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资料表明,距今约8000—5000年的中国各地聚落遗址外围一般有壕沟围绕,里面的房子排列整齐,中央一般为大房屋;古城遗址往往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方正规矩;墓葬遗址也普遍排列规整。据此可知,早期中国文化的特征是()A.有容乃大,和谐共存 B.追求秩序,稳定执中C.祖先崇拜,以人为本 D.整体思维,天人合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8000—5000年(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约8000—5000年的中国各地聚落遗址修建中,“里面的房子排列整齐……方正规矩;墓葬遗址也普遍排列规整”,这体现了在城市布局中的整体规划,在文化上体现出的是对秩序的追求,“中央一般为大房屋;古城遗址往往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体现了中心位置的特殊性,反映了稳定执中,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吸收,不能反映有容乃大,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建筑物的修建上较为规整,没有体现对祖先的崇拜和对人的重视,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对人的活动的影响,不能反映天人合一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2.战国至西汉时期,民间曾广泛流行“驰逐”的飞速驰车竞技项目,高速驰车亦成为许多皇室贵族的嗜好,甚至以温良谨慎著称的汉文帝也想尝试飞车疾驰的乐趣。这反映了当时()A.勇进精神影响社会风气 B.皇帝好恶决定竞技兴衰C.耕战结合思想深入人心 D.民族交融带来文化重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至汉代(中国)。据材料“高速驰车亦成为许多皇室贵族的嗜好,甚至以温良谨慎著称的汉文帝也想尝试飞车疾驰的乐趣”可知,高速驰车这一竞技项目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能力,正是勇往直前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社会风气的影响,A项正确;高速驰车是战国时期在民间就已经广泛流行的竞技项目,此时期还没有皇帝,排除B项;高速驰车体现的是勇进精神,与耕战没有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高速驰车是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不能得知这是民族交融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3.西晋创立了直诉制度,即在京师朝堂外设置登闻鼓,有重大冤屈者可以击鼓鸣冤,直诉中央。这一制度被南北朝所沿用,北魏太武帝及南朝梁武帝时,都曾发生过击鼓鸣冤的事件。直诉制度的建立()A.推动了律令儒家化进程 B.打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C.加强了对司法活动监督 D.改善了基层治理成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材料说明西晋创立直诉制度,冤屈者可击鼓鸣冤且可以不受诉讼级别的限制,有利于司法公正,C项正确;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有所发展,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权力提升,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司法公正,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4.开元至天宝时期(713—756年)户口数表(部分)州名户数增长率(%)口数增长率(%)密度(人/平方公里)常州102631384.5690673518.881.5苏州76421544.46326551061.445.8杭州86258182.2585963281.272.3台州838681174.04890151282.040.2湖州73306418.6477698525.074.1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A.户籍管理的水平显著提高 B.政局动荡带来人口南迁C.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D.赋税制度实现根本变革【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开元至天宝时期(713—75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台州、苏州、常州、湖州等江南地区人口增长迅速,推动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户籍管理的水平显著提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局动荡,排除B项;唐朝的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没有实现根本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5.元代许多儒生或在民间以私塾的方式教学,编撰一些后世儒家用以启蒙的教科书;或悬壶济世,将复杂的医学转化为可行的方剂之学;或将数学理论转变为可行的算学口诀,甚至发展出珠算类的简易计算工具。这些活动()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B.消除了士庶之间的界线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儒学世俗化进程【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儒生在民间以私塾的方式教学,并为医学、数学等方面发展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促进儒学在社会基层的传播与发展,推动其世俗化,D项正确;儒学的世俗化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儒学在基层的传播,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有学者研究发现,元代以后农业技术进步并不明显,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创造,但清代全国范围内粮食亩产普遍得到提高,农业发展达到顶峰。这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的突破 B.世界交往的扩大C.改土归流的实施 D.租佃关系的普及【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元代以后农业技术进步并不明显,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创造,但清代全国范围内粮食亩产普遍得到提高,农业发展达到顶峰”可知,清朝时期农业技术并没有明显进步,但农业却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晚期开始,原产于玉米、番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引入中国,极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说明清代全国范围内粮食亩产普遍得到提高,农业发展达到顶峰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交往的扩大,高产作物引入中国,B项正确;明清时期的农业整体没有突破自然经济,排除A项;改土归流主要针对的是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清代粮食亩产提高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排除C项;宋朝时期,租佃关系就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济的土地经营形态,排除D项。故选B项。7.在清代传统的保甲制度下,绅士阶层是基层社会控制的对象。咸丰年间(1850—1861年),随着地方团练的兴起,绅士迅速由传统的控制对象演变成基层社会的控制主体。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社会危机影响基层治理 B.经济发展促进阶层流动C.东南互保冲击中央权威 D.西学传播改变乡里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0—186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地方团练的兴起社会动荡,士绅阶层有基层社会控制的对象变为控制主体,可得出社会危机影响基层治理,A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因为社会危机导致阶层流动,排除B项;东南互保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发生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基层治理,未体现西学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8.“补药”是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的概念。下图为1909年10月1日刊登在《申报》上的牛髓粉补药广告。