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模型、符合、原子结构-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1页
专题06 模型、符合、原子结构-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2页
专题06 模型、符合、原子结构-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3页
专题06 模型、符合、原子结构-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4页
专题06 模型、符合、原子结构-2022-2023学年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浙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6模型、符合、原子结构微观粒子结构模型1.模型:模型是依照实物的现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物品,是用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表现手段,如图画、图表等。2.符号:代表事物的标记。我们曾经用过的符号有:速度v、时间t、质量m、密度ρ、电流I、电压U、电阻R等。3.微观粒子结构模型(1)分子不断运动:如在远处可闻到花香,衣箱中樟脑球时间久了就不见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等;(2)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湿衣服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干得快等;(3)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最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被压缩,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两者的体积之和;物质的热胀冷缩等现象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原子结构与特点1.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年份模型类型发现人内容1803实心球模型道尔顿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单位,原子是一个实心小球1897葡萄干---布丁无核模型汤姆生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在其中1911原子行星模型卢瑟福带正电的原子核像太阳,处中心,电子像行星围绕核运行1913电子壳层模型玻尔电子在核外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2.原子的构成:(1)原子核: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2)核外电子(带负电荷).(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在这个原子质量中所占的比重极小。3.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4.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都由更微小的基本粒子---夸克构成。同位素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如碳元素就是所有核电荷数为6的原子的总称。元素属于客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2.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如氢有氕、氘、氚三种同位素原子。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3.元素的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相对原子质量。一、模型、符号(共12题;共28分)1.()模型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A.光线 B.磁感线C.水分子 D.氢元素【答案】D【解析】、A.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线,属于模型,故A不合题意;

B.磁感线并不存在,用它描述磁场的分布规律,属于模型,故B不合题意;

C.用大圆表示氧原子,用小圆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水分子,属于模型,故C不合题意;

D.用字母H表示氢元素,是符号,不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可以是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③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模型可以是某种物体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像,可以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所以①②③④正确;故答案为:D.3.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就可以结成冰,俗称“热冰”,如图为其模拟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分子个数发生变化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排列从无序转为有序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答案】A【解析】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分子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只是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错误;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空隙发生变化,属于物体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正确;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排列从无序转为有序,正确;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正确;故答案为:A.4.小卡片有助于科学学习。请仔细观察下列四张小卡片内容,属于符号的是()A.磁感线 B.时间C.一氧化碳分子 D.眼球结构【答案】B【解析】A.磁感线的图,属于模型;

B.t表示时间是符号;

C.此题是一氧化碳的模型图,属于模型;

D.此图是眼球结构模型;故答案为:B.5.(2022八下·仙居期末)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是()A.电压表B.原子结构C.磁场的磁感线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答案】A【解析】V不能反应电压表特征。属于符号。BCD都能反应各自事物特征,属于模型。故选A。6.(2022八下·诸暨期末)下列四幅图片,属于符号的是()A.碳元素B.碳原子结构C.足球烯D.壤土类土壤的组成【答案】A【解析】碳元素符号不能反应元素特征,是符号;BCD选项都可以反应对应事物特征,是模型。故选A。7.(2022八下·新昌期末)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属于模型的是()A.当心触电标志B.北京冬奥会会徽C.文明城市车贴D.空气的各成分体积组成【答案】D【解析】A:当心触电标志,属于符号。

B:北京冬奥会会徽,属于符号。

C:文明城市车贴,属于符号。

D:空气的各成分体积组成,属于模型。故选D。8.(2022八下·永康期中)模型常常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复杂事物,仔细观察四幅图片,不属于模型的是()A.眼球结构 B.大众汽车标志C.浙江省地图 D.甲烷分子【答案】B【解析】A:眼球结构为模型。

B:大众汽车标志图为某汽车品牌的标志,不属于模型;

C:浙江省地图为模型。

D:甲烷分子为模型。故选B。9.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A.B.C.D.【答案】C【解析】当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变成水蒸气后,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空隙增大了。从宏观上看,就是水蒸气的体积变大了,即相同体积的空间内,水分子的个数减少了。

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10.常见分子模型的形象表示方法有两种:球棍模型、比例模型。(1)请你写出图中乙烷对应的模型分别属于哪种表示方法。(2)能清楚地反映乙烷分子中碳、氢原子的大小和相对位置的是。A.球棍模型 B.比例模型【答案】(1)比例模型;球棍模型(2)A【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为比例模型,而为球棍模型。

