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阜阳市2024—2025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统测试题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①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列宁对于对立统一法则所下的定义,说它就是“承认(发现)自然界(精神和社会两者也在内)的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含有互相矛盾、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趋向”。这些意见是对的吗?是对的。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②由此看来,不论是简单的运动形式,或复杂的运动形式,不论是客观现象,或思想现象,矛盾是普遍地存在着,矛盾存在于一切过程中,这一点已经弄清楚了。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③矛盾是普遍的、绝对的,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过程中,又贯串于一切过程的始终。④各种物质运动形式中的矛盾,都带特殊性。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这就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别的内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自然界存在着许多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发声、发光、发热、电流、化分、化合等等都是。所有这些物质的运动形式,都是互相依存的,又是本质上互相区别的。每一物质的运动形式所具有的特殊的本质,为它自己的特殊的矛盾所规定。这种情形,不但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在社会现象和思想现象中也是同样地存在着。每一种社会形式和思想形式,都有它的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⑤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⑥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去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⑦但是在各种矛盾之中,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又是否可以平均看待呢?也是不可以的。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事物的性质也就随着起变化。⑧我们常常说“新陈代谢”这句话。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而一当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变化为新事物的性质。⑨原来矛盾着的各方面,不能孤立地存在。假如没有和它作对的矛盾的一方,它自己这一方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试想一切矛盾着的事物或人们心目中矛盾着的概念,任何一方面能够独立地存在吗?没有生,死就不见;没有死,生也不见。一切对立的成分都是这样,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这种性质,叫做同一性。一切矛盾着的方面都因一定条件具备着不同一性,所以称为矛盾。然而又具备着同一性,所以互相联结。列宁所谓辩证法研究“对立怎样能够是同一的”,就是说的这种情形。怎样能够呢?因为互为存在的条件。这是同一性的第一种意义。⑩然而单说了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双方之间有同一性,因而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这样就够了吗?还不够。事情不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就完了,更重要的,还在于矛盾着的事物的互相转化。这就是说,事物内部矛盾着的两方面,因为一定的条件而各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了去,向着它的对立方面所处的地位转化了去。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二种意义。⑪我们中国人常说:“相反相成。”就是说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这句话是辩证法的,是违反形而上学的。“相反”就是说两个矛盾方面的互相排斥,或互相斗争。“相成”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之下两个矛盾方面互相联结起来,获得了同一性。而斗争性即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摘自毛泽东《矛盾论》,有删减)材料二: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学习掌握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不断强化问题意识,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仍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协调、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社会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我国领导人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具体分析了这些问题的特殊性质: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存在这些问题有不一样的特点;与自身不同发展阶段、发展进程相比,这些问题又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如何真正地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有针对性的政策、方针。②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仅靠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论定,其中还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等等。