据此可知,当时()华医所用草木居多,间用象、鹿等胶,功效亦缓。不知生物中最益人体者莫如牛。本品以“泰西化学之法”炼制而成,性味甘温,中和益气,虚损壮元,阳健筋骨,种种奇效,难以尽述。注:图中文字为,牛:“你们把我的肉熬汁,骨髓磨粉,真算是第一等补药。”人:“早知有这样好东西,还煎什么膏滋呢?不如倒了罢。”A.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丰富 B.新文化运动影响广泛C.国人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中西医出现融合趋向【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9年(中国)。根据材料““补药”是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的概念”“ 本品以“泰西化学之法”炼制而成”得出,牛髓粉是中医与西医结合的产品,故体现出中西医出现融合趋向,D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中西结合,不能得出中医理论的是否有所丰富,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国近代国人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大兴纱厂是近代石家庄第一家大型民族纺织企业。1947年11月,石家庄战役胜利后,接管该厂,建立起新型公营工厂管理制度。1948年5月,又计划将大兴纱厂发还资方,实行公私合营。1950年1月大兴纱厂正式发还资方时,转为私营。这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B.新民主主义路线得到贯彻C.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195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时期的不同,大兴纱厂的经营权也随之变化。新中国建立初期,因急需恢复国民经济,故大兴纱厂成为私营,符合新民主主义路线的开展,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于1953年开始,排除A项;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是在1952年,排除C项;社会主义工业化是1953“一五计划”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10.1998年,全国上下通过召开纪念大会、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组织创作文艺作品、出版物、举办展览和大型音乐会,发行纪念邮票等多种方式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人民日报》也开辟专栏,发表一系列纪念文章。这些活动的开展()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C.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识 D.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全国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纪念改革开放,有利于提高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C项正确;材料中的活动都是在国内进行,与提高国际地位无关,排除A项;科教兴国主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1992年中国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世纪初才逐步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11.公元前8世纪后期,亚述发展成为一个统治范围比较广大的帝国。国家版图的扩大引起了司法审判的变化,专业法官和代表地方势力的基层机构被排除在法庭之外,司法审判主要由国王、朝廷重臣和市长等行政官员完成。据此可知,亚述帝国()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官僚体系趋于完备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司法水平显著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8世纪后期(西亚)。根据材料“司法审判主要由国王、朝廷重臣和市长等行政官员完成”可知,国王有权干涉地方的司法,体现出地方司法权力被制约,中央集权加强,C项正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是中央司法权力加强,与官僚体系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能看出地方司法权被中央限制,不能得出司法水平是否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12.中世纪西欧许多庄园法庭的决议文件,都以“经整个村庄共同体一致同意”,或者“经领主和全体习惯佃农、自由佃农一致同意”等作为开场白。某庄园的一次村民会议,甚至决定了该庄园今后一个世纪的工作规划。上述材料可用于研究中古西欧()A.基层治理的特点 B.自治城市的发展C.民族国家的起源 D.封建王权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的文件要通过村民投票决议,体现了西欧基层治理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主体是庄园,与自治城市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庄园的基层自治,民族国家的起源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封建王权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3.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发起道德改革运动,矛头直指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等。英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孟认为,在吸烟、喝酒、宴乐、奇装异服和把时间滥用在偷安和享乐方面的普遍的堕落,使英国的事业遭到不幸。这场运动的兴起()A.深受价格革命影响 B.旨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C.体现理性主义精神 D.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原因、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17世纪(英国)。据所学唯物史观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16世纪末17世纪初,伴随着英国对外殖民扩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在社会上兴起的道德改革运动,反对“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正是适应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需要而产生的,D项正确;价格革命指的是伴随着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导致的物价上涨,与材料中反对“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英国的道德改革运动针对的是“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没有涉及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指的是不依靠外在的权威,依靠人的思考和判断,材料没有涉及理性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14.关于人的价值,但丁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卢梭强调,人生而自由,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则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真正实现平等,人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的人。据此可知,马克思()A.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B.主张通过自身的解放来实现人的价值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认为政治权利是人的价值的主要载体【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可知,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重视人的全面解放,人的价值要通过人的解放来实现,B项正确;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创建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的提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政治权利是人的价值主要载体是启蒙运动中的观点,排除D项。故选B项。