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单元测试A卷基础训练【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6分)1.对下面各句的对话语气分析不当的一项是()(3分)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句,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的语气)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习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责怪的语气)2.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称谓方面很讲究,主要有敬称、爱称和谦称。下列对相关称谓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一句中,“大兄”是对兄长的敬称。B.令堂和令尊分别是对对方母亲和父亲的敬称,而对对方称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时分别称家严和家慈。C.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敢直称帝王,而称宫殿台阶下,表示敬畏。D.臣早期是古人表示谦卑的自称,百姓也可以自称“臣”,后用作臣下对君主的自称。3.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A.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比喻)B.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引用)C.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对偶)D.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拟人)4.下面对《孙权劝学》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中,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积极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B.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感情色彩是不同的。C.本文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从正面表现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学有所成。D.鲁肃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被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5.下列对各句的表达方式判定有误的一项是()(3分)A.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记叙)B.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描写)C.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议论、抒情)D.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记叙)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世上多数的人认为它们“一无所有”,因为它们是“0”。
②1984年奥运会,许海峰的枪声又打破了中国在奥运会上沉寂多年的“0”记录。
③从古至今,无论在自然科学上,还是在社会科学上,都曾经有过无数的“0”的空白。
④中国的原子武器,原是一片“0”的荒原,邓稼先一声巨令,蘑菇云升起,遮盖了这个“0”的荒原。
⑤也有不少的清醒者,看到了“0”的真谛,用自己的智慧,填满了一个又一个的“0”,圈入了无数充实的色彩。A.③⑤①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①④③②⑤ D.①④②③⑤7.下列句子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袁隆平院士研究成功的“杂交水稻”,让无数人享受到了吃饱的幸福,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的事迹家喻户晓。B.“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他是一名医生,更是一名战士,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C.邓稼先的事迹,如此感人,同学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D.邓稼先是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8.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B.“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C.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D.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除了满足中国市场以外,还销往海外各国。B.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C.有无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很多现代作家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D.从无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想取得优秀成绩,最好每天都进行训练。10.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中国也有这样类似“失踪”的科学家,邓稼先就是其中的一位。B.从此,邓稼先作为一个在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C.报到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换上了工作服当小工,同建筑工人一起砍高粱、挖土、推车、和泥、盖房子。D.这就是邓稼先!一个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人!11.下列加粗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见往事耳见贤思齐焉B.大惊曰大兄何见事之晚乎C.卿今当涂掌事卿今者才略D.蒙乃始就学家祭无忘告乃翁12.对“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吕蒙推托,因为军中事务繁多。B.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C.吕蒙推托军中事务繁多。D.吕蒙辞别,因为军中事务繁多。二、填空(6分)13.填空。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到五代1362年间史事。
