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蜀道难》教案
《蜀道难》教案15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
2.了解七言诗、乐府诗、歌行题等文体常识。
3,领会诗歌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提高诗歌欣赏能力。
4.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背诵全诗。
5.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6
2.品味本诗的意境、风格、章法、气象和基调等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对诗歌主旨及寓意的理解、探讨、评析°
【教学方法】
合作与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起诗歌大家酒会想到唐诗,说到唐诗大家就会想到李白。请大家
跟我一起回忆背诵高二学过的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通篇记
述梦境中的山水6作者灵动飞扬,豪气纵横,像天上的云;神游八极,
自由驰骋,像原野的马。在他的诗里,在他的梦中,李白抖去凡世的
尘埃,完全恢复了他仙人的姿态,上穷碧下黄泉。他的神思在时空之
中毫无拘束地畅游。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读他的《蜀道难》,领略一
下作者为我们描绘的蜀道上的奇丽险峻的山水,感受作者对国家命运
的忧虑。
二、简介蜀道,图片、音乐欣赏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
广元、剑阁、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
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家。
栈道为无路可通之处,人工凿壁插以木材,上铺木板而成的古代悬
空通道。远望仿佛悬空小阁,故称栈阁。充分反映了古蜀道之险绝艰
难与古人坚韧顽强的毅力。
剑门关,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这里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
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
门天下雄”之说。
三、听录音朗读
听其声、悟其情
四、诗题解说: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
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从诗的内容来看,
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而作。诗歌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
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的意图很可能是严防野心家发难。
五、字词
噫吁哦yTx口xT,鱼凫fd,石栈zhdn,猿猱ndo,扪参
menshen
抚膺yTng,婕chdn,岩号hdo,古木飞湍tuGn,喧鹿hui
冰PTng,崖峥嶂zh6ngr6ng,吮shCin,血崔巍cuTw6i,咨
嗟zTji@
六、赏析课文
(i)诵读
1.噫吁%/危乎/高哉!
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5.剑阁/峥噪/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二)指出字的意义。
1,尚
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
②尚贤使能崇尚,尊重
③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还
2.危
①危乎高哉高
②危如累卵危险
③正襟危坐正,端正
④上屋骑危屋脊
3去
①连峰去天不盈尺距,距离
②阳虎去齐走赵离开
③除残去秽除掉,去掉
④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前往,到…去
(三)指出画线字的意义和用法Q
1.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发愁,为动用法
2.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凋谢,使动用法
3.冰崖转石万壑雷使…滚动,使动用法
4.侧身西望长咨嗟向西,名作状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比
6.西当太白有鸟道面对
7.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沟通相连
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9.猿猱欲度愁攀援越过
10.青泥何盘盘多么
11.但见悲鸟号古木只
12.雄飞雌从绕林间跟随
13.连峰去天不盈尺离满
14.枯松倒挂倚绝壁靠
15.飞湍瀑流争喧虺急流
16.球崖转石万壑雷拟声词用如动词,冲击
1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挡
18.所守或匪亲同“非”
19.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互文见义
20.锦城虽云乐虽然
21.侧身西望长咨嗟深深
(四)整体把握
1.这是一首乐府诗,诗人一开篇“噫吁哦,危乎高哉!”便奠定了
全诗的咏叹基调。诗歌主要在咏叹什么?请找出诗歌的主旨句。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此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三次,含义有什么不同?作用如何?
一叹蜀道高而难行——去之难
二叹蜀道险而可畏——境之凄清险恶
三叹蜀道战祸之烈(防)——居之难
以夸张的语调点出主题,奠定雄放的基调;内容层层深入,有一唱
三叹之效
(五)诗歌解读:热烈奔放的感情和豪放飘逸的风格
1.诗的开头分几层叙述蜀道的来历?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
用?