因此,在任何实践工作中,“我们既要进行总体布局,又要牵住牛鼻子;既要讲两点论,又要讲重点论,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工业文明的发展在某些程度上破坏了生态文明,如污染的加剧、资源的枯竭,但生态文明要主动对工业文明进行“扬弃”,以完成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两者和谐发展的转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摘自陈垒垒《习近平对〈矛盾论〉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阐释》,有删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中,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B.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有许多矛盾存在,而这些矛盾又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当矛盾的一方取代另一方占据支配地位的时候,事物的性质就会相应地随之发生改变。D.之所以矛盾双方能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是因为它们互为存在的条件,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在论证时,采取先总后分的结构,层层深入地阐述矛盾的特点,重点论证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主要矛盾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明经济基础在社会发展中一直是主要矛盾。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一切矛盾着的方面都因一定条件具备着不同一性,所以矛盾双方的斗争性是必然的。D.材料二从经济、文化、生态多角度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发展中的问题的深刻思考,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哲学原理。3.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材料一中第⑩段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A.“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明·张介宾《类经·运气类》)B.“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唐·杜荀鹤《泾溪》)C.“昨夜江边春水生,艨幢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其二》)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4.毛泽东《矛盾论》既是一部极富思想性的哲学著作,又是一篇颇有震撼力的演讲稿,作者是如何使得文本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请结合材料进行概括。(4分)
5.材料二的作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国家发展思想“无不与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哲学思想一脉相承”,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我是一个牧马人索南才让大通的马贩子把塔合勒拉走了。我把她送到砂路口,看着她混在一群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马匹中渐行渐远,感到悲伤不已,泪水蓄满眼眶。我一把抹掉眼泪,睁大了眼睛,我期盼她回头看看我,可她没有回头。她不回头,是因为她难过,一个疼爱她的人,到头来为了还清盖一间小房子欠下的债,亲手把她送到马贩子的手上。她没有反抗,她仰天嘶鸣一声,悲切无比。她有十三个子女,一个赛一个的棒。这些是我的财富和荣耀。谁不会眼馋和嫉妒在赛马场上出尽风头的火焰?谁又不会赞美她的那几个像她一样美丽健壮的女儿?他们都是草原的宠儿,是青天下的骄子。是她,是塔合勒用她的乳汁和智慧建立起了这个大家庭。这一晃快二十年,她瘦骨嶙峋,格外老了。常常一站就是半天,不吃草,就那么站着,不知道在想什么。如果给自己一个心安的理由我会这么想:她厌世了,烦倦了,力不从心了,我送她离开,她不用回来,当然也就解脱了。至于她留在世间的这些子女,我再也不想把他们其中的任何一个卖掉。我要和他们一起慢慢到老。我恨透了马贩子。…我骑着火焰奔跑的时候就像是飞翔在云彩里。那时候他就是一匹有着翅膀的天马。他是塔合勒的第三个儿子。他是一匹跑得非常棒的家伙。一千米、三千米、五千米、一万米都能应付得很好。我每天都给他喂四斤的豆子和同样数量的玉米,分早晚两次喂,半夜里还加餐一次。我希望他一直都跑得好。他一直很努力,进步也很快。他永远是那么的可爱,他保留着塔合勒的好多优点。我想塔合勒的时候,就不停地和火焰说话,他也不停地用脑袋亲昵我。塔合勒走了许久,我已不再那么想她。我和火焰在傍晚出门,从外面关好铁丝网的门。火焰爱吃能发出磷火的骨头,我们就到那个深谷去。我们要行走的路途刚好可以让火焰出一身汗。火焰驮着我找磷火吃,他把骨头咬得脆嘣嘣的,十分动听,叫人陶醉。我们一直待到深夜,直到火焰再也不想吃了,然后我和火焰费劲地翻过右边的山架,经过一段浅浅的湿地,再爬上一面山坡,来到大曲陇西面的山梁上。我们沿着脊梁朝南走,很快就来到姐姐家后面的山坡。虽然我看不见姐姐,但只要有时间,我每天晚上都会来。姐姐她从来不会发现,我也永远不会告诉她。我的姐姐是最疼爱我的人。她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想念我。她还在煞费苦心地张罗着我的婚事,期望着能找到一个愿意嫁给我和我生活一辈子的女孩。她从来不在我的跟前提及在这件事上遇到的挫折和难过。她还装模作样地跟我说,事情大有希望,或哪个女孩正在考虑等等。其实我知道,没有一个女人会认为我好,会愿意和我在一起。她们对我缺乏足够的了解,更严重的是,她们根本不愿意过多地了解我。一支笔在深夏的一天夜里突然怪叫不断,她似乎惶恐极了。当时我正沉湎于写作的快乐中,直到她叫着来到我的窗前,拿发青的嘴唇触碰玻璃,我才站起来。我知道她要生了,她流着泪,眼里满是对未知的恐惧。我虽然从来没有接生过马驹,但也知道和牛羊差不离,因此并没有多担心。我将她牵到门前的平坦处,门口挂上了手电筒,照亮了她和我。我费了全身的力气将她扳倒在地,抚摸着她的脑袋安慰她,告诉她不要害怕,有我在,断不会让她死去。
