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_第1页
《乡土中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_第2页
《乡土中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_第3页
《乡土中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_第4页
《乡土中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2023届高考语文备考专题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土中国》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练

一、材料一:

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

缘社会。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

和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父死子继:农

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贵人之子依旧贵——那是

身份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

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地域上的靠

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

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

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

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

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

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这分裂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象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

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

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

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

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

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

清。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

的。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

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

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

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

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

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

材料二:

中国古代以宗法血缘为基础,实现家国同构。上自皇帝下到黎民百姓,都依照血

缘关系确立等级尊卑,并在此基础上亲亲尊尊,进而形成了古代基层社会的长老与绅

治、乡里制度、乡约模式等传统的社会治理方式。

中国古代社会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人

口流动规模十分有限。在一定区域内,往往由固定的家族形成自然村落,这就为血缘

和地缘在基层的连接提供了条件。通过血缘与地缘的连接,宗族治理与地方行政管理

结合起来,在乡村社会形成一套自我管理与民间秩序自我维护的机制。

这种基层社会自我管理,尽管在形式上皇权不下县,实际上国家政权,通过基层

组织和地方中间力量,实现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保证基层社会秩序的稳定。这样一种

稳定的基层社会结构,国家权力与基层社会的连接往往借助宗族、长老、乡绅这些介

于官民之间的中间力量,他们通过与官方合作,或独立办理基层行政事务,或充当地

方领袖的角色,在古代社会长期得以延续。

中国历代都有基层组织,如不同时期的乡里、保甲、村社等。尽管这些基层组织

不属于行政区划的范畴,但它们在地方行政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秦汉的乡里组

织为例,在县一级分成若干乡,乡下设里,里下为什伍组织,整编基层百姓进行组织

管理。乡的长官为有秩和啬夫,负责赋税征收、民政管理、纠纷诉讼等事务处理;乡

里还设有三老,掌管教化,以礼制劝民向善。此外还设有乡佐和游徼,分别负责赋税

和治安工作;里设里正、里典,主要负责里中事务,按规定掌管百家;再往下的什、

伍分别以十家或五家为单位,设什伍长一人,什伍组织内部相互监督,实行连坐。

这样以地缘为基础的基层组织模式,将分散的小农纳入国家的控制系统中来,不

仅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还有助于中央政权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因此,此后历代的基

层社会,大致都采取了这一模式,在古代中国的社会治理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摘编自钱杭《血缘和地缘之间》)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它需要信用和法律的支持,所以契约一旦签订

就必须遵守,否则就难以承受违约的巨大损失。

B.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大,不同血缘和地域的人聚居在一起,血缘亲情已被理性

支配的契约所取代,这种陌生人组成的社群更需要契约来管理。

C.通过血缘与地缘的连接、宗族治理与地方行政管理的结合,中国古代乡村社会

形成了一套自我管理、民间秩序自我维护的机制。

D.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运行模式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历代的基层

社会都采用了这一模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血缘社会大致上是稳定的,在这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与幼之间就产生了社会

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权力和强制地位。

B.血缘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人一出生就决定他的地,家族世世代代"生

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

C.血缘社会中不存在交易,仅是出于人情的相互馈赠,而地缘社会是商业发展的

基础,商业则不讲人情,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清。

D.一个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生存就难以保障,就会有人离家到外乡生活,

他们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

3.下列选项,最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古代基层组织有维持乡里治安的责任,如宋代规定发现同保内犯"强窃盗、杀

人放火"等案件,要随时纠告。

B.古代基层组织因信息传输速度太慢,导致各类信息不能及时向下传达,底层信

息又难以上传,治理体系容易出现脱节现象。

C.古代基层组织中的乡官一般由当地有影响的宗族长老、乡绅担任,他们了解民

情且有威信,利于办理乡里事务。

D.古代基层组织参与基层司法事务,如唐代里正、坊正有权对户婚、田土、斗殴

之类的民事纠纷进行调解、处理。

4.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以见解精辟、论述严谨见称,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

