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 13-251-2016 福建省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应用技术规程_第1页
DBJ∕T 13-251-2016 福建省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应用技术规程_第2页
DBJ∕T 13-251-2016 福建省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应用技术规程_第3页
DBJ∕T 13-251-2016 福建省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应用技术规程_第4页
DBJ∕T 13-251-2016 福建省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应用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251-201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3613-20162016-11-15发布2017-03-01实施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decorativediatommudinFujianprovince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251-201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3613-2016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批准部门: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建筑装饰用硅藻泥闽建科[2016]40号各设区市建设局(建委),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局,各有关单位: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编的《福建省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应用技术规程》,经审查,批准为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251-2016,自2017年3月1日起实施。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和意见请函告省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该标准由省厅负责管理。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1本规程是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2014年第二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的通知》(闽建科[2014]21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家现行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有7章和4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材料要求;5、构造要求;6、施工;7、工程质量验收;附录等。本规程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程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节能与科学技术处(地址:福州市北大路242号,邮编:350001)和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福州市杨桥中路162号,邮编:350025)。本规程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福建省建工建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福建上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昊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龙岩市西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州比美特环保产品有限公司福建新华夏建工有限公司福建省泰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州格丽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福建省建筑材料工业科学研究所2闽江学院厦门坤能工程建设有限公司福建省骏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国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飞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建华鸿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聚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睿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省永泰建筑工程公司宏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中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山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厦门源昌城建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省隆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福建荣建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陈璞王耀王剑峰陈宽炜林如涛林成杰沈航陈国电冯国春刘华明黄春文杨媛媛陈为健邱杰孔向军黄晓红吴景华华兵兵陈国钦郭晓方润章侣敏吴捷春章永伟庄裕亮夏杨杨辉曹辉仔李美青罗水生沈建东石照煌周娟黄身勇李贵喜黄明果吴祎贤程强郑奶松温骏荣林贵黄开栈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黄可明孔杰彭永森王振华叶栩嬉3 2术语 3基本规定 4材料要求 4.1硅藻泥 4.2腻子 4.3底漆 5构造要求 5.1一般规定 5.2基本构造 5.3基层要求 5.4腻子层要求 5.5底漆层要求 6施工 6.1一般规定 6.2施工流程 6.3施工准备 6.4施工过程控制 6.5成品保护及养护 7工程质量验收 7.1一般规定 7.2主控项目 7.3一般项目 4附录A底漆与硅藻泥相容性试验方法 附录B硅藻泥现场取样方法 附录C硅藻泥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D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5 6 11●0●1为了推进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在工程中应用,规范建筑装饰用硅藻泥的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福建省内墙装饰装修工程用硅藻泥的工程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1●0●3建筑装饰用硅藻泥的施工应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1●0●4建筑装饰用硅藻泥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福建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2以硅藻土为主要功能材料,通过添加胶粘剂及助剂等配制而成的干粉态或水性液态的建筑内墙装饰涂覆材料,简称硅藻泥。