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推理与归纳_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推理与归纳_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推理与归纳_第3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推理与归纳_第4页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推理与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推理与归纳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4•建华区三模)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A.某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所以该物质一定能在空气中燃烧 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所以可作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和食盐水三种溶液均能导电,所以溶液一定能导电2.(2024•陇县模拟)解决化学问题中常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比较水和过氧化氢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性质相同 B.分析: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归纳: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一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D.推理: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3.(2024•宁明县三模)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D.金属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都是金属阳离子4.(2024•港南区四模)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和中子可以构成原子核,则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则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5.(2024•天山区校级二模)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硫原子与硫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燃烧必须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只有温度低于着火点才能灭火 D.碳还原氧化铁为置换反应,因此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6.(2024•泰安三模)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比铝更易生锈,因此铁的活动性比铝更强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含多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不是单质 C.温室效应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造成的,因此二氧化碳也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因此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银离子7.(2024•西乡塘区校级模拟)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B.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D.置换反应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则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8.(2024•肥城市二模)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原子、分子中都有电子,所以在所有的微粒中一定有电子 B.因为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因为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铁也可以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 D.因为H2、蜡烛燃烧都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9.(2024•西平县模拟)利用推理、归纳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所以铁制品比铝制品更耐腐蚀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碱溶液pH>7,所以pH>7的溶液均为碱溶液 D.酚酞遇到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所以不能用酚酞区分盐酸和氯化钠溶液10.(2024•玉林一模)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C.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分子、原子不带电,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11.(2024•吉州区校级模拟)“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证据推理合理的是()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一定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会燃烧 B.原子中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C.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微量元素的摄入量越多越好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12.(2024•琼山区校级二模)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则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活泼金属可以和酸反应产生气体,则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单质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13.(2024•罗庄区二模)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因此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14.(2024•济宁二模)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置换反应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所以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15.(2024•吉安模拟)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16.(2024•吉安三模)推理是常用的科学思维,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都含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有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B.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碱能与酸反应,所以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CaCl2中混有的HCl杂质 D.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所以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17.(2024•海东市二模)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鉴别H2和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B.除去铁粉中混有的氧化铁:通过过量CO,高温加热 C.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 D.检验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取样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18.(2024•金凤区校级二模)下列有关推理中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所有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一定条件下,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氧化铝中也含有金属元素,则氧化铝是一种合金 D.pH<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酸性溶液的pH一定小于719.(2024•鹤壁模拟)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能除去油污,汽油也具有乳化作用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贮存在40L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较大20.(2024•蒸湘区二模)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研中有重要意义。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A.因为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铝制品更容易生锈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D.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21.(2024•亭湖区校级三模)“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B.稀盐酸能除去铁锈,所以也能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氧化铜 C.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D.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ZnSO4,所以Cu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22.(2024•政和县模拟)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利用乳化的原理 D.在室温下,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23.(2024•巴林左旗校级一模)“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则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NaOH、Ca(OH)2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24.(2024•南昌县校级模拟)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则铁与氧气接触一定会生锈 B.空气中SO2过多会形成酸雨,则空气中CO2过多也会形成酸雨 C.氖原子质子数为10,则质子数为10的原子一定是氖原子 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则碳单质一定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之推理与归纳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4•建华区三模)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正确的是()A.某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所以该物质一定能在空气中燃烧 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所以可作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和食盐水三种溶液均能导电,所以溶液一定能导电【考点】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稀有气体的用途;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空气与水.【答案】C【分析】A、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来分析;B、根据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C、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D、根据溶液具有导电性的原理来分析。