蜀道的来历——长期闭塞、重山叠岭、五丁开山——历史悠久
表现人与自然间的斗争及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赞扬神力
和开路者的勇力。
(1)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2)开辟蜀道的艰难
2,细读“上有六龙回日……坐长叹”这几句,说说诗人用了哪些写
法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1)点面结合。“上有…”四句是“面”,即蜀道的整体形象:
“青泥…”四句是“点”,即青泥岭的情况,是细节描写6
(2)想象和夸张。“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缘”,以
虚衬实,夸张地写出了蜀道之高危;“六龙回日”“扪参历井”是诗
人的想象,说蜀道的高危难行。
3.诗人给这个蜀道“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读第2段)
(1)“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渲染了悲凉妻清的气氛,写
出了旅途的孤寂可怕。
(2)“连峰去日不盈尺……万壑雷"渲染了惊险的气氛,诗人用
夸张的手法,由静而动,写蜀道山水险恶,让人望而生畏,闻而心惊。
4.诗歌最后一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联系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
的意图。
(1)极言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
(2)杀人如麻的残酷现象。
(3)劝友人早还家。
意图:要严防野心家据此造反(发难),搞地方割据。
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
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
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
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
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
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
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
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
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六)全诗的结构总结
七、诗歌小结
1.一个主旋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两处用典:①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语出汉代杨雄的《蜀
王本纪》)②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语出晋代张载的《剑阁铭》)
3.三种主要情感:①表达对国事的深切忧虑和关切。②表达热爱祖
国河山的感情。③表达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4.四种主要的写作手法: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一
一开辟之难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一
一度越之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
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夸张渲染:“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
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古木荒凉、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
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
难。——安居之难
八、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⑴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⑵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赘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
(2)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
衬,在本诗中有两处:
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蜀道难》教
案2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诗的寓意,《蜀道难》教案(多媒体教学)。
2.了解李白的放达。
3.感知鉴赏艺术手法。(难点)
教学步骤
一、范读点读齐读°
二、简介Q
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蜀道难》是乐府旧题,
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
三、重点词语。
词类活用:猿猱欲度愁攀援/使人听此凋朱颜/碳崖转石万壑雷/侧
身西望长咨嗟通假字:所守或匪亲文言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四、导读。
1、教材根据什么把这首诗分为三段?有哪些标志性的语句?——
“问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可见是送
友人入蜀而作,为友人担忧。也有其他说法。)
2、三段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各出现一次,各是从什么
角度写蜀道之“难”?各用一个字概括。——高、险、祸。
3、第一段怎样写“高”?——开篇点题,主旨句一现,用感叹、
重复、夸张强调山高,奠定雄放的基调。——侧面烘托:叙述蜀国长
期闭塞的状况,寓高山阻隔之意:再以五丁开山的传说说明蜀道的来
由,渲染神幻雄奇的色彩;----再具体写山势的高危,突出路之难行。
先用想象和夸张写山之高,水之险;又用“黄鹤”“猿猱”来衬托山
势的高危惊险;然后以山道曲折难行表现山高山险;最后又用想象,
人在高危的蜀道上行走,可以用手触摸到星星!
4、第二段怎样写“险”?——一问一叹,表达对友人的担忧,烘
托蜀道之险;——“但见”几句渲染凄凉气氛,借景抒情:古木荒凉、
鸟声悲凄,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
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教案《《蜀道难》教案(多媒体教学)》。
——“连峰”几句渲染惊险气氛,运用夸张:“连峰”“枯松”“飞
湍”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急流之猛,渲染惊险的气氛。
5、第三段怎样写“柄”?——从写景转而言志,从剑阁的险要地
势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先写蜀中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
易发生战祸:——再夺张地想象战乱惨景;呼唤友人,表明为友人的
安全担忧,更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五、总结。
这首诗运用侧面烘托、想象、夸张、反复等手法,以雄奇的笔调描
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色,展现了蜀道高峻、崎岖的
面貌。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暗喻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
的忧虑和担心。
六、补充。
关于这首诗的寓意,历来解释纷纭,莫衷一是。一说:剑南节度使
严式欲加害于房殖、杜甫,这首诗系为担心房、杜安危而作。一说;
为讽刺章仇而作。按:章仇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至天宝五载
(746)期间曾任剑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人。一说:为讽谏唐
玄宗在安史之乱中幸蜀而作。认为这首诗中“问君西游”的“君”指
的是唐玄宗。
七、作业。
背诵全篇。《蜀道难》教案3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能力目标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情感目标了解李白的放达6
教学重点诵读
教学难点诵读要求
教学方法指导示范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以杜甫评价李白的诗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Q谈
到唐诗的地位及李白的成就。
朗读课文教师疏通文意范读课文。
1、个别朗读。
2、集体朗读
二、师生探讨
1.“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但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
很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
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唏”是惊异之辞。
"危'’"高",同义重出,极言蜀道之高。“乎”“哉”,皆可有延
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
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寒通人
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
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
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一
—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意
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道
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
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
