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3生物实验探究【解题技巧】一、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①发现和提出问题:需要对自然现象和事物进行各种观察,而且需要提出具有科学意义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价值,并能通过实验或收集资料给予答案的②建立假设:针对提出的问题构想的一个假设。不能凭空乱想。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方案③收集事实与证据:利用计划和方案得到相应的事实与证据,分析实验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④检验与评价⑤合作与交流二、生物探究题:中考科学中的生物实验题常考有酶活性的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探究,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等等实验,这些内容要一一突破。【例题精析】一.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1.小明查阅资料发现一些金属离子会影响根的向地生长,他想探究Ca2+在根的向地生长中的作用,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和用具:胚根等长的萌发玉米种子、含EDTA(EDTA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Ca2+)的琮脂帽、含ca2+的琼脂块、空自琼脂块、培养皿等。步骤一,将含EDTA的琼做成组状,分别套在萌发玉米种子胚根的根冠外(示意图如图);步骤二:取A、B两个培养皿在每个培养皿中放置适量步骤一处理过的玉米种子;步骤三:移去玉米种子胚根根冠外的含EDTA的琼脂帽。在A组的胚根上方放一个空白琼脂块,在B组胚根上方放一个含Ca2+的琼脂块。将胚根水平放置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胚根的生长方向。实验现象:A组胚根水平生长,B组胚根向上生长。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一的作用是。(2)本实验研究的结论是。(3)科学家进一步证实,根冠中生长素的分布受Ca2+浓度的影响。当胚根水平放置时在重力作用下Ca2+向根冠下侧移动,导致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请用生长素分布解根的向地性。【解答】解:(1)EDTA的作用是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Ca2+。(2)本题重在研究Ca2+、生长素分布与作用原理(而本题用胚根做试验材料),首先要搞清楚已知的试验一中甲、乙两组的试验不同条件和引起的不同现象。甲组没有改变胚根的任何物质(比如Ca2+)的含量和分布,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乙组中含EDTA的琼脂帽除去了胚根尖端周围与之临接部位的Ca2+,胚根水平生长,由此可知胚根向重力生长与否与胚根尖端Ca2+分布和含量有关。(3)把生长素与Ca2+关联起来,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表现出促进植物生长,超过这个浓度则抑止生长。植物的不同部位生长素作用的最适浓度不同(根所要求得最适浓度10﹣10mol/l,茎要求的最适浓度10﹣4mol/l),即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的生长表现为抑止,而对茎的生长则是促进;超过一定浓度,茎的生长亦将受到抑止。)由上胚根水平放置时,重力诱导Ca2+向根冠下侧移动,导致胚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比远地侧高,则可以得出胚根的生长素分布与向重力生长的关系简述如下: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生长素可促进生长,高浓度则抑止生长。对根来说,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慢;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较低,生长快,因而胚根弯曲向下生长。故答案为:(1)去除与其临接部位的Ca2+(2)胚根向重力(下)生长与(根冠部位的)Ca2+有关。(3)生长素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生长素可促进生长,高浓度则抵制生长。对根来说,生长素的最适浓度低,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生长慢;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较低,生长快,因而胚根弯曲向下生长。2.海藻中所含维生素丰富,常作为美容产品的原料。有人通过实验探究某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以获得最大产量(注:产量指单位体积的藻体干重)。(1)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海藻时,培养液中除了所有无机盐外,还需要通入。(2)氧气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曲线中的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之一。(3)向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配成不同浓度的培养液,在一定光照条件下培养该海藻,测定海藻的生物量如表:葡萄糖浓度(g/L)00.10.20.40.61.0海藻生物量(g/L)0.840.931.001.030.790.67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还设计了在0.2~0.6/L葡萄糖浓度之间、更细分的浓度梯度实验,其目的是。(4)综合上述实验,影响该海藻产量的因素是。【解答】解:(1)在有光条件下培养海藻时,培养液中除了所有无机盐外,还需要通入空气,目的是提供光合作用所需CO2。(2)氧气释放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如上图所示,曲线中的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时海藻的最佳培养条件之一。(3)通过表格分析最佳葡萄糖浓度会出现在0.2﹣﹣﹣0.6g/L之间,要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还需在0.2﹣﹣﹣0.6g/L之间更细分的浓度梯度。(4)根据图,获得该海藻最大生物量需光照强度适宜,据表格知需添加适宜浓度葡萄糖。因此,综合上述实验,影响该海藻产量的因素是适宜光照,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故答案为:(1)CO2光照(2)B;(3)确定培养海藻的最佳葡萄糖浓度;(4)适宜光照,添加适宜浓度的葡萄糖。3.小明同学对大白菜在秋冬季节霜冻后吃起来有点甜的现象比较好奇,查阅获取资料如下:资料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以淀粉方式存在,淀粉是不甜的。资料2:科学研究表明,在冬季,一些蔬菜的植株体内会产生葡萄糖,溶于水后使细胞液中糖分增加、细胞液的凝固点降低,这样细胞液就不容易结冰,植株就不容易被破坏。资料3:萄萄糖溶液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可生成砖红色沉淀,而淀粉不反应、据此可以检验葡萄糖的存在。(1)分析资料1和2可知,冬天时一些蔬菜变甜,是这些植物对的一种适应。