行文脉络。(4分)

5.两则材料都在讨论“血缘和地缘"的关系,但在论证角度上又有所不同,请简

要分析。(6分)

【答案】

1.D原文为"此后历代的基层社会,大致都采取了这一模式〃。

2.CC.〃血缘社会中不存在交易"错,与原文矛盾,原文表述:"这并不是说这种

社会不发生交易。"文中此处的“交易"就是”相互馈赠〃方式的物品交换,不是商

业"当场算清”的交易方式。

3.BB项中论述的是古代社会基层管理体系面临的困局,不能支撑材料二论述的

观点。

4.先阐述血缘社会的特征,如稳定性、父死子继等;接着论述血缘和地缘的关系:

地缘是血缘的投影,血缘与地缘的分离;再接着以商业的产生与发展为例论述血缘与

地缘的区别;最后进一步论述以地缘为基础的契约社会与血缘社会的不同,强调契约

社会具有现代社会特性。(每点1分)

5.(1)材料一从血缘与地缘的关系和各自特点以及它们所构建的社会形态的不同

特征的角度展开论证。阐述了血缘、地缘的形成与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以商

业发展为例论述它们构建的社会形态的不同特点。(3分)

(2)材料二从血缘与地缘对社会治理作用的角度展开论证。论述了以宗法血缘

为基础所形成的方式与机制,有利于自我管理,实现家国同构;论述了以地缘为基础

的基层组织模式对社会治理的特殊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乡土中国》的文字,完成10-12题。

材料一: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线分明的团体,而在中国,这个"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

如了。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

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

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

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

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

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

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

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者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

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

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

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体系是抽象的格局,或是范畴性的有关概念。当我们用这体

系来认取具体的亲亲戚戚时,各人所认的就不同了。我们在亲属体系里都有父母,可

是我的父母却不是你的父母。再进一步说,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

同的。兄弟两人固然有相同的父母了,但是各人有各人的妻子儿女。因之,以亲属关

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

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摘编自《差序格局》)

材料二: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

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

不相同的。可是所不同的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

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璞归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

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

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在现代交通之下,全世界的经济已

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

反对用人为的"计划"和"统制"来维持经济秩序,而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

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不论在社会、政

治、经济各个范围中,都有认为“无政府”是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所谓"无政府"绝

不是等于"混乱",而是一种"秩序",一种不需规律的秩序,一种自动的秩序,是

“无治而治”的社会。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形态,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

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与结构,

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

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

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

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

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摘编自《礼治秩序》)

材料三:

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亲属是自己人,

从一个根本上长出来的枝条,原则上是应当痛痒相关,有无相通的。而且亲密的共同

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一笔一笔地清算

往回。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倚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的拖欠着未了的人情。在我们社会

里看得最清楚,朋友之间抢着回账,意思是要对方欠自己一笔人情,像是投一笔资。

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自己

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

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

需往来了。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

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

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

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

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

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从血缘结合转变到地缘结合是社会性质的转变,也是社会史上

的一个大转变。

(摘编自《血缘与地缘》)

10.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洋的社会格局是团体格局,就像扎成的一捆捆的柴,一个个的团体界线分

明。

B.差序格局是以〃己”作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而形成的一种动态的社会结构。

C.亲属关系形成的重要条件是生育和婚姻事实,每个人都形成一个亲属关系网。

D.社会关系是由亲属关系构成的,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是完全相同的。

11.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治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区别在于,维持社会秩序的国家权力与法律力量不同。

B.主张小国寡民的老子与大多数信奉自由竞争的美国人,其维持社会秩序的想

法是相似的。

C.市场经济出现的经济危机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反对用人为的"计划"与"统

制〃。

D.礼治社会强调内心修炼,法治社会强调外部法律约束,两者是不相容的,相

互排斥的。

12.三则材料中有关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运用举例论证,用以石投水形成波纹,形象地点明了乡土社会差序格

