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7-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_第1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7-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_第2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7-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_第3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7-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_第4页
【高考总动员】2022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时提升练7-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提升练(七)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参考时间:45分钟)A基础层1.(2021·济南二模)如图所示,把体积与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溶剂和葡萄糖通过,不允许蔗糖通过)隔开,开头时和一段时间后液面状况是()A.甲高于乙B.乙高于甲C.甲先高于乙,乙后高于甲D.乙先高于甲,甲后高于乙【解析】质量浓度相同的葡萄糖溶液与蔗糖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高,所以开头时水分子是乙→甲;由于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加上蔗糖,乙侧浓度高于甲侧,所以乙侧又重新吸取甲侧水分,故C项正确。【答案】C2.(2021·江苏南京一模)如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试验材料,观看植物细胞质壁分别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其次次观看(D)和第一次观看(B)形成对比,第三次观看(F)和其次次观看(D)形成对比B.该试验用显微镜主要观看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关系、液泡的颜色和大小等C.假如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则可以省略E过程D.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试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解析】题图中共有三次显微镜观看,观看的指标主要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关系以及液泡的大小和颜色,其次次观看与第一次观看形成对比,第三次观看与其次次观看形成对比,A、B项正确;假如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KNO3溶液,由于在细胞失水的同时,不断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获得K+和NOeq\o\al(-,3),导致细胞液浓度上升,当其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开头吸水,从而消灭质壁分别自动复原的现象,C项正确;假如蔗糖溶液的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D项错误。【答案】D3.(2021·北京朝阳期中)植物叶表皮上有气孔,气孔由保卫细胞构成。气孔导度表示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导度变大;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导度变小。现将一块放置在清水中的叶表皮取出,完全浸入甘油后,马上检测该叶表皮的气孔导度,可能的结果是()ABCD【解析】保卫细胞浸入甘油后,会先发生质壁分别,再自动复原,故D项正确。【答案】D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跨膜运输(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和非跨膜运输(胞吞和胞吐)。下列有关物质进出方式的推断正确的是()A.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就是主动运输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的运输肯定是自由集中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就是帮忙集中D.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解析】物质进出细胞方式中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均消耗能量,A项错误;顺浓度梯度的运输有自由集中和帮忙集中,B项错误;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有帮忙集中和主动运输,C项错误;胞吞和胞吐为非跨膜运输,通过膜的层数为0,D项正确。【答案】D5.(2021·甘肃兰州一中)争辩表明,主动运输依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1)图中细胞质基质存在于________(填“P”或“Q”)侧,推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主动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类型中,○所代表的离子或小分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A.浓度差所造成的势能B.ATP直接供应能量C.光能驱动D.细胞内物质合成时释放的能量(4)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接受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A.噬菌体 B.细菌C.果蝇 D.小鼠(5)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取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或帮忙集中。为了证明这一假设,进行以下试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育液中,甲组赐予正常呼吸,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取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浓度降低的是________组。【解析】分析题图,b为ATP直接供应能量的主动运输;c为光能驱动的主动运输。(1)依据细胞膜的结构可知,糖蛋白位于细胞外侧,所以P侧为细胞外的环境,Q侧为细胞内的环境。(2)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把物质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3)b类型中物质转运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ATP水解。(4)光能驱动的主动运输发生在少数细菌体内。(5)本试验是探究小肠上皮细胞吸取葡萄糖的方式。依据题干提示的信息,自变量是细胞是否进行细胞呼吸,观看指标是培育液中葡萄糖的浓度。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取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甲组溶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答案】(1)Q糖蛋白位于细胞外侧(2)需要载体蛋白、逆浓度梯度、需要能量(3)B(4)B(5)甲B提升层6.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其原理是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一侧,较高浓度侧的全部细菌及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几乎不能透过逆渗透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的差异是前者需要消耗能量B.逆渗透膜也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C.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把握有害物质D.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力量赛过生物膜,可放心饮用【解析】逆渗透膜是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肯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没有生物活性,不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没有载体蛋白,不具有选择透过性,B、C错误;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对物质的通过具有选择性,生物膜去除有害物质的力量赛过逆渗透膜,D错误。【答案】A7.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肯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看,未观看到质壁分别现象。以下推想不合理的是()A.所取洋葱表皮细胞可能是死细胞B.KNO3溶液浓度可能低于细胞液浓度C.