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达标测试卷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达标测试卷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达标测试卷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达标测试卷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达标测试卷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A1.奕曾写道:“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为此,洋务派(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企业C.兴办新式学校

D.成立海军衙门C2.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爱国人士容闳提议清政府选派幼童留洋以求引进西学,革新社会,获准后赴香港,招考幼童一百二十名……詹天佑与蔡绍基、梁敦彦等首批幼童三十人赴美学习,这些人学成回国后,为我国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段材料说明(

)A.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B.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C.洋务运动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D.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B3.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他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他”是(

)A.左宝贵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张之洞B4.(2020·河南)据记载,开平矿务局开采的煤炭就在天津市场销售,把日本的煤炭挤出了天津市场。这表明洋务运动一定程度上(

)A.增强了清朝军事实力

B.抵御了列强经济上的侵略C.推动了工商业的繁荣

D.根除了外国侵略者的势力D5.(2021·山东济南市中区期末)八年级某同学准备制作一期题为《百年史笔话英豪——近代风云人物》的墙报。其中可以入选“甲午英烈”栏目的历史人物是(

)A.洪秀全

B.曾国藩

C.左宗棠

D.邓世昌C6.(2020·合肥四十二中模拟)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D7.《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列强直接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8.(2020·常德)梁启超在回忆19世纪80年代的情形时说:“朝士皆耻言西学,有谈者,诋为汉奸,不齿士类”,而到了19世纪末,却出现了“举国若狂,人人竞言西学”。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中国(

)A.社会性质的变化B.民族危机加深,救亡意识凸显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自强求富理念的推广C9.(2020·宿州九中模拟)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写道:“相当一部分学者在洋务运动期间也经历了思想的转轨,比如康有为,以及他在万木草堂中培养出来的弟子们。广东这一小撮士人这个时候思想上已经很先进了。”“这一小撮士人”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比洋务派更加爱国C.主张从制度上变革

D.摒弃了儒学的束缚A10.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史实与推论的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A.公车上书打破了清朝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B.百日维新挽救了民族危亡C.“明定国是”诏书颁布标志着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D.戊戌政变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C11.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对义和团)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基本态度是(

)A.请求列强帮助镇压义和团B.支持义和团反侵略战争C.暂时控制和利用义和团D.镇压、剿灭义和团D12.

(2020·北京朝阳区一模)维新的曙光刚刚显露,却瞬间消失。激愤的中国农民烧教堂,杀洋人。联军长驱直入,攻占北京,再遭国耻。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依次是(

)A.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C.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D.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13.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侵略者纷至沓来,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以下对这些条约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南京条约》使列强的侵略由沿海深入到内陆②《马关条约》打击了中国民族工业③《辛丑条约》使清王朝的内政外交受洋人控制④三个条约的签订都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A14.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B.太平天国运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C.《辛丑条约》—中国近代史的开始D.洋务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二、材料解析题(共55分)15.(2021·重庆万州第二中学期中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复兴之路》解说词材料二昨日下午,法国皮诺家族在国家博物馆将圆明园流失文物青铜鼠首和兔首无偿捐赠给中国,这是圆明园被劫掠文物首次以无偿捐赠的方式回归。国家文物局已将这两尊兽首划拨国家博物馆收藏,并将于近期公开展出。至此,圆明园12兽首中已有7件回归。——《新京报》材料三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耳,岂足济夫实效……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摘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材料四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材料五《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画中的熊譬喻沙俄,横霸无忌的样子,占东三省;虎譬喻英国,守住不放的样子,占长江一带;香肠譬喻德国,贪得无厌的样子,占山东地区;蛙譬喻法国,任意收揽的样子,占广东、广西、云南地区;太阳譬喻日本,它的光线照到福建地区;鹰譬喻美国,飞来分食。(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和材料二中的圆明园的鼠首和兔首流失海外分别指的是什么战争?(4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2)材料三中“清国……之败”的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对中国民族经济危害最大的是哪一条款?(3分)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材料四出自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2分)《辛丑条约》。(4)材料五反映了19世纪末中国怎样的社会状况?(3分)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5)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反抗外来侵略屡战屡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回顾这段侵略史,你有什么感悟?(8分)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腐败。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言之有理即可)16.近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自己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1)依据材料一,指出与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并说明该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的作用。(6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引进了机器工业,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材料二1898年6月16日,光绪皇帝与康有为对话节选(如图)(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的什么主张?(3分)政治变革(或变法图强)。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梁启超《变法通议》(3)材料三中梁启超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三的主张是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8分)变革封建官制。戊戌变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事,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起了启蒙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或从技术层面上升到政治制度层面,推动中国近代化)。(4)三则材料反映的事件最终结果怎样?结合所学知识,选其一分析其成或败的原因。(8分)都失败了。示例一: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最终失败。示例二:戊戌变法因慈禧太后发动了戊戌政变而最终失败。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发动群众,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加上顽固派势力的强大,最终失败。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同治十三年(1874年),李鸿章上《筹议海防折》,提出朝廷应向海防倾斜,“海防与塞防之争”渐渐演变成各派之间的“爱国与卖国之争”。其实,此次大论战的实质,是国力日益衰微的大清朝,如何在东部沿海与西北边疆两个战略方向上,分配有限战略资源的政策大讨论。李鸿章力主加强海防,目的在于防范强势崛起的日本,左宗棠强调塞防与海防并重,反对削减西北战费,也是着眼于解决阿古柏入侵的燃眉之急,遏制觊觎新疆的沙俄及英国的气焰,以后的实际历史演进,固然证明左宗棠收回相当于六分之一中国领土面积的新疆,功在千秋,但李鸿章所担忧的东部沿海危机,最终也全面爆发。——《左宗棠和李鸿章30年恩怨》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