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
叹凋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
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
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
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岭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
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
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境岩不可攀。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
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
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
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已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
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
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
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叹的语调读主旨句,至“渊朱颜”略作一顿,
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破崖
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仍是说不可行,但内容加深了一层,因为说的是蜀道的险恶。前四
句不是纯客观的描写,读时须设想这是旅游者攀援于“连峰”“绝壁”
之上,置身于“飞湍瀑流”之间,要使听者感到惊心动魄。读后可作
稍长停顿,再用“其险也如此“缓缓收住。末句是诗人借用蜀人的口
气,对历险而来的游者深表叹息一“胡为乎来哉”不是询问,当用
降调读,暗含“何苦而来"之意。
6.“剑阁峥嫁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
狼与豺。”
读第一句当突然振起,以再现剑阁的险要景象6“一夫”两句应该
得顿挫有力,表明剑阁有易守难攻的特点。但重点是最后两句,这是
告诫西游的人:剑阁既为蜀之门户,形势又如此险要,自然易生军事
叛乱,决不可以久居蜀地。
7.“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
不如早还家。”
开头四句直承上文,写蜀地军事叛乱中的残酷景象。全用四字句,
节奏短而有力,读时当两字一顿,有惨绝人寰之意。稍作停顿后,改
用诚恳劝说语气读最后两句。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是全诗的结束语。主旨句第三次出现,要读得缓慢些,有深沉的
慨叹意。“侧身西望”后稍作停顿,再用渐慢渐弱的声调读“长咨嗟”
三字,若有余音,以发人深思。
三、诗歌整体感知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
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
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
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
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
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6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
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辗,给人以涤荡
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牌阖,变幻莫测,
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
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
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
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
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
悠长。
四、作业布置:背诵《蜀道难》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提问背诵而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时,提请注意诗歌的章法、气象、基调。请
朗读好的学生进行朗读。
鉴赏诗歌章法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
(又称反复),主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
非简单的重复,因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
形成了以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
足而至于再,再叹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二、鉴赏诗歌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
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
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像中,他仿佛
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
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
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
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
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
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像自
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
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
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
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
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
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仃,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
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唔夜月,愁空山。”
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
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
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
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柑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碌崖转石
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
连峰绝壁,冰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
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
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
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
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鉴赏诗歌基调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
终,已经显示了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
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
的具体描写和抒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
援”,这是叹蜀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狼猱动作最灵,二者皆
不得过,人又何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
哉”,这是叹蜀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
烈,诗人用具体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
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三、作业布置
1.找出诗歌中的典故。
2,诗歌运用了哪些修锌?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笔阵纵横,如虬飞蟆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清沈德潜《唐诗别
裁》)
才气挥霍,顿宕不休,如南海明珠,随地倾出万科也。(《李诗纬》
卷一)
二、背诵课文
1.集体背诵。
2.个别背诵。
3.自由发挥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理由°
三、拓展深化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2.“连峰去天不盈尺……冰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
动人?