(2)基础资料分析小明提出了探究的问题:低温下大白菜能将其植株内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该同学利用碘液(检验淀粉存在)、新制的氢氧化铜、酒精灯、研钵若干、烧杯(编号1﹣4号)、试管若干、冰箱(冷藏室温度4℃左右,冷冻室温度﹣10℃左右)等器材,在常温下(20℃左右)利用新鲜的大白菜为原料,进行了实验探究。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重复实验。记录现象并得出初步结论。【解答】解:(1)“分析资料1和2可知,冬天时一些蔬菜变甜”,使“细胞液中糖分增加,细胞液的凝固点降低,这样细胞液就不容易结冰,植株就不容易被冻坏”。因此是这些植物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2)步骤一:在大白菜基部切取一段叶片,置于研钵中研磨直至出现汁液,将等量汁液分别移入1号、2号两个烧杯中步骤二:在1号烧杯中加入碘液,发现变蓝色步骤三:在小试管中加2毫升质量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4至5滴质量分数为0.05%的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步骤四:把小试管中的物质倒入2号烧杯,加热至沸腾并搅拌,发现蓝色沉淀逐渐消失并出现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1)低温环境(2)步骤一:在大白菜基部切取一段叶片,置于研钵中研磨直至出现汁液,将等量汁液分别移入1号、2号两个烧杯中步骤二:在1号烧杯中加入碘液,发现变蓝色步骤三:在小试管中加2毫升质量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4至5滴质量分数为0.05%的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步骤四:把小试管中的物质倒入2号烧杯,加热至沸腾并搅拌,发现蓝色沉淀逐渐消失并出现砖红色沉淀4.吸烟有害健康,戒烟难是因为吸烟者对烟焦油中的尼古丁等产生依赖。研究发现,烟焦油对涡虫神经系统的影响与人相似。某科研小组将涡虫作为实验对象,研究烟焦油浓度变化对其移动速度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①挑选体长相近的涡虫40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放入浓度为0.03mg•mL﹣1、0.05mg•ml﹣1的烟焦油溶液中处理12小时,使涡虫对所处浓度的烟焦油产生依赖。②将甲组涡虫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0.03mg•mL﹣1、0.01mg•mL﹣1的烟焦油溶液中。将乙组涡虫随机分成C、D两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0.05mg•mL﹣1、0.03mg•mL﹣1的烟焦油溶液中。③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取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又做了多组实验,实验现象一致。回答下列问题:(1)A组和B组是一组实验,变量是。(2)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后,取平均值的目的是。(3)比较A组和B组,C组和D组,涡虫对烟焦油产生依赖的表现相似,即
。(4)由于对不同浓度烟焦油产生依赖,D组和组涡虫在同一浓度烟焦油溶液中移动速度不同。【解答】解:(1)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烟焦油溶液浓度。(2)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后,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小误差。(3)比较A组和B组,C组和D组,涡虫对烟焦油产生依赖的表现相似,即对一定浓度烟焦油产生依赖的涡虫,置于更低浓度的烟焦油溶液中移动速度减慢。(4)由于对不同浓度烟焦油产生依赖,D组和A组涡虫在同一浓度烟焦油溶液中移动速度不同。故答案为:(1)对照;烟焦油溶液浓度;(2)减小误差;(3)对一定浓度烟焦油产生依赖的涡虫,置于更低浓度的烟焦油溶液中移动速度减慢;(4)A;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5.种子的萌发需要能量,主要通过分解有机物获得,这个过程需要淀粉酶等参与。科研人员研究重金属汞离子(Hg2+)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将小麦种子分为8组分别用Hg2+浓度为0、0.1、0.2、0.3、0.4、0.5、0.6、0.7mmol/L的溶液培养,7天后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每组做3次重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实验中设计Hg2+浓度为0这一组,目的是。(2)设计8组Hg2+的不同浓度,目的是;实验中每组做3次重复的目的是。(3)分析图中数据,当Hg2+浓度为,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发生显著降低。这种变化最终导致种子作用减弱,使细胞供能不足,种子萌发受到影响,发芽率降低。(4)另外,金属汞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主要产生于工业废水和废电池中,它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不断积累,它会造成人体神经系统的损害,目前汞中毒防治已造成世界面临的重要课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一个建议如何防治汞的污染?【解答】解:(1)实验中设计Hg2+浓度为0这一组,目的是设计对照实验。(2)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设置重复组并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实验中每组做3次重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减少误差,提高可信度。(3)从图甲中可以看出,当Hg2+浓度超过0.3mmol/L时,曲线明显下降,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降低。这种变化最终导致种子呼吸作用减弱,不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足够的氧气,从而种子萌发受到影响,发芽率降低。(4)手机、电脑等电子垃圾也含有较多的重金属,作为中学生,尽量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积极寻找妥善回收利用电子垃圾的方法等。故答案为:(1)设计对照实验(2)使数据更加准确;减少偶然性(3)0.3mmol/L;呼吸(4)尽量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积极寻找妥善回收利用电子垃圾的方法等6.种子萌发需要能量,主要通过分解有机物获得,这个过程需要淀粉酶等参与。科研人员研究重金属汞离子(Hg2+)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将小麦种子分为8组分别用Hg2+浓度为0、0.1、0.2、0.3、0.4、0.5、0.6、0.7mmol/L的溶液培养,7天后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每组做3次重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实验中每组做3次重复的目的是;设计Hg2+浓度为0的这一组,目的是。(2)根据实验目的,应测定不同Hg2+浓度影响下,小麦种子和相应的变化。(3)分析图1,当Hg2+浓度超过mmol/L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降低。(4)分析图2,简要描述随着Hg2+浓度升高,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导致种子作用减弱,使细胞供能不足,种子萌发受到影响,发芽率降低。