【解答】解:A、某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但不一定能在空气中燃烧,如铁丝,选项推理错误;B、稀有气体可作保护气,但可作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也可能是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氮气,选项推理错误;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选项推理正确;D、盐酸、澄清的石灰水和食盐水三种溶液均能导电,但并不是所有的溶液能导电,如蔗糖溶液中不含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其水溶液不能导电,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2.(2024•陇县模拟)解决化学问题中常用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等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比较:比较水和过氧化氢的元素组成相同,所以性质相同 B.分析: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归纳: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一定有二氧化碳生成 D.推理: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考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及注意事项.【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C【分析】A、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由于二者的分子的构成不同,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有机化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一定有二氧化碳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中和反应的特征、有机化合物的特征、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2024•宁明县三模)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D.金属阳离子带正电荷,则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都是金属阳离子【考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概念;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答案】A【分析】A、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D、根据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D、金属阳离子带正电荷,但带正电荷的微观粒子不一定都是金属阳离子,也可能是质子、氢离子、铵根离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4.(2024•港南区四模)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关系正确的是()A.质子和中子可以构成原子核,则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则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原子结构;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答案】D【分析】A、根据原子结构来分析;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解答】解:A、质子和中子可以构成原子核,但原子核并不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选项推理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物是该物质与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选项推理错误;C、复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但生成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选项推理错误;D、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则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法——类推法,属于易错题目,因而同学们对一些典型的概念、理论准确记忆,理解把握,并多涉猎题型进行训练。5.(2024•天山区校级二模)分析和推理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硫原子与硫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燃烧必须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因此只有温度低于着火点才能灭火 D.碳还原氧化铁为置换反应,因此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元素的概念;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答案】A【分析】A、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进行分析判断。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解答】解: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硫原子与硫离子的质子数相同,它们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B、有机物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C、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只要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即可达到灭火的目的,除了降低温度,还可以通过隔绝氧气、清除可燃物等方法来灭火,故选项推理错误。D、碳还原氧化铁为置换反应,但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Cu+CO2,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6.(2024•泰安三模)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比铝更易生锈,因此铁的活动性比铝更强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含多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不是单质 C.温室效应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造成的,因此二氧化碳也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因此该溶液中一定含有银离子【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及现象;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专题】物质的分类;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答案】B【分析】A、根据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温室效应的成因,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不能得出在空气中铁制品更易被腐蚀,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所以在空气中铁制品更易被腐蚀,故选项推理错误;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含多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不是单质,含有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C、温室效应是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造成的,但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选项推理错误;D、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因此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银离子,因为碳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也生成白色沉淀,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7.(2024•西乡塘区校级模拟)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B.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则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 D.置换反应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则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考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金属与酸的反应原理.【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A【分析】A、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B、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但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氯化亚铁)和H2,故选项推理错误。D、置换反应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但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Cu+CO2,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8.(2024•肥城市二模)推理和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原子、分子中都有电子,所以在所有的微粒中一定有电子 B.因为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因为铁可以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所以铁也可以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 D.因为H2、蜡烛燃烧都生成水,所以燃烧生成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考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原子结构;化合价规律和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答案】D【分析】A、根据常见微粒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化合价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原子、分子中都有电子,但不是所有的微粒都有电子,如H+就没有电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但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如硫酸钠中硫元素为+6价,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但氯化银难溶于水,铜不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气和蜡烛燃烧都生成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燃烧生成水的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9.(2024•西平县模拟)利用推理、归纳的方法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所以铁制品比铝制品更耐腐蚀 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碱溶液pH>7,所以pH>7的溶液均为碱溶液 D.酚酞遇到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所以不能用酚酞区分盐酸和氯化钠溶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金属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答案】D【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根据pH>7的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解答】解:A、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但是铝在空气中表面能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了铝的进一步氧化,故铝更耐腐蚀,故选项推理错误。