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性测试题五(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21·广东汕头)下表示意北京市2000年和2010年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据表回答1~3题。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万人)2000年13.6%78.0%8.4%1356.92010年8.6%82.7%8.7%1961.21.下列关于北京市人口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诞生率降低B.人口死亡率降低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D.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答案:B解析:从2000年到2010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降低了,代表人口诞生率降低,A选项正确;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变大了,表示人口老龄化加重,人口死亡率会相应上升;北京市人口诞生率降低,死亡率上升,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北京市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已经是现代型了。2.下列关于北京市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不正确叙述是()A.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B.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受外来人口的迁入影响较大C.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D.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幅度最大答案:D解析:由表可知,0~14岁、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小,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人口年龄结构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上述特点的形成受外来人口迁入的影响较大;由表中数据可知,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是加重了;0~14岁人口年龄段变化幅度最大。3.北京市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劳动力严峻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C.青壮年人口数量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消灭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削减答案:C解析:北京市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劳动力过剩,青壮年就业压力大;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偏低,但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多;北京市人口增长并不是负增长且人口数量也不是日趋削减的。近年来,在经济发达地区消灭民工荒问题的同时,在我国中部一些省(区)的农村却消灭了“农夫荒”。河北、山西、湖南、内蒙古等省(区)原来是农业大省,但在宽敞农村地区,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少。读图回答4~6题。4.下列地区中最早消灭民工荒的是()A.珠三角地区 B.长三角地区C.环渤海地区 D.华中地区答案:A解析:消灭民工荒的地区应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四个选项中,珠三角地区以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为主,因此该地区最早消灭民工荒现象。5.由上述材料可知,民工荒问题消灭的最主要缘由是()A.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龄化加重,劳动力短缺B.农夫工的待遇长期没有得到改善C.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年轻农夫工削减D.户籍制度阻碍了农夫工的打工乐观性答案:C解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目前劳动力人口仍在增加;B、D选项也是民工荒消灭的缘由,但均不是主要缘由;由图可知,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呈下降的趋势,劳动力供应不足,消灭了民工荒现象。6.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开头显现,能够有效缓解“农夫荒”的措施是()A.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提高农夫收益B.提高农村生育率,增加少年儿童数量C.增加农业补贴,吸引农村青壮年回乡务农D.加大科技、机械投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答案:A解析:“农夫荒”消灭的主要缘由是农业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低,致使年轻劳动力去从事其他收益更高的行业,所以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经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是解决“农夫荒”的有效措施。人口迁移率是肯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差值,与该时期该地区平均人口数之比。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5—2010年人口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7.有关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5—2010年人口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安徽省迁入人口增加B.上海人口数量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口自然增长C.四川省人口数量缓慢增加D.天津每年迁入的人口数量与广东相近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安徽省人口迁移率呈负数,说明人口迁入量小于人口迁出量;上海人口数量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口迁入;四川省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确定值大于人口迁移率的确定值,所以人口数量缓慢增加;天津总人口数量小于广东,虽然两地人口迁移率相近,但每年迁入的人口数量小于广东。8.图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贵州农村生态环境的爱护B.江西省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肯定削减C.北京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D.促进浙江省第一、二产业进展答案:A解析:贵州人口迁移率高,且迁出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可以减轻对环境的压力,所以有利于贵州农村生态环境的爱护;江西省人口迁移率为负数,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大,但受大城市快速进展的影响,江西省农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肯定削减;北京市人口迁移率为正数,而迁入人口中青壮年人口的比重大,可减缓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速度;浙江省人口迁入率较高,人口的大量迁入可促进浙江省其次、三产业的进展。读“我国2010-2050年人口负担系数变动趋势图(含猜测)”,完成9~10题。9.人口总负担系数估计自2022年之后上升,主要缘由是()A.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B.方案生育政策常抓不懈C.人口老龄化快速进展D.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人口总负担系数上升主要是由老年负担系数上升造成的,即人口老龄化的快速进展。10.为减轻人口总负担系数上升带来的压力,可以()①适时调整人口政策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④渐进延迟退休年龄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答案:B解析:人口总负担系数过重可以通过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延迟退休年龄来缓解,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减轻人口总负担系数意义不大。下表反映的是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于2021年年初公布的全球最大的5个移民国人口总数及移民总数。