4.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
阻Q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
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
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
了蜀道之难。
运用争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
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
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味、高峻、崎唯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
绚丽的山水画卷。
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
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
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是一
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
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的
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6如
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惊
心动魄f0
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融贯其间的浪漫主义激情。
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
地赞叹,借以杼发自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壑,赋予
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诗人善
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则日: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曰:"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
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
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物,仿佛看
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
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
落,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
适合表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
变化之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
也起到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要塞剑阁。
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连山耸立,
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
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
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目的
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
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
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
加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四、课堂小结
这首诗是袭用乐府旧题,意在送友人入蜀。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
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嵯,突兀,强惮、崎岖等奇丽
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
山河的雄伟壮丽。至于本诗是否有更深的寓意,历代有各种不同看法。
然而就诗论诗,不一定强析有寓意。但从诗中,“所守或匪亲,化为
狼与豺”看,却是在写蜀地山川峻美的同时,告诫当局,蜀地险要,
应好好用人防守。诗采用律体与散文间杂,文句参差,笔意纵横,豪
放洒脱。全诗感情强烈,一唱三叹,回环反复,读来令人心潮激荡。
五、作业
课后习题2、3o
附1:板书设计
开篇:主旨句一见——
一叹高蜀道来历
难行蜀道高峻
二叹险景物凄清一一以“何时还”起
可畏山水险恶主旨句二见
照应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附2:翻译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
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
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
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下有激浪排空纤回曲外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鹊尚且无法飞过,
即使朝狗'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
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可以摸到参、井星叫人仰首屏息,
用手抚胸惊恐不巳坐下来长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
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
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
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0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
水石相击转动象万壑呜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
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
为了什么要来到这个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
只要一人把守,
千军万马也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皇家的近亲;
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
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
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
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她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蜀道难》教案4
一、课文悟读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
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
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
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
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
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
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心
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牌闽,变幻莫测,处
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
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
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吟唱,
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高远境
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悠长。
二、亮点探究
1.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
探究学习: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一写出历史上蜀道不可逾
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一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
情惶悚一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借景抒情;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一使人
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
蜀道之难。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一极言山峰之高,绝壁
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李白正是以变幻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
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噪、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出了一幅色彩
绚丽的山水画卷。
2.连峰去天不盈尺AA冰崖转石万壑雷这几句描写好在哪里?
探究学习: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水石激荡,
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好像一串电影镜头:开始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
的远景图画;接着平缓地推出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踪而来的
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
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从而造成一种势若排山倒海
的强烈艺术效果,使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如果说上面山势的高危已使人望而生畏,那么此处山川的险要更令人
惊心动魄了。
3.蜀道难这样一个难以表述的事物,李白为什么描绘得如此动人?
探究学习:李白之所以描绘得如此动人,还在于他触贯其间的浪漫
主义激情。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
而是热情地赞叹,借以抒发直己的理想、感受。那飞流惊湍,奇峰险
壑,赋予了诗人的情感气质,因而才呈现出飞动的灵魂和瑰伟的姿态。
诗人善于把想像、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写景抒情。言山之高峻,
则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状道之险阻,则日: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
天梯石栈相钩连诗人驰走风云,鞭挞海岳,从蚕丛开国说到五丁开山,
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像,创造出博大浩渺
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而峭拔的山川景物,
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
唐以前的《蜀道难》作品简短单薄,李白对这一乐府古题有所创新
和发展,他运用了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等参差错落,
长短不齐的句式,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韵脚也不断变化,适合表
现自由不羁的气魄,描写蜀中险要环境,一连三换韵脚,极尽变化之
能事。这对他表现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笑傲现实的浪漫主义精神也起到
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
4.在表现手法上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为什么?
探究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寻找美点。
教师千万不要越俎代庖,因为鉴赏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在实践中潜移默
化得到的,所以,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说,同时要多肯定学生,让
他们尝到鉴赏的甜头,坚定地走下去。当然在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时,
教师可抛砖引玉。
5.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探究学习:在风云变幻,险象丛生的惊险氛围中,最后写到了蜀中
要塞剑阁。在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有一条30里长的栈道,群峰如剑,
连山耸立,削壁中断如门,形成天然要塞。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者不乏其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
的描写。他化用西晋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语句,
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
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兽,又是
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
了现实的内涵、深厚的意蕴。
三、选题设计
1•太白风采与盛唐气象之间有何联系?