B、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溶液pH>7,但pH>7的溶液不一定为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D、酚酞遇到酸性和中性溶液都不变色,所以不能用酚酞区分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0.(2024•玉林一模)推理是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 B.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C.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分子、原子不带电,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考点】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B【分析】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D、根据不带电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推理错误。C、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但由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选项推理正确。D、分子、原子不带电,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也可能是中子等,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1.(2024•吉州区校级模拟)“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证据推理合理的是()A.可燃物燃烧时温度一定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以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会燃烧 B.原子中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C.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不利于人体健康,所以微量元素的摄入量越多越好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考点】人体内的微量元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元素的概念;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化学与生活.【答案】D【分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B、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解答】解:A、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是: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因此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可燃物温度不一定燃烧,该选项推理不合理,不合题意;B、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统称为元素,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氖原子和水分子,该选项推理不合理,不合题意;C、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不利于人体健康,但摄入过多也不利于人体健康,该选项推理不合理,不合题意;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该选项推理合理,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2.(2024•琼山区校级二模)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则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活泼金属可以和酸反应产生气体,则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活泼金属 D.单质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考点】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酸的化学性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D【分析】A、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是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是具有均一、稳定性的液体,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C、活泼金属可以和酸反应产生气体,但是和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活泼金属,也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仅由一种元素组成,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3.(2024•罗庄区二模)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铁器在空气中易腐蚀,因此铝制品在空气中也易腐蚀 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则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D【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器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从而发生锈蚀,但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铝制品耐腐蚀,故选项推理错误。B、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故选项推理错误。C、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产生,但是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活泼金属,还可能是碳酸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4.(2024•济宁二模)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置换反应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所以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物质的分类.【答案】C【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构成情况来分析;B、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来分析;C、根据单质的概念来分析;D、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解答】解:A、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如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选项推理错误;B、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CO+CuOCu+CO2,选项推理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选项推理正确;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等,则质子数相等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都是10,不属于同种元素,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5.(2024•吉安模拟)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考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原子结构;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C【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则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D、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虽含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6.(2024•吉安三模)推理是常用的科学思维,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碱都含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有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碱 B.碱的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C.碱能与酸反应,所以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CaCl2中混有的HCl杂质 D.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所以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碱的概念.【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答案】D【分析】A、根据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C、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D、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都含有氢、氧元素,但含有氢、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碱,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B、碱的溶液显碱性,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C、碱能与酸反应,NaOH溶液能除去CaCl2中混有的HCl杂质,但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推理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能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为防止发生变质,氢氧化钠溶液要密封保存,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17.(2024•海东市二模)物质的检验、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鉴别H2和CH4: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B.除去铁粉中混有的氧化铁:通过过量CO,高温加热 C.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过滤 D.检验某固体是否为碳酸盐:取样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产生【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实验设计题.【答案】B【分析】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解:A、氢气和甲烷燃烧都能产生水,因此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都出现水雾,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A不能达到目的;B、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除去铁粉中混有的氧化铁,符合除杂原则,故B能达到目的;C、过量的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氢氧化钡,引入了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能达到目的;D、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的固体有可能是碳酸盐和活泼金属,故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18.(2024•金凤区校级二模)下列有关推理中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所有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B.一定条件下,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氧化铝中也含有金属元素,则氧化铝是一种合金 D.pH<7的溶液呈酸性,所以酸性溶液的pH一定小于7【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D【分析】A、根据带电的微粒可能是质子、电子等微粒进行分析;B、根据溶液的特点进行分析;C、根据合金定义进行分析;D、根据pH<7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pH<7进行分析。