局的特点。

B.材料一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由生育和婚姻结成的亲属关系可以不断向

外扩展。

C.材料二采用了对比论证,论述了人治与法治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的不同内容。

D.材料三运用例证法,以朋友间抢着回账为例,说明相互拖欠的人情使亲密社

群更具团结性。

【答案】

10.D(亲属关系只是社会关系的一个方面)

11.B(A项中"维持社会秩序的国家权力与法律力量不同”错误。C项中“根

本原因〃说法过于绝对。D项中"是不相容的,相互排斥的"有误)

12.A(A项中"举例论证”说法有误,原文是采用了比喻论证)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4题。

材料一:

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

缘社会。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

和权力。这是血缘社会的基础。血缘所决定的社会地位不容个人选择,父死子继;农

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贵人之子依旧贵——那是

身份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

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地域上的靠

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

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混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

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

在人口不流动的社会中,自足自给的乡土社会的人口是不需要流动的,家族这社

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

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

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这社群分裂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找耕地。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的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

只能在其他已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

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

离。

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并不是说这种社会不发生交易,而是

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是相互馈赠的方式。在我们乡土社会中,有专门作

贸易活动的街集。街集时常不在村子里,而在一片空场上,各地的人到这特定的地方,

各以"无情”的身份出现。在这里大家把原来的关系暂时搁开,一切交易都得当场算

清。当场算清是陌生人间的行为,不能牵涉其他社会关系的。商业是在血缘之外发展

的。

地缘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

社会的基础。契约是指陌生人中所作的约定。在订定契约时,各人有选择的自由,在

契约进行中,一方面有信用,一方面有法律。法律需要一个同意的权力去支持,契约

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须要精密的计算,确当的单位,可靠的媒介。在这里是冷

静的考虑,不是感情,于是理性支配着人们的活动——这一切是现代社会的特性,也

正是乡土社会所缺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

材料二:

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教授注意到,作为城市化

过程中衍生的一种新现象,"断亲"似乎越来越多地发生在青年人身上。

"断亲"指的是基于血缘联结的亲戚关系逐渐淡化,一些〃90后""00后"越

来越疏于与亲戚产生情感联系的一种现象。"断亲”主要表现为〃基本不走亲戚",

而非正式断绝亲戚关系。相关调查显示,越是年纪大的人,与亲戚之间的联系越频繁,

关系越密切,越是年轻人,"断亲”现象也就越普遍。

那么"断亲"背后,中国家庭亲缘关系究竟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过去中国社会以

扩大家庭为主,亲缘关系较为紧密。由于交通信息相对闭塞,人们的社会活动空间相

对有限,生产生活及情感所需的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依托各种亲戚关

系。因而基于血缘关系的亲戚是最可靠和稳定的社会关系。

进入现代化、开放性、高流动性的社会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发生较大变化,

以学缘而非血缘的同学关系、校友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再加上现代社

会中血缘亲朋因

拆迁、借贷、财产继承、家庭攀比等造成的心态失衡,亲缘之间的"利益冲突"

逐渐超越“利益链接”的比重。因此,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重大变迁中,亲戚关系式

微是一种客观社会事实。

"内卷"环境加剧。"00后”的独生子女常年游走于各种课堂之中,他们从小在

内卷化的教育体系内生长生活。特别是大城市中的青少年学生,他们几乎从小就周旋

于各类培训班。休闲生活被极大压缩,社会交往特别是走亲戚形态的交往更少。久而

久之,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亲戚"不在场"或被同学所替代,致使"断亲"成为必然。

城市化与社会流动造成居住地分离。中国开启城镇化进程后,有超6亿人口陆续

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其中超过2亿人口实现跨省市居住流动。远距离流动造成兄弟姐

妹分别居住在不同城市。家庭成员居住分离,使他们的下一代从小缺乏对亲戚的亲密

接触与频繁交往,亦加速青年世代"断亲"行为。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小家庭独立自主性增强,对传统社会相对紧密的亲戚关系冲