2.文中“治经”中的“经”指《__________》《诗》《__________》《__________》《春秋》等书。三、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12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乙】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14.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辞B.孰若孤 孰:谁C.改容式车 式:同“试”,尝试D.今齐地方千里 方:方圆15.下列语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自以为大有所益 皆以美于徐公B.蒙乃始就学 乃不知有汉C.成礼而去 朝而往D.称善者久之 王之蔽甚矣16.对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A.我难道想让你治理儒家经典当博士吗!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B.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C.我难道想让他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D.我难道想让你治理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17.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三篇文段均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甲文塑造了孙权亲近关心部下的人主形象;乙文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明的将军形象;丙文描绘了邹忌心系国家的人臣形象。B.三篇文段均表现了君臣相处的智慧。甲文君主用自身经历现身说法,劝服部下;乙文君主贤明,对将领的冒犯包容且欣赏;丙文臣子借类比说理,成功劝谏君主。C.三个文段均运用了正面描写刻画人物。甲文通过语言正面表现孙权的善劝;乙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正面刻画周亚夫的刚正;丙文通过语言表现齐威王的广开言路。D.三篇文段均用词精准,语言有力度。甲文“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表现说话者语气强硬;乙文“敬劳将军”,一个“敬”表现出汉文帝的欣赏;丙文“王之蔽甚矣”,一个“甚”表现出王受蒙蔽之严重。(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16分)【文本一】①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待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间,他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自己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他的父亲,他还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②1950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自己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③接下来整整五年的时间内,钱学森受到了种种恐吓、诬蔑,甚至是非法逮捕,但是,这并没有磨掉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意志。他的夫人蒋英回忆说:“那几年,我们总是摆好三只轻便的小箱子,天天准备随时可以搭飞机动身回国。”④为了回国的方便,他们租住的房子都只签订一年合同。五年中他们竟搬了五次家。1955年9月17日,经过了长达五年多的斗争,钱学森、蒋英和他们的两个孩子,终于乘坐轮船胜利地驶向东方的祖国。⑤1960年10月中旬,在钱学森的亲自领导下,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制造成功了。11月5日上午9时,随着指挥所发出的点火命令,火光闪,惊雷吼,国产导弹呼啸着向九十公里外的目标飞去。很快,落区传来报告:导弹精确命中目标。⑥当天下午,在基地的庆祝酒会上。聂荣臻元帅激动地举杯祝酒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飞起了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枚导弹!”⑦有成功,也有失败。1962年3月,我国自行设计的一种中程导弹起飞不久就掉在发射阵地前三百米处,把地面炸了一个大坑。⑧在寻找失败的原因和研究新方案的过程中,钱学森经常深入到控制系统第一线,与同志们共同研究,进行指导。经过再次研究设计和精心加工生产,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中程导弹试制出来,并发射成功。这以后,科技人员重新设计了具有更为先进系统的导弹,并于1965年发射成功。也就在这一年,我国原子弹小型化的工作也已完成。1966年10月27日凌晨,改进型中程火箭载着核弹头,向千里之外的沙漠深处飞去,准确命中目标并起爆。⑨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枚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美国用了十三年,我国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成功震惊了世界!从此,在世界上确立起我国是拥有核武器的大国的地位。【文本二】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xiònɡ,辽远)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②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③“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④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18.文本一突出的特点是在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请你结合文章第①段内容,举一处谈谈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4分)19.文本一第②段写到美国海军次长的话:“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20.你觉得文本二开头部分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4分)21.文本一所写人物钱学森,文本二所写人物邓稼先,两人都曾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文在刻画人物时,写法和选材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四、写作(50分)2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入学时,老师一声“同学,你好!”的问候;百米冲刺时,同学们“加油!加油!”的呐喊;餐桌上,饭菜喷香可口;台灯下,纸笔沙沙作声;枝头上,嫩绿的新芽;田野间,金黄的麦浪……这些平常真实的点点滴滴,也许我们不曾深思,其实往往蕴藏着生活的美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让我们获得前行的力量。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联系你初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分享你的体验和发现。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字。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D.有误,应是感叹句,带有自豪的语气。故选D。2.答案:A解析:A.有误,“大兄”这里是对朋辈的敬称。3.答案:D解析:D.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D。4.答案:C解析: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表现了吕蒙学有所成。5.答案:D解析:该句的表达方式是议论。6.答案:B解析:通读所有的句子,不难看出,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按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③句总领全段,①⑤两句则紧随③句进行论述,④②两句则举例进行论证。因此,B项正确。7.答案:C解析: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作谓语时,前面一般不加修饰限制成分,且主语是事迹。8.答案:A解析:句中的冒号应为破折号。9.答案:B解析:A.搭配不当,可将“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改为“我国近期生产的各类口罩”。C.两面对一面,可在“取得”前添加“能否”,或是将句首的“有无”删去。D.有误,成分残缺,可将“从……中”删去。10.答案:D解析:A、B、C三项都是记叙,D项是抒情。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的能力。C项,两个“今”都是现在的意思。1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这句话是倒装句,翻译时应该调整为现代汉语的语序,即“蒙以军中多务辞”。13.答案:1.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编年体;战国