【解答】解:(1)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实验中每组做3次重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因素,提高可信度。设计Hg2+浓度为0的这一组,目的是设置对照组,与Hg2+浓度为0.1、0.2、0.3、0.4、0.5、0.6、0.7mmol/L的溶液进行对照试验。(2)从材料分析中可知,科研人员研究重金属汞离子(Hg2+)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3)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Hg2+浓度超过3mmol/L时,曲线下降,说明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降低。(4)从图2中可以看出,当汞离子/(Hg2+)浓度不超过0.3mmol/L时,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抑制不显著;当汞离子/(Hg2+)浓度超过0.3mmol/L时,对淀粉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变化最终导致种子呼吸作用减弱,使细胞供能不足,种子萌发受到影响,发芽率降低。故答案为:(1)减少偶然性(或避免偶然性);设置对照组(或设置对照或设置对照实验)(2)发芽率;淀粉酶活性(3)0.3(4)当汞离子/(Hg2+)浓度不超过0.3mmol/L时,对淀粉酶活性影响/抑制不显著;当汞离子/(Hg2+)浓度超过0.3mmol/L时,对淀粉酶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呼吸三.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共1小题)7.馒头是用小麦的面粉制成,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取甲、乙、丙三支洁净的试管进行如下实验:甲:2mL1%淀粉溶液+2mL唾液→37℃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乙:2mL1%淀粉溶液+2mL清水→37℃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丙:2mL1%淀粉溶液+2mL唾液→100℃水浴保持8分钟→加2滴碘液并摇匀→观察颜色。(1)在该探究实验中能形成组对照实验。(2)面粉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小麦种子中的。(3)实验结果:甲组不变蓝、乙组变蓝、丙组不变蓝。请分析丙组不变蓝的原因:。(4)小麦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这与根吸收水的功能是相适应的。正常情况下,外界土壤溶液的浓度总是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5)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既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密切相关,又与细胞内能量转换密切相关的结构是。(6)如图是某植物一昼夜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曲线。在A、B、C、D、E时分别选择一片大小、朝向、叶龄相同的叶,摘下后既放入中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清水冲洗,最后同时比较五个叶片的颜色,其中蓝色是最深的是时所取的叶片。【解答】解:(1)甲与乙、丙分别都只有一个变量唾液、温度,因此在该探究实验中能形成2组对照实验。(2)小麦是单子叶植物的种子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面粉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小麦(一种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胚乳。(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丙组不变蓝。(4)小麦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这与根吸收水分的功能是相适应的”。正常情况下,外界土壤溶液的浓度总是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5)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时储存能量;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呼吸作用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同时释放能量。因此“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既与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密切相关”,又与细胞内能量转换密切相关的两种结构是叶绿素、线粒体。(6)“如图是某植物一昼夜吸收二氧化碳速率的变化曲线。在A、B、C、D、E时分别选择一片大小、朝向、叶龄相同的叶,摘下后既放入酒精中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清水冲洗,最后同时比较五个叶片的颜色”,其中D时光合作用的时间最长制造的淀粉最多,因此蓝色是最深的是D时所取的叶片。故答案为:(1)2(2)胚乳(3)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4)根毛;小于(5)叶绿体、线粒体(6)酒精;D四.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8.小亮为了探究西红柿光合作用强弱与光照强弱的关系,探寻最适宜西红柿生长的光照强度,实验过程如下:取几株都有5片叶片的西红柿植株,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采用7种不同的光照强度,并通过隔热装置使光线能通过而热量不能通过.实验开始他测定了CO2的浓度,12小时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表:温度(℃)光照强度:普通阳光(%)开始时的CO2浓度(%)12小时后CO2浓度(%)2500.350.36825100.350.34225200.350.30625400.350.28925600.350.28225800.350.28025950.350.279(1)小亮要用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怎样最好地图示结果?(在四项备选项中选择).A.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B.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C.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D.开始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2)实验中对西红柿植株上的叶片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叶片数量相同,还要考虑其他因素,请列举一项.(3)小亮对探究结果感到失望.他说:“我仍然不能确切地知道哪种光照强度最好?”请你为他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建议..【解答】解:(1)小亮为了探究西红柿光合作用强弱与光照强弱的关系,题中提出“小亮要用曲线图表示他的实验结果”,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因变量为“12小时后CO2浓度”,因此12小时后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纵坐标和横坐标,C正确.