【解答】解: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可能是质子、电子等微粒,不一定是离子,错误;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水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错误;C、氧化铝是铝和氧气形成的化合物,不是合金,错误;D、pH<7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pH<7,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在熟悉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整合归纳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把握推理这一常用的学习方法,但推理时要特别注意一些特例的存在。19.(2024•鹤壁模拟)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碱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所以碳酸钠属于碱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汽油能除去油污,汽油也具有乳化作用 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贮存在40L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较大【考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判断溶解和乳化的现象.【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D【分析】A、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乳化作用和溶解原理,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碱溶液的pH大于7,碳酸钠溶液的pH大于7,但是碳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而不是碱,故选项推理错误。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C、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但是汽油能溶解油污,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溶解原理,故选项推理错误。D、6000L氧气加压后可贮存在40L钢瓶中,说明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20.(2024•蒸湘区二模)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研中有重要意义。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A.因为铝比铁更活泼,所以铝制品更容易生锈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 D.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考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固体溶解度的概念;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碱的化学性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答案】C【分析】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C、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溶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溶质质量。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解答】解:A、铝比铁更活泼,但铝制品更耐生锈,因为铝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故选项推理错误。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C、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则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故选项推理正确。D、碱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但是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21.(2024•亭湖区校级三模)“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乳化作用 B.稀盐酸能除去铁锈,所以也能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氧化铜 C.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所以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D.Zn与稀硫酸反应生成ZnSO4,所以Cu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能判断溶解和乳化的现象;金属与酸的反应原理.【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B【分析】A、根据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汽油除油污是溶解作用进行分析;B、根据酸会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进行分析;C、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进行分析;D、根据金属活动性进行分析。【解答】解:A、洗涤剂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是利用乳化作用;汽油除油污,是因为汽油能溶解油污,故错误;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可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稀盐酸也能除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氧化铜,故正确;C、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故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但是混合物中可能含有一种元素,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氧元素,故错误;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锌排在氢前,锌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22.(2024•政和县模拟)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所以汽油除油污也是利用乳化的原理 D.在室温下,碱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考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能判断溶解和乳化的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酸的通性.【答案】A【分析】A、根据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则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选项推理正确。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C、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了乳化的原理,但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溶解的原理,故选项推理错误。D、在室温下,碱溶液的pH>7,但是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23.(2024•巴林左旗校级一模)“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则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NaOH、Ca(OH)2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考点】中和反应的概念及微观本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答案】D【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C、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解答】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B、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但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但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NaOH、Ca(OH)2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24.(2024•南昌县校级模拟)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则铁与氧气接触一定会生锈 B.空气中SO2过多会形成酸雨,则空气中CO2过多也会形成酸雨 C.氖原子质子数为10,则质子数为10的原子一定是氖原子 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则碳单质一定是由碳原子构成的【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金属与金属材料.【答案】C【分析】A、根据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质子数为10的原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碳单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但是铁与氧气接触不一定会生锈,还需与水分接触,故选项推理错误。B、空气中SO2过多会形成酸雨,但空气中CO2过多不会形成酸雨,会导致温室效应,故选项推理错误。C、氖原子的质子数为10,则质子数为10的原子一定是氖原子,故选项推理正确。D、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但是碳单质不一定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如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不能盲目推理,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考点卡片1.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知识点的认识】设计与评价实验方案是基于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基于对常规实验手段、常见仪器使用熟练掌握;基于对各部分知识的融会贯通;基于对实验手段优劣的辨析.具体来说,化学实验方案设计是一种高层次的能力考点,它分为实验原理设计和实验操作步骤设计;而评价是从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上来说的,一般遵循以下七个原则:1.能否达到目的.2.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3.原料的利用率高低.4.过程是否简捷优化.5.对环境有无污染.6.实验误差的大小.7.有无创意等等.最佳方案的设计应该符合这七个原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实验目的实现,还必须具有快捷而正确的操作步骤设计.【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是以教材中的典型实验为突破口,考查学生基本的实验能力;以“双基”为载体,全面考查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有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等,中考重点是让学生根据实验情景,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解题方法点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反应原理→选择仪器药品→设计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记录现象和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而实验方案的评价应是注意的: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简便易行、安全环保、节约快捷、效果显著等等;若有不妥,可参考评价的七原则,给出合理的改进方案.2.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知识点的认识】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就是指氧化物的具体辨析,也就是从氧化物的组成特点上,来分析判断一下某物质是不是氧化物.所谓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物质.