2.易;书;礼14.答案:C解析:C.句意: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式:同“轼”,车前的横木;故选C。1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以:都是动词,译作以为;B.乃:连词,于是,就/副词,竟然;C.而: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D.之:音节助词,无义/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故选A。16.答案:B解析:孤:我,古代帝王的自称;岂:难道;欲:想;经:儒家经典;为:成为;但:只是;涉猎:广泛阅读;见:了解;往事:历史;耳:罢了。句意:我难道想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故选B。17.答案:D解析:D.甲文“不可不学”是孙权告诫吕蒙“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表现孙权希望吕蒙学习的态度坚决和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双重否定表现说话者语气强硬”说法有误;故选D。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乙】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丙】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之中不战自胜。18.答案:示例1:“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一句,“始终”写出了钱学森在美国生活20年从开始到最后一直都在思念祖国,从时间长度上,表达人物对祖国的深情程度,朴实的语言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的依恋、怀念之情。(意对即可)示例2:第①段字里行间都体现了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如两个“不止一次”,意思是一次又一次,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次次“感叹”,“还”一次次“梦见”,语言朴实真切,没有刻意渲染,钱学森对祖国的依恋、怀念之情尽在其中。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这一特点的理解。结合文章第①段的句子,“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中的“始终”指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过程,突出其对祖国的深爱;“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还不止一次梦见上海”中的“不止一次”意思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发出的感叹和梦到上海。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次次“梦见”生动地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眷恋。语言朴实真切,没有刻意渲染,钱学森对祖国的依恋、怀念之情尽在其中。19.答案:“宁肯”“也不”增强了语气,写出了美国次长关于钱学森想回国这件事所持的态度,结合前文“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可见钱学森的在军事上的重要价值,为下文钱学森回国道路的艰难曲折做了铺垫。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深层含义的把握,应从探究作者的写作目的,结合中心思想要分析。结合文章前文来看,“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充分说明钱学森的重要价值以及美国对钱学森科学研究的肯定;“宁肯……也不……”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它强调选择“宁肯”的内容,语气坚决,感情强烈,取前舍后。这是美国次长关于钱学森想回国这件事所持的鲜明态度,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20.答案: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说明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同时把读者引入中国历史深处,增加了文章的厚重感。解析:本题考查句段赏析。这段《吊古战场文》,描绘的是西北古战场恶劣的自然环境,与邓稼先的工作地点极为相似,侧面表现邓稼先工作条件的艰苦,并含蓄地将邓稼先的工作地点比作战场,突出了邓稼先是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战斗,从而赞美邓稼先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同时,用古战场是文章具有厚重的历史感,突出邓稼先的使命感,让人觉得悲壮。21.答案:(1)写法上:运用了侧面描写,环境描写,语言描写,大量的副词运用等刻画人物。(两种即可)(2)选材上:都写了各自的失败经历,都刻画了他们失败后的表现,突出他们的执着与奉献精神。解析:本题考查两文在刻画人物上的相同点的分析。写法上,侧面描写,文本一,如第②段美国海军次长对钱学森准备回国的态度;文本二,如第①段引用《吊古战场文》,侧面写出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语言描写,文本一,如第①段“他告诉他的父亲,他还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文本二,如第④段“我不能走”;环境描写,文本一,如第③段“钱学森受到了种种恐吓、诬蔑,甚至是非法逮捕,但是,这并没有磨掉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意志”;文本二,如第④段“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大量的副词的运用,文本一,如“不止一次”“还”“始终”等;文本二,如“总是”“只”。选材上:都写了各自的失败经历,都刻画了他们失败后的表现。文本一,如第⑦段“有成功,也有失败。1962年3月,我国自行设计的一种中程导弹起飞不久就掉在发射阵地前三百米处,把地面炸了一个大坑。在寻找失败的原因和研究新方案的过程中,钱学森经常深入到控制系统第一线,与同志们共同研究,进行指导”;文本二,如第④段“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测试人员职能定位及成长路径题及答案
- 论诗歌中的形象思维2025年试题及答案
- C语言 编程能力提升2025年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二级VFP考试构建框架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ACCESS突破点试题及答案
- 银行合作协议书合同
- 2024-2025学年高中数学周周回馈练一含解析新人教A版选修1-1
- 共同签订劳动合同协议书
- 借用劳务合同协议书怎么写
- 知识查漏补缺ACCESS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三年级五月模拟训练试题数学试题及答案(武汉五调)
- DL∕T 5210.6-2019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6部分:调整试验
- DB34T 5006-2023 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规程
- D503-D505防雷与接地(下册)彩色版
- 2023年科技特长生招生考试试卷word
- GB/T 34560.1-2017结构钢第1部分:热轧产品一般交货技术条件
- GB/T 29318-2012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
- VSTi音源插件列表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清单五篇
-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处理流程图
-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鉴定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