击较大。市场经济下的银行贷款和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制

度以及大学内各种奖学金、困难补贴、勤工助学等方式,让很多家庭可以不再通过亲

戚网络来获得生存和发展资料。这种因经济独立而带来的安全感和衣食无忧的生活方

式,直接冲淡新世代青年群体对亲戚之间礼物馈赠的渴求,并在情感上也降低了对亲

戚的心理需要,青年世代"断亲"变得自然而然。

互联网时代的青年生活方式更加原子化。生活方式决定人们的交往方式。"00后"

时代的日常生活,因互联网而改变,也都在互联网中实现。特别是随着国家网络基础

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广大的乡村地区也基本上实现网络覆盖,乡村孩子与城里孩子共

享同一个互联网世界。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

式,而不是现实中"人与人"的生活方式,走亲访友这种长辈坚持的社交方式,已经

被青年群体逐渐放弃。"断亲"现象

因"网络原住民"沉溺虚拟生活方式的陌生人社交,在现实中不断上演。

(节选自胡小武《"断亲"背后的亲缘关系重构》《半月谈》2022年第6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土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人一出生就决定他的地,家族世世代代"生

于斯,死于斯",家族血缘就具有地域的涵义。

B.一个血缘社群繁殖到一定程度,生存就难以保障,就会有人离家到外乡生活,

这种新社区就没有血缘关系,是纯粹的地缘关系。

C.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大,不同血缘和地域的人聚居在一起,血缘亲情已被理性

支配的契约所取代,所以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

D.契约的完成是权利义务的清算,它需要信用和法律的支持,所以契约一旦签订

就必须遵守,否则就难以承受违约的巨大损失。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一项是(3分)(▲)

A.血缘社会大体上是稳定的,在这缺乏变动的文化里,长与幼之间就产生了社会

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权力和强制地位。

B.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商业是不能存在的。这是说他们的交易是以人情来维持的,

是相互馈赠的方式。

C.现代社会的“断亲"现象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了青年人身上。学缘关系也逐渐取

代血缘关系,成了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D.传统中国社会常需要依赖亲戚关系取得互助资源,如今人们获得资源的方式更

多元,这也成了青年世代"断亲"的原因之一。

3.下列选项中,最贴合材料二观点的论据是(3分)(▲)

A.台湾青年演员魏晖倪因为工作留在北京过年,除了为自己备好"一解舌尖上乡

愁"的年夜饭,更与岛内家人早早约好"云上"围炉、拜年。

B.在温州农村,婚礼习俗也越来越有文化味了——文化礼堂里张贴着喜字,披挂

着红纱,父母致辞叮嘱传承家训家风,全村乡亲踊跃观礼贺喜。

C."今年读书父母终于不用再帮我向亲戚借钱了。”来自千岛湖的学生戴建征接

过杭州福彩中心的5000元助学金,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D.湖南多家教育类相关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免费开

放在线课程,助力"云课堂"的搭建,保障学生在家学习质量。

4.中国人一直都看重〃同窗"情谊学缘关系。请参照材料二的角度分析学缘关系

在中国社会

非常重要的缘由。(3分)

参考答案

1.D(A."乡土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错,由原文"血缘是稳定的力量。

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一处可知,该选项范围扩大,

不是“乡土社会",应是"稳定的社会",并且"家族血缘就具有地域的涵义”与原

文表意不同,原文是“家族这社群包含着地域的涵义"。B."这种新社区就没有血缘

关系"错,以偏概全,其中一部分人仍可能有血缘关系,综合原文"很多离开老家漂

流到别的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

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群,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

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分析可知,不是"新社区"而是搬迁过来的人与当地社区的人

没有血缘关系。C.该项表述整体看存在强加因果的问题。由原文“血缘是身份社会的

基础,而地缘却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一处可知,判断是否是“契约社会",主要不是

