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2024年高考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01
化学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高:考:凤:向
2024年的安徽将进入新高考模式,根据2024年安徽省普通高考适应性测试化学试题的题型结构,可知
2024年的安徽高考化学将采取14道选择题+4道综合题的模式,取消了选做题,也就是将物质结构与性质
模块内容,不再采取综合题的考查形式,而是在全卷中分散考查,选择题和综合题均会涉及,而有机化学
基础模块综合题将变成必做题。
本套试卷素材新颍,关注中国科技发展和社会生活,如笫I题考查新材料,笫13题以油画中的无机颜
料为情境。
考点注重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突出实验的重要性,如选择题第3题、第4题、第8题等均考查化学
实验基础知识。
突出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知识,如第2题、第10题均单独考查了相关内容,在其他选择题的一些
选项中也零散涉及到。在第15题的综合实验题中,考查了晶胞结构。
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016Na23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新材料的发明与制造,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阻率低、热导率高的石墨烯可用于制作超级导电材料
B.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华为4nm芯片即将上市,芯片的主要成分是高纯硅
D.“蛟龙号”深潜器外壳使用的特种钛合金硬度高、耐高压、耐腐蚀
【答案】B
【解析】A.电阻率低、热导率高的石墨烯可用于制作超级导电材料,故A正确;
B.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属于合成材料,故B错误;
C.芯片的主要成分是高纯硅,故C正确;
D.钛合金硬度高、耐高压、耐腐蚀,故D正确:
故选:R“
2.下列关于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石英的熔点、硬度比金冈!石的小
B.CS2分子中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C.(NHj[Ptj]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N5的熔点比P&的高,因为氨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B
【解析】A.石英中SQ键键长比金刚石中CC键键长长,键能小,故石英的熔点、硬度比金刚石的小,
A正确;
B.CS2分子碳原子和硫原子之间存在极性共价键,B错误;
C.(NHjJPtj]中钱根离子和[PtCl6r之间为离子键,[Pt5]"中中心原子和配体之间为共价键(配
位键),C正确;
D.氨分子间存在氢键,PH3分子之间不存在氢键,故N%的熔点比PH?的高,D正确;
故选B.
3.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出瓶夏当闭弹货夹
「■浓硫酸卞
A基「'饱和
-—^NaHSO.
f好才溶液'
A.碘晶体(含D.除去S02中的少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浓硫酸的稀释
NHd)的提纯HC1
【答案】B
【解析】A.加热后碘单质易升华,氯化镂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氨气和氯化氢遇冷又会结合生
成氯化钱,通过图示装置无法提纯含NHQ1杂质的粗碘,A错误;
B.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水的液面高于长颈漏斗下端时,继续加水,漏斗中液面高于锥
形瓶内液面,一段时间内液面差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B正确;
C.容量瓶不能作为溶解、稀释或反应的仪器,C错误:
D.饱和NaHSCh溶液可以用于除去S02中的HCL但洗气装置通入气体的导管需长进短出,D错误;
故答案为:B。
4.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
NaOH溶液
ANO(NO2)
B乙酸(乙醉)新制CaO
CS02(气态的S03)浓硫酸
DNaCl(Na2CO3)AgNO3溶液
【答案】C
【解析】A.NO与N02的混合气体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NO+NO2+2NaOH^=2NaNO2+H:O,
因此无法用NaOH溶液除去NO中的NO2,A错误;
B.乙酸与CaO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B错误;
C.SO3可以溶解在浓硫酸中,而SO?几乎不溶,故可以用浓硫酸除去SO?中的气态S03,C正确;
D.AgNCh溶液与NaCl、Na2cO3都能发生反应,D错误;
故选C。
5.含有多个配位原了•的配体与同一中心离子(或原子)通过整合配位成环而形成的配合物为整合物。-种Cd-+
配合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构图右边NO;与03互为等电子体
B.N所形成的六元环中N的杂化方式为sp?