15.1928—1934年苏联谷物生产总量和谷物征购量(单位:百万公担)时间谷物生产总量谷物征购量1928年733.2107.91929年717.4160.81931年694.8228.31934年676269.6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不满C.大危机影响农业生产 D.工业化与农民利益存在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1934年(苏联)。据材料信息可知,1928年至1934年谷物的生产总量呈现下降趋势,但谷物的征购量却呈现上升趋势,这反映了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体现了工业化与农民利益存在矛盾,D项正确;1924年列宁去世后,苏联逐渐取消了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苏俄建立初期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年就废除了余粮征集制,排除B项;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几乎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但对苏联基本没有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6.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一战前后进入黄金时期,二战后却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这反映了()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大战制约学术交流C.国际格局影响学术研究 D.冷战博弈加剧国际冲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根据材料“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二战后却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及所学可知,东方学是一个内涵与外延极其宽泛的概念,以亚洲和非洲为主要研究对象,在19世纪有了重要发展。一战前后,欧洲主要大国的东方学都进入黄金时期。二战后,东方学的发展出现新变化,主导国家由欧洲到苏美。由此可见,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影响着学术研究的方向,C项正确;和平与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的时代主题,并且材料内容并且强调时代发展主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世界大战与学术交流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出世界大战对学术交流制约作用的结论,排除B项;冷战博弈加剧国际冲突,但与材料主要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信息是历代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事关重大。宋代在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上,除章奏、面奏等历代类似的制度外,还有其独特之处。群臣面对、臣僚章奏、经筵议论乃至士民上书都是君主了解社情民意的途径。同时政府以行政、监察系统为主,财政、司法等专门机构为辅,建立起多层多途错落纵横的政绩考察途径来丰富信息搜集渠道。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强调时效,情报的最终汇聚点,是君主所在的“御前”。——摘编自邓小南《宋代信息渠道举隅:以宋廷对地方政绩的考察为例》材料二庚子之前,清朝电报建设已初具规模。遇有紧急事件,朝廷与各省之间常通过电旨、电奏的形式沟通政情,京中对外电报线路逐渐形成东线、西线、京恰线三条。电奏与奏折相比,体例相对简洁,仅申述事实,少了繁复的礼节性饰文;由总署电局译出后,径交军机“进呈御览”,枢臣率先得观电奏。这一新型通讯方式变得日益普遍,原先双线运转的、上传下达的信息路线,一变而为多线并存的信息网络。——摘编自郑泽民《“庚子西狩”时期电报通讯机制考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信息搜集和处理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信息搜集和处理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特点:途径多样;内容丰富;重视实效;服务君权;作用重大。原因:宋代君主专制加强,中央为了解民情民意,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官僚系统较为发达,分工明确;信息传递系统的完善;文化科技的进步,丰富了信息搜集与传递的途径。(2)新变化:电报逐渐成为信息传递重要方式;信息搜集及处理程序更为简洁;时间明显缩短。影响: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动了商贸活动及经济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除章奏、面奏等历代类似的制度外,还有其独特之处。群臣面对、臣僚章奏、经筵议论乃至士民上书都是君主了解社情民意的途径”得出,途径多样;根据材料“建立起多层多途错落纵横的政绩考察途径来丰富信息搜集渠道”得出,内容丰富;根据材料“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强调时效”得出,重视实效;根据材料“情报的最终汇聚点,是君主所在的“御前””得出,服务君权;根据材料“信息是历代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事关重大”得出,作用重大。原因:根据材料“了解社情民意”并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君主专制加强,中央为了解民情民意,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根据宋代官僚制度、印刷术发展等角度进行回答,官僚系统较为发达,分工明确;信息传递系统的完善;文化科技的进步,丰富了信息搜集与传递的途径。【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变化:根据材料“清朝电报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一新型通讯方式变得日益普遍”得出,电报逐渐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根据材料“电奏与奏折相比,体例相对简洁,”得出,信息搜集及处理程序更为简洁;根据材料“原先双线运转的、上传下达的信息路线,一变而为多线并存的信息网络。”得出,时间明显缩短。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从行政、经济等方面进行回答,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动了商贸活动及经济发展。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世纪以来的世界是西欧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的世界,这之前各大文明相对而言各自独立发展,有往来但并没有给对方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欧洲1850年时的所有优势都产生于1750年以后的“科学文化”要素,特别是在英格兰,这些要素包括:越来越强的读写能力和印刷术、科学社团的发展、比较容易听懂的公开演讲等。——摘编自陈恒《谁在叙述谁的全球史:不对等与历史书写的陷阱》材料二欧洲中心主义者认为,西方之所以能够崛起并最先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突破,依赖的是自身的“禀赋和特性”,近代世界的兴起被描述为西方的胜利。而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则认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东方比西方更先进,在促进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东方的贡献,西方的崛起无法想象。——摘编自张倩红《先发的东方与落后的西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约翰·霍布森的观点。【答案】(1)背景: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开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及发展完善;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印刷术的普及;科学社团的建立;公众演讲的推动等。(2)说明: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传入欧洲,为欧洲近代社会转型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传教士将儒学介绍到欧洲,影响了欧洲的启蒙运动:海陆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扩张使欧洲的崛起成为可能。【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19世纪(欧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回答。