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一、内容分析1.设计思路这段内容要讲清楚的两个核心概念是“差异的空间尺度”和“差异的变化规律”。教材内容也围绕这两个概念开放。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无论在自然地理过程上,还是在自然地理特征上,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地域)差异。而空间差异有不同的尺度,正像教材中讲的那样,海陆差异是全球性的地域分异,陆地上的自然带是相对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还有更小尺度的区域差异。从哲学的角度看,差异是确定的,而统一是相对的。建立这个概念极为重要,由于它能够挂念我们更加科学地分析地理问题。例如区域比较是地理学习中常用的方法,然而选择比较的区域,在空间尺度上要有可比性。区域差异是有规律可循的。教材从自然带的分布现象入手,分三个方面重点叙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和分异规律: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主要受海拔影响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侧重分析了不同的景观特征。通过本节教学,让同学建立对地域差异的感知,并通过景观图片和有目的的启发式提问、探究式的争辩,引导同学分析归纳地域分异的规律及成因,最终通过课堂练习来达到强化学问、培育力量的目的,通过贴图玩耍来挂念同学树立地域差异的空间概念。2.“活动1”和“活动2“的设计意图这两个活动旨在引导同学分析如何正确地利用地域分异规律。活动1的问题本身是比较开放的,结论也无对错之分,关键是通过研讨,使同学懂得在生态建设中应当敬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这样才能更科学地建设和爱护环境。西北地区生态建设问题是一个真实的问题,因此对这个问题的争辩有肯定的现实意义。在研讨过程中,要留意教材给出的限定条件:西北地区。因此要考虑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并参考这里给出的小资料,然后再进行分析。活动2的问题是关于旅游线路设计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看作一个虚拟的问题,由于实际中是很难做到的,目的只是让同学加深对垂直带谱的理解。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模块①的最终一节内容,从它的位置支配就可以看出它的定位:即是对自然地理学问的总结、归纳和融合。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同学已有的旧学问,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同学的思维,培育同学的地理思维力量。本节教材从总体上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之一──差异性,二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供应的图表、资料必需有利于同学分析、推理力量的培育和提高。三、课程目标1.学问与技能⑴生疏地域差异;⑵了解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分异规律;⑶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力量,以及地理空间思维力量的培育;⑷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⑴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学问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⑵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学会从学习中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⑶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沟通、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⑴感悟生活中的地理学问无处不在。⑵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四、教学重点1.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之一──差异性。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五、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六、课时支配:2课时七、学问结构八、教学设计第1课时【引入新课】1.从复习提问入手。先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缘由;接着复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即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直接缘由;再复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2.用景观图片引入。老师出示两幅反映不同地域特点的自然景观图片,问同学能反映出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特点?(或者,老师提问同学旅游经受,将不同同学到过的不同地区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对比)3.设问引入。老师首先提出一个观点: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中不行能存在任何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然后问同学是否认可这种观点。老师总结,引出课题自然地理环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差异性。【承转、过渡】从总体上看,全球陆地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严格地说,全球没有两个地域的环境是完全一样的,即表现出格外显著的地域差异。(一)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板书)1.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板书)【设问、分析】:为什么在陆地环境中存在着地域差异呢?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洁的。由于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不同,自然环境明显是不一样的。假如我们有可能做一次长途旅行,如从我国酷热的华南到温凉的北方,或者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从高山的山麓攀登到山顶,都会有明显体验。2.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3.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板书)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肯定规律的。(打出投影胶片图5.6或利用挂图,并板书简洁图示如下)(提示:老师可结合复习气候的内容)老师先画出上图的左半部分──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然后让同学结合课本图5.6完成右半部分内容。[师]同学们在完成填图的过程中,有没有发觉一些特殊的地方?