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9~2021年高考真题备选题库第六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考点一城市的区位与城市的等级体系1.(2021广东文综,28分)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进展快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依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2)西宁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因素的影响。(3)1996~2008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缘由分别是什么?(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解析: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大的缘由、影响城市形态的自然因素、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缘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及可能带来的问题,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力气。第(1)题,西宁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快,气温日较差大。第(2)题,西宁位于湟水谷地,其城市形态主要受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第(3)题,读图可知,西宁市耕地所占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耕地所占比重下降的缘由是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和退耕还林、还草,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上升的缘由是城市化及工业化的进展等。第(4)题,读图可知,西宁市工业结构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这种工业结构可能带来资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答案:(1)海拔高,夏季凉快;气温日较差较大(2)地形河流(3)耕地:比重下降。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进展。(4)特点: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能耗产业比重大。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2.(2021四川文综,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3)分析A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材料二2022年7月甲国打算修建沟通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水闸式水道。出名的巴拿马水道就是接受水闸来调整船只航行水位的。如下图所示,加通湖的湖水注入水闸,船由大西洋进入,依序经过1、2、3号水闸,上升至加通湖面,然后经过4、5、6号水闸,下降至太平洋洋面,完成航行。(4)依据巴拿马水道通航原理,分析L湖给甲国开凿水闸式水道供应的必要条件。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城市分布特点、工业区位因素和湖泊给开凿水闸式水道供应的必要条件,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力气。第(1)题,地理位置可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描述。第(2)题,城市分布特点可从城市的空间分布、密集程度和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来分析。第(3)题,A城成为服装生产中心的区位因素可从原料、交通、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分析。第(4)题,依据巴拿马水道通航原理图,从河湖相连、湖水充分和水自流等方面分析。答案:(1)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2)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四周);城市分布较密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3)邻近纺织工业中心B城,接近原料地;A城有铁路通往美国(或海港),交通便利;距美国较近,接近消费市场;甲国是进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4)湖泊与外流河相连,湖面高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湖水能自流注入水闸;降水丰沛,注入水闸的湖水充分。(2022全国文综,8分)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3~4题。3.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结合图例可以推断影响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和地形,河流交汇处取水便利,且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故人口较为稠密。答案:D4.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A.地形平坦 B.水源充分C.陆路交通便利 D.水路交通枢纽解析:由区域定位可推断甲地形成的特大城市为成都,乙地形成的特大城市为重庆。相对于甲地而言,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位于河流的汇合处,水路交通便利,故D项正确。答案:D(2022江苏,4分)下图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双选)5.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A.大路与铁路的兴建 B.山麓地带水源较丰富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解析: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交通条件落后,因此城镇多分布在交通便利、水源较为丰富的山麓地带。答案:AB6.该区域城镇的特征有()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C.乌鲁木齐市供应的服务种类最多D.昌吉市的服务范围包含石河子市的服务范围解析:对于一个区域内的城市体系来说,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相互之间的距离越大,城市密度越小,A正确;城市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城市密度越大,B错误;乌鲁木齐是新疆的省会,在该区域中城市等级最高,供应的服务种类最多,C正确;从图例可以看出昌吉市和石河子市的城市等级相同,都是县区级行政中心,服务范围不存在包含关系,D错误。答案:AC(2009江苏,6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下图中数字是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7~8题。7.前30名城市个数较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A.湘、粤、闽 B.苏、皖、鄂C.京、辽、鲁 D.沪、浙、赣解析:直接读图可以得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安徽、辽宁等省市宜居城市数目较多,再留意题干中“组合”的限定,只要把各选项中宜居城市数相加即可得出答案。答案:AB8.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A.自然条件 B.旅游资源C.城市建筑 D.生态环境解析:西北地区城市宜居状况竞争力弱的限制因素,要从自然条件分析:深居内陆→干旱→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宜居状况较差。