研究方法:
(1)查阅相关的书籍,收集有关资料。
(2)整理李白诗词中最能表现其风采的诗句和盛唐历史文化方面的
史料。
⑶在上面准备的基础上,分组探究,仔细分析,找出二者之间的
联系。
参读书目:
(1)《唐诗鉴赏辞典》。
(2)王运熙《李白研究》,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
(3)茄家培《中国李白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
(4)林庾《诗人李白》,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版。
(5)马鞍山市李白研究会编《中日李白研究论文集》,中国展望出
版社。
(6)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
(7)汪静之《李白研究)。
(8)王瑶《李白》,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9)《古代文学家传记》(上),中华书局出版Q
2.《蜀道难》主题思想探源。
研究方法:
(1)分小组探究,然后综合。
⑵查阅资料,整理不同说法。
(3)小组讨论,确定比较合适的观点。
⑷上网查询,多方求证。
参读书目:
(1)《唐诗别裁》。
(2)《唐宋诗醇》,作家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华活页文选》(成人版),1998年第24期。
⑷顾炎武《日知录》Q
3.我心中的诗仙李白。
研究方法:
(1)广泛阅读李白的作品,不仅仅限于诗歌。
⑵查阅李白的传记。
⑶在广泛占有材料的基础上,梳理对李白的独特感悟。
参读书目:
(1)《古代文学家传记》(上),中华书局出版。
⑵汪静之《李白研究》。
(3)《河岳英灵集》。
(4)《唐诗鉴赏辞典》。
⑸胥树人《李白和他的诗歌》。《蜀道难》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寓意。
2、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
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习作品描写蜀道雄奇
险峻的手法。(难点)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探讨法。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
称为“诗仙”o他就是李白。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
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
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
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
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
知识链接: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上,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
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
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
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
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
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
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
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
家。
2、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
“《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
诗题传统的内笈,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
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
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麝,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
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梳理探究:
一、朗读
诵读提示
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这首诗言蜀道之险,有“风人之义”
咏叹的意味尤浓,诵读时必须把握这个基调,才能再现诗中的意境。
下面试分层加以解说:
1.“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
有声势。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
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噫吁”是惊异之辞。
“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乎”“哉”,皆可有延
长音。“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
上青天”五字,如此则全诗主旨自明。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当用叙述调读6“蚕丛”四句说秦蜀两地长期
隔绝,无路可通;“西当”两句说“太白鸟道”,意即无人能攀越
——这些,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应当读得轻而平缓。最后两句为正
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如同亲眼见到那怵目惊心的场面,表明蜀
道的开通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紧承上文,写蜀道的高峻,含虽有道而人难行之意,当用咏
叹调诵读。“上有”二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蜀道的概貌,要读得慢些,
使听者产生视线移动的感觉,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
二语上。“黄鹤”二句,有徒唤奈何之情,读后可稍作停顿,为下文
蓄势。最后四句近似特写,专叙人在青泥屿上行走的情形,读时须有
身历其境的设想,“百步九折”“扪参历井”二语可重读,速度不宜
快,至“仰胁息”作一顿,再读末句并作较长停顿。
4.“问君西游何时还……使人听此凋朱颜。”
诗题下未注明送何人入蜀,所以这里的“问君”无妨假定实有其人,
可以读得亲切一些。将行而问“何时还”,巳有不可行之意,重音要
落在“不可攀”三字上,当用劝说的语气读。以下四句借鸟声渲染旅
途中悲凉凄清的氛围,读时要放低声调,有千里孤身之感,至“愁空
山''徐徐而上。然后用感喟的语调读主原句,至“调朱颜”略作一顿,
以示意犹未尽。
5.“连峰去天不盈尺……胡为乎来哉!”