硅藻泥中有效成分硅藻土颗粒的含量,以质量计。经过高温煅烧去除有机物和黏土杂质制备而成的硅藻土。将硅藻土原矿粉碎,经过低温烘焙等工艺制备而成的硅藻硅藻泥与底漆配套使用时,经测试涂层不出现起泡、裂纹、剥落、明显变色等现象。直接承受腻子层施工的面层。表面用硅藻泥制成的各种纵横交错、高低凹凸、粗糙平滑的的纹理或图案。33基本规定3●0●1硅藻泥的品种、质量和颜色应符合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设计的规定。3●0●2硅藻泥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3●0●3硅藻泥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应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复验项目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硅藻泥工程完工后当对材料有争议时,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在饰面层上现场取样后检测硅藻土含量。3●0●4施工单位应具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施工资质,施工人员应经培训后持证上岗。3●0●5施工单位应遵守有关施工安全、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并应建立、健全施工质量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3●0●6硅藻泥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44材料要求4.1.1硅藻泥一般性能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1的规定。表4.1.1硅藻泥一般性能技术要求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容器中状态JC/T2177施工性易混合均匀,施工无障碍低温贮存稳定性a三次循环不变质GB/T9268-2008(A法)初期干燥抗裂性(6h)无裂纹GB/T9779表干时间/h≤2GB/T1728-1979(乙法)耐碱性(48h)无明显变色GB/T9265粘结强度/Mpa标准状态≥0.50GB/T9779浸水后≥0.30耐洗刷性/次GB/T9266耐温湿性能无明显变色JC/T2177硅藻土含量b/%煅烧型≥20非煅烧型≥15注:a水性液态硅藻泥需测试此项指标。b对于水性液态硅藻泥装饰壁材,硅藻土含量为干燥后的质量比。4.1.2硅藻泥功能性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1.2的规定。表4.1.2硅藻泥功能性技术要求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干粉态水性液态调湿性能吸湿量wa/(1×10-3kg/m2)6h吸湿量wa≥27;24h吸湿量wa≥40JC/T2082b/(1×10-3kg/m2)b )/%]≥0.19≥0.12平均体积含湿量/(kg/m3)≥8≥55续表4.1.2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干粉态水性液态甲醛净化性能,%JC/T1074甲醛净化效果持久性,%防霉菌性能,级01HG/T3950防霉菌耐久性能,级14.1.3硅藻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有关规定,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应符合表4.1.3的规定。表4.1.3硅藻泥有害物质限量要求项目限量值试验方法干粉态水性液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VOC)≤1.0g/kg≤2.0g/L游离甲醛/(mg/kg)≤5≤5可溶性重金属/(mg/kg)镉Cd铬Cr汞Hg放射性a符合A类装饰装修材料要求GB6566注:a水性液态硅藻泥应在(105±2)℃下烘干至恒重后测试。4.2.1腻子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室内用腻子》JG/T298的规定。4.2.2其他特殊功能的腻子除了应符合本规程4.2.1的规定,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4.3.1与硅藻泥配套使用的底漆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64.3.2水性底漆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的规定,溶剂型底漆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4.3.3底漆应与硅藻泥相容,其相容性应符合表4.3.3的规定。表4.3.3底漆与硅藻泥的相容性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复合涂层相容性附录A75构造要求5.1.1硅藻泥适用于非金属材料基层,如混凝土基层、砂浆基层、人造板基层、砌块墙体、旧涂层基层等。5.1.2硅藻泥可根据装饰需求在表面进行不同的肌理制作。5.2.1硅藻泥饰面的基本构造一般包括基层、腻子层、底漆层和硅藻泥饰面层(图5.2.1)。1—基层;2—腻子层;3—底漆层;4—硅藻泥饰面层图5.2.1硅藻泥饰面基本构造5.3.1基层应牢固,无空鼓、开裂和附着力不良的旧涂层。5.3.2基层应清洁,表面无灰尘、浮浆、油迹、霉点、盐类析出物和青苔等杂物。85.3.3基层应干燥,无明显的湿痕或渗水现象,含水率不得大5.3.4基层应偏于中性,PH值不得大于10。5.3.5基层应表面平整,立面垂直,阴阳角方正,无缺棱掉角,无明显的突出点或凹坑。基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5的要求。表5.3.5基层的允许偏差(mm)检查项目普通抹灰高级抹灰表面平整度43立面垂直度43阴阳角方正35.3.6对于不同基材之间的基层接缝部位应做好基层接缝处理。5.4.1腻子层应粘结牢固,表面洁净、平整、无凹凸,无漏刮,无砂5.4.2腻子层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4.2的规定。表5.4.2腻子层的允许偏差(mm)检查项目允许偏差表面平整度3立面垂直度3阴阳角方正396.1.1硅藻泥施工用水应符合饮用要求。6.1.2硅藻泥施工前应根据工程要求、作业条件等因素编制作业指导书。6.1.3硅藻泥施工前应制作样板或样板间,并经建设方、设计、监理等各方确认后,保留至竣工。