据此完成11~13题。主要移民国国土面积人口总数移民人口总数美国962.9万平方千米3.16亿4578.5万俄罗斯1707.55万平方千米1.43亿1104.8万德国35.7万平方千米8200万984.5万M225万平方千米2837万906.0万阿联酋8.36万平方千米826万782.7万11.据表分析推动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各国气候条件的差异 B.各国个人收入的差异C.各国宗教信仰的差异 D.各国训练水平的差异答案:B解析:由表可知,世界主要移民国经济进展水平普遍较高,经济收入的差异是造成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缘由。12.图中M国最有可能是()A.墨西哥 B.澳大利亚C.沙特阿拉伯 D.埃塞俄比亚答案:C解析:在世界主要移民国中,M国移民人口总数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很大,接近1/3,由此可推想该国经济发达或人均收入颇高。澳大利亚是一个经济发达、领土宽敞的国家,其国土面积与M国不符;墨西哥人口总数已超过1亿,与M国人口总数不符;埃塞俄比亚经济进展水平低,不足以吸引大量的外籍移民。13.目前,中国扮演着人口输入国与输出国的双重角色,迁入中国的移民大多从事()A.高技术产业 B.高体力产业C.高风险产业 D.高投入产业答案:A解析:输入到中国的人口数量少,往往都是社会的精英,从事的行业大多为高技术产业。(2021·山东济南高三上学期期末)图甲表示“2010年我国东部沿海某特大城市人口诞生率和死亡率的柱状图”,图乙为“我国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状况图”。读图,回答14~15题。14.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A.Ⅰ阶段 B.Ⅱ阶段C.Ⅲ阶段 D.Ⅳ阶段15.图甲所示城市在今后应()①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②制定鼓舞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③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④适当调整生育政策,提高少年儿童比例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14.B15.B解析:第14题,依据图甲和图乙推断,图甲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图乙中的Ⅱ阶段。第15题,该市人口自然增特长于“三低”阶段,人口老龄化严峻。该市是我国东部沿海特大城市,因此一方面要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另一方面要适当调整生育政策(但不能鼓舞生育),提高少儿比例,同时适度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现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39%。读“该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回答16~17题。16.下面有关该省级行政区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来人口的男女比例基本平衡B.人口流入加重了本地人口老龄化问题C.丙和丁的年龄段人口有明显的相关性D.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17.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甘肃省 B.重庆市C.河南省 D.上海市答案:16.C17.D解析:第16题,从图中可推断,在外来人口中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并且以20~45岁青壮年人口为主,因此人口流入可缓解人口老龄化为主。丙年龄段年龄在25~29岁之间,因抚养子女缘由,和丁年龄段人口具有相关性。第17题,该省级行政区外来人口占比例高,说明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应为上海市。(2021·山东日照)读“某国1950~2021年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完成18~19题。18.由图可知,该国最可能是()A.尼日利亚 B.日本C.印度 D.中国19.该国2000年以来,人口死亡率发生变化的主要缘由是()A.国内局势动荡 B.自然灾难频发C.老年人口数量增多 D.青壮年劳动力外迁增多答案:18.D19.C解析:第18题,读图可知,该国在1950年时,人口诞生率较高,约为3.8%,死亡率约2.2%,说明该国在该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应为传统型;1995年前后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现代型;日本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现代型的时间要早于1995年,尼日利亚和印度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仍属于传统型;综上可知,该国应为中国。第19题,读图可知,2000~2021年该国人口死亡率稍有增加,主要缘由是人口基数大加上长时期的低生育率,且人均寿命延长,使老年人口数量增多。(2021·河南豫东、豫北十所名校高三上学期其次次联考)抚养比又称抚养系数,是指在人口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下表为“广东省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表”。据此完成20~21题。年份总人口(万人)占总人口比重(%)0~14岁15岁~64岁65岁及以上2000年918524.1769.786.052010年1043016.8976.366.7520.依据表格数据推断()A.诞生率明显上升是广东总人口增多的主要缘由之一B.0-14岁人口比重下降、数量增多C.老年人口抚养比消灭小幅度下降D.总抚养比下降与诞生率下降亲密相关21.广东省人口及抚养比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社会养老的压力有所减轻B.利于义务训练水平的提高C.企业平均劳动力支出有所降低D.利于广州等市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答案:20.D21.B解析:第20题,广东0~14岁人口比重下降,说明诞生率下降;通过计算,0~14岁人口数量削减且抚养比下降,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总抚养比下降,因此总抚养比的下降是由诞生率下降造成的。第21题,表格数据表明:广东劳动人口增多,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老年人口抚养比上升,因此社会养老压力增大;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有利于提高义务训练水平;广东人口增多的主要缘由在于人口(劳动人口为主)迁入,劳动力的大量迁入,会提高企业平均劳动力支出,但不会提高广州等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比例,由于20世纪90年月后,“珠三角”地区进行产业的转移和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方向转化。下图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状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22~23题。22.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A.经济进展缓慢B.因农业发达吸引大批迁入人口C.2008年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D.劳动力日趋紧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城市人口诞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越来越小B.乙城市人口迁出的数量远大于人口迁入的数量C.丙城市非机械缘由引起的儿童增长率在下降D.丁城市越来越高的自然增长率降低了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量答案:22.C23.C解析:第22题,由图可知,甲曲线人口迁移差额率为正值,表示有大量人口迁入,经济发达,故A项错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城市经济进展主要是其次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进展,故B项错误;人口迁移差额率为正值,人口迁入数大于人口迁出数,故C项正确;人口大量迁入,供应了大量劳动力,故D项错误。第23题,由图可知,甲城市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即诞生率渐渐上升,死亡率渐渐下降,二者之差渐渐增大,故A项错误;乙城市人口迁入数量始终大于人口迁出数量,故B项错误;丙城市由于经济进展,自然增长率下降,儿童比例下降,故C项正确;丁城市自然增长率降低,人口削减,易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入,故D项错误。读“某城市2022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24~25题。24.该城市2022年的人口容量为()A.351万 B.105.6万C.97.3万 D.85.4万25.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A.土地资源 B.市政C.训练 D.劳动就业答案:24.C25.D解析:第24题,由于“木桶效应”,该城市人口容量为最短板的人口容量。第25题,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最短板——劳动就业。