看血缘,而是看是否是地缘关系。并且〃血缘亲情已被理性支配的契约所取代"显得

武断且不合事实,表述的大意应该为:这种由陌生人组成的社群更需要契约来管理。)

2.C(C”成了最重要的社会关系”错误。原文是学缘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

重要方面",而非"成了最重要的社会关系"。)

3.C(A.说的是亲情的连接和保持。B.说的是亲情的连接和保持。C.对应文本中"市

场经济下的银行贷款和国家先后推动的全民医保、社保,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以及大学

内各种奖学金、困难补贴、勤工助学等方式,让很多家庭可以不再通过亲戚网络来获

得生存和发展资料"。D.所说与亲情无关。)

4.①中国古代社会交通信息相对闭塞,社会活动空间相对有限,同窗是比较可靠

稳定的社会关系。②当下尤其是教育体系内卷加剧之后青少年社会交往以同学为主,

故而学缘关系逐渐占据了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③通过学缘关系可以取得生产生活以

及情感所需的信任关系和互助资源,这会在情感上加强人们对学缘关系的心理需要。

(每点1分,共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题。

材料一:

亲密的共同生活中各人互相依赖的地方是多方面和长期的,因之在授受之间无法

一笔一笔地清算往回。亲密社群的团结性就依赖于各分子间都相互地拖欠着未了的人

情。欠了别人的人情就得找一个机会加重一些去回个礼,加重一些就在使对方反欠了

自己一笔人情。来来往往,维持着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合作。亲密社群中既无法不互欠

人情,也最怕“算账"。"算账""清算"等于绝交之谓,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也就无

需往来了。

但是亲属不管怎样亲密,终究还是体外之己。如果要维持这种亲密团体中的亲密,

不成为"不是冤家不碰头",也必须避免太重叠的人情。社会关系中权利和义务必须有

相当的平衡,这平衡可以在时间上拉得很长,但是如果一面倒,社会关系也就要吃不

消,除非加上强制的力量,不然就会折断的,防止折断的方法之一是减轻社会关系上

的担负。举一个例子:云南乡下有一种称上寅的钱会,是一种信用互助组织。我调查

了参加宣的人的关系,看到两种倾向,第一个是避免同族的亲属,第二是侧重在没有

亲属关系的朋友方面。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找同族亲属入寅?他们的理由是很现实的。

同族的亲属理论上有互通有无、相互救济的责任,如果有能力,有好意,不必入寅就

可以直接给钱帮忙。事实上,这种慷慨的亲属并不多,如果拉了入寅,假若不按期交

款时,碍于人情不能逼,结果寅也吹了,所以他们干脆不找同族亲属。我调查时就看

到一位窦首为此发急的情形。他很感慨地说:钱上往来最好不要牵涉亲戚。这句话就

是我刚才所谓减轻社会关系上的担负的注解。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血缘和地缘》)

材料二:

在中国人的社会交换体系中,人情是一个核心性的概念。我以对下岬村送礼规则

和多种形式的互惠的讨论来探讨人情。尽管互惠作为一个抽象原则也许存在于每一个

社会,但事实上在社会生活的特定情境中它如何调节人的行为仍然不得而知。于是我

开始探究赠礼、受礼和回礼的具体活动,逐渐发现下岬村民中有四种通行的礼物交换

规则,其中每一种都从一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互惠原则。

第一个规则是,常人总是以互惠的方式与他人往来。这种互惠以长期的赠礼、受

礼和回礼的义务为特征。正如谚语"礼尚往来",村民们将第二个字"尚"写成"上",

"礼"理解为"礼物"。村民眼中的“礼上往来"意味着"人们以礼物交换的方式来

往〃。礼物馈赠的第二个规则是,无论在亲属意义还是在社会意义上,随礼不能打破

现存的社会地位等级体系。为了遵守规则,避免由于无知而带来的尴尬,许多村民愿

意与同等身份的人一同去参加仪式活动,尤其是参加村外的仪式活动。受访者们也告

诫我不要拘泥于送礼的固定标准,因为还有第三条规则,地方上称为"礼从往来二或"