6.1.4施工作业面应具备安全作业条件,高处作业面应有脚手架或操作平台。6.1.5硅藻泥施工现场环境温度和墙体表面温度不得低于5℃。施工环境的湿度宜小于85%。6.1.6硅藻泥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止防尘降噪的环保措施,并注意做好人员防护措施。6.1.7硅藻泥施工过程中应做好半成品、6.2.1硅藻泥施工宜按下列工艺流程图进行:图6.2.1硅藻泥施工工艺流程图6.3.1基层应通过验收,并应符合本规程第5.3节的规定。6.3.2基层表面应按下列方式处理:1应对基层的棱角缺失、空鼓、裂缝等处进行修复,可用水泥砂浆或聚合物修补并进行抑裂增强处理;2基层泛碱、盐析或霉菌滋生等部位应清理干净;3当基层表面含水率大于10%时,宜晾干至10%以下;当基层表面含水率小于或等于8%时,宜进行喷水润湿,晾至表面无水渍;4当基层表面PH值大于10时,宜用耐水耐碱腻子刮涂封闭;5基层允许偏差不满足表5.3.5的要求时可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5的水泥砂浆找平;6旧墙面在刮涂硅藻泥前先清除疏松的旧涂层,并刷涂界面剂;7基层接缝处理可用防开裂接缝胶批刮填补,必要时可同时嵌贴一层网格带以提高抗裂强度。6.3.4弹线施工,按踢脚线高度弹出踢脚线上口高度,其他有粘贴木装饰线部位,应弹出位置线。6.4.1腻子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腻子视基层的平整度和阴阳角垂直度刮涂1~2道,每道腻子厚度不应大于2mm,腻子与基层间及腻子层间应粘结牢固;2两道腻子施工间隔时间不宜小于24h,待上一道腻子干燥后方可进行下一道施工,重点注意脚手架接头、阴阳角和层缝处的腻子批刮;3每一道腻子打磨后应扫除粉尘,最后一道腻子应打磨至平整;4检查腻子层,局部进行修补处理。6.4.2底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底漆施工前,腻子层应满足施工条件;2为保证遮盖一致,底漆可进行稀释并应搅拌均匀;3底漆应刷涂均匀。6.4.3调配硅藻泥应符合下列规定:1硅藻泥的工作粘度或稠度,必须按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加以控制;2调配干粉态硅藻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以及盛装容器应保持干燥;3调配硅藻泥的工作环境应有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4硅藻泥调配好后,宜在4h内使用,已干结部分不得再加水调配使用。6.4.4硅藻泥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涂硅藻泥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应按产品说明书进行;2施涂硅藻泥应分层进行,层数视基层平整度而定,一般为2~3道;3硅藻泥涂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干粉态硅藻泥涂层总厚度不应低于1mm,水性液态硅藻泥干燥后涂层厚度不应低于4硅藻泥之间应粘结牢固,后一道施工前应确保前一道完全干燥后方可施工;5硅藻泥施工垂直方向应自上而下,水平方向应沿同一方向有序进行,大面积施工宜设置分格缝;6硅藻泥施涂完成后,根据实际环境干燥情况,掌握干燥时间,可采用不同施工工艺制作肌理团,如平光、喷涂、艺术等;7制作肌理图案后,应沿图案纹路压实收光;8硅藻泥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揭去保护用的胶条并进行修边处理。6.5成品保护及养护6.5.1硅藻泥完全干燥前应防止淋水、尘土沾污,不得触摸。6.5.2施工完成48小时后,可喷洒少量清水,干燥后除去表面浮料。6.5.3硅藻泥表面污染后应及时清理。7工程质量验收7.1.1硅藻泥工程的质量验收应在涂层自然养护期满后进行,并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程》GB50210及现行福建省地方标准《福建省建筑内外墙涂料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T13-27的有关规定执行。7.1.2硅藻泥饰面工程检验批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一单位工程同类涂料、同种图案涂饰的墙面每50个自然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划分为一个检验批;2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7.1.3检验批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主控项目应全部合格;2一般项目应合格,当采用计数检验时,至少应有90%以上的检查点合格,且其余检查点不得有严重缺陷。7.1.4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1基层及其表面处理;2腻子层的施工;3底漆的施工。7.1.5硅藻泥工程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2硅藻泥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型式检验报告;3硅藻泥进场复验报告、进场验收记录;5施工质量验收记录和相关图像资料(如有);6隐蔽工程施工验收记录表;7底漆与硅藻泥相容性检测报告;8硅藻泥现场取样记录及硅藻土含量检测报告;9其他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相关技术资料。7.2.1硅藻泥进场后,应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其品种和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现场进行抽样复验。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及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型式检验报告;硅藻泥复验项目为初期干燥抗裂性、耐碱检查数量:硅藻泥以同原料、同工艺条件下,连续生产的5t产品为一批,不足5t产品也按一批计。当使用与硅藻泥不配套的底漆时复验项目应增加底漆与硅藻泥的相容性,检查数量为每批次底漆至少检查一次。复验应为见证取样送检。7.2.2硅藻泥施工完成后,当对材料有争议时应进行现场取样检查材料中的硅藻土含量,并应符合本规程表4.1.1的规定。检验方法:取样方法按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执行,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现场取样并检测硅藻土含量。检查数量:每一单位工程随机抽取一间。7.2.3硅藻泥饰面的颜色、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对有肌理制作的硅藻泥表面,肌理也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7.3.1基层应牢固,无空鼓、裂缝,无粉化和起皮现象,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符合本规程表5.3.5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手摸检查;检查施工记录。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掉粉和返锈。