[生]有的,有些自然带和气候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师]对,一般状况下,一种气候区是对应一个自然带的,但有两个是特殊的,一个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两种自然带──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而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两岸的气候不同(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所对应的自然带却相同,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第2课时【引入新课】(提问)请几位去过不同地区旅游的同学,说一说当地的景观和我们中山有什么不同。并指出这种不同就是地域差异性的表现。并复习自然带的分布。[师]同学们有没有发觉全球的自然带分布其实是有肯定的规律的。(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板书)【引导同学读图分析、并提出问题思考】为什么我国南方酷热而北方温凉呢?(同学回答、老师解释)由于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方纬度低,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大,地表面获得太阳光热多,所以气候酷热、气温较高;而北方地区所处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光热少,所以气候温凉、气温较低。同学们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自然带从南向北(或从北向南)大致与纬线方向分布全都,即作东西方向延长、南北方向更替,自然带的这种分布规律称为纬向地域分异规律。[师]比如说我们假如坐火车从中山动身到北京,一路上会依次看到什么自然带的景观呢?[生]依次会消灭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景观。1.由赤道到两极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板书)(进一步设问让同学思考)同学们再认真读图:看看世界上还有哪些地区的自然带也具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同学回答、老师解释)对!如非洲大陆、南美洲安第斯山的东部地区,自然带的分布大致也具有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从图中分布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纬向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的,而不同的热量条件又会引起水分条件的变化。因此,纬度方向上的地域分异实际上也是温度和水分条件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读图]老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同学结合上述分析将课本两幅景观图5.7、5.8粘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上。【设问】同学们再看我国的状况,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多雨而内陆地区干旱,自然带又表现出不同的分布规律,这是为什么呢?[生]由于离海的远近距离不同,获得水分多少也不同[师]对,由于我国东部靠大海(太平洋)由于各地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多少就不一样,各地表现出不同的干湿状况,生长着不同类型的植被,发育着不同的土壤,从而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景观和自然带。大致呈南北方向延长、东西方向更替。2.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板书)分析、讲解: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亚欧大陆中部,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两边靠大洋,所受风向不同(东面为季风,夏季吹东南季风,而西面为西风),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草原→荒漠的有规律变化。图5.9、5.10两幅景观图,就是一个明显的对比。(老师出示世界地图,让同学完成粘图)【承转】有的同学在假期里可能登过山,登上山顶有什么感觉呢?[生]略[师]对!特殊是海拔高度比较大的山脉,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气温、空气中的水分都会发生变化,所以一些地方有“一山有四季”的说法。这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水热状况、自然景观也随着发生变化的规律,称为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板书)(利用投影胶片或景观图分析图5.11)喜马拉雅山地区由于海拔高度大(珠穆朗玛峰8844.43米),垂直自然带发育是比较典型的。从它所处的纬度来看,它的基带(最下面的一个自然带)与平地上的自然带是全都的,即为常绿阔叶林带。随着高度的增加,自然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老师依图分析)处于赤道四周的高山,如非洲的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分异同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像。【承转、过渡】以上我们简要地分析了陆地环境的三种地域分异规律。实际上,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有其一般性,也有它的特殊性。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陆地环境由于受到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因素的影响,也会消灭一些不规律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非地带性。(三)不规律的非地带性现象(板书)【分析、讲解】例如,我们在学校地理中学过绿洲。还记得,什么叫绿洲呢?(同学回答)对!在干旱沙漠中,只要有水,就可以植树、种草、种庄稼,这样的地方就叫绿洲。绿洲可以消灭在温带沙漠中(如我国新疆),也可以消灭在热带、亚热带沙漠中,所以它是一种没有肯定规律的非地带性现象。再比如,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太平洋沿岸),有一条狭长的(热带)荒漠带,而缺少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还主要是分布在赤道以北地区(引导同学读5.6图分析)。这主要是受大的地形起伏的影响。由于南美洲西部是一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受其影响,两边的气候状况不同,所以就消灭了分布规律不同的自然带,这也是一种非地带性现象。最终可以把本节课的内容概括成下面一个表格,便利同学巩固记忆。分异规律 表现形式 主导因素由赤道到两极 沿纬线变化方向更替 热量由沿海到内陆 大致沿经线变化方向更替 水分垂直地带性 由山麓到山顶,垂直更替 水热非地带性 无肯定形式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课堂小结】陆地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而且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则是确定的。但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是有肯定规律的,在规律性当中而又表现出了其简单性。自然带的分布是简单的,这是自然地理环境(地球表层)千变万化、纷繁简单的根源所在;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这是人类生疏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有规律分布的自然带构成了全球和谐的自然环境整体。