹影中,他们感受
了到美。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1、品味阅读: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
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的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的朗读。
2、体验童趣: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现在想起来很有趣味的。跟大家说一说。我们学
习这篇课文,体会了这篇课文中表现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这又让我们想起了上学期我们学习
过的一篇文言文《童趣》,能不能记住,好我们来齐背第二自然段。
五、深入阅读,感悟体会
1、文章开头交代天气闷热的目的是什么?这让我们想起那篇课文,它的开头也是写闷热的
天气,他们的目的是否相同?给你什么启示?
2、文中写道大家吃了一惊,立起身来,看见爸爸反背着手立在水门汀旁的.草地上看我们描
竹,他明明来到很久了。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爸爸是怎样一个人?
3、丰子恺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他的成长有影响吗?他后来之所以成就卓著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比较欣赏
1、通过爸爸对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介绍,你认为此二者的区别有哪些?讨论一下,结合自己
的认识,归纳一下。(细读5、6自然段。)
⑴中国画不注意像不像,不像西洋画那样画得同真物一样。
⑵颜色方面:中国画以墨和朱砂为颜料。
⑶西洋画则以事物的本来颜色为颜色。
2、归纳:中国画重神似、神韵;西洋画重形似、写实。
补充:中西方在画法方面的基点区别:
⑴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⑵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3)中国画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画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4)中国画不注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⑸中国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3、师小结:
一次童稚的游戏,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
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
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七、总结全文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
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平凡
的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
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
的美。
八、布置作业
1、丰子恺的成功与其父的教育引导有关吗?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给了你怎样
的启发?请以如果我是家长为题写一篇随笔,畅谈自己的教育构想。
2、细读课文第6自然段,归纳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特点,然后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与美
术课上完成一幅水彩画或一幅国画。
丰子恺(画家、散文家)
晚饭后,我和弟弟到屋后的院子乘凉。
内容:在游戏中爸爸引导我们走进艺术殿堂。
夜深人散,我欣赏竹画,心底升起对中国画的由衷爱意。
中心: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竹影的教案10
一、说教材:
《竹影》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篇课文,是艺术大师丰子恺先生的一篇关于
艺术启蒙教育的散文,本文是一篇意蕴清新、淡雅,字里行间充满灵动之美的散文。
儿童的生活、心态是丰子恺的漫画题材,也是他的文章取材之源。正如他在《谈自己的画》
中所说:"我企慕这种孩子们的生活的天真,艳羡这种孩子的广大。"本文就是描述了一群孩子
在月光下描绘竹影的故事。平常的生活小事却传递了一个大道理一童稚的游戏中蕴含着艺术
和美。文中优美的自然景物、浓郁的生活气息、特有的儿童情趣,如同一幅中国画呈现在读者眼
前。读罢文章,不禁让人追忆一段似水年华;咀嚼一味童趣之美;唤醒一缕童真之思。
二、说目标预设:
1.字词积累作为第一个目标。对于初一的学生,夯实基础是很重要的。
2.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内容。
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三个孩子在庭院的种种游戏,引出父亲与孩子便对中国画的讨论。此文
用笔如行云流水,环环相扣。(《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
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3.品读课文生动的描写,体味菖趣美、感受语言美。
充满童趣、生动的描写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作者用生动细致的刻画、巧妙地比喻、富有表现
力的词语,将月夜的景、物、人刻画的生动传神、富有情趣。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本文的语言特
色。
《课标》要求(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欣赏文学
作品,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和本单元"品味并积累优美语言"的目标要求,所以
我确定了此目标。
4.理解课文,体会童稚的游戏口蕴含艺术和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感受艺术和美。
文章并没有单纯写孩子们的游戏,而是不惜大量的笔墨,写父亲引导孩子们了解中国画。父
亲传神的'讲解,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深深的印象,文章结尾,孩子们的意犹未尽,华明的依依
不舍和"我"再欣赏挂在中堂吴旨硕的墨竹的感受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药品研发项目临床试验数据共享与交换合同3篇
- 2024至2030年中国上链跳跃牙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儿童预防雷电
- 培训结束后总结
- 2025版现代物流园区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与咨询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白酒二批经销商区域市场保护协议3篇
- 2024戊己双方关于智能家居系统研发与市场推广的联合开发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光伏发电项目招标代理服务协议6篇
- 2025版建筑防水工程防水材料环保认证及检测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fsc认证家具采购合同范本3篇
- 我会举手来发言(教案)2023-2024学年心理健康一年级
- 形势与政策中国式现代化论文1500字
- 应急预案监理实施细则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
- 焊工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0159高级财务会计试题
- MOOC 工程材料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国高铁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
- 招标代理服务服务方案
-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题及答案(共100题)
- 论苏轼诗词中的旷达风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