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1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2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3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4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2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升练(二十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参考时间:45分钟)A基础层1.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A.不行遗传的变异 B.地理隔离C.生殖隔离 D.多倍体形成【解析】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分别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隔离包括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而不行遗传的变异不能成为进化的材料,故选A。【答案】A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可以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转变,但不打算新基因的产生B.地理隔离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C.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基因型D.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生物进化的方向总是不全都【解析】长期的地理隔离使突变后的自然选择方向不同,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B错误;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性状),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有些突变由于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与生物进化的方向全都,D错误。【答案】A3.祖国宝岛台湾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变异是岛上蝶类新种形成和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变异中不能成为蝶类进化内因的是()A.基因结构转变引起的变异B.染色体数目转变引起的变异C.环境转变引起的变异D.生物间杂交引起的变异【解析】生物进化的内因是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可遗传的变异为生物进化供应了原材料。仅由环境转变引起的变异是不行遗传的。【答案】C4.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之间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自然选择的实质是选择种群的有利基因,不打算新基因的产生C.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进化,不包括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解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进展。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答案】D5.(2021·辽宁大连双基测试)如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某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状况,由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A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a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由于种群基因频率转变,该生物发生了进化B.a基因把握的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C.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D.基因频率的转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A的基因频率不断削减,a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加,由于种群基因频率发生转变,可推断该生物发生了进化;由于a基因频率不断增加,则a基因把握的隐性性状可能更适应新环境;1970年A的基因频率为0.10,a的基因频率为0.90,若按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得出Aa的基因型频率为2×0.10×0.90=0.18,假如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就不是0.18;基因频率的转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性状的选择实现的。【答案】C6.某地一年生的某种植物群体,其基因型为aa,开白色花。有一年,洪水冲来了很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开红色花。不久群体基因型频率变为55%AA、40%Aa、5%aa。分析并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该地全部的某种植物群体属于一个________,其中全部的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________。(2)洪水冲来了很多基因型为AA和Aa的种子后,该群体的A和a基因频率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3)若这一地区没有给这种植物传粉的昆虫,全部植物一般都是自花传粉。在3代自交后,群体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在这3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没发洪水前的群体,和洪水冲来的群体的个体之间由于花期不同,不能正常受粉,说明这两个群体属于不同的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_______打算生物进化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答案】(1)种群该种群的基因库(2)75%25%(3)72.5%5%22.5%没有由于该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4)物种生殖隔离已经形成(5)种群自然选择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B力量层7.(2021·淄博一模)某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2000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2000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6000个。它们迁移到一个孤岛上自由交配繁衍。A基因在初始时的频率和繁衍两代(假设子代都存活)后的频率分别是()A.0.2和0.3 B.0.3和0.5C.0.2和0.5 D.0.3和0.3【解析】在一个封闭的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中,遵循遗传平衡公式,基因频率不变,A的基因频率是(2000×2+2000)/[(2000+20000+6000)×2]=0.3。【答案】D8.(2021·安徽安庆示范高中联考)已知A、a是一对等位基因。如图中①~③分别表示某种动物存在地理隔离的3个不同的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状况,3个种群的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且存在地理隔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种群①在第25代时基因型为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B.个体的死亡对种群③的A基因频率影响最小C.第150代后3个种群之间可能消灭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转变【解析】由题图的信息可知,种群①在第25代时A的基因频率为75%,a的基因频率为25%,基因型aa的个体约占总数的1/16;在约150世代交替中,种群③中A的基因频率没有太大变化;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生殖隔离;自然选择使3个种群的A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的转变。【答案】A9.(2021·浙南、浙北联考)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中,把握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频率的转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C.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一个种群中,把握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解析】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转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转变,基因型频率转变,基因频率不肯定发生变化,A项错误;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的缘由是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正常个体中存在色盲基因携带者,B项错误;Aa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与a基因的频率相等,C项错误;在一个种群中,把握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D项正确。【答案】D10.(2021·山西诊断考试)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B.昆虫的变异可降低其灭亡的可能性C.昆虫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该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加D.最终昆虫和植物总会有一种生物被淘汰【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变异与自然选择间的关系。该突变类型会导致昆虫中不适应生物碱的个体死亡,使昆虫基因频率定向转变,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A项正确;昆虫发生变异,可能会产生抵制该生物碱的种类,从而降低其灭亡的可能性,B项正确;不产生生物碱的植物易被昆虫食用,可能导致突变类型的基因频率增加,C项正确;昆虫和植物共同进化,最终可能导致植物和昆虫数量达到动态平衡,D项错误。【答案】D11.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转变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定导致生殖隔离D.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解析】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选择的是表现型,A错误;只要基因频率发生转变就说明生物发生了进化,B错误;地理隔离不肯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种群基因频率的转变是进化的实质,也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D正确。【答案】D12.某地区从1964年开头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1)R基因的消灭是________的结果。(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逝,表明在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力量________。(4)该地区从今不再使用杀虫剂,猜测将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在可遗传的变异中只有基因突变才能产生新的基因,所以R基因的消灭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基因频率是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从题干可知R与S是一对等位基因,已知RS和SS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可算出RR的基因型频率为(1-4%-1%)=95%。计算R的基因频率可以利用概念法直接计算。假设种群的总个体数为M,则该种群R与S这对等位基因的基因总数为2M,R基因的总数为(2×95%M+1×4%M)=1.94M,则R的基因型频率=(1.94M/2M)×100%=97%。(3)1967年中期停用杀虫剂,而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逝,表明不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下,RR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力量要低于SS基因型的幼虫。(4)若该地区从今不再使用杀虫剂,在自然持续的选择作用下,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S基因频率越来越高。【答案】(1)基因突变(2)97%(3)不使用杀虫剂低(4)SS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13.综合大熊猫化石及现存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争辩,传统的观点认为大熊猫的濒危是进化历程的必定。最新群体遗传学的争辩表明,现存大熊猫并未走到进化历史的终点,仍旧具有进化潜力。请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上述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一个大熊猫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是这个种群的________,假如大熊猫种群仍旧保持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实际上反映了种群中基因的________。(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________的基本单位。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如自然选择和________等。(3)突变、________和________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4)假如大熊猫种群无限大,群体内的个体随机交配,没有突变发生,没有任何形式的选择压力,那么群体中的各种基因型的比例每代保持不变。对某地一个种群随机抽样调查,测知该种群中有基因型AA、Aa、aa的个体若干只,由此可以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而依据A和a的基因频率,可以推想出这个种群中Aa的频率(N)大约是()A.0≤N≤100% B.0<N≤50%C.0≤N<50% D.N>50%(5)下图中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菌菌株数和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表示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