答案:AD(2009福建文综,12分)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进展走廊。完成9~11题。9.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A.苏州市有4个城镇等级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解析:考查同学读图力气及从图中猎取信息解答实际问题的力气。由图右下角图例可知苏州市有省辖市、县(市、区)、乡(镇)3个城市等级。苏州市服务范围最广。常熟、张家港,太仓是等级相同的中心地,服务范围不行能层层嵌套。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可使苏州的服务范围,延长到对岸的南通,故服务范围扩大。答案:D10.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进展的有利条件是()A.当地市场宽敞 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解析:从Ⅲ走廊的位置可看出,其有别于Ⅰ、Ⅱ走廊的有利条件是临长江,故水运便利。答案:B11.促进Ⅲ走廊可持续进展的措施是()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动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进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进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解析:功能相同的城市群,不能有效地合作互补易发生不良竞争,单一的重化工业,耗能多,污染严峻,也不符合可持续进展。可排解A、B。苏州当地缺乏矿产资源,不适合大力进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D不正确。加强原有重化工业和港口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则符合可持续进展思想。答案:C考点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2021山东文综,8分)下图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解析:选D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的力气。工业区应布局在河流的下游、交通道路沿线,故③为工业区;绿化区应布局在工业区与城市其他功能区之间,故②为绿化区;①远离城市中心,环境秀丽 ,且交通便捷,应当为别墅区。13.该城市()A.老城区地租最高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解析:选C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力气。老城区受交通拥堵及环境污染等影响,其地租并不是最高的;由图可知,城市中心向东移动;由图可知,仓储式购物中心布局在交通便捷的火车站四周,并不位于中心商务区;受交通因素的影响,城市空间形态发生变化,故选C。14.(2021广东文综,4分)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可知()A.城市空间形态呈放射状,多中心结构特征明显B.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位于城市西北部,公共服务设施齐全C.城市新开发区主要位于东南部,适宜进展学问、技术密集型产业D.外来人口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其生活区位于城市新开发区解析:选C本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的功能区布局,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的力气。读图可知,该城市只有一个中心,所以A错;传统与新兴并存的工业区在城市西北部没有分布,所以B错;外来人口分布于城市的各个部分,其生活区不仅仅位于城市新开发区,故D错;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新开发区位于城市东南部,且接近科研文教区,故适宜进展学问、技术密集型产业。(2021浙江文综,4分)某城市的土地利用形态分为甲、乙、丙、丁4种(图1),城市的进展先后经受了Ⅰ、Ⅱ两个阶段(图2)。目前该城市的地价与土地利用形态和开发阶段有关,其关系如下表。读图表完成第15题。图1图2土地利用形态地价Ⅰ阶段Ⅱ阶段甲低中乙低中丙中高丁低中15.该城市拟选择中等地价的地块建筑超市,下图(图3)中符合要求的地块是()图3A.①③ B.②⑦C.④⑧ D.⑤⑥解析:选B本题考查区位因素(商业网点的选址),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力气。依据题目需要在中等地价中选址的要求,甲、乙、丁的Ⅱ阶段和丙的Ⅰ阶段属于中等地价,结合图3可排解③④⑥⑧,故选B。(2022天津文综,8分)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16~17题。16.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开了海洋污染C.工业区相对集中,便利了企业联系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解析:读图可知,高雄市的商业区相对较集中,但商业区服务范围的大小主要与商业区供应服务的种类和级别有关,选项A错误;假如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当,海洋污染是不行避开的,这与住宅区距海远近的关系并不大,选项B错误;工业区分布相对集中,工业集聚便利了企业间的联系,选项C正确;文教区分散布局主要是为了避开集中过多的人流和车流,与服务功能无关,选项D错误。答案:C17.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上图中的()A.a地 B.b地C.c地 D.d地解析:石化工业对大气的污染比较严峻。读图可知,d处位于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且离城市中心区较远;靠近海港,便于石油及其产品的运输;地处该市最主要的工业区,便利企业间的联系,也能降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综上可知,选项D正确。答案:D(2011福建文综,8分)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把握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下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6题。18.该国公共住房()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解析:本题考查了公共住房的分布规律,意在考查考生从图像中提取有效信息的力气。由图可知,该国的公共住房主要沿快速交通线分布,而不是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答案:D19.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C.土地价格、休闲消遣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解析:本题考查了影响公共住房布局的区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结合图像信息分析、推断的力气。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国的公共住房主要沿快速交通线分布,说明布局时考虑了基础设施;此外,该国的公共住房避开了地价较高的中心城区,位于中心城区和工业区之间,说明布局时也考虑了城市的功能分区。答案:A(2011重庆文综,8分)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20~21题。20.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解析:本题考查土地利用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对柱状图的分析和判读力气。图例中给出了国家标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符合国家标准的人均用地需要在国家标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对比图中各种用地即可分析出人均绿地用地符合国家标准。答案:D21.该城市预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实行的措施是()A.改善居住条件 B.进展高技术工业C.