她一直泪流不止。她挣扎了半个夜晚,到天快亮的时候,总算露出了一个小脑袋,接着是两条前腿,但是到前肩时卡住了,她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她痛得直瞪大眼珠子。我赤膊上阵,蹬着她的大腿使劲儿地拽小马驹的脑袋和前腿,一支笔疼得沙哑地惨叫连连。火焰他们惊恐地站在远处,不敢近前来。也许是后来火焰他们猛然地齐声呼喊赋予了一支笔莫大的力量,也许是她感受到了自己孩子生命的不断流逝,总之她抬起头,瞪着无限大的不服气的眼睛,露出齐刷刷的大白牙,然后一仰头,那个小马驹就滚落下来……滚到她的尾尖,颤动在黑色的长长的丝带般的尾巴上。一支笔颤颤巍巍地起来,她顾不上别的,伸着粉嫩的无限深情的舌头舔舐她的孩子。噗的一声,小马驹破开身上那层透明的膜,他尝试着站立,而且很快用四只细小的腿把自己支起来,碰碰撞撞地寻找可以吃奶的地方,寻找本命中应该寻找的地方,寻找世界上唯一的无风地带。小马驹漂亮非凡,它一生下来就显得高大,浑身上下红得像火日。于是我当场给它起名叫“乌兰撒日”。她长得和年轻时的塔合勒简直一模一样,于是我突然间发现,居然是塔合勒又回来了。她又回到了我的身边。于是我又给她改名塔合勒。到了下午时分,一支笔领着塔合勒走向草地深处,和她形影不离的偶思及瓦日克也紧紧地跟着离去,只留下火焰。他垂着硕大的头颅,故作深沉地思考。我回到小屋里,睡了一觉,当傍晚的霞光照耀着我青色的小屋、千万条彩线系住了碧绿草原、那些静止的山峦缓缓开始移动时,我再次整装,带着我的火焰去那深深的山谷,去看看那不变的夜晚,以及永远不会看见我的姐姐。(选自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年第8次印刷的《荒原上》,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恨透了马贩子”独立成段,看上去是对买走塔合勒的马贩子的仇恨,其实更表达了“我”的自私与无奈。B.小说对火焰啃咬带有磷火的骨头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阴森的氛围,给读者呈现了一种草原生活的陌生感。C.作为一个牧马人,“我”借钱盖房,沉湎于写作的快乐,侧面反映了现代文明对传统游牧文化的影响。D.“我”卖掉心爱的塔合勒,又给小马驹起名塔合勒,这体现了“我”这个牧马人顺从自然节律的生存哲学。7.关于小说中马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塔合勒被主人卖给马贩子,没有回头和反抗,是因为她对主人行为感到难过和悲伤,这其中也蕴含着“我”的愧疚。B.火焰是塔合勒的儿子,继承了塔合勒的许多优点,是主人的财富和荣耀,这让主人渐渐忘却了失去塔合勒的痛苦。C.“寻找世界上唯一的无风地带”的“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风,又指生活中的各种风险,表现了母爱的伟大。D.作者对塔合勒的女儿一支笔难产以及带着新生的小塔合勒走向草原深处的描写,既具有画面感,又包含丰富的意蕴。8.评论家说“索南才让的小说具有鲜明的叙述特色”,请从两个方面对本文的叙述特色进行分析。(4分)
9.本文在写马时,也写到了姐姐,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材料二:张良素多病,从上入关,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①游耳。”臣光曰: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②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三》)材料三:范蠡、张良其所以谋国处身者,何其相似也。方勾践栖于会稽,范蠡劝其卑身以事吴,厚赂太宰嚭以解其难,而谋所以报吴者。及勾践乘吴之弊而伐之,复栖吴王于姑苏之上,求哀请命,而勾践不忍,欲赦之。范蠡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方高祖困于鸿门,张良劝其屈己以谢项羽,深交项伯以脱于祸,而谋所以破项羽者。及高祖还定三秦,与楚相持于荥阳成皋间,既割鸿沟以为界,羽解而东,高祖亦欲罢兵归国。良独谏曰:“此天亡羽之时,不因几取之,此养虎自遗患也。”汉兵追羽,卒灭之。故夫智谋之士,处困厄之时能忍辱以伸其志,当事几之会能决断以收其功,功成名遂能高举远引以全其身。微二子,吾谁与归?(节选自李纲《梁溪全集》卷一百五十二)[注]①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②淮阴:淮阴侯韩信。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范蠡A以为大名之下B难以久C居D且E勾践为人可F与同患G难H与处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跟从,与《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的“从”用法不相同。B.爱,吝惜,舍不得,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的“爱”意思相同。C.等,把……看作相同,与《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的“等”用法相同。D.鸿沟,楚汉相争时刘邦、项羽两军对峙的临时分界,今用以比喻事物间明显的界限。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蠡辅佐勾践,与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终于灭吴,雪会稽之耻,向北进军淮河,兵临齐、晋边境,号令中原各国,得到周室尊重,勾践从而称霸。B.张良入关中之后,闭门不出。他认为自己凭借三寸之舌,能成为帝王之师,被封为万户侯,这已经是平民出身之人的最高荣耀,对自己来说已经足够。C.高祖被困鸿门之时,张良劝高祖暂且委屈自己向项羽谢罪,结交项伯让高祖脱离祸患;在项羽退兵东归时,又向高祖提出合理建议,最终灭掉了项羽。D.勾践兵败栖于会稽之时,范蠡劝其屈身以事奉吴王,厚礼贿赂太宰嚭以解其难。材料三评价认为范蠡在身处困境时,能屈能伸可以称得上是智谋之士。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
(2)此天亡羽之时,不因几取之,此养虎自遗患也。
14.李纲认为范蠡、张良“功成名遂能高举远引以全其身”,材料一、二中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李纲的观点?请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吕氏山堂喜雨刘过[注]凉满蒲萄磊落枝,倦游来此亦忘归。沟渠水活龙蛇动,树木月明乌鹊飞。
欣减黄粱新米价,愁生白苎旧征衣。风流却扇团栾坐,一夜谈兵玉麈挥。[注]刘过,南宋末年爱国诗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头写雨后凉风掠过葡萄枝,让人惬意,诗人虽倦游到此,也流连忘返。B.本诗第四句与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意境相似。C.诗人于一场及时雨之后,在吕氏山堂与友人团团围坐,尽情高谈古今兵事。D.全诗围绕着“雨”,运用比喻等修辞,详细描绘了雨景,营造出清新优美的境界。16.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啸”是古代文人的一种歌吟方式,体现出不受礼法拘束的傲然之风。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两句,写出了自己归家后纵情山水、无所拘束的自在。(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肺腑之言“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告诫君主要赏罚分明,不可偏私,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两句也表达了同样的政治见解。(3)“碣石”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它既可以指位于河北的碣石山,又可以代指北方,如唐诗中就有“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_A_。