C.该配合物分子中Cd2+的配位数为7
D.图中所涉及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0>N>C>H>Cd
【答案】A
【解析】A.NQ与O3原子数相同,价电子为16和18,不互为等电子体,A错误;
B.邻二氮菲为平面结构,所以N原子的杂化方式都为sp,且只有1种,B正确;
C.整合物是一种环状配合物,“螯”指螃蟹的大钳,在螯合物结构中,一定有多个多齿配体提供多对电
子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邻二氮菲为双齿配体,CcP的配位数为7,C正确;
D.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则图中所涉及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顺序为:
O>N>C>H>Cd,D正确;
故选A。
的质量最大,离子方程式:NH:+A13++4OH+2Ba2++2SO,=NH3・H2O+Al(OH)31+2BaSO“,故D正确;
答案选D。
8.化学是以头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向溶液中加入溶液
5mL0.01mol•L"KI2mL0.01molL'FeCl3
AFe3+和I的反应存在限度
(pH=l),溶液呈烹黄色,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常温下,将两块相同的未经打磨的铝片分别投入5.0mL饱和的
C「能加速破坏铝片表面
BC11SO4溶液和CuCl2溶液中,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迅速反应,现
的氧化膜
象明显
常温下,向HQ?溶液中加入FeCh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
氧化性:
CFeCl3>H2O2
口,木条复燃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
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的气体
或HCO;
【答案】A
【解析】A.该反应中2mL().()lmol-LFeC1的量不足,若完全反应,则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但加入
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铁离子,即Fc"和「的反应存在限度,A正确;
B.饱和的CuSO,溶液和CuQ?溶液的浓度不同,不符合控制变显法,所以不能得出题给结论,B错误;
C.该反应中氯化铁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而不是氧化了过氧化氢,c错误;
D.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氢根离子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D错误;
故选Ao
9.某温度条件下,在某恒压容器中发生反应C(s)+2NO(g)=N2(g)+CO2(g),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
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曲线m、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n-----------------------------------------------------!----------
c
E
A
-Er
与
奔
0.4
0.2
().0
5/j101520253()
时间/min
A.m表示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
B.乙时刻反应速率:v(m)正<2v(n)逆
C.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4
D.平衡后充入ImolAr,再次达到平衡时物质n的物质的量大于0.8mol
【答案】C
【解析】A.C为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m呈降低趋势,m表示的是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随时
间的变化,A错误:
B.乙时刻之后,曲线m代表的反应物在持续减少,曲线n代表的生成物在持续增加,则该时刻反应向
正反应方向进行,v(m)正>2v(n)逆,B错误;
C.25min之后,曲线m、n不再变化,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该反应达到平衡,根据
C(s)+2N0(g)
co2fe)
起始(mol)2.000
图中数据列出三段式时W/
A0,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
转化(mol)1.60.8V.O
平衡(mol)0.40.80.8
0.8mol/Lx0.8niol/L.
则气体体积不变,容器体积不变,设反应过程中体积为1L,长二u-4,c正确;
(0.4mo1l//LT)
D.平衡后充入ImolAr,恒压容器中,容器体积增大,各气体物质浓度同比例降低,由于该反应前后
气体分子数不变,再次达到平衡时,物质n的物质的量等于0.8mol,D错误;
故选C。
10.一种工业洗涤剂中间体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短周期元素X、Q、Z、Y、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和W
同主族但不相邻,Q、Z、Y为相邻元素,Y和Q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Z原子L层电子数的二倍,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X丁
I
W-X、//Q/Y
IiI
XY
A.X?Y和XzY2均为极性分子B.第一电离能:Y>Z>Q
C.原子半径:Y>Z>QD.W与Y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答案】A
【分析】一种工业洗涤剂中间体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短周期元素X、Q、Z、Y、W原子序数依次增
大,X和W同主族但不相邻,W形成+1价阳离子,X形成1个共价键,则X为H,W为Na;Y形成2个
共价键,其原子序数小于Na,则Y为O;Q形成4个共价键,其最外层电子数为4,原子序数小于O,则Q
为C;Q、Z、Y为相邻元素•,Y和Q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Z原子L层电子数的二倍,Z原子L层电子数为
6+4
亭=5,则Z为N,以此分析解答。