政治:欧洲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及发展完善;经济:意大利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形成;文化: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根据材料“越来越强的读写能力和印刷术、科学社团的发展、比较容易听懂的公开演讲”得出,印刷术的普及;科学社团的建立;公众演讲的推动等。【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提炼约翰·霍布森的观点,得出“东方文明促进西方文明的崛起”。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文明对西方的影响角度来说明: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传入欧洲,为欧洲近代社会转型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传教士将儒学介绍到欧洲,影响了欧洲的启蒙运动:海陆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最后,总结,由于东方文明对西方的影响,才使得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扩张使欧洲的崛起成为可能。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霍渠泉之水出自赵城境内(赵城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气候干旱,自古以农业生产为主)。唐贞元年间有洪洞县令张岁逢大旱,遂遣员为百姓从祝词至窃(偷水)。赵城县、洪洞县碍为屡屡相争词讼,各立渠长一员,拘集各村沟头治(理)水户。霍山脚下有广胜寺前泉水数处,砌成泉池,以十分为率,三七均分,赵城县得水七分,名为北霍泉渠;洪洞县得水三分,名为南霍渠。——摘编自孙奂仑《洪洞县水利志补》材料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动和普通法的兴起,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水权(通航权和河岸权)冲突加剧,磨坊堰和鱼堰成为阻碍河道通航的主要障碍。河道治理举措主要有两种,一是签发令状经由普通法诉讼,二是权利受损者向国王或议会提交请愿。从实际成效看,河流堵塞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但趋于缓解。——摘编自沈琦《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水权之争、河道治理与议会政治》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西方水权争端的差异,并对差异作简要评述。【答案】差异:内容上,中国主要是用水权之争(灌溉权或饮水权),西方则聚焦于通航权和河岸权之争;方式上,中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协调与基层自治相结合,西方则是借助法律诉讼(或发起民间请愿活动)。评述:中西方水权之争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文明的差异。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的发展促使对于用水权的争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下,行政手段在基层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层组织在基层治理扮演重要角色。中世纪晚期,以英格兰为代表的西方,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水权之争则主要集中于通航权和河岸权的争夺;而普通法的兴起则影响了水权之争的处理方式。【解析】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西方)。差异:根据材料一“唐贞元年间有洪洞县令张岁逢大旱,遂遣员为百姓从祝词至窃(偷水)。赵城县、洪洞县碍为屡屡相争词讼”得出,中国主要是用水权之争(灌溉权或饮水权);根据材料二“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水权(通航权和河岸权)冲突加剧”得出,西方则聚焦于通航权和河岸权之争;根据材料一“各立渠长一员,拘集各村沟头治(理)水户。”得出,中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协调与基层自治相结合;根据材料二“河道治理举措主要有两种,一是签发令状经由普通法诉讼,二是权利受损者向国王或议会提交请愿”得出,西方则是借助法律诉讼(或发起民间请愿活动)。评述:首先提炼观点,“中西方水权之争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文明的差异”。然后根据所学知识,从中国小农经济、基层治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的发展促使对于用水权的争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下,行政手段在基层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层组织在基层治理扮演重要角色。其次,材料二信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动和普通法的兴起,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水权(通航权和河岸权)冲突加剧”得出,中世纪晚期,以英格兰为代表的西方,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水权之争则主要集中于通航权和河岸权的争夺;而普通法的兴起则影响了水权之争的处理方式。20.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有学者将中华文明创新性的主要特征概括如下:主要特征代表名言特征一传承与创新交互为用“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特征二通变中回应时代问题“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特征三开放包容和视野交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特征四强烈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感“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摘编自王博《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写出选取的角度,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逻辑清晰)【答案】示例一:选择特征一“传承与创新交互为用”。论题: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社会出现大变革,秦朝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创新了政治制度,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汉承秦制,设立中外朝和刺史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隋唐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保证皇权有效运行,在继承前朝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董仲舒为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大一统思想为基础,融合道、法和阴阳五行家等诸家思想,形成了汉代新儒学,儒学成为主流思想。隋唐之后,三教合一趋势加强,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削弱,为了加强政治和思想统治,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克服儒学自身的理论弱点,面对佛道挑战,宋代理学家做出了又一次理论创新,理学诞生了。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学在自我批判和创新中,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诞生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总之,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华文明总是在传承创新中前行,并创造了更加辉煌的文明。示例二:选取特征三“开放包容和视野交融”。论题:开放包容和视野交融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世主张,并互相诘难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在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影响了中国,并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通过海陆两条对外贸易之路,中国出口的丝、丝织品、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而中国引进了国外的技术、文化、农作物新品种等,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总之,中华文明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格局,在促进世界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其它论题:中华文明传承与创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使命感是中华文明繁荣的不竭动力;传承与创新是中华文明延续与发展的重要特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设问要求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运用中国史知识进行阐述。