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仅供翻阅的。(甲)?对于这个问题不必发愁。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现在我们所称谓“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①当然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历史的推移,②这些书之中有些还要被刷下去。③而且直到现在为止,④它们都是榜上有名的,⑤我们只能看现在的榜。在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攻不破语言文字关,就看不见这道关里边是什么情况,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好在关外_B_,那是不行的。我所说的解其言,就是要攻破这一道语言文字关。当然,攻这道关的时候,要先做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辞典等工具书之类。中国有句老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意思是说,一部书上所写的总要比写那部书的人话少,他所说的话总比他的意思少。所以在读书的时候,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还未必能知道作书的人的意思。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意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但有些是语言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乙),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死读书的人就是书呆子。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外,还可再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的人的主观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客观的道理在他的主观上的反映。理和意既然有主观客观之分,意和理就不能完全相合。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反映、体会和判断,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18.请依次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1.下列句子中的“总是”与文中加点的“总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B.他说起话来总是这么从容不迫。C.严冬总是会过去,春天必将要来临的。D.总是有十分英雄,也躲不过这般箭矢。
22.词语的感情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会发生变化,比如画波浪线语句中的“过河拆桥”就不再具有贬义,请从下面语句中任选两句指出其中感情色彩变化的词语,并简要分析。(5分)①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鲁迅《拿来主义》)②几个女人有点儿失望,也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孙犁《荷花淀》)③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朱自清《背影》)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提到,读书仅至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其实,读书对于我们的成长大有裨益,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逐渐变得理性的过程。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B【解析】扩大范围。原文是材料一第五段“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和第六段“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可见,有许多矛盾的前提是“复杂的事物”。2.C【解析】A项中,首先论证的是矛盾的普遍性,接着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最后论证的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三者之间并非总分的结构,重点论证的不包括矛盾的斗争性。B项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说明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一般处于主要矛盾,上层建筑是次要矛盾。但材料二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当政治文化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这时矛盾双方就会发生转化,这是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反作用。D项,材料二没有涉及国家发展的文化领域。3.A【解析】A.其意为天虽然属阳,亦有阴性的成分;地属阴,但亦有阳性的成分。阴阳互藏对于维持阴阳协调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第9段“矛盾的同一性”的第一个意义。B.在危险的环境中,人们会更加小心,因此少有意外;而在看似安全的环境中,由于放松警惕,反而容易发生意外。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C.先前行驶需要很多力气,由于“春水生”这个条件,今天可以自在前行,体现了“难易”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D.盛与衰不是永恒的,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转换,体现了矛盾双方的转化。4.①多使用设问句,自问自答,层层推进论证,使得论证逻辑更严密,语气更强烈,强化说服力和感染力。②论证方式多样且具有说服力。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认识,为理论提供了权威性的支撑,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运用假设论证,使得论证更严密有逻辑,增强说服力。③巧用通俗易懂的成语及大众化的语言,将抽象的道理浅显化,使得读者和听众易于接受,强化论证的感染力和效果。