【解析】A.比0和H2O2的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均为极性分子,故A正确;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IIA和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
因此第一电高能:N>O>C,即Z>Y>Q,故B错误;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原子半径:C>N>0,即Q>Z>Y,故C错误;
D.W与Y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NazO或NazOz,NazO只含离子键,但Na?。?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
键,故D错误。
答案选Ao
11.甲醇制丙烯的反应为:3cHQH(g)UC3H6(g)+3Hq(g)△〃,己知:速率常数k与反应温度T、活化
E
能Ea之间满足关系:Rlgk=-与后+R】gA(R和A为常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r
¥
L
0
E
•
A.加催化剂不能减小A"
B.升温能改变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
C.已知CHQH、C3H6的燃烧热可以计算该反应的A”
D.若实验得出Rlgk和"的关系如图,可计算该反应的活化能E.为i84.24kJ・mo『
【答案】C
【解析•:JA.加催化剂能减小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是不改变焰变,A正确;
B.根据信息可知,速率常数k只与工和T有关,则升温能改变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B正确;
C.燃烧热定义中的水为液体,而该方程式中水为气态,不能用燃烧热计算,C错误;
D.由图结合题意可知,=[(110-30)x2.303x103x10-3]kJ-mo|-'=184.24kJ-mol-1,D正确;
故选C。
12.在强碱中氢氧化铁可被一些氧化剂氧化为高铁酸根离子(FcOf),FcOf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极强且不
稳定。隔膜电解法制备K?FeO』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t
浓KOH溶液-浓KOH溶液
-阴极区
阳极区-
K/eO押液-稀KOH溶液
隔膜
A.隔膜为阳高子交换膜
B.由于阴极区产KOH,故电解过程中不需要额外补充
C.Fe电极上的反应为Fe-6e-+8OH-=FeO;-+4HQ
D.电路中每转移OZmoleJPt电极上理论上产生2.24L气体(标准状况)
【答案】B
【解析】该装置为电解池,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铁电极为阳极,碱性条件下,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
反应生成高铁酸根窝子,电极反应式为Fe-6c-+8OH-=FeO,+4Hq,销申.极为阴极,水在阴极得到电子
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电解的总反应为
2H2O+2e=2OH+H2f,Fe+2H2O+20H=
则电解时,钾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左池移向右池。
FCO--+3H2T,
A.电解时,钾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左池移向右池,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电解的总反应为Fe+2H2O+2OH=FeO:+3H2T,反应中消耗氢氧根离子,需要补充氢
氧化钾,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Fe电极上的反应为Fe-6e-+8OH-=FeO;+4H2。,故C正确;
口.柏电极的电极方程式为比小山电路中每转移().匕.电极上理论上产生
20+26=203201040.10101H2,
标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D正确;
故选Bo
13.油画创作通常需要用到多种无机颜料。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空气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颜料雌黄(As2s3)褪
色的主要原因是发生了以下两种化学反应:
空气,紫外光
射AS2O3+H2S2O3
As2s3(s)
、、空气,自然光
HASO+HSO
II34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和H中,元素As和S都被氧化
B.反应I和n中,氧化ImolAsS.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1:2
C.AsO;和SO;的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形
一、一…n(Oj
D.反应I和II中,参加反应的/口;、\:1<11
n(H?O)
【答案】C
【解析】A.反应I中As元素化合价不变,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2As2s3+6O2+3H2O2AS2O3+3H2s2O3,电子转移总数24c,氧化ImolAs2s3,
转移电子物质的量12mo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2As2s3+14O2+12H2O=4H3AsO4+6H2so4,电子转移数56e,
氧化ImolAs2s3,转移电子物质的量28mo1,反应I和H中,氧化ImolAs2s3转移的电子数之比=12:28=3:
7,故B错误;
C.As。,的价电子对数=4+:(5+3-4x2)=4,结构中相当于一个氧原子被一个硫原子代替,空间结构
是四面体结构,SO;的价电子对数=4+;(6+2-4X2)=4,无孤对电子,空间结构是正四面体形,故C正确;
D.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2As2s3+6O2+3H2O=2AS2O3+3H2S。,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
2AS2S3+1402+12H2O=4H3ASO4+6H2SO4»参加反应的一;^;:I>11,故D错误;
故选C。
14.25℃时,用0.10molU的NaOH溶液滴定50mL等浓度的一元酸HA溶液,混合溶液的pH及
-lgc(HD水[c•(H+)水指水电离出的H•浓度]与滴入NaOH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忽略体积变化)。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40H溶液
A.滴定过程中应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D.点a溶液中,c(HA)>c(Na')>c(A')