三、诗歌整体感知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
蜀道之难。本篇诗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
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人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
色。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并寄予了对国事的
忧虑和担心。全诗以强烈的咏叹凭空起事,继之以浩渺混茫的古代传
说和高危险峻的山水景物。大起大落的跳跃式的诗歌情感结构,给人
以奔腾回旋的动感;流走于其中的气吞山河的宏伟气魄,给人以涤荡
心灵的强烈震撼。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汪洋探固,变幻莫测,
处处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像力。
诗的开首4句是全篇的总纲,以后按蜀道的由来、历史,蜀道沿途
各处高峻、阴森、险恶和动荡不定的社会情况等内容次第写来,镜头
一组比一组惊心动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反复叠现
吟唱,作者以酣畅淋漓的笔墨,创造出了一个神奇惊险、雄健开阔的
高远境界,使全诗的情感始终处于高昂、澎湃之中,回旋激荡,余韵
悠长。
四、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问背诵而导入新课。
朗读课文在学生朗读时,提请注意诗歌的章法、气象、基调。请朗
读好的学生进行朗读。
二、鉴赏诗歌章法
诗人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1又称反复),主
旨句凡三见:开头、中间、结尾各出现一次。这并非简单的重复,因
为它每出现一次都给读者带来新的启示,由此自然形成了以主旨句贯
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使人产生一叹之不足而至于再,再叹
之不足而至于三的感受。
三、鉴赏诗歌气象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
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
为观止。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在诗人的想像中,他仿佛
将秦蜀之间重山叠岭千里不绝的图景一望无余。如此雄奇的地貌,真
是罕有其匹啊!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16个字就将民间传
说中关于五丁开山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出来,使我们仿佛听到了
五丁拽蛇时的大声呼喊以及随后一声使山河改观的巨响,也仿佛看到
无数勇敢的人在高山上开辟道路、架设栈道的情形,不禁要赞叹神力
和人工的伟大!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这是诗人想像自
己在蜀道中的所见:当仰望眼前的最高峰时,他看见六条龙拉着的太
阳车被挡住,不得不绕道而行;再俯视下面,只见波涛汹涌的急流为
大山所阻而激起无数的漩涡——这幅画又是多么神奇而美妙!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这是诗人设想自己沿着盘山道
攀登青泥岭的情形。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这是写登上顶峰以后的情
形。——这很像一组摇镜头,而有趣的是后一幅:诗人从星星中间穿
过,有时还好奇地触摸它们,看看是个什么样子。这是何等奇特的想
像!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唔夜月,愁空山。
这是诗人设想游者在途中所见到的景物。画面是凄清的:鸟鸣,使山
林显得更加幽静,像原始森林一样荒寂无人。跟此前的画面相比,色
调是变了,也表现了蜀道景物的多样,但气氛是逼人的,使人感到孤
寂得可怕。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虺,碟崖转石
万壑雷。”这是一幅极其惊险的画面,与上文着重写蜀道之高不同。
连峰绝壁,冰崖转石,都会危及游人的生命,使人望而生畏,闻而心
惊,故下文云“其险也如此“O
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
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
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
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
鉴赏诗歌基调
四、小结
这首诗以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贯穿始终,已经显示了
它的咏叹基调。统观全诗,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
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这三叹其实也蕴含在诗人的具体描写和抒
情直白中。例如“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这是叹蜀
道之高,因为黄鹤之飞至高,猿猱动作最灵,二者皆不得过,人又何
能翻越?再如“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这是叹蜀
道之险,用劝游者的口吻写出,意味尤为深长。又如“朝避猛虎,夕
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是叹蜀中战祸之列、,诗人用具体
描写方式,再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孟子离娄上》)的图景,有不忍目睹之意。
五、作业布置《蜀道难》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整体感知诗的寓意。
2,结合诗歌内容讲解诵读要求。
3.了解李白的放达。
【教学重点】
指导诵读、指导学生欣赏散文化诗句。
【教学难点】
诗歌内容的鉴赏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名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学生朗读,指出作者。
♦♦♦♦♦9
李白
2.回忆李白诗中的一些名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6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简介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
《早发白帝城》等。
4.教师补充:
“诗仙”来历,源自他写《蜀道难》。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是他一生的愿望。他
的命运开始于漫游,也结束于漫游。大宝元年(公元472年),李白被
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
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了个侍御闲职,不
能施展政治才干,加上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不甘
趋炎附势,因此不到三年就被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
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
他的漫游生活°
《蜀道难》写于李白第一次到长安时。他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
的想象,着力描绘了泰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透露了对社会的某
些忧虑与关切。当时著名诗人贺知章前往探望,首先见到了《蜀道
难》,赞叹不已,连连称赞说“谪仙呀谪仙!”