据材料“中华文明创新性的主要特征”“特征一传承与创新交互为用”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适应了时代要求,在进行阐述时,主要结合中国古代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时代要求,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进行说明即可。如政治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朝制度、三省六部制等,思想方面的董仲舒新儒学、程朱理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等。这些政治和经济上的创新都是对在继承中,适应了新的时代要求,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发展。可进行阐述如下: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社会出现大变革,秦朝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创新了政治制度,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汉承秦制,设立中外朝和刺史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隋唐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保证皇权有效运行,在继承前朝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董仲舒为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大一统思想为基础,融合道、法和阴阳五行家等诸家思想,形成了汉代新儒学,儒学成为主流思想。隋唐之后,三教合一趋势加强,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削弱,为了加强政治和思想统治,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克服儒学自身的理论弱点,面对佛道挑战,宋代理学家做出了又一次理论创新,理学诞生了。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学在自我批判和创新中,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诞生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据材料“特征三开放包容和视野交融”“中华文明创新性的主要特征”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创新和发展,据此可概括论点:开放包容和视野交融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在阐述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中国本土文化的互相吸收、影响,推动中华文明创新,如百家争鸣。中华文化吸收其他文化,推动中华文化发展,如佛教本土化、程朱理学、外国的技术、农作物等。可进行阐述如下: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世主张,并互相诘难和吸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础。西汉末年,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在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和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影响了中国,并逐渐与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丝绸之路是古代贯通亚欧北非的重要贸易通道,通过海陆两条对外贸易之路,中国出口的丝、丝织品、瓷器、茶叶流行于亚、非、欧三洲,而中国引进了国外的技术、文化、农作物新品种等,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资料表明,距今约8000—5000年的中国各地聚落遗址外围一般有壕沟围绕,里面的房子排列整齐,中央一般为大房屋;古城遗址往往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方正规矩;墓葬遗址也普遍排列规整。据此可知,早期中国文化的特征是()A.有容乃大,和谐共存 B.追求秩序,稳定执中C.祖先崇拜,以人为本 D.整体思维,天人合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距今约8000—5000年(中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在约8000—5000年的中国各地聚落遗址修建中,“里面的房子排列整齐……方正规矩;墓葬遗址也普遍排列规整”,这体现了在城市布局中的整体规划,在文化上体现出的是对秩序的追求,“中央一般为大房屋;古城遗址往往以规模宏大的宫城为中心”体现了中心位置的特殊性,反映了稳定执中,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中华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吸收,不能反映有容乃大,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建筑物的修建上较为规整,没有体现对祖先的崇拜和对人的重视,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对人的活动的影响,不能反映天人合一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2.战国至西汉时期,民间曾广泛流行“驰逐”的飞速驰车竞技项目,高速驰车亦成为许多皇室贵族的嗜好,甚至以温良谨慎著称的汉文帝也想尝试飞车疾驰的乐趣。这反映了当时()A.勇进精神影响社会风气 B.皇帝好恶决定竞技兴衰C.耕战结合思想深入人心 D.民族交融带来文化重构【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至汉代(中国)。据材料“高速驰车亦成为许多皇室贵族的嗜好,甚至以温良谨慎著称的汉文帝也想尝试飞车疾驰的乐趣”可知,高速驰车这一竞技项目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能力,正是勇往直前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对社会风气的影响,A项正确;高速驰车是战国时期在民间就已经广泛流行的竞技项目,此时期还没有皇帝,排除B项;高速驰车体现的是勇进精神,与耕战没有接关系,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高速驰车是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不能得知这是民族交融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3.西晋创立了直诉制度,即在京师朝堂外设置登闻鼓,有重大冤屈者可以击鼓鸣冤,直诉中央。这一制度被南北朝所沿用,北魏太武帝及南朝梁武帝时,都曾发生过击鼓鸣冤的事件。直诉制度的建立()A.推动了律令儒家化进程 B.打击了世家大族的特权C.加强了对司法活动监督 D.改善了基层治理成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中国)。材料说明西晋创立直诉制度,冤屈者可击鼓鸣冤且可以不受诉讼级别的限制,有利于司法公正,C项正确;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有所发展,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权力提升,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司法公正,与基层治理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4.开元至天宝时期(713—756年)户口数表(部分)州名户数增长率(%)口数增长率(%)密度(人/平方公里)常州102631384.5690673518.881.5苏州76421544.46326551061.445.8杭州86258182.2585963281.272.3台州838681174.04890151282.040.2湖州73306418.6477698525.074.1据表可推知,这一时期()A.户籍管理的水平显著提高 B.政局动荡带来人口南迁C.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D.赋税制度实现根本变革【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开元至天宝时期(713—756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台州、苏州、常州、湖州等江南地区人口增长迅速,推动了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户籍管理的水平显著提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局动荡,排除B项;唐朝的赋税制度实行租庸调制,没有实现根本变革,排除D项。