(2)由于不同株植物株高、叶片数虽相近,但叶面积等其他方面不一定相同,因此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和片面性,实验中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叶片的表面积、叶片的颜色、叶龄等.(3)实验设置中看出,Mikael只是对利用了不同百分率的普通阳光进行实验,最强为95%的普通阳光,但是不能确定提高光照强度对番茄的生长是否有利,因此可以增加若干实验组,使光照强度为普通阳光的100%及以上,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故答案为:(1)C;(2)叶片的表面积、叶片的颜色、叶龄等;(3)增加若干实验组,使光照强度为普通阳光的100%及以上(只答出“增加实验组”,不给分;答出增加实验组,使光照强度为普通阳光的95%以上,但未明确答出还要增加实验组使光照强度为普通阳光的100%及以上,给1分)9.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原料,以东湖里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活动。第一步:取三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和3号。第二步:在1号、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碳酸氢钠溶液(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第三步:将三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的底部,如图。第四步:将1、2号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3~4分钟,3号试管置于暗处,观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有气泡(氧气)产生和叶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如表。试管试管中的液体条件实验现象1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灯光照射有气泡,叶片上浮2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灯光照射无气泡,叶片无上浮3碳酸氢钠+新鲜菹草叶片黑暗无气泡,无叶片上浮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作为对照的是号试管。该组实验说明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2)1号和3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该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3)在以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该活动小组利用1号试管又进行了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1020304050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6535156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的距离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植物光合作用。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解答】解:(1)2装置中的蒸馏水中不含二氧化碳,由于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2装置中的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1装置中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含有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因此1装置中的绿色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作为对照的是1号试管。实验现象,1装置有气泡,叶片上浮,此实验现象可以证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实验现象2装置无气泡,无叶片上浮,没有进行光合作用,1装置有气泡,叶片上浮,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3)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物和光源的距离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反比,距离灯越近,植物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增加光照强度。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2)光照;光照;(3)反比;越强;增加光照强度。五.探究扦插材料的处理10.春季,人们常采用扦插的方式对柳树进行繁殖.扦插时,柳树枝条带有腋芽的成活率高,还是无腋芽的成活率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腋芽的有无与成活率的关系.(1)作出假设:.(2)实验变量:.(3)实验步骤:①材料准备:取20支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②分组:A组10支,枝条均保留2﹣3个腋芽.B组10支,均去掉腋芽.分别挂上标签.实验中选用10支枝条,而不是1支枝条,目的是.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并在的环境条件下培育.(4)观察记录:培育一段时间后,比较A、B两组茎段新叶和生根的数量,并作好记录.(5)实验结果:A组成活率高于B组.实验结论:.(6)为了提高柳树扦插的成活率,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你还能提出其它探究性的问题吗?.(提出一个合理问题即可)【解答】解:(1)作出假设:有腋芽的枝条成活率高.(2)实验变量:腋芽的有无.(3)实验步骤:①材料准备:取20支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柳枝.将枝条下端均切成斜向切口,这样处理有利于成活,其理由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②实验中选用10支枝条,而不是1支枝条,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因此用10支枝条做实验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③将A、B两组的茎段按要求插入土壤中,并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培育.(5)实验结果:A组成活率高于B组.实验结论:扦插时柳树枝条腋芽的有无与成活率有关,有腋芽的枝条成活率高..(6)为了提高柳树扦插的成活率,关于扦插材料的选择和处理,还能提出其它探究性的问题:①枝条的长短与成活率有关吗?②枝条的老嫩与成活率有关吗?③枝条切口的形状与成活率有关吗?(其他答案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柳树枝条带有腋芽成活率高(2)腋芽(3)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小误差,增加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相同且适宜(5)柳树枝条带有腋芽成活率高(6)①枝条的长短与成活率有关吗?