C.点b溶液中c(OH.卜6Li
D.点c溶液呈中性,c(Aj=c(Na+)
【答案】C
【分析】由图可知,a点为等浓度的HA和NaA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b点为NaA溶液:c点为
NaA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呈碱性。
【解析】A.NaA为强碱弱酸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则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等浓度的一元酸
HA溶液时,应使用酚酸作指示剂,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a点为等浓度的HA和NaA的混合溶液,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顺序
为c(A>c(Na+)>c(HA),故B错误;
C.由图可知,O.lmol/LHA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x10山mol/L,则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为
1X1()-2.9x|x10-2.9
1x1029mol/L,HA的电离常数约为”上^—=1x10<8,由电离常数可知NaA的水解常数
0.1
K),==10x10''=1.0x10-9-2,由分析可知,b点为也05moi儿NaA溶液,则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约为
L1.0x1048
\/10-92X0.05mol/L=V5xl0-5-6mol/L,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c点为NaA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溶液呈碱性,溶液pH大于7,故D错误;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5分)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装置制备次磷酸钠(NaHFO,。
已知:①白磷(PJ在空气中可自燃,与过量烧碱溶液混合,8()〜90"C时反应生成NaXPOkUPHj。
②PH,是一种有强还原性的有毒气体,空气中可自燃,可与NaQO溶液反应生成NaH2PO-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o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2)仪器b组成的装置的作用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应先打开K通入N?一段时间,目
的是o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次磷酸(HF。?)是三元酸
B.为加快反应速率,投料前应先在通风橱内将白磷碾成薄片状
C.反应结束后应继续通入N?一段时间,可提高NaHJO?产率
D.d中所盛硫酸铜溶液可用酸性高钵酸钾溶液代替
(4)①仪器c中充分反应后生成NaHJO?和NaCL经过一系列操作可获得固体Na乩PO-相关物质
的溶解度(S)如下:
S(25℃)S(1()O℃)
NaH2PO2
从下列选项ag中选择合理的仪器或操作,补全如下步骤。
取仪器c中溶液,用蒸发皿-用(趁热过滤)一用烧杯(冷却结晶)一用漏斗(过滤
得到NaH2PO2)_-干燥NaH2PO2粗品。
选项:a.溶解b.过滤c.洗涤d.普通三角漏斗c.保温漏斗
f.蒸发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g.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
(5)NaQ晶胞结构如图,设距离最近的Na+间的距离为apm,%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
的密度为gcm-\(列出计算式即可)
(NaCl晶体结构示意图)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
(1)三颈烧瓶(1分)P,+3NaOH+3H*0=3NaH2PO3+PH3T
(2)安全瓶(1分)排尽装置内的空气(1分)
(3)CD
(4)f(1分)c(1分)c(1分)PH3+2C10-+OH-=H2PQ-+2CP+H2O
【解析】装置a中,将白磷巴和过量烧碱溶液混合、力口热,生成次磷酸钠和PM,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P#3NaOH+3H2(D=3NaH2PO2+P&T,装置b作安全瓶,防倒吸,装置a中反应生成的PH3通入到NaClO
溶液中,PIh具有强还原性,NaQO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H2PO?和NaCL装置d用
于处理尾气,硫酸铜溶液可吸收有毒气体PH3;
(1)仪器a的名称是三颈烧瓶;根据分析可知,a中在碱性条件下发生Pj的歧化反应,部分磷化合价
A人
升高为+1、部分降低为3化学方程式是P,+3NaOH+3HQnBNaHFOz+PHj;
(2)仪器b组成的装置的作用为安全瓶,防止c中溶液倒吸入a中;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应先打开K
通人•段时间,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反应生成的PH:、自燃引起爆炸;
(3)A.过量烧碱溶液卜.生成NaH2P则次磷酸钠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次磷酸根不能电离
出H+,次磷酸为一元弱酸,A错误;
B.白磷(P4)在空气中可自燃,不能在通风橱内将白磷碾成薄片状,B错误;
C.反应结束后应继续通入一段时间,可使残余的PH3尽可能地排尽,其在c装置内被吸收,可提高产
率,C正确:
D.硫酸铜溶液能与PH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将其吸收,酸性高镒酸钾具有强氧化性,也能与PH3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可以用酸性高钵酸钾溶液代替硫酸铜溶液,D正确;
故选CD。
(4)①分析题中给出的不同温度下次磷酸钠和氯化钠溶解度的表格可知,次磷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
很明显,所以从混合溶液中分离次磷酸钠的方法:取仪器c中溶液,用蒸发皿蒸发浓缩至有大量晶体析出一
用保温漏斗(趁热过滤)T用烧杯(冷却结晶)T用漏斗(过滤得到NaH2Po2)一洗涤T干燥NaH2P。2粗品,故
填f、e、c;
②P%通入到c装置中,PH3具有强还原性,NaQO具有强氧化性,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aH2P0?