故选C项。5.元代许多儒生或在民间以私塾的方式教学,编撰一些后世儒家用以启蒙的教科书;或悬壶济世,将复杂的医学转化为可行的方剂之学;或将数学理论转变为可行的算学口诀,甚至发展出珠算类的简易计算工具。这些活动()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B.消除了士庶之间的界线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儒学世俗化进程【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儒生在民间以私塾的方式教学,并为医学、数学等方面发展提供了便利,有利于促进儒学在社会基层的传播与发展,推动其世俗化,D项正确;儒学的世俗化不能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排除A项;“消除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儒学在基层的传播,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有学者研究发现,元代以后农业技术进步并不明显,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创造,但清代全国范围内粮食亩产普遍得到提高,农业发展达到顶峰。这主要得益于()A.自然经济的突破 B.世界交往的扩大C.改土归流的实施 D.租佃关系的普及【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材料“元代以后农业技术进步并不明显,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创造,但清代全国范围内粮食亩产普遍得到提高,农业发展达到顶峰”可知,清朝时期农业技术并没有明显进步,但农业却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晚期开始,原产于玉米、番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引入中国,极大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说明清代全国范围内粮食亩产普遍得到提高,农业发展达到顶峰主要得益于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交往的扩大,高产作物引入中国,B项正确;明清时期的农业整体没有突破自然经济,排除A项;改土归流主要针对的是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清代粮食亩产提高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排除C项;宋朝时期,租佃关系就已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经济的土地经营形态,排除D项。故选B项。7.在清代传统的保甲制度下,绅士阶层是基层社会控制的对象。咸丰年间(1850—1861年),随着地方团练的兴起,绅士迅速由传统的控制对象演变成基层社会的控制主体。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社会危机影响基层治理 B.经济发展促进阶层流动C.东南互保冲击中央权威 D.西学传播改变乡里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0—1861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由于地方团练的兴起社会动荡,士绅阶层有基层社会控制的对象变为控制主体,可得出社会危机影响基层治理,A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因为社会危机导致阶层流动,排除B项;东南互保是八国联军侵华时期发生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基层治理,未体现西学的传播,排除D项。故选A项。8.“补药”是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的概念。下图为1909年10月1日刊登在《申报》上的牛髓粉补药广告。据此可知,当时()华医所用草木居多,间用象、鹿等胶,功效亦缓。不知生物中最益人体者莫如牛。本品以“泰西化学之法”炼制而成,性味甘温,中和益气,虚损壮元,阳健筋骨,种种奇效,难以尽述。注:图中文字为,牛:“你们把我的肉熬汁,骨髓磨粉,真算是第一等补药。”人:“早知有这样好东西,还煎什么膏滋呢?不如倒了罢。”A.中医理论体系得到丰富 B.新文化运动影响广泛C.国人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D.中西医出现融合趋向【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09年(中国)。根据材料““补药”是源于中国传统医学的概念”“ 本品以“泰西化学之法”炼制而成”得出,牛髓粉是中医与西医结合的产品,故体现出中西医出现融合趋向,D项正确;材料主要说明中西结合,不能得出中医理论的是否有所丰富,排除A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国近代国人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9.大兴纱厂是近代石家庄第一家大型民族纺织企业。1947年11月,石家庄战役胜利后,接管该厂,建立起新型公营工厂管理制度。1948年5月,又计划将大兴纱厂发还资方,实行公私合营。1950年1月大兴纱厂正式发还资方时,转为私营。这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B.新民主主义路线得到贯彻C.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D.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7—1950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由于时期的不同,大兴纱厂的经营权也随之变化。新中国建立初期,因急需恢复国民经济,故大兴纱厂成为私营,符合新民主主义路线的开展,B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于1953年开始,排除A项;国民经济全面恢复是在1952年,排除C项;社会主义工业化是1953“一五计划”开始,排除D项。故选B项。10.1998年,全国上下通过召开纪念大会、理论研讨会、座谈会,组织创作文艺作品、出版物、举办展览和大型音乐会,发行纪念邮票等多种方式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人民日报》也开辟专栏,发表一系列纪念文章。这些活动的开展()A.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B.落实了科教兴国战略C.有利于凝聚改革共识 D.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8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全国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纪念改革开放,有利于提高人民对改革开放的认识,C项正确;材料中的活动都是在国内进行,与提高国际地位无关,排除A项;科教兴国主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1992年中国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世纪初才逐步完善,排除D项。故选C项。11.公元前8世纪后期,亚述发展成为一个统治范围比较广大的帝国。国家版图的扩大引起了司法审判的变化,专业法官和代表地方势力的基层机构被排除在法庭之外,司法审判主要由国王、朝廷重臣和市长等行政官员完成。据此可知,亚述帝国()A.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官僚体系趋于完备C.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D.司法水平显著提高【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8世纪后期(西亚)。根据材料“司法审判主要由国王、朝廷重臣和市长等行政官员完成”可知,国王有权干涉地方的司法,体现出地方司法权力被制约,中央集权加强,C项正确;君主专制达到顶峰说法绝对,排除A项;材料主要体现是中央司法权力加强,与官僚体系无关,排除B项;材料只能看出地方司法权被中央限制,不能得出司法水平是否提高,排除D项。故选C项。12.中世纪西欧许多庄园法庭的决议文件,都以“经整个村庄共同体一致同意”,或者“经领主和全体习惯佃农、自由佃农一致同意”等作为开场白。某庄园的一次村民会议,甚至决定了该庄园今后一个世纪的工作规划。上述材料可用于研究中古西欧()A.基层治理的特点 B.自治城市的发展C.民族国家的起源 D.封建王权的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西欧)。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庄园法庭的文件要通过村民投票决议,体现了西欧基层治理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主体是庄园,与自治城市发展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说明的是庄园的基层自治,民族国家的起源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封建王权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3.