细胞在盐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别D.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别后又自动复原【解析】死细胞的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置于盐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别;若KNO3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导致细胞吸水,只有细胞失水时才会发生质壁分别;细胞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盐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别,但细胞可能发生质壁分别后又自动复原,导致观看不到质壁分别现象。【答案】C8.饭后,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此时对葡萄糖由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但消耗ATP分解释放的能量B.葡萄糖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但不消耗ATP分解释放的能量C.葡萄糖的跨膜运输需要载体,也消耗ATP分解释放的能量D.葡萄糖的跨膜运输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ATP分解释放的能量【解析】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过程为帮忙集中,该过程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答案】B9.某同学在试验室中做“观看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试验时,在老师的挂念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试验,试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试验组5分钟的现象再过5分钟滴加清水5分钟①0.3g·mL-1蔗糖溶液x无变化质壁分别复原②0.5g·mL-1蔗糖溶液质壁分别y无变化③1mol·L-1KNO3溶液质壁分别质壁分别复原z④1mol·L-1醋酸溶液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x为质壁分别,由于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B.y为质壁分别,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渐渐变浅D.④组细胞大小无变化是由于细胞渗透吸水量等于失水量【解析】由于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所以植物细胞在肯定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别,但假如蔗糖溶液浓度过高(如0.5g·mL-1),可能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过多死亡,A、B项正确;在1mol·L-1KNO3溶液中,细胞先发生质壁分别,后来细胞吸取K+和NOeq\o\al(-,3)使细胞液浓度上升而发生质壁分别自动复原,再滴加清水,细胞会吸水,体积稍增大,C项正确;在1mol·L-1醋酸溶液中,植物细胞死亡,D项错误。【答案】D10.下图表示一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膜中载体也能运输蔗糖B.碘以该方式进入海带细胞C.该方式不会消灭饱和现象D.该方式发生在被运输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解析】本题以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物质运输方式。据图可知,葡萄糖从胞外到胞内需载体蛋白帮忙但不消耗ATP,故其跨膜运输方式为帮忙集中;该运输方式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因载体具有专一性,且数量是肯定的,所以会消灭饱和现象;运输葡萄糖的载体不能运输蔗糖;碘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胞内的。【答案】D11.成熟的植物细胞在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别现象,下图a是发生质壁分别的植物细胞,图b是显微镜下观看到的某一时刻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a图b(1)图a中细胞的质壁分别指的是细胞壁和________的分别,后者的结构包括[]和[]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别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细胞自身应具备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b是某同学观看植物细胞质壁分别与复原试验时拍下的显微照片,此时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外形、大小相同的红心萝卜A和红心萝卜B幼根各5段,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甲~戊)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红心萝卜的幼根称重,结果如图c所示,据图分析:图c①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________。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一段时间后红心萝卜A的细胞液浓度会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了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和失水、质壁分别复原试验及渗透作用在实践中的应用。(1)质壁分别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别,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发生质壁分别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而植物自身具备的结构特点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3)在观看植物细胞质壁分别与复原试验中,当细胞处于质壁分别状态时,此时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别过程,也可能质壁分别完成,细胞原生质层大小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还可能处于质壁分别的复原过程中,因此,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是细胞液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浓度。(4)①由图中两种红心萝卜的质量变化结果可知,甲~戊五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为丙<戊<甲<丁<乙,甲为红心萝卜A的等渗溶液,戊为红心萝卜B的等渗溶液,因此红心萝卜A比红心萝卜B的细胞液浓度高。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溶液浓度降低,红心萝卜A吸水一段时间后,细胞液浓度降低。【答案】(1)原生质层24(2)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3)细胞液的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4)①高②降低12.部分刚采摘的水果或蔬菜表面有残留农药,很多人认为把水果或蔬菜放在清水中浸泡可以有效除去其表面的残留农药。为探究此种处理方法的正确性,某生物爱好小组做了如下试验。试验一:取相同的青菜各1kg作为样本,并对其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结果如下:甲乙丙丁处理方式未做处理纯水冲洗1min浸入纯水1min浸入纯水30min1kg青菜农药残留量0.196mg0.086mg0.097mg0.123mg试验二:取相同的青菜500g,并将其浸入肯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据所得数据可绘出如下曲线。依据上述试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验一中,甲、乙两组对比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丁组农药残留量比丙组农药残留量多,最可能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争辩表明,植物细胞既可以吸取水分也可以吸取可溶性农药。在试验二中,青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随时间推移从A点下降到B点,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又从B点略有上升达到C点,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上述分析,植物细胞吸取水分和吸取可溶性农药是否为同一过程,并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喷洒农药一般是喷洒在叶片上,用清水冲洗时可以去除细胞表面的农药,但是假如浸泡时间长了,溶解在水中的农药反而可以进入细胞,使蔬菜的农药残留量比浸泡时间短时还多。(2)AB段细胞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