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我国人口金字塔图”,回答问题。(10分)(1)通常按年龄把人口划分为少年人口(0—14岁)、青壮年人口(15—40岁)和老年人口(≥65岁)。结合图示信息,说出我国1982—2010年少年人口、青壮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2)分析导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的缘由。(3)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生育政策有所放宽,一些省(区、市)间续实施了“单独两孩”政策。结合个人的理解,对其中的缘由作出合理解释。答案:(1)少年人口比重在下降,青壮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在上升。(2)随着生产力的进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人们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抚养子女成本增加及社会养老保障的完善使人们不想再要更多的孩子,因此人口诞生率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加,原先占比重较大的少年儿童成长为青壮年,导致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3)随着老年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人口诞生率,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0—14岁人口比重在下降,青壮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在上升。第(2)题,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比重变化的缘由应分别从影响死亡率和诞生率的因素方面分析,青壮年人口比重变化的缘由应主要从年龄变化上分析。第(3)题,随着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要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需要改善年龄结构,放宽方案生育政策。2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户籍人口是指公民依照我国户口登记条例,在其经常居住地的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常住户口的人。这类人不管其是否外出,也不管外出时间长短,只要在某地注册有常住户口,则为该地区的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是指肯定时间实际居住在某区域的人口,主要包括除离开本地半年以上的全部常住本地的户籍人口、现在本地居住户籍在外地且离开户籍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的人。材料二下图为上海市部分年份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三下图为上海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1)据图2描述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2)据图1和图2,说出1990年以后上海市人口数量的变化状况,并分析其缘由。(3)分析外来人口对上海市经济的影响。答案:(1)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变化状况: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缘由:外来常住人口不断增加(人口机械增长率提高),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低(呈负增长)。(3)促进文化、技术、信息等的沟通,活跃市场,活跃经济,弥补劳动力不足;加大就业、训练、资源、环境、住房及交通等的压力,增加治安、方案生育等管理难度。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上海市人口增长的特点为低诞生率、低死亡率以及低自然增长率。第(2)题,上海市1990年以后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多,户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缘由应从人口迁入和自然增长率方面分析。第(3)题,外来人口对上海市经济进展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改革开放后,我国内陆地区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但近年来贵州、安徽等原来所谓的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净流入在大幅增加,这与我国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关。材料二下图示意2021年我国人口迁移数据。材料三下图为中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1)试分析江苏吸引安徽人口流入的优势。(2)分析安徽由2022年人口净迁出变为2021年人口净迁入的缘由。(3)说明服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将来人口迁移的影响。答案:(1)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训练、科研等条件好;位于东部沿海,气候适宜居住;与安徽相邻。(2)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安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传统的家庭和乡土观念的影响。(3)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能吸引大量就业人口,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会导致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的人口削减,中西部地区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解析:第(1)题,从经济水平高,医疗、训练、科研条件好,距离近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缘由应从产业转移、当地经济进展水平提高、传统观念等方面分析。第(3)题,服装产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向中西部转移会带动劳动力的回流,使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迁移量减小,同时使省内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29.(2021·沈阳测试)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我国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材料二与2000年人口普查相比,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的人口比重上升2.41个百分点,中部、西部、东北地区的比重都在下降。流淌人口由14439万人变为26139万人。材料三巴西政府于2007年公布《加强家庭农业国家方案》,目的是加强家庭农业,减缓农村人口迁移进城的趋势,并起到促进生态农业进展的效果。(1)材料一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车展场地租赁与媒体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农产品出口质量保障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环保项目贷款合同(含环保指标达标)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承包工地食堂员工心理健康关爱合同3篇
- 汕尾2025年广东汕尾陆河县第一批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字化时代的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变革
- 二零二五年度仓储设施租赁与运输服务合同3篇
- 普洱2024年云南普洱市科学技术局城镇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昭通2025年云南昭通巧家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零星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社交媒体时代孩子的行为模式与心理变化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训
- 《聚焦客户创造价值》课件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JCT587-2012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耐腐蚀立式贮罐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员工信息登记表(标准版)
- 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探析
- 春节工地停工复工计划安排( 共10篇)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