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发起道德改革运动,矛头直指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等。英国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托马斯·孟认为,在吸烟、喝酒、宴乐、奇装异服和把时间滥用在偷安和享乐方面的普遍的堕落,使英国的事业遭到不幸。这场运动的兴起()A.深受价格革命影响 B.旨在批判封建专制制度C.体现理性主义精神 D.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原因、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17世纪(英国)。据所学唯物史观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起反作用,16世纪末17世纪初,伴随着英国对外殖民扩张,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在社会上兴起的道德改革运动,反对“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正是适应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需要而产生的,D项正确;价格革命指的是伴随着大量贵金属流入西欧导致的物价上涨,与材料中反对“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英国的道德改革运动针对的是“懒惰、铺张浪费和过度消费”,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没有涉及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指的是不依靠外在的权威,依靠人的思考和判断,材料没有涉及理性主义,排除C项。故选D项。14.关于人的价值,但丁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卢梭强调,人生而自由,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马克思则主张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真正实现平等,人成为真正意义上自由的人。据此可知,马克思()A.宣告了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 B.主张通过自身的解放来实现人的价值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D.认为政治权利是人的价值的主要载体【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为了人的发展”可知,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重视人的全面解放,人的价值要通过人的解放来实现,B项正确;无产阶级的伟大使命是推翻资本主义旧社会,创建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的提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政治权利是人的价值主要载体是启蒙运动中的观点,排除D项。故选B项。15.1928—1934年苏联谷物生产总量和谷物征购量(单位:百万公担)时间谷物生产总量谷物征购量1928年733.2107.91929年717.4160.81931年694.8228.31934年676269.6对表中信息解读合理的是()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B.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的不满C.大危机影响农业生产 D.工业化与农民利益存在矛盾【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8—1934年(苏联)。据材料信息可知,1928年至1934年谷物的生产总量呈现下降趋势,但谷物的征购量却呈现上升趋势,这反映了苏联在工业化过程中牺牲了农民的利益,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体现了工业化与农民利益存在矛盾,D项正确;1924年列宁去世后,苏联逐渐取消了新经济政策,排除A项;苏俄建立初期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年就废除了余粮征集制,排除B项;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几乎波及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但对苏联基本没有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16.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一战前后进入黄金时期,二战后却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这反映了()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大战制约学术交流C.国际格局影响学术研究 D.冷战博弈加剧国际冲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根据材料“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二战后却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及所学可知,东方学是一个内涵与外延极其宽泛的概念,以亚洲和非洲为主要研究对象,在19世纪有了重要发展。一战前后,欧洲主要大国的东方学都进入黄金时期。二战后,东方学的发展出现新变化,主导国家由欧洲到苏美。由此可见,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影响着学术研究的方向,C项正确;和平与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的时代主题,并且材料内容并且强调时代发展主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世界大战与学术交流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出世界大战对学术交流制约作用的结论,排除B项;冷战博弈加剧国际冲突,但与材料主要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信息是历代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事关重大。宋代在信息的搜集和处理上,除章奏、面奏等历代类似的制度外,还有其独特之处。群臣面对、臣僚章奏、经筵议论乃至士民上书都是君主了解社情民意的途径。同时政府以行政、监察系统为主,财政、司法等专门机构为辅,建立起多层多途错落纵横的政绩考察途径来丰富信息搜集渠道。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强调时效,情报的最终汇聚点,是君主所在的“御前”。——摘编自邓小南《宋代信息渠道举隅:以宋廷对地方政绩的考察为例》材料二庚子之前,清朝电报建设已初具规模。遇有紧急事件,朝廷与各省之间常通过电旨、电奏的形式沟通政情,京中对外电报线路逐渐形成东线、西线、京恰线三条。电奏与奏折相比,体例相对简洁,仅申述事实,少了繁复的礼节性饰文;由总署电局译出后,径交军机“进呈御览”,枢臣率先得观电奏。这一新型通讯方式变得日益普遍,原先双线运转的、上传下达的信息路线,一变而为多线并存的信息网络。——摘编自郑泽民《“庚子西狩”时期电报通讯机制考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信息搜集和处理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信息搜集和处理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答案】(1)特点:途径多样;内容丰富;重视实效;服务君权;作用重大。原因:宋代君主专制加强,中央为了解民情民意,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官僚系统较为发达,分工明确;信息传递系统的完善;文化科技的进步,丰富了信息搜集与传递的途径。(2)新变化:电报逐渐成为信息传递重要方式;信息搜集及处理程序更为简洁;时间明显缩短。影响: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动了商贸活动及经济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除章奏、面奏等历代类似的制度外,还有其独特之处。群臣面对、臣僚章奏、经筵议论乃至士民上书都是君主了解社情民意的途径”得出,途径多样;根据材料“建立起多层多途错落纵横的政绩考察途径来丰富信息搜集渠道”得出,内容丰富;根据材料“信息的搜集和处理强调时效”得出,重视实效;根据材料“情报的最终汇聚点,是君主所在的“御前””得出,服务君权;根据材料“信息是历代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事关重大”得出,作用重大。原因:根据材料“了解社情民意”并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君主专制加强,中央为了解民情民意,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根据宋代官僚制度、印刷术发展等角度进行回答,官僚系统较为发达,分工明确;信息传递系统的完善;文化科技的进步,丰富了信息搜集与传递的途径。【小问2】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晚清(中国)。变化:根据材料“清朝电报建设已初具规模。