(2)能清楚地反映乙烷分子中碳、氢原子的大小和相对位置的是球棍模型,故选A。11.符号: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像(形)、文字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和而引起的混乱。常见的符号有v(速度)、(时间)、I(电流)、m(质量)等。【答案】事物外形不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解析】符号: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像(形)、文字等。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常见的符号有v(速度)、(时间)、I(电流)、m(质量)等。1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微观结构。如图是某原子结构模型,它表示了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在核外空间高速运动。【答案】电子【解析】在原子中,原子核在原子所占体积很小,电子在核外空间高速运动。二、微观粒子模型13.如图中甲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乙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空隙,分子间空隙比原子间空隙大【答案】D【解析】A.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故A正确不合题意;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D.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空隙,但是分子间的空隙不一定大于原子之间的空隙,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14.图为甲烷燃烧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出现的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分别为()A.4和3 B.2和3 C.3和4 D.3和3【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可知,甲烷燃烧过程中分子为:、、、,即分子有4种。

而原子为:、、,即原子有3种。故选A。1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同种分子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图片中存在和两种原子,故A不合题意;

B.图片中存在、、3种分子,故B不合题意;

C.图片中存在、2种分子,故C不合题意;

D.图片种只存在1种分子,故D符合题意。故选D。16.(2022八下·南浔期末)观察下图中的分子模型,一种圆圈代表―种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B.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C.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D.不同的分子里不可能有相同的原子【答案】D【解析】A.根据氢分子可知,相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一氧化碳分子可知,不同种类的原子可以构成分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碳的分子可知,相同种类不同数目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一氧化碳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可知,不同的分子里不可能有相同的原子,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7.(2022八下·滨江期末)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B.分子质量一定比原子大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分子间有空隙,而原子间无空隙【答案】C【解析】A.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故A错误;

B.分子质量不一定比原子大,故B错误;

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C正确;

D.分子间和原子间都有空隙,故D错误。故选C。18.(2022八下·滨江期末)英国科学家在金星大气层中发现了“生物标志”——磷化氢(PH3)气体。如果用“O”表示氢原子,用“”表示磷原子,则下列模型可以表示磷化氢分子PH3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根据化学式PH3可知,磷化氢分子由1个磷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故D正确,而A、B、C错误。故选D。19.如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不同点是。(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答案】(1)1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合理即可)(2)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合理即可)【解析】(1)1个甲烷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所以甲烷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

(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3)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20.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化氢分子中有种原子,甲醛分子中有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个原子,1个甲醛分子中有个原子,1个水分子中有个原子。(2)比较氢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为。(3)比较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为。【答案】(1)2;3;5;4;3(2)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合理即可)(3)种类相同、个数不同的原子,可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合理即可)【解析】(1)①根据图片可知,过氧化氢分子中有2种原子,

②根据图片可知,甲醛分子中有3种原子;

③根据图片可知,1个甲烷分子中有5个原子;

④根据图片可知,1个甲醛分子中有4个原子,

⑤根据图片可知,1个水分子中有3个原子。

(2)根据图片和可知,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

(3)根据图片和可知,种类相同、个数不同的原子,可构成不同物质的分子。21.(2022八下·柯桥期末)为了贯彻“碳达峰”、“碳中和”理念,冬奥会摒弃了用氟利昂做制冷剂,而是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制冰技术,原因是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过程见下图。

(1)从微观解释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2)在氟利昂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作为催化剂的是。【答案】(1)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或每个分子含的氧原子个数不同)(2)过氧化氯(Cl2O2)【解析】(1)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臭氧分子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或每个分子含的氧原子个数不同)。

(2)根据图片可知,反应前后过氧化氯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因此催化剂为过氧化氯。22.(2021八下·长兴期中)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1)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甲烷 B.金刚石 C.水银 D.氮气(2)如图分别是物质发生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①图1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改变的是;②图2表示的变化,从微观角度看,在变化前后,一定改变的是。(填“分子”或“原子”)【答案】(1)B;C(2)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分子【解析】(1)甲烷由分子构成,A错误;金刚石、水银都由原子直接构成,B、C正确;氮气由分子构成,D错误;

(2)①图1表示的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②图2表示的变化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原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23.(2021八下·柯桥月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醛分子中有种原子;1个甲烷分子中有个原子;(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答案】(1)3;5(2)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3)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解析】(1)根据甲醛分子的结构图可知,这个分子有3种原子;根据甲烷分子结构图可知,这个分子有5个原子。

(2)比较氢分子(或氧分子)与水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分子可以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3)比较过氧化氢和水分子、乙炔分子和甲烷分子,可得出的结论是:分子不同是由于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或数目不同。三、原子结构模型(共16题;共43分)24.()小柯学习科学知识时很懂得联想和类比。他想,书本上说卢瑟福研究发现的原子结构模型叫太阳系模型,如果把八大行星看作是原子中的八个核外电子的话,那么()A.“太阳”相当于一个原子B.“太阳”中肯定有八个中子C.“太阳”中肯定有八个质子D.“太阳系”相当于一个碳原子【答案】C【解析】将太阳系看作一个原子,则中间的太阳相当于原子核,周围的八大行星相当于八个核外电子。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其中一定有八个质子,而中子数不能确定,故C正确,A、B错误;