②枝条的老嫩与成活率有关吗?③枝条切口的形状与成活率有关吗?六.探究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11.如图1是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作用是使装置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稳定),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玻璃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移动距离经计算获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气体体积变化如图2所示。(1)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该气体的量为毫升。(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在光照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对照组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5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3)理想条件下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回答相关问题:温度(℃)5101520253035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mg/h)1.01.752.53.253.753.53.5黑暗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mg/h)0.50.751.01.52.253.03.5①若实验过程中昼夜一直不停光照,则温度约为时植物生长速度最快。②若每天提供12小时光照,其余时间黑暗处理,则24小时内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的温度约为。【解答】解:(1)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维持试管中二氧化碳量的恒定,因此试管中气体含量的变化就是氧气的变化。由于总光合量=净光合量+呼吸量,图乙植物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时,1小时气体体积为150毫升,所以当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司,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该气体的量为150+50=200(毫升)。(2)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本实验还应设置对照实验,以排除温度、大气压等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因此“在光照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对照组刻度管中的红色液滴较初始位置向右移了5毫升”,其可能的原因是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的变化)对实验的影响。(3)表格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为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为呼吸速率,并且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①在温度为25℃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为3.75mg/h,此时植物生长速度最快,因此“若实验过程中昼夜一直不停光照”,则温度约为25℃时植物生长速度最快。②白天的积累量﹣夜间的消耗量=一天中有机物的积累量,表格中可以看出温度为20℃时,一天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为3.25﹣1.5=1.75mg/h,该积累量最大。因此“若每天提供12小时光照,其余时间黑暗处理”,则24小时内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时的温度约为20℃。故答案为:(1)200(2)环境物理因素(如温度变化等)对实验的影响(合理给分)(3)①25℃②20℃1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CO2含量和光照强度对某种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在25℃的室温下,利用生长状况相同的若干同种鲜树叶进行实验(CO2缓冲液能调节密闭小室内CO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测量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组别实验条件液滴移动的量(mL/h)光照强度(lx)CO2体积分数(%)16000.04右移2.228000.04右移6.0310000.04右移9.0410000.05右移11.2512000.04右移9.0614000.04右移9.0(1)不考虑密闭小室内温度的变化,装置中液滴右移的原因是相同时间内树叶光合作用产生的CO2体积(选填“>”“=”或“<”)呼吸作用消耗的CO2体积。(2)与第3组实验相比,第5、6组实验中,液滴右移的量没有增加,主要是受
的影响。(3)分析表中组数据,可以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对该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4)分析表中数据,说说光照强度对该树叶光合作用的影响:。【解答】解:(1)液滴右移说明了容器内气体的体积增加了,因为二氧化碳被吸收了,所以体积发生变化的只有氧气,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体积大于呼吸作用吸收的氧气。(2)5、6组与第三组相比,光照强度增加了,液滴右移的距离没有增加是因为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没有改变,主要是受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影响。(3)(4)比较1、2、3可以看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一定时,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比较3、5、6可以看出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故答案为:(1)>;(2)二氧化碳体积分数;(3)1、2、3;(4)二氧化碳体积分数一定时,光照强度越强,光合作用越强;光照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七.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13.图甲是测量种子萌发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变化的实验装置。锥形瓶中放的种子事先用水浸泡过并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过(不影响种子生命力)。实验开始时U形管左侧与右侧液面相平,每隔半小时利用标尺量出右侧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实验结果见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种子为什么要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清洗?。