这一新型通讯方式变得日益普遍”得出,电报逐渐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根据材料“电奏与奏折相比,体例相对简洁,”得出,信息搜集及处理程序更为简洁;根据材料“原先双线运转的、上传下达的信息路线,一变而为多线并存的信息网络。”得出,时间明显缩短。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从行政、经济等方面进行回答,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推动了商贸活动及经济发展。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6世纪以来的世界是西欧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的世界,这之前各大文明相对而言各自独立发展,有往来但并没有给对方带来颠覆性的影响。欧洲1850年时的所有优势都产生于1750年以后的“科学文化”要素,特别是在英格兰,这些要素包括:越来越强的读写能力和印刷术、科学社团的发展、比较容易听懂的公开演讲等。——摘编自陈恒《谁在叙述谁的全球史:不对等与历史书写的陷阱》材料二欧洲中心主义者认为,西方之所以能够崛起并最先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突破,依赖的是自身的“禀赋和特性”,近代世界的兴起被描述为西方的胜利。而英国学者约翰·霍布森则认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东方比西方更先进,在促进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东方的贡献,西方的崛起无法想象。——摘编自张倩红《先发的东方与落后的西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从边缘走向中心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论证约翰·霍布森的观点。【答案】(1)背景:经济: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开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政治: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及发展完善;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革命、启蒙运动促进思想解放;印刷术的普及;科学社团的建立;公众演讲的推动等。(2)说明: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传入欧洲,为欧洲近代社会转型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传教士将儒学介绍到欧洲,影响了欧洲的启蒙运动:海陆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扩张使欧洲的崛起成为可能。【解析】【小问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6-19世纪(欧洲)。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回答。政治:欧洲最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及发展完善;经济:意大利地区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西班牙、葡萄牙进行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形成;文化:欧洲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革命、启蒙运动,根据材料“越来越强的读写能力和印刷术、科学社团的发展、比较容易听懂的公开演讲”得出,印刷术的普及;科学社团的建立;公众演讲的推动等。【小问2】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提炼约翰·霍布森的观点,得出“东方文明促进西方文明的崛起”。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文明对西方的影响角度来说明:阿拉伯帝国时期,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宋元时期,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传入欧洲,为欧洲近代社会转型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传教士将儒学介绍到欧洲,影响了欧洲的启蒙运动:海陆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西方文明的进步;最后,总结,由于东方文明对西方的影响,才使得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扩张使欧洲的崛起成为可能。19.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霍渠泉之水出自赵城境内(赵城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气候干旱,自古以农业生产为主)。唐贞元年间有洪洞县令张岁逢大旱,遂遣员为百姓从祝词至窃(偷水)。赵城县、洪洞县碍为屡屡相争词讼,各立渠长一员,拘集各村沟头治(理)水户。霍山脚下有广胜寺前泉水数处,砌成泉池,以十分为率,三七均分,赵城县得水七分,名为北霍泉渠;洪洞县得水三分,名为南霍渠。——摘编自孙奂仑《洪洞县水利志补》材料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动和普通法的兴起,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水权(通航权和河岸权)冲突加剧,磨坊堰和鱼堰成为阻碍河道通航的主要障碍。河道治理举措主要有两种,一是签发令状经由普通法诉讼,二是权利受损者向国王或议会提交请愿。从实际成效看,河流堵塞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但趋于缓解。——摘编自沈琦《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水权之争、河道治理与议会政治》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西方水权争端的差异,并对差异作简要评述。【答案】差异:内容上,中国主要是用水权之争(灌溉权或饮水权),西方则聚焦于通航权和河岸权之争;方式上,中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协调与基层自治相结合,西方则是借助法律诉讼(或发起民间请愿活动)。评述:中西方水权之争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文明的差异。中国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的发展促使对于用水权的争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下,行政手段在基层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层组织在基层治理扮演重要角色。中世纪晚期,以英格兰为代表的西方,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水权之争则主要集中于通航权和河岸权的争夺;而普通法的兴起则影响了水权之争的处理方式。【解析】本题是对比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西方)。差异:根据材料一“唐贞元年间有洪洞县令张岁逢大旱,遂遣员为百姓从祝词至窃(偷水)。赵城县、洪洞县碍为屡屡相争词讼”得出,中国主要是用水权之争(灌溉权或饮水权);根据材料二“中世纪晚期英格兰的水权(通航权和河岸权)冲突加剧”得出,西方则聚焦于通航权和河岸权之争;根据材料一“各立渠长一员,拘集各村沟头治(理)水户。”得出,中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协调与基层自治相结合;根据材料二“河道治理举措主要有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渠道战略及行渠道拓展
- 国家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3篇
- 铁路工程地质风险评估考核试卷
- 饲料加工技术创新趋势考核试卷
- 高性能住宅建筑设计考核试卷
- 铁合金冶炼中的先进加工技术与材料性能控制研究考核试卷
- 铝合金的阳极氧化工艺与质量控制考核试卷
- 锂离子电池制造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考核试卷
- 轨道交通工程建筑安全疏散通道设计考核试卷
- 酒吧服务调酒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考核试卷
- 物理化学英语词汇
- 山东省沂南县2024届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
- MOOC 概率统计和随机过程-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期末重难点真题特训之易错必刷题型(96题32个考点)(原卷版+解析)
- 2023年公路养护工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
- 高警示(高危)药品考试试题与答案
- 42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 前端组长述职报告
- 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模板
- 钴酸锂结构特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