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手摸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7.3.3干粉态硅藻泥涂饰质量应符合表7.3.3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表7.3.3干粉态硅藻泥涂饰质量要求项目普通涂饰高级涂饰允许少量轻微不允许质感较均匀均匀一致开裂不允许不允许7.3.4水性液态硅藻泥涂饰质量应符合表7.3.4的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表7.3.4水性液态硅藻泥涂饰质量要求项目普通涂饰高级涂饰允许少量轻微不允许质感较均匀均匀一致明显处不允许不允许允许少量轻微,刷纹通顺无砂眼,无刷纹7.3.5硅藻泥涂层与其它装修材料和构件衔接处应吻合,界面应清晰。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数量:全数检查。附录A底漆与硅藻泥相容性试验方法A.0.1实验室环境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10)%oA.0.2试验基材采用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行业标准《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412.1-2006中NAFHV级的技术要求;2按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GB/T9271中的规定进行表面处理;A.0.3试板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验样品及基材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至少24h;2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内外墙用底漆》JG/T210的有关规定在试验基材上刷涂底漆,并养护6h;3干粉态硅藻泥按现行行业标准《硅藻泥装饰壁材》JC/T2177的有关规定在底漆层上刮涂,湿膜厚度2mm;水性液态硅藻泥按现行行业标准《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GB/T9756中面漆的有关规定在底漆层上刷涂oA.0.4试验结果的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试板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至7d,观察表面状态;23块试板的试验结果均符合本规程表4.3.3的规定时,则判定相容性合格o附录B硅藻泥现场取样方法B.0.1硅藻泥现场取样应在硅藻泥施工完成后养护至少1d的成品或半成品中抽取。B.0.2取样环境条件应满足施工温湿度条件。B.0.3取样应由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的见证下进行。B.0.4取样过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清洁硅藻泥表面,可按本规程6.3.2的规定执行;2选用适宜的工具轻轻刮去表层约1mm的硅藻泥;3刮取裸露的硅藻泥,成块样品应破碎;4每一单位工程选取有代表性的3个点,混合后取得的样品数量不应少于300g;5取得的样品应装于防潮包装袋中,并清楚标明取样位置。B.0.5样品取出后应尽快送检,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受潮。B.0.6样品的试验结果符合本规程表4.1.3的规定时,则判定硅藻土含量合格。B.0.7硅藻泥现场取样记录宜按表B.0.7的格式记录,必要时可附现场取样图。表B.0.7硅藻泥现场取样记录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工程概况取样点取样位置取样数量施工日期123签字栏取样单位:取样人:年月日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附录C硅藻泥质量验收记录表C.0.1硅藻泥质量验收记录表单位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验收部位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分包单位分包项目负责人施工执行标准依据名称及编号验收内容及要求施工单位检查评定记录监理(建设)单位验收记录主控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底漆与硅藻泥相容性符合表4.3.3要求硅藻土含量符合表4.1.1要求符合设计要求般项目基层处理符合7.2.5条要求见表D.0.1涂饰综合质量涂饰均匀、粘结牢固,干粉态普通涂饰允许少量轻微高级涂饰不允许质感普通涂饰较均匀高级涂饰均匀一致开裂普通涂饰不允许高级涂饰不允许水性液态普通涂饰允许少量轻微高级涂饰不允许质感普通涂饰较均匀高级涂饰均匀一致开裂普通涂饰不允许高级涂饰不允许普通涂饰明显处不允许高级涂饰不允许普通涂饰高级涂饰不允许与其它材料和构件衔接处衔接吻合,界面清晰续表C.0.1施工单位检查评定结果专业工长: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年月日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论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年月日附录D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D.0.1隐蔽工程验收记录表工程名称分部工程名称施工单位隐检部位隐蔽日期分项工程隐蔽项目及内容施工单位检查情况基层综合质量表面质量无粉化和起皮表面平整度普通抹灰高级抹灰立面垂直度普通抹灰高级抹灰阴阳角方正普通抹灰—高级抹灰腻子层表面质量粘结牢固,表面洁净、平整、无凹凸,无漏刮,表面平整度立面垂直度阴阳角方正底漆层表面质量隐蔽验收结论签字栏施工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专业质检员专业施工员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本规程用词说明1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2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引用标准名录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程》GB502102《建筑工程施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4《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5《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6《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28-19797《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92658《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92669《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