(2)此实验的实验目的是测量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速率(填“二氧化碳”或“氧气”)。(3)分析3.5~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请设置此实验的对照实验。(5)由于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体积改变,在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增大,在2小时时刻变化0.2个单位,那么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此时实际呼吸速率是单位/小时。【解答】解:(1)为了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果,实验中将种子预先在稀释的消毒剂中浸泡以杀死种子表面的微生物。(2)据图甲可知,该实验装置测量种子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主要原因是种子有氧呼吸消耗了氧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锥形瓶内的气体总量减少,U型管右侧液面上升,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测定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的速率。(3)0~3.5小时内气体体积变化原因:种子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放出CO2被KOH溶液吸收,锥形瓶中气体体积缩小,3.5小时~4小时内标尺读数没增加最可能的原因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4)本实验存在的问题是没有设计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数据不能准确反映真实情况。因此需要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即用等量消毒液杀菌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装置同于实验组。(5)由柱形图分析可知,在最初2小时U形管液面上升5.6﹣2.3=3.3个单位,而由于外界温度、压强的改变导致气体体积改变,在对照实验中气体体积变化在最初2小时是+0.2个单位(标尺读数增加0.2个单位),因此实际上液面上升3.3﹣0.2=3.1个单位,则同等条件下萌发的种子此时实际呼吸速率是3.1÷2=1.55单位/小时。故答案为:(1)杀死种子表面的微生物,防止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干扰实验结束(2)氧气(3)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不消耗O2(4)用等量消毒液杀菌过的死种子代替实验组中的活种子,其他装置同于实验组(5)1.5514.为了探究“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步骤I:选取体积大小相近、薯皮未损伤、其它状况相同的马铃薯,分为16等份,4份为一组,分别均匀喷洒等质量的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丁香提取液和清水(见下表),放在阴凉通风处迅速晾干。组别ABCD试剂0.0025%丁香提取液0.0050%丁香提取液0.0075%丁香提取液清水样品份数4444步骤II:把经过预处理的马铃薯用网袋装好后,放在温度为12℃、湿度为50%的恒温恒湿培养箱中储藏180天,储藏期间每隔45天各取出一组样品测定其呼吸作用强度,并绘图(呼吸作用强度表示每千克马铃薯每小时减少的质量为多少毫克)。请回答:(1)马铃薯的块茎生殖属于。(2)设置D清水组的作用是。(3)上述实验的变量是。(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解答】解:(1)马铃薯进行繁殖时,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的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做无性生殖。(2)、(3)探究“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是丁香提取液的浓度。变量改变的ABC组是实验组,D组是对照组。因此设置清水组的作用是对照。(4)从图中看出,丁香提取液的浓度越大,马铃薯的呼吸作用强度越低。因此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有抑制作用。故答案为:(1)无性生殖(2)对照(3)丁香提取液的浓度(4)丁香提取液对马铃薯呼吸作用强度有抑制作用八.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15.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选填一项);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并在两烧杯中各插入等量且生长状况相似的新鲜芹菜,将甲烧杯30℃的环境中,将乙烧杯放在其他条件和甲烧杯一样,但温度为5℃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烧杯,小李同学做该实验是要探究。【解答】解:(1)导管自下而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现的部位是导管,说明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2)通过实验可知,同侧茎中的导管,向同侧的叶片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故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故选D。(3)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有境温度、光照强度、空气湿度、空气流动状况等等,一般情况下,温度越高植物蒸腾作用越旺盛,因此甲烧杯30℃的环境中,将乙烧杯放在其他条件和甲烧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饲料行业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人民当家作主
- 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推广活动总结
- 儿科门诊护理工作总结
- 网络行业运营员培训心得
- 音乐行业客服工作总结
- 美容美发店前台服务感悟
- 2024年美术教案(汇编9篇)
- 力瓦工程合同(2篇)
- 冲刺班协议书(2篇)
- GA/T 1740.2-2024旅游景区安全防范要求第2部分:湖泊型
- 2023年开封粮食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全国“纪检监察”业务相关知识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2025年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期末检测卷(三)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2024-2030年中国儿童内衣行业运营状况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吉首大学《高等数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打印和复印服务协议
- 针灸习题库(附参考答案)
- 前置胎盘手术配合
- 期末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