根据氧化物的概念,不能看出氧化物的组成特点是含有两种元素,并且其中一种必须是氧元素(如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铜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氧化物的概念及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微粒性、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物质的分类、元素的名称(或分类、元素符号)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氧化物的概念及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物质的分类、有关概念和氧化物的辨析(或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简单分类、有关概念和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时,切不可将其和物质的简单分类孤立开来;要注意氧化物的概念是建立在化合物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要判断某物质是不是氧化物,要先看看它是不是纯净物,是不是化合物,然后,再从组成上识别它是不是氧化物.而不能只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不管它是否为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就盲目地来妄加判断;否则将会事倍功半.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知识点的认识】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等);而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如空气、海水等).它们的特点是:纯净物只含有一种物质,混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纯净物是一个相对概念,也就是相对于混合物来说,其纯度比较高罢了;实际上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就拿目前纯度最高的高纯硅来说吧,它的纯度是99.999999999%,但是它还是含有0.000000001%的杂质的.【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分类和类别辨析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物质的分类、类别辨析(或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4.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知识点的认识】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如铁、氧气等);化合物是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硫等).由此可见,它们的相同点是:它们都是纯净物,都是元素的存在状态;不同点是: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化合物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由此可见,它们的概念是建立在纯净物的基础上的,是从元素角度引出的两个概念.【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元素组成、物质的分类和类别辨析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物质的分类、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的辨析(或判断)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从概念上看,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不能反过来说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单质;例如,白磷和红磷,虽然都由磷元素组成,但它们不属于一种物质,因此,它们混合后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更谈不上单质了.同理,化合物中含有多种元素,但是也不能反过来说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就是化合物;例如,空气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氮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等多种元素组成,但是由于它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更不是化合物了.5.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知识点的认识】有机物的特征是它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其基本特性是:大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熔点较低;绝大多数有机物受热容易分解、容易燃烧,有机物的反应一般比较缓慢,并且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有机物的分类标准有多种,因此它所分的类别也有多种.在初中阶段,经常按照有机物结构中的碳的骨架进行分类.具体将有机物分为“链状结构化合物”和“网状结构化合物”两种.聚合物的特性是由其结构决定的;具体有如下两种:1.链状结构的具有热塑性;即链状结构化合物(即聚合物,如聚乙烯塑料)加热时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后又可以熔化的性质.2.网状结构的具有热固性;即网状结构化合物(即聚合物,如酚醛塑料,俗称电木;脲醛塑料,俗称电玉)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的性质.【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有机物的特征、基本特性、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物质的组成和构成、化合物的分类和类别辨析、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有机物的特征、基本特性、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有机物的特征、基本特性、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机物的辨析和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有机物的特征、基本特性、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对有机物进行判别时,首先要明确它们都是化合物的一类;只有确认某物质是化合物以后,才可根据有机物的概念、宏观组成特点,来确认它到底是不是有机物.但是,少数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因此把它们看做无机物.2.在对有机物进一步进行分类、判别时,只要记住常用的代表性的物质类别即可.即聚乙烯塑料属于链状结构化合物;酚醛塑料(俗称电木)和脲醛塑料(俗称电玉)属于网状结构化合物;等等.3.对于聚合物的特性来说,可以根据联系着生产生活实际来进行理解和识记.这样将会是事半功倍!6.稀有气体的用途【知识点的认识】常见气体的用途,主要是指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的用途.具体浅谈如下:1.氧气的用途可概括为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两个方面.例如,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燃料燃烧、炼钢、金属切割、宇宙航行等都来不了氧气的参与.2.氮气的用途是它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还可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氮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医疗上可用液氮冷冻麻醉等.3.稀有气体的用途是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时常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如航标灯、闪光灯、霓虹灯等;氦、氖、氩、氪、氙等可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4.二氧化碳的用途是用于灭火,用作化工原料和气体肥料,其固体(即干冰)可作制冷剂.并且,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就无法满足人和动物所需的有机物的合成和对氧气的需求;以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和自然界的碳、氧的循环,等等.5.氢气的用途是不仅可作高能燃料,也可用作制盐酸、合成氨等化工生产的原料,还可利用它与金属氧化物(如三氧化钨)、硅化合物(如四氯化硅)的反应制取金属和单晶硅.并且,有时还用来充灌探空气球,等等.6.一氧化碳的用途是用作燃料,还可用作冶金工业中的还原剂,等等.7.甲烷的用途主要是用作燃料,还可用作化工原料,等等.【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常见气体的用途及相关知识,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常见气体的用途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氮气和稀有气体作保护气的考查,对二氧化碳的用途的考查,以及对氢气和甲烷作气体燃料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对这一块知识考查重点.其中,氮气还是考查的重中之重.并且,主要是考查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以及食品包装时充氮以防腐等.【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常见气体的用途,尤其是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氢气和甲烷等气体的用途及其相关性质;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等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7.氧气的化学性质【知识点的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是指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还有能支持呼吸.即它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可以与非金属、金属、化合物等多种特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反应剧烈程度因条件不同而异,可表现为缓慢氧化、燃烧或爆炸等,但在反应中都放出大量的热.具体情况如下:1.氧气与非金属反应,例如:(1)木炭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气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但是,当氧气不充足时,会生成一氧化碳)(2)硫在氧气里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即二氧化硫);(3)红磷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即五氧化二磷),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而白磷可以与空气中氧气的发生缓慢氧化,达到着火点(40℃)时,引起自燃,(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会有水雾生成.2.氧气与金属反应,例如:(1)镁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即氧化镁);(2)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即四氧化三铁);(3)铜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加热,会逐渐变成黑色的固体(氧化铜).3.氧气与化合物反应,例如:(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2)甲烷(沼气)在氧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呈蓝色,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还会有水雾生成.(3)酒精(乙醇)在氧气中或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罩一干冷烧杯在火焰上还会有水雾生成.(4)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集气瓶的内壁有水珠出现,并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即二氧化碳).(5)葡萄糖在酶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4.呼吸作用是生物从自然界里吸入氧气,而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实际上它是一种缓慢氧化.【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反应现象、文字表达式或化学方程式等,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并且,经常将其与“蜡烛燃烧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酒精等可燃气体的化学性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