加强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解析:本题考查物流进展的区位条件,意在考查考生利用图中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据图可知,该城市人均道路用地低于国家标准最小值,区域性的物流基地的建设需要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故该城市急需实行的措施是加强交通建设。答案:C(2010江苏,4分)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2~23题。22.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解析:本题考查三类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内部的分布和变化状况,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力气。由图可知,2005年与1990年相比,①土地利用类型在市中心所占面积比例较大且大幅度下降,而离市中心较远处所占面积比例大幅度上升,这最可能代表居住用地,这是市中心的地租越来越高,居住区不断外移的结果;②土地利用类型在市中心所占面积比例较低且有所下降,这最可能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用地;③土地利用类型在市中心所占面积比例明显增加,而随着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加,面积比例增加得越来越不明显,故它代表对市场条件要求较高的商业用地。答案:C23.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解析:本题考查了城市各类用地的变化状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力气。解题时,可在横坐标12千米处作一纵线,观看该纵线与图中6条线的关系可知,距市中心12千米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比例增加了、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答案:B(2009浙江文综,8分)读下图,完成24~25题。24.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D.不宜引进该企业解析:造纸企业是污染水源的工业之一,依据图中河流流向可以推断出,甲城位于乙城的河流上游,该造纸企业布局在甲城的任何位置都会严峻污染乙城的河水,因此甲城不适合引进企业,故选D。答案:D25.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A.①处和⑤处 B.①处和③处C.②处和⑤处 D.③处和④处解析:住宅区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上风向和城区河流的上游,且距主要交通线要有适当距离以削减噪音污染,故选①处;而CBD应选在城市核心区,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故选⑤。答案:A26.(2022北京文综,8分)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下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2)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在市中心有几块片状的绿地,在外围则是呈放射状和同心圆组成的网状。第(2)题,绿地有降低噪声、吸烟滞尘、吸取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增加空气湿度等作用。答案:(1)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分布)。(2)吸附飘(浮)尘,吸取污染气体,释放氧气。考点三城市化1.(2021广东文综,4分)城市首位度是指区域内人口最多的城市与其次多的城市的人口数量的比值,用以表征区域进展要素在首位城市的集聚程度。下表是我国四大城市群两个年份城市首位度数值。与2008年相比,2011年下列首位城市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的是()城市群城市首位度2008年2011年京津冀城市群1.621.52长三角城市群2.352.20珠三角城市群1.931.23辽中南城市群1.321.21A.北京 B.上海C.广州 D.沈阳解析:选C本题考查城市首位度,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的力气。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四大城市群中,珠三角城市群的城市首位度下降速度最快,所以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的集聚效应弱化最明显。(2021安徽文综,12分)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2~4题。2.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选B本题考查城市化进程,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力气。读图可知,2005~2010年,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大约由35%提高至43%,而就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镇人口比重在30%~70%的阶段属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故选B。3.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其次、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其次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其次、三产业转移解析:选D本题考查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力气。读图可知,其次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小,速度较慢,且1995~2000年其次产业就业比重略有下降,故排解选项A;1995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始终超过其次产业,且比重在不断提高,导致第三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多于其次产业,故排解选项B;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将导致迁入安徽省城市的人口数量削减,不利于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排解选项C;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所能吸纳的劳动力不断削减,导致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其次、三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提高,故选项D正确。4.为增加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进展()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解析:选A本题考查工业化对社会经济进展产生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力气。增加工业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意味着在选择工业类型时,应主要选择能供应大量就业机会的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增加工业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意味着工业的进展要给农产品供应宽敞的市场,要尽可能提高农产品的深加工力气,而该类工业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故选项A正确。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5~6题。时期(年)1985~19901990~20002000~2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6.495.72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3.774.283.795.