后人就开始称李白为“诗仙”。
纵观李白的诗歌创作,浪漫俊逸,豪放自然,尤其是他善于想象和
夸张,使诗歌气势磅礴,后人称赞他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
神”。关于这点我们已经在已经学过的诗句中感悟到,如;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蜀道难》,再来感受他这种恣肆汪洋的浪漫
主义风格,以及他寄托于其中“济世救民”的思想。
----板书:蜀道难李白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先让一个同学朗读。
教师指导以下几点。
1.正音。给下列词语注音并注意写法。
噫吁激yTxuxT鱼凫fu石栈zhan猿猱ndo萦岩峦
y\ng扪参menshen
抚膺yIng曦岩chan飞湍tuan喧虺huT凋朱颜diGo冰
崖pTng
崔嵬cuTwfi咨嗟zTjie
2.再请一个同学朗读。
从李白豪迈磅礴的写作气势上看,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文章主要是运用多种手法,从多个角度突出蜀道的难,这个“难”
指行走艰难,出入不便,应该在诗句中已经反复表达出了作者着这
“难”的感叹,大家说,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感叹之情?
①噫吁蹴,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3.指导朗读。
这三句话采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蜀道之难的感叹之情°
但是这三次感叹对蜀道艰难的表达角度(特点)却是不一样的,请同学
们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一句感叹蜀道的“高危”,在全诗的开头,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
感情基调,也领起下面四句神话传说。所以要读得很有声势,特别是
“噫吁唏”三个感叹词重叠,更加重的惊异之感,所以要读得高亢Q
教师读: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
以横绝峨眉巅6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6
学生读(反复读):……
第二句感叹蜀道的“惊险”。“使人听此凋朱颜“,听了这些内容
后,不禁使人红润的容颜都为之凋伤憔损,它总结前面7句,要读得
慢而伤感,要低调。
教师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
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
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峻岩不可攀。但见悲鸟
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
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学生反复读:...
特别是:尚不得、愁攀援、何盘盘、坐长叹、何时还、悲鸟号古木,
子规啼夜月。
第三句感叹蜀道的“凶险”。它总结了上面8句,要读得缓慢、深
沉,读出感叹来。
教师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溪流争喧虺,哪
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嵯而
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
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
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学生读:……
4.听课文录音朗读。
5.学生齐读。
三.小结6
诗人袭用乐府古题,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
地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景色。
诗人表面写了蜀道的艰难,其实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寄予了对国
事的忧虑和担心。
诗风气势磅礴,风格豪放,险中见奇,展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
和丰富的想像力。朗读时应读出这样的气势。
第二课时
主要是对诗歌内容进行赏析,并体会李白丰富的想象力,夸张渲染
等造肆的手法。同时感悟诗歌寓意。
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初步感受李白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夸张等手法描述了蜀道
之难,感悟了诗人一叹三咏(又称反复)的艺术手法。这并非简单的重
复,大家来看,主旨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每一次出现,或
前或后总有一个提示内容的“副句”伴随着它:
①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副句“噫吁嘻!危乎
高哉”写诗人仰望蜀道时发出的感叹,突出地表现了蜀道的高不可测,
正是为下文写太白鸟道、天梯石栈、高标回日、扪井历参等张本。
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副句“使人听此凋朱
颜”颇有“谈虎包变”之叹,意在说明蜀道是“惊险”,不可轻易前
往;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副句“侧身西望长咨
嗟”既形象地概括了上文说的剑阁形势之险和蜀中战祸之烈,又跟开
篇“噫吁嘻!危乎高哉”一句相照应,更显得意味深长,以此结束全诗,
可以使读者兴无穷之叹,将“蜀道之难”的全部内容概括无余。
诗人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上,有了自己的发展和创新。
二,探索作者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渲染的手法。
读这首诗,如从画廊经过一般,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接连不断地出现
在你的眼前,它们那阔大的意境,那逼人的气势,使你怵目惊心,叹
为观止。
接下来我们来探索作者这种独特的“大气”。
1.我们先看第一节(朗读):
嚏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筑。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节里,诗人主要是运用丰富的想象,突出蜀道的“高危”。那
么,他又是怎样进行想象的呢?