和NaCl,P元素化合价由3变为+1、氯元素化合价由+1变为1,结合电子守恒可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PH.+2C1O+OH=H2PO-+2Cr+H2O;
(5)距离最近的Na♦间的距离为面对角线的二分之八为叩m,则晶胞参数为正apm,根据“均摊法”,
4M
晶胞中含8X:+6X1=4个。、I2x:+l=4个Na+,则晶体密度为「叵@"*1()3045一3
824网,aN
16.(14分)某工厂采用如下工艺处理银钻矿硫酸浸取液(含Ni?.、Co2+,Fe2+.Fe"、Mg”和Mn”),
实现银、钻、镁元素的回收。
亍昆合气
石灰乳(SG+空气)NaOHNaOH
硫酸浸取液一》「氧化|■遮遮T沉春银呼送[彘!一上层清液
I
滤渣钻银渣沉渣
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一定浓度的硫酸浸取已粉碎的银钻矿并不断宛拌,提高浸取速率的方法为
(答出一条即可)。
(2)“氧化”时,混合气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一硫酸(H2SO5),其中S元
素的化合价为。
(3)已知:H2sO5的电离方程式为HAOLH'+HSO;、HSO;=H++SO;-
①“氧化”时,先通入足量混合气,溶液中的正二价铁元素Fe(H)被H2sO5氧化为Fe/SO”,该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再加入石灰乳,所得漉渣中主要成分是MM)?、。
②通入混合气中SO2的体积分数与Mn(H)氧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若混合气中不添加SO?,
相同时间内Mn(ll)氧化率较低的原因是;SO2的体积分数高于9.0%时,相同时间内Mn氧
化率开始降低的原因是
(4)①将“钻锲渣”酸溶后,先加入NaCIO溶液进行“钻银分离”,写出“钻锲分离”反应生成
Co(OH}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②若啾钻分离”后溶液中《“♦)=1,Omol-L-',加入Na2c0;溶液“沉锲”后的滤液中
c(CO^)=10-5molL-',则沉银率=。[已知:Kw(NiCOj=1.0x101沉银率
因沉淀减少的c(Ni2+)
初始
【答案】(除标明外,每空2分)
(1)适当提高反应温度或其他合理叙述(1分)
(2)+6(I分)
2++34
(3)2Fe+HSO;+H=2Fe-+SO;-+H2OCaSO4,Fe(0H)3混合气在金属离了•的催化作用
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一硫酸(H2SO5)的氧化性远强于氧气SO2有还原性,过多将会降低H?SO
的浓度,且生成的MnO?也会被SO?还原成Mn(II),降低Mn(II)氧化速率
*2
(4)CIO+2Co*+5H2O=2CO(OH)2I+CI-+4H+99%或0.99
【解析】硫酸浸取液中加入混合气,混合气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H2s05,加入
石灰乳调节pH,MM+被H2sO5氧化为MnCh,亚铁离子也被H2sos氧化成铁离子,故还有氢氧化铁沉淀生
成,钙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钙沉淀,滤渣为MnCh、CaSCh和Fe(0H)3;过滤后滤液中加入NaOH
沉钻银,过滤后滤液中加入NaOH沉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1)用硫酸浸取锲钻矿时,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或适当升高温度或将锲钻矿粉碎增大接触面积可提高浸
取速率。
(2)H2sOs中含一个过氧根,相当于H2O2中氢元素被磺酸基取代,根据化合价之和为零.S的化合价
为+6
(3)①溶液中的正二价铁元素Fe(H)被H2sos氧化为Fe/SOj,H2sos被还原为SO:,离子方程式
为:2Fe2++HSO;+=2Fe3++SO:-+H,0;由分析滤渣为MnCh、CaSCh和Fe(0H)3;
②混合气在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下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过一硫酸(H?SOs)的氧化性远强于氧气,混
合气中不添加相同时间内氧化率较低;有还原性,过多将会降低的浓度,且生成
SO-Mn(II)S02H2s0$
的MnO2也会被S0?还原成Mn(II),降低Mn(II)氧化速率;
(4)①滤液中加NaClO将Co2+氧化为CO(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CUT+2co2++5H2O=2Co(OH)J+C1+4II;
②根据Ksp(NiCO3)=l.0xl0-7可知c(Ni2t)=上嘤兴=乎%=0.01〃山/L,沉银率
C()1.0X|U
=因沉淀减少的《Ni")_0.1〃?o//L-0.01〃?o〃L
一初始c(Ni2+)-OAmol/L-'°
17.(14分)2023年9月23日晚,在万众瞩目之下,杭州亚运会的“数字火炬手”与最后一棒火炬手齐心协
力点燃了象征亚洲大团结的亚运主火炬,也点燃了中国能源多样化战略的新灯塔。这座主火炬塔历史
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作为燃料,实现了零排放的循环使用。
在接位化工占iKi
料、燃,L・・・・
液仓甲的远距禹达愉何内生能源
C6+3H:……CHQH+HQCHQH+Hq.......CO:♦孙
।11
工业期产料分布式甲的制可用r
可由生能源制乳分布式能源、加氧站等
*飞
C6暝中捕*诙积(集中甲的制氧,大规模用氧
用于加氮站,煤厂.精
细化工、电子行业等
i.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
“零碳”甲醇是利用焦炉气副产物H2和工业尾气中的CO2合成,涉及以下反应:
①CO2(g)+H2(g)UCO(g)+H2O(g)A-=+4L2kJ.mol"