(任写两点给满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①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化问题意识,既看到社会问题的普遍性,又注意到与他国相比的特殊性,坚持用两者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②坚持抓住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我国发展经济要总体布局,牵住牛鼻子,解决深层次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讲“两点论”,又坚持“重点论”。③坚持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在某些程度上受到工业文明的破坏,又对工业文明继承与发展式地“扬弃”,实现二者的和谐共生。(理论1分,分析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B【解析】营造的不是“阴森”的氛围,而是神秘的氛围。7.B【解析】“我”忘却了失去塔合勒的痛苦的原因一是塔合勒已经走了许久,一是火焰替代了塔合勒。8.①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有利于心理描写的展开,强化了作品的真实性及感染力。②用描写人物的叙述手法来展开对马的叙写,突出人和动物的密切关系。③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④打破了情节连贯统一的叙述结构,多维度叙写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动物的关系。(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9.①从情节上说,遛马的目的之一是看姐姐;看姐姐是因为姐姐对“我”好,遛马和看姐姐之间具有情节上的连贯性。②从人物形象上说,丰富了“我”的形象,通过姐姐给“我”说媒,塑造了一个不被理解的性格内向的新时代牧马人。③从主题上说,“我”对马的爱也是在传递姐姐对“我”的爱,揭示了人与自然浑融一体的主旨。(一点2分,有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10.BDG【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原句: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句意:范蠡以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况且勾践的为人可与之同患难,难与之同安乐评分参考:每答出一处给1分。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1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项,“用法相同”错误,“等死,死国可乎”的“等”不是意动用法,可译为“同样”。故选C。1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得到周室尊重”错误。原文“以尊周室”,正确理解为“尊崇周室”。故选A。13.(1)淮阴侯韩信被诛杀,萧何被关到监狱,这不都是因为功名已达到满溢却还不知道停止吗!(评分标准:“诛夷”“履”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2)这正是上天让项羽灭亡的时候,不趁着这个机会攻取,这就是养虎给自己留下祸患啊。(评分标准:“几”“遗”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译出大意给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诛夷”,杀戮,诛杀;“履”,登上,达到,居处。(译作“福禄”“禄位”也可给分)(2)“几”,机会,时机;遗,留下。14.①范蠡在勾践称霸之后写信辞别,拒绝接受封赏,与随从从海上乘船离去,最终未返回越国;②张良在随从高帝进入函谷关后,闭门不出,抛开人间之事,打算追随赤松子仙游。评分参考:每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结合原文,材料一:(范蠡)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材料二:(张良)从上入关,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曰:“……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参考译文】材料一: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劳苦勉力,与勾践运筹谋划二十多年,终于灭亡了吴国,洗雪了会稽的耻辱。越军向北进军淮河,兵临齐、晋边境,号令中原各国,尊崇周室,勾践称霸,范蠡做了上将军。回国后,范蠡以为盛名之下,难以长久,况且勾践的为人可与之同患难,难与之同安乐,写信辞别勾践说:“我听说,君王忧愁臣子就劳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过去您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为了报仇雪恨。当今既已雪耻,臣请求您给予我君主在会稽受辱的死罪。”勾践说:“我将和你平分越国。否则,就要加罪于你。”范蠡说:“君主可执行您的命令,臣子我仍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于是他打点包装了细软珠宝,与随从从海上乘船离去,最终未再返回越国。材料二:张良向来多病,随从高帝进入函谷关,就学习仙家的导引吐纳之术,不吃谷食,闭门不出,他常说:“我家几代辅佐韩王,及至后来韩国被秦消灭,我不吝惜万金资财(请了一位大力士刺杀秦王),为了报韩国之仇而对付强大的秦国,使得天下都震动了。如今凭借三寸之舌做到帝王的师保,被封为食邑万户的诸侯,这已是一个平民所能享有的最高待遇了,对我张良来说足够啦。我愿抛开人间之事,追随赤松子仙游去了。”臣司马光认为:大凡有生就有死,犹如黑夜过后是白天一样的必然。自古至今,原本就没有超越这个常规而独自生存下来的。凭着子房(张良)的智慧明察通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之人民当家作主
- 医疗器械行业市场推广活动总结
- 儿科门诊护理工作总结
- 网络行业运营员培训心得
- 音乐行业客服工作总结
- 美容美发店前台服务感悟
- 2024年美术教案(汇编9篇)
- 力瓦工程合同(2篇)
- 冲刺班协议书(2篇)
- 2024年的识字教案7篇
- T∕CDHA 9-2022 热力管道安全评估方法
- 试验前准备状态检查报告
- 理正深基坑之钢板桩受力计算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中国当代文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 广东话粤语姓名拼音大全
- 闸门及启闭机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应征公民体格检查表(征兵)
- 钢筋位置及保护层厚度检测ppt课件
- 岩石坚固性和稳定性分级表
- CNC程序控制管理办法
- 案例思念休闲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