根据以往的相互关系来置礼"。在这条规则下,村民们能调节他们相互之间的馈赠关系。

第四条规则涉及到回礼的方式。村民们一致认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应该避免把

礼物交换视为还债。最通常的方式是略增回礼的价值,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人一种

还债的印象。下岬村村民不愿理清他们之间礼物交换的往来账目,这样他们就能保持

与他人的积极往来。正像社会学家布迪厄所指出的,"【甲】在任何一个社会可能都

能观察到,如果不想造成侮辱,回礼必须被推延并有所不同,因为立即送回完全相同

的物品显然等于是一种拒绝"。当一个人通过增加价值来置办一件不同的回礼时,他

不能增加太多,以免对受礼者造成异常的压力。用地方话来说,也就是礼大压死人的

意思。正如一个老村民所说:“[乙]如果你回一份太大的礼,你就是在给受礼的人

添麻烦,因为他下次就得加大礼物来还给你,如果这个人又正好手头上没钱,不能回

一份更大的礼,他就会恨你的礼。"

显然,互惠的原则充当着下岬村中礼物交换的基本原则,但是,下岬村(也许是

整个中国农村)多数的社会交换规则可能而且经常是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根据特定

的情境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动。无疑,发现这些情况和因素,是理解中国文化中社会

交换性质的关键。

正如下岬村民洞见和实践的,人情是个伦理体系,当一个人与他关系网中的他人

相处时,它指导和规范他的行为。人情伦理只能适用于一个人的关系网络之内;关系

的边界和人情的影响范围由多种形式的社会交换,尤其是礼物交换来界定。不过,中

国社会中一个有趣的社会现象是,人们倾向于将尽可能多的人拉入关系网,因而不得

不将人情伦理运用到越来越广泛的人群中。

人情伦理体系有三个结构性维度:理性计算、道德义务和情感联系。人情在行动

上的复杂性和弹性就源于这三个结构因素变动不定的组合。尽管在涉及人情的所有社

会往来中,这三个维度彼此共存,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实际的重点可能是其中任何一

个。换句话说,一个人可能极端理性,因而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仔细计算其每一个社

会交换行为,而另一个人则可能恰恰相反,注重道德义务或主要根据人际关系中的感

情因素行事。再者,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行事、根据特殊情形的特殊需

要而改变其行为重点也很常见。

(摘编自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亲密社群中,不管是〃算账""清算",还是因处理不当造成的"还债",

都会给人际交往带来消极影响。

B.蜜是游离于同族亲属之外的互助组织,它对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具有约束力,减

轻了因人情带来的负担。

C.人情是积极的社会参与,体现了互惠的原则,但个体主动地扩大或收缩关系网,

主要是基于利己的目的。

D.下岬村是熟人社会,在这里礼物馈赠不单是双方的事,社会地位、社会评价都

会影响赠礼、回礼等行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情的维系有赖于社会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动态平衡,它具有长期性的特征,

因而有可能超越代际而继续存在。

B.在礼物馈赠中,回礼的方式、时机都有讲究,这说明人情的意义不仅建在实物

的基础上,更建立在其象征意义上。

C.研究中国文化中社会交换的性质,除了把握互惠的基本原则之外,还需要结合

特定的情境来分析人的特殊行为。

D.在社会学中,民众惯常的话语也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因为它们可以反映民众

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和处事原则。

3.下列《红楼梦》的相关情节,不能体现材料中的“人情"的一项是(3分)