这一层写蜀道来历;蚕丛鱼凫开国,五丁开山两个神话传说写出了
蜀道悠远的历史和神奇的来历。写出历史上蜀道的不可逾越。
2.再看第二节(朗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嚏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这一节里,诗人虚实相映,通过摹写神情、动作以及感觉突出了蜀
道的惊险。那么诗人又是用什么有映衬?摹写了怎样的神情、动作和感
觉?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摹写神情、动作: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步履艰难、神
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
摹写感觉;古木荒凉、鸟声悲凄(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使
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
了蜀道之难。
3.再看第三节(朗读):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虺,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
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嵯而崔嵬。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这一节中作者再运用了夸张和联想,突出了蜀道的凶险。那么,作
者运用了哪些夸张和联想呢?
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
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
运用联想:一夫当关,万夫其开6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6朝避
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极言蜀道的凶险。
4.学生朗读,再体会李白这种恣肆汪洋的写法。
•♦♦♦•♦
5.教师小结:
李白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热情地赞叹,他或夸张或想
象,虚虚实实,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让我们透过奇丽峭拔的山川景
物,仿佛看到诗人那“落笔摇五岳,笑傲凌沧州”的高大形象。这就
是李白,一个“大气”的李白!
三.简单探索诗歌的寓意。
结合之前讲过的背景:《蜀道难》教案7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这首诗参差错落的语言特点,在吟咏中体会蜀
道的雄奇壮丽、高峻险要,感受诗的声韵美。
2.品味蜀道之“难”的典型意象,体会诗人豪放飘逸的诗风,感
受诗的意境美。
3.鉴赏诗人状“难”之法,体悟诗人赞叹、惊惧、忧虑之情,感
受诗的情感美。
【教学重点】立足于“读”,品味诗的意象、语言、艺术风格Q
【教学难点】调动想象力及感悟力,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蜀道: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在我国的盛唐时期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
们尊称为“诗仙”。他是谁?(明确:李白)李白在文学上取得了后
人难以企及的成就!“诗圣”杜甫对他极为倾服,称他的诗“笔落惊
风雨,诗成泣鬼神”。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李白的代表作品《蜀道
难》。
二、解题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本篇根据这一诗题
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
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
想像力。
唐朝,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意识到这
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变乱的可能。诗
中强调“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就是指此而言。顾炎武《日知
录》卷二十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时人
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孟《本事诗?高逸》载“李白初至长安,贺知章往访,见《蜀道难》:
'称欢者数四,号为谪仙。'”《唐摭言》第七卷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另外,此诗曾收入殷瑶所选《河岳英灵集》,其书据近人岑仲勉考证,
编于天宝四年或十二年。由此故知,《蜀道难》是安史之乱前的作品,
大约写于唐玄宗天宝初诗人在长安之时。
三、作家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少
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
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
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
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
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
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
《梦游天姥吟留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厂房拆迁补偿与社区和谐共建协议书范本4篇
- 2025年度建筑垃圾清运及拆除合同模板4篇
- 个人汽车抵押贷款合同范本2024版B版
- 2025年度柴油发电机环保排放标准达标改造合同4篇
- 2024石材加工厂设备安装与调试的合同协议
- 2025年度旅游目的地策划合同范本(十)4篇
- 2025年度互联网平台产品试用合作框架合同4篇
- 2025年度科技企业孵化器场地无偿借用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文化产业园场地租赁与文化项目合作合同6篇
- 专业贷款协议范本2024年版一
- TB 10106-2023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岭南水果|粤教版 52张
- 沪教版数学六年级(上)第二章分数课课练和单元练习卷及参考答案
- 承包意向书2024年
- 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资格考试面试2024年下半年试题与参考答案
- (正式版)QC∕T 1206.2-2024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热管理系统 第2部分:液冷系统
- (正式版)CB∕T 4550-2024 船舶行业企业安全设备设施管理规定
- 完整版肺癌护理查房课件
- 正规光伏屋顶租赁合同
- 叙事护理活动方案设计
- 小小科学家《物理》模拟试卷A(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