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学导练-复习参考】高三政治(人教版)基础训练:必修3-第1课-文化与社会_第1页
【优学导练-复习参考】高三政治(人教版)基础训练:必修3-第1课-文化与社会_第2页
【优学导练-复习参考】高三政治(人教版)基础训练:必修3-第1课-文化与社会_第3页
【优学导练-复习参考】高三政治(人教版)基础训练:必修3-第1课-文化与社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农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活动中积累起来的阅历结晶,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它对农业生产起着确定的指导作用。这说明()A.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制造的主体是宽敞农夫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气D.文化现象无处不在解析:农谚是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对自然规律的总结,说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A项符合题意;文化制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B项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答案:A2.(福州质检)近年来,我国建设了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训练基地,开展了“创新绿色家园,建设富有新村”等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这表明()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能够在人们生疏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气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乐观参与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通过建设文明训练基地和开展一系列活动,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得以加强,这说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也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①③符合题意;题意不体现精神力气向物质力气的转化,也不体现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④不选。答案:C3.近年来产生的网络新词,像“给力”、“涨时代”、“神马都是浮云”等,多为新大事、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A.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B.文化创新是文化进展的目的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制造文化D.文化创新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解析:网络文化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故C项符合题意;A、B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来源于创作者的灵感”说法错误。答案:C4.毛泽东不仅是宏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宏大的诗人。他一贯主见“诗言志”。有位外国人在谈到毛泽东和中国革命时说,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这主要说明()A.思想、抱负、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B.诗人的气质和风范成就了毛泽东的宏大形象C.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展产生深刻的影响D.先进的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进展起打算作用解析:B项不符合实际,不选;D项错误,经济、政治打算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材料信息表明的是毛泽东的诗词所体现的精神对中国历史进展的深刻影响,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不选,故选C项。答案:C5.(烟台二模)孔庙、孔府、孔林合称为“三孔”,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不行多得的历史文化巡游胜地。“三孔”就是一本很好的历史教科书,均带有深厚的文化颜色。这说明()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B.文化能促进经济社会进展C.精神产品具有继承性D.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三孔”带有深厚的文化颜色,可见文化需要通过物质载体呈现出来,故答案为D项。答案:D6.(九江模拟)秉持“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牺牲精神、战斗激情,鲁迅以匕首和投枪一样的笔写下“民族魂”;怀着“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满腔赤忱,延安的文艺工作者让秧歌、小说都成为“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表明()①社会制度的变革打算着文化的进展方向②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制造并享用文化③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制造的主体④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改造社会的强大精神力气A.②④B.③④C.①②D.①④解析:材料强调,文艺工作者怀着满腔赤忱创作了反映时代特征的优秀文化,并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前进的武器,故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文化制造的主体,故③说法错误。答案:A7.(镇江二模)不同时代的着装向我们表达了()A.文化是对确定经济政治的正确反映B.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C.不同时代的经济政治活动孕育了不同的文化D.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精神力气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既可能是对经济政治的正确反映,又可能是歪曲反映,排解A项;此题没有体现文化的超前与落后,排解B项;此题没有体现文化对社会进展的作用,排解D项。答案:C8.(厦门模拟)近期,韩国神曲《江南style》风靡全球,韩国也借此推出了“首尔—南怡岛感受‘江南style’5日游”线路,带游客感受韩国江南的奢华与时尚。一些国家的旅游爱好者愿去首尔“追踪”《江南style》。这说明()①文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又对社会生活有广泛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融为一体,文化正在成为经济的一部分③文化的作用日益突出,并打算着社会经济的进展程度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对经济进展具有重要作用A.③④B.①④C.②④D.②③解析:韩国借《江南style》风靡全球之机,推出旅游线路,一些旅游爱好者愿去首尔“追踪”《江南style》,说明文化对社会生活和经济进展有重要的影响,①④可选;②中文化是经济的一部分的说法错误;③错在“打算”上,夸大了文化的作用。答案:B9.(云南统考)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进展大富强若干重大问题的打算》,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心全会的议题。中心高度关注文化是由于()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②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进展③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气,也是物质力气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②错误,优秀的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进展;④错误,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气。答案:A10.(福州二模)闽南古民居以红砖为主色调,砖石结合,“出砖入石”,形成了“红砖文化”的独特建筑特色,引起人们对这一建筑文化的广泛关注。“红砖文化”体现了()A.文化就是人类制造的产品B.文化就是体现在建筑上的历史遗产C.文化内涵是建筑业进展的基础D.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解析:此题考查文化的特点。A、B、C三项说法本身都错误,排解即可。答案:D11.(青岛二模)近一段时期,乔布斯与苹果公司备受关注。苹果公司卖的不仅是iPhone、iPad,更是一种文化。文化是苹果公司的卖点,也是这家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企业的灵魂。这表明()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确定的物质载体②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不断加深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要重视提高商品的文化含量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通过产品呈现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推动产品销售,并且让世界接受其企业文化,可见①②③④均正确,答案为D项。答案:D12.(秦皇岛模拟)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增加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推动文化事业全面富强、文化产业快速进展。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的整体实力是由于()A.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C.文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基础D.文化打算经济、政治解析:A项不符合题意;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是经济和科技,C项错误;经济、政治打算文化,D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满分52分)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文化传播的力气对比方面,发达国家与进展中国家存在很大差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雄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拥有大量的现代化传播工具,把握着强大的信息传播网,垄断着国际舆论和新闻发布渠道,向世界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地推销其价值标准、意识形态。德国记者约瑟夫·乔菲甚至认为,美国的软实力“甚至比它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还要强大。美国的文化,不论是粗俗的还是高雅的,都猛烈地向外散射,类似于罗马帝国时代,但更具有新颖性……美国的软实力遍及世界各个角落。”(1)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13分)(2)面对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我们应当如何应对?(13分)解析:本题第(1)问主要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等角度开放回答;第(2)问主要从如何增加文化竞争力的角度开放回答。答案:(1)①材料反映了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世界多极化的进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企图减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7分)②材料还反映了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处于弱势地位的进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进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6分)(2)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需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进展训练和科技,为经济建设供应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8分)②同时,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5分)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年来,广东省的一些城市开展城市精神的争辩与提炼,如惠州市将“崇文厚德,包涵四海,敬业乐群”等三种提法纳入城市精神;深圳市将市民精神提炼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这些城市精神既富有时代特色,又呈现了城市自身的文化内涵。材料二某市委书记在参与争辩时指出“城市的进展最终还是以文化论输赢”,并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要把文化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城市的强大推动力。只有富强的经济而没有昌盛的文化,只有物质的丰富而没有文化的全面进展,就称不上“全面小康”。(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12分)(2)结合材料二,联系所学的“文化生活”学问说明各级党委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竞争力”。(14分)解析:第(1)问中材料一主要反映了文化生活的多样性,材料二主要反映了文化的作用;第(2)问主要强调优秀文化对社会进展的促进作用。答案:(1)①首先,文化生活无处不在;其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生活。材料一中,各城市的城市精神既有共同点又有自己的特色就说明白这一点。(6分)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气,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