A.第1回,甄士隐得知寄居葫芦庙的贾雨村赶考缺少盘缠,送给他五十两白银,

并说"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

B.第6回,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临走时,王熙凤让平儿把二十两银子送至刘姥姥

跟前,并说"暂且给这孩子做件冬衣罢”。

C第22回,宝钗十五岁生日,湘云因没有准备礼物,遣人回家,"将自己旧日

作的两色针线活计取来,为宝钗生辰之仪"。

D.第24回,贾芸从醉金刚倪二那里借来十五两银子,买了冰麝"孝顺"王熙凤,

并谎称这是一个开香铺的朋友送给他的。

4.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人情"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材料二两处引文都是对"回礼”的分析,请谈谈两段引文语言表达的差异。(4

分)

【答案】

1.(3分)C("主要是基于利己的目的"于文无据)

2.(3分)B(递进关系于文无据)

3.(3分)A(A项通过甄士隐所说的“愚虽不才,‘义利‘二字却还识得“可以

看出他馈赠礼物给贾雨村没有"理性计算""道德义务”,也不是为了加强“情感联系";B

项体现了"道德义务1C项体现了"情感联系:D项体现了"理性计算”)

4.(4分)人情是一个在亲密社群(关系网络)中,以多种形式的社会交换来界

定关系边界的,根据理性计算、道德义务和情感联系等结构因素而变动的,以互惠为

基本原则的伦理体系。

(评分标准:每小句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5.(4分)①引文【甲】是对回礼方式的高度总结,使用长句,语言更严谨,体

现了社会学家的表述风格;②引文【乙】是对回一份及礼造成的麻烦的具体分析,使

用短句,语言更口语化,体现了老村民的语言习惯。

(评分标准:每点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五、(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

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

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

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地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

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碎了一口:"笨蛋!"

一一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苞谷,有一位

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

有碎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

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

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

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

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再说,

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无需文字眼睛呢?说到这里,我

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了。

文字发生之初是“结绳记事”,需要结绳来记事是因为在空间和时间中人

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找一些东西来代话。在广

西的瑶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对方接到了这

记号,立刻派人来救。这是“文字",一种双方约好代表一种意义的记号。如

果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

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

这样说来,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了。面对面的

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

而且,在一个社群所用的共同语言之外,也必然会因个人间的需要而发生

许多少数人间的特殊语言。"特殊语言"是亲密社群中所使用的象征体系的一

部分,用声音来作象征的那一部分。在亲密社群中可用来作象征体系的原料比

较多。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

使用语言时,也总是密切配合于其他象征原料的。譬如,我可以和一位熟人说:

"真是那个!〃同时眉毛一皱,嘴角向下一斜,面上的皮肤一紧,用手指在头

发里一插,头一沉,对方也就明白"那个"是"没有办法""失望”的意思了。

如果同样的两个字用在另一表情的配合里,意义可以完全不同。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

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

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我决不是说我们不必推行文字下乡,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

离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

于乡下人的"愚",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而且我还愿意进一步说,单从

文字和语言的角度去批判一个社会中人和人的了解程度是不够的,因为文字和

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一种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而且这工具本身是有缺陷

的,能传的情、能达的意是有限的。所以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

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

乡下人"聪明"起来0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取得极大发展,但乡村文化发展

依然滞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导向出了问题,即实行城

市文化向乡村文化单向输入,乡村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建设自身文化的

内生动力。

文化下乡活动的开展标志着乡村文化政策由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向

乡村文化建设的逐渐转变。如今,文化下乡已成为一项定期性的、制度化的活

动。在此过程中,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乡村流动,如

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电影院,送文艺演出、电影放映、图书等。

文化下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但从其政策特征来看,文化下乡很大程度上体现着城乡二元性在文化领域的延

伸。下乡的“文化"实质上就是城市文化,二者是同质构成的。反过来看,这

隐含着乡村缺乏文化或者乡村文化是边缘性文化,需要扶持和帮助。在这种政

策立意中,作为主流文化载体的城市具有乡村无法比拟的文化优势,城市文化

与乡村文化在地位上是不平等的。城市文化散发出先进、文明的气息,代表着

主流的、主导性的文化。唯其如此,才有必要向乡村输入。

此外,文化下乡政策也体现了单向的外部输入性。文化下乡是一种自上而

下的路径。从供给的主体看,这是一种主动的作为,文化下乡活动往往是多部

门联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层层推进,各司其职。从被供给的对象看,这意味

着被动接受从外而来、从上而下的文化。就发展历程看,受城乡二元结构思维

的影响,我国乡村文化政策的主要特征就是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强势改造。

(摘编自鲍磊《文化下乡及其影响》)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把乡下人听见汽车喇叭鸣叫而不知所措称为"愚",那么也可把城