1
②CO(g)+2HKg)UCHQH(g)AH2=-90.5kJmor
③CO2(g)+3H2(g)UCHQH(g)+HQ(g)AH3
(1)依据盖斯定律,可计算得出△%=kJ.mor'
/n(CH,OH)
(2)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用反应器中,反应③达到平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体系中小,、增
n(COj
大且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填字母)。
A.升高温度B.充入Hc(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再充入ImolH?D.将Hq(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
(3)从焦炉气中提取氢气,需净化原料气,尤其要脱除其中的含硫杂质。除[从环保角度考虑外,其
主要目的是o
(4)250℃,在甲(容积为4L)、乙(容积为2L)两刚性容器中分别充入2moicO?和6moi也,在适宜的催
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③,容器内总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其中B曲线对应___________容器中压强的变化情况(填“甲”或“乙)
②利用图中数据计算250c该反应的分压平衡常数Kp=(结果用分数表示)。
II.甲醇水蒸气重整制取小
(5)甲醇与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CH,OH(g)UCO(g)+2H2(g)AH,
⑤CO(g)+H2O(g)UC02(g)+H2(g)AH5
下图体现了上述反应能量变化,则决定总反应(SR):CH30H(g)+H2O(g)WCO2(g)+3H/g)的反应速
率快慢的是反应(填“④”或,⑤
(6)在研究甲醉(CHQH)水蒸气重整(SR)制氢反应历程时发现,副反应甲醇分解(DE):
CH30H(g)=C0(g)+2H?(g)也是吸热反应。甲醇(CH3OH)水蒸气重整反应体系中,甲醇(CHQH)平
衡转化率和CO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决
0o
>?19o20
解8O
16(
超70
12;
于60
8J
超5
4!450
03041
10
。200220240260280300
温度/℃
①升高温度CHQH平衡转化率增大的原因是
②从图三知主反应的适宜温度在__________左右。
【答案】(每空2分)
(1)49.3
(2)C
(3)防止催化剂中毒
⑷甲S25
(5)®
(6)由于主、副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HQH转化率增大
240eC-250℃
【解析】⑴根据盖斯定律反应①论可得反应③,所以
△Hj=41.2kJmor'+(-90.5kJ•moL尸-49.3kJ•mo『;
n(CH.OH)
(2)A.反应③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减小,故A错误;
ngI)J
/、n(CHQH)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J不变,
nCOJ
故B错误;
n(CHQH)
C.再充入加0旧2,H2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平衡正向移动,」增大,故C正确;
n(CO2)
D.将H,0(g)从体系中分离出去,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植物组织培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市级名校2024-2025学年初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语文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黄冈、襄阳市2025年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一)数学试题含解析
-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英语视听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双语中学2025届初三毕业班3月反馈检测试题语文试题含解析
-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技术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忻州师范学院《太阳能电池材料及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江苏省盐城市景山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生物试题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2025届初三2月七校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发生率
- 幼儿园《开关门要小心》
- 《运营管理》第2版题库与参考答案
- 基于PLC的自动配料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 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范本
- 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 回旋加速器的五个有关问题
- 四川省中学生学籍卡片
- 夕阳箫鼓-钢琴谱(共11页)
- 地面沉降监测技术要求
- 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