自然带之间错综简单的、微妙的要素关系,有很多是人类还没有生疏到的。因此,人类不能任凭去破坏任何哪怕是极微小的环节,或许它带来的影响会是全球性的。我们要在简单的自然环境中把握其内在规律,特殊是要从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联系上把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进展生产,造福人类,实现人地关系的和谐。爱护地球环境,人人有责。九、板书设计其次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概念2.差异性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3.陆地环境差异性的体现──自然带二、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1.地带性分异规律⑴由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以热量为基础⑵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中纬度最明显⑶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十、练习设计(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消灭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B.由沿海向内陆分异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2.各自然带沿着南北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这种现象称为()A.纬度地带性B.由沿海向内陆分异C.非地带性D.垂直地带性3.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A.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B.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C.南北纬35°~50°之间的大陆东部D.南北纬50°~70°之间的宽敞地区4.世界上由沿海向内陆分异最明显的是在哪个大陆的中纬地区()A.北美大陆B.南美大陆C.亚欧大陆D.非洲大陆5.温带森林中,在大陆东、西部都有分布,且具有不同气候特点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6.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的地区是()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赤道地区D.高纬地区7.海拔高度相近的高山地区,垂直分布层次最多的自然带的山区是在()A.中纬度的东部季风区B.亚寒带地区C.亚热带地中海区D.热带雨林地区图表示的是某山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8~10题。8.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带、高山草原带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9.打算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山脉走向D.山体坡度10.该山可能位于()A.赤道四周B.40°S四周C.40°N四周D.极圈四周(二)综合题11.读“我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字母代表自然带名称是:A._______带,B._________带,C._______带。(2)自然带沿北纬40°自东向西的分布,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分布规律。这种分布规律的产生主要受________条件的影响较大。从全球来看,这种分布规律在_______纬度地区表现得最典型。(3)A自然带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气候;B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塑造C自然带地表景观的主要外力是_________。(4)限制C自然带农业生产进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_。【答案要点】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A C C B D A A A11.(1)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C.温带荒漠带(2)由沿海向内陆分异水分中(3)温带季风温带草原风力(4)水(或水分)十一、课后反思1.对于本节课概述部分有以下几点建议:(1)本课的教学可以看作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归纳、总结并加以系统化。因而要充分利用旧知,利用积累的生活阅历,进行区域对比,使同学建立“区域是有差异的”的观念。然后再从同学谈到的例子,以及老师依据需要补充的例子中,抽象出区域空间尺度的概念,并与同学一道对它们进行归纳和总结。(2)重点叙述陆地自然带。有两层意思要明确,一是陆地自然带的形成缘由,其中气候因素起打算作用,其他因素与之相适应;二是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教学中要贯彻这样一个观点,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辨证统一的。老师可以引导同学对比教材图5.7热带雨林景观图与图5.8苔原景观图,一方面让同学直观地感到地域分异的存在;另一方面,让同学体会同一自然带内自然环境又具有整体性,表现在景观具有全都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女职工权益保护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四)
- 2024年内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土地承包种植合同3篇
- 2025版个人土地开发合作合同
- 2025年度绿色能源创业项目合伙人协议书模板4篇
- 教育培训在创新驱动下的新局面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生态环卫绿化服务外包全面实施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承包协议4篇
- 2025版个人住房贷款保证担保与资产证券化合同2篇
- 科技驱动的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 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规程
- 北师大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件
- 2024年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招录2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高频考点、难点(含详细答案)
- RFJ 006-2021 RFP型人防过滤吸收器制造与验收规范(暂行)
- 盆腔炎教学查房课件
- 屋面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施工方案及方法
- 新概念英语课件NCE3-lesson15(共34张)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电视剧《琅琊榜》特色分析
- 5A+Chapter+1+Changes+at+home+课件(新思维小学英语)
- 安徽省2023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