里人不辨苞谷和小麦称为"愚"。

B.文化下乡活动是我国乡村文化政策发生转变的标志性事件,它促进了乡

村文化的发展,成效显著。

C.建设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乡镇电影院,送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等等,

是我国文化下乡的具体措施。

D.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层层推进,各司其职,说明我国文化下乡活动

所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路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文字交流有时会因为词不达意而引起误会,而用表情、动作来交流则

可避免误会。

B.虽然文字和语言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工具,但在乡土社会中依然有必要

推行文字下乡。

C.如果送到乡村的文化在本质上就是城市文化,那么文化下乡活动就会和

初衷相违背。

D.从语言风格上看,材料一语言平易晓畅,生动活泼;材料二则严谨准确,

逻辑严密。

3.下列选项中,和材料一画横线的部分运用了相同的论证方法的一项是

()

A.我们和无论什么人做朋友,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里面想

些什么东西,能够做成知心朋友吗?做宣传工作的人,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

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

B.教育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传授,还有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培育爱、激发

爱、传播爱,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才能铸就更健全的人格、更高

贵的精神。而缺少爱的教育,注定是冰冷的、空洞的,是没有灵魂的,肯定是

失败的教育。

C.如果说有什么事情拥有恒久魅力并令人沉醉期间,读书便是其中之一。

宋人翁森云:"以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

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阅读,实乃人生第一快

事。

D.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

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

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

“不知后事如何“。

4.材料一说"我要辨明的是乡土社会中的文盲,并非出于乡下人的‘愚’,

而是由于乡土社会的本质"。”乡土社会的本质"具体指哪些内容?请根据材

料一概括说明。

5.费孝通先生论述的是“文字下乡",但对材料二所论述的推行"文化下

乡”也有许多启示,请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B【解析】“它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发展,成效显著”说法有误。原文只是

说“如今,文化下乡已成为一项定期性的、制度化的活动",但并没有评价其

成效如何。

2.C【解析】"如果……那么文化下乡活动就会和初衷相违背"说法有误。

根据材料二原文"文化下乡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城市文化散发

出先进、文明的气息,代表着主流的、主导性的文化。唯其如此,才有必

要向乡村输入"可知,作者并没有完全否定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输入。

3.D【解析】画线句中,根据原文"在广西的瑶山里,部落有急,就派了

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去……"可知,运用的主要是事实论证。

A.运用的是道理论证。B."培育爱……才能……而缺少爰的教育……肯定是失

败的教育"运用的是对比论证。C."以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

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使用的是引用论证。D."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

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可知是事实论证。

4.从空间来讲,乡下人的生活是直接的、面对面的生活,可以通过交谈来

进行沟通,不需要借用文字这种间接的方式来表达。

【解析】分析题干并结合材料可知,在某些情况下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有

其合理之处,不分场合一味强调使用文字这种沟通方式也存在不便之处,因

此在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绝不能说是"愚”的表现。因此,对于“乡土社

会的本质”这一问题,就可以从材料中归纳出乡土社会特有的沟通方式来说明。

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再说,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乡下多文盲是因为乡下本来

无需文字眼睛呢?说到这里,我们应当讨论一下文字的用处了〃,第三段"如果

是面对面可以直接说话时,这种被预先约好的意义所拘束的记号,不但多余,

而且有时会词不达意引起误会的〃,第四段"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为什

么舍此比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呢",第五段"表情、动作,因为在面对面

的情境中,有时比声音更容易传情达意。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