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C.不断增加 D.渐渐削减解析:选C本题考查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猎取和解读信息的力气。由材料可知,1985~2011年,我国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始终高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因此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6.据上表并结合相关学问可以推断,1985年以来我国()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削减解析:选D本题考查城市化的相关学问,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力气。由材料可知,1985年以来我国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均逐年递增,居住用地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最主要形式,城市新增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乡村人口数量不会持续增长,故A、B错;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是乡村人口迁入城市,以机械增长为主,故C错;城市用地逐年递增导致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削减,故D正确。(2022福建文综,8分)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进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7~8题。7.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但进展速度快,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处于中期进展阶段,速度超过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因此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折线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全世界、进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故D项正确。答案:D8.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进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解析:城市化水平提高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进展,故A项正确;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进展第三产业所致,工业比重渐渐下降,故B项错误;城市环境恶化毁灭在中期进展阶段,故C项错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发达国家毁灭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开头向农村和小城镇迁移,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削减,故D项错误。答案:A(2022浙江文综,8分)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亦称波士华城市带)是世界上形成最早,发育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下图为“1970~2008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完成9~10题9.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削减,毁灭逆城市化B.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C.Ⅳ阶段后,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抑制D.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的人口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Ⅰ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都毁灭负增长,表明人口削减,毁灭逆城市化现象。A正确;Ⅲ阶段与Ⅱ阶段相比,波士顿市中心城区人口呈削减趋势,B错误;Ⅳ阶段后,费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由正转负,说明其中心城区人口数量削减,C错误;从Ⅳ到Ⅴ阶段,巴尔的摩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大致由-0.8%变为-0.3%,只能说明巴尔的摩市中心城区人口迁出的数量变小,而不是人口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答案:A10.影响Ⅳ~Ⅴ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状况 B.产业结构C.人口政策 D.自然环境解析:波士华城市带作为世界最为成熟的大城市带,交通已比较完善,A错误;波士华城市带前期由于污染严峻,人口向外迁移,之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人口渐渐回流,B正确;美国人口政策在1970~2008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C错误;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主要是人文因素,而不会是自然环境,D错误。答案:B11.(2011广东文综,4分)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数量年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上升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速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 2 单元 第 4 章第 1 节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 2025年春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案设计 第二课 第1框 揭开情绪的面纱
- 2025至2030年中国立柱式金属帷幕墙行业发展研究报告001
- 弃土场挡防工程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石板画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 不合格品管理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Part A Letters and sound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氨不满足大气质量标准项目
- 2024年7月时事政治100题
- 风景园林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喷涂加工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未来趋势研判报告
- 人工智能素养测试题及答案(初中版)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四年级下册《生活·生命.安全》全册教案
- 2024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常识判断专项练习题含答案(a卷)
- 2025年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答案
- 《园林微景观设计与制作》课件-项目一 园林微景观制作准备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分享课件
- 打开“心”世界与“压力”和解-2025年春季学期初中生心理健康主题教育班会课件
- 2025年湖南邵阳新宁县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