根据“质子数=原子序数”可知,“太阳系”相当于氧原子,故D错误。故选C。25.()1911年卢瑟福团队用一束α粒子(带正电荷)轰击金箔时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由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A.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原子核外是空的,不存在其他粒子B.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说明原子核带正电C.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相对较大D.α粒子的质量比核外电子的质量大得多【答案】A【解析】A.多数α粒子直接穿过,说明它们几乎没有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那么原子核外大部分是空的,但是却存在电子,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少数α粒子发生偏移,是因为它们受到原子核的排斥力。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原子核带正电,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相对较大,故C正确不合题意;

D.α粒子的质量比核外电子的质量大得多,即使撞击上也几乎不改变运动方向,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26.()推理是研究和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1个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C.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电子构成D.由1个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答案】A【解析】氢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一个电子。而反氢原子与它质量相同,即具有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只是电性相反,即它含有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和1个带正电荷的电子。

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27.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A.分子 B.元素 C.原子 D.单质【答案】B【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则动物肝脏和坚果中的“铁”和“锌”应该为元素,故B正确,而A、C、D错误。故选B。28.日本福岛核泄漏成分中有碘-131和铯-137等。碘与铯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C.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不同【答案】A【解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而质子数=核电荷数,因此相同元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质子数,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29.据科学家推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3He,每一百吨3He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在地球上,氦元素主要以4He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4He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 B.3He和4He互为同位素C.3He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 D.4He和3He是同种元素的同种原子【答案】B【解析】A.4He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故A错误;

BD.3He和4He的质子数都是2,而中子数分别为1和2,应该为同位素,故B正确,D错误;

C.3He原子的质子数为2,相对原子质量为3,则中子数为:3-2=1,故C错误。故选B。30.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下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丁互为同位素 B.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甲、丙为同一种原子【答案】B【解析】甲的核外电子数为1,则它的质子数为1;丁的核外电子数为2,则它的质子数为2。二者的质子数不同,肯定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

乙的核外电子数为2,则质子数为2,那么乙和丁的质子数相同,为同种元素,故B正确;

甲的核电荷数为1,则它的质子数为1;丙的的核电荷数为1,则丙的质子数为1,则甲和乙的核电荷数相同,故C错误;

甲和丙的质子数相等,但是中子数不同,那么为同位素原子,故D错误。

31.下列粒子:夸克、原子、质子、原子核,按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 B.原子、原子核、质子、夸克C.原子、质子、原子核、夸克 D.质子、夸克、原子、原子核【答案】A【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而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而质子由夸克构成,那么按照空间尺度由小到大排列为: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故A正确,而B、C、D错误。故选A。32.如图为小明制作的原子模型,外圈上的小球为电子,内圈为原子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模型表示一种碳原子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C.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2个电子上D.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答案】D【解析】根据图片可知,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质子数为2,那么该原子为He,故A、B错误;

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而电子几乎没有质量,故C错误;

该原子核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故D正确。故选D。33.目前普遍认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u夸克和d夸克的两类夸克构成的。u夸克带电量为+(23)A.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B.质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C.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2个d夸克构成D.质子由2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中子由1个u夸克和1个d夸克构成【答案】C【解析】由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设质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x、y,x、y取正整数,

则x×2解得:x=2、y=1;

设中子中u夸克d夸克个数分别是m、n,m、n取正整数。

m×(+234.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这就是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该实验不能证明的是()A.原子核体积很小B.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D.原子核质量相对较大【答案】C【解析】A.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只有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α粒子碰到的原子核体积很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方向直接通过,说明原子不是实心球体,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不能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说明α粒子碰到的原子核的质量比较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C。35.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三种原子,“”“”“”表示原子中的不同微粒。②原子中质子数为;①②③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是。【答案】1;①②【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②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根据“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知,它的质子数为1;

(2)根据图片可知,①原子的质子数为1,②的质子数为1,③的质子数为2,则①②的质子数相同,那么为同种元素。36.通过分析下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原子种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原子1101碳原子6666原子种类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氧原子8888钠原子11111211结论1:。结论2:。结论3:。结论4:。【答案】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或不同种原子的质子数不相等,合理即可)【解析】结论1: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结论2: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

结论3:根据氢原子可知,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结论4:根据氢原子可知,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或不同种原子的质子数不相等)。37.(2022八下·南浔期末)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1911年,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2)如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__。A.建立模型的过程 B.得出结论的过程C.提出问题的过程 D.验证证据的过程(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答案】(1)正电荷(2)A(3)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属箔后运动方向不变【解析】(1)1911年,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故选A。

(3)卢瑟福在α散射实验中(α粒子带正电荷),断定原子中的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他的依据是:大多数α粒子通过金属箔后运动方向不变。38.(2022八下·柯桥期末)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结构模型。(1)以下是科学家及其提出的原子结构假设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2)1919年科学家卢瑟福用氢原子核轰击氮原子核,结果得到氧、氢两种原子。某学生说:”这是一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元素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取。”小柯认为这位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