GB/T9268-200810《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GB/T927111《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GB/T975612《复层建筑涂料》GB/T977913《抗菌涂料》HG/T395014《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C/T412.1-200615《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JC/T107416《调湿功能室内建筑装饰材料》JC/T208217《硅藻泥装饰壁材》JC/T217718《建筑内外墙用底漆》JG/T21019《建筑室内用腻子》JG/T29820《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2921《福建省建筑内外墙涂料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T13-27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应用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decorativediatommudinFujianprovince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DBJ/T13-251-2016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3613-2016制定说明《福建省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应用技术规程》(DBJ/T13-251-2016),经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11月15日以闽建科[2016]40号文批准发布,并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备案,备案号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规程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建筑装饰用硅藻泥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规程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规程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 3基本规定 4材料要求 4.1硅藻泥 4.2腻子 4.3底漆 5构造要求 5.1一般规定 5.2基本构造 5.3基层要求 6.1一般规定 6.2施工流程 6.3施工准备 6.4施工过程控制 6.5成品保护及养护 7工程质量验收 7.1一般规定 7.2主控项目 附录A硅藻泥与底漆相容性试验方法 附录B硅藻泥现场取样方法 1.0.1本条阐明了制定本规程的目的。现行有效的硅藻泥装饰材料相关标准如《硅藻泥装饰壁材》JC/T2177,仅能起到规范产品市场的作用,无法保证硅藻泥在工程上的应用状况,而且由于硅藻泥与其他建筑涂料存在着差异,现行的建筑涂料的施工及验收标准无法套用。1.0.2本条阐明了本规程的适用范围。建筑装饰用硅藻泥主要用于内墙,对室内环境能起到一定的调湿、甲醛净化、防霉菌作用。1.0.4对于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国家目前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程》GB50210、《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304等规范,除此还应符合作业条件、劳动卫生等方面的规定。2.0.1硅藻泥健康环保,集装饰性和功能性于一体,与传统墙材—墙纸、乳胶漆等有所不同。其主要原材料硅藻土的质量、含量都将影响硅藻泥的使用效果。目前市场上的硅藻泥一般可分为干粉体系和水性体系两大体系,在本规程中均作了规定。泥中有效成分硅藻土含量进行定量计算,从而判定硅藻泥是否合格。2.0.3~2.0.4根据硅藻土制备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煅烧型和非煅烧型。煅烧是最为常用、经济有效的硅藻土加工工艺;非煅烧型工艺耗能低、无污染,符合国家绿色建材低能耗政策以及开发应用二、三级硅藻土的产业政策。2.0.5硅藻泥与底漆的化学成分不同,当与底漆配套使用时成分中的物质会发生有害的物理和化学作用的性能,导致涂层出现各种病态现象,因此本规程对硅藻泥与底漆的相容性作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材料之间不匹配的问题。2.0.7硅藻泥作为一种新型的室内装饰壁材,能通过创作者的设计和工艺手法制作不同肌理效果,充分发挥其装饰性。3基本规定3.0.2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型式检验报告有效期为一年。硅藻泥依据现行行业标准《硅藻泥装饰壁材》JC/T2177的规定,型式检验项目为本规程表4.1~4.3所列的全部项目。3.0.3对进场材料进行复验,是为保证硅藻泥施工质量采取的一种确认方式。在目前建筑材料市场假冒伪劣现象较多的情况下,进场复验有助于避免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也有助于解决提供样品与供货质量不一致的问题。本规程在第七章规定了需要复验的项目。硅藻泥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具有独特的功能性,而使硅藻泥真正发挥作用的正是硅藻泥中的硅藻土。因此硅藻土含量的多3.0.4硅藻泥施工较为精细,特别是对艺术肌理效果的表现力有很高的要求,否则达不到艺术设计的要求,因此对施工人员提出应经过技术培训的要求。3.0.5国家现行标准中有关劳动保护的标准包括《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76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4材料要求4.1.1硅藻泥的一般性能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基本是依据现行行业标准《硅藻泥装饰壁材》JC/T2177的要求进行规定,使用时应以最新版本为准。其中,考虑到水性液态硅藻泥的产品特性,增加了“低温贮存稳定性”参数,其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均参照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室内用腻子》JG/T298进行规定;“耐洗刷性”参数的技术指标参照现行协会标准《硅藻泥装饰壁材应用技术规程》CECS398进行规定;由于现行行业标准《硅藻泥装饰壁材》JC/T2177对硅藻材料成份(即硅藻土含量)的要求较低,规定“能检出”即可,故“硅藻土含量”参数的技术指标和试验方法均参照现行协4.1.2本条规定了干粉态和水性液态硅藻泥的功能性技术要求,其中调湿性能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调湿功能室内建筑装饰材料》JC/T2082的规定,甲醛净化性能和甲醛净化效果持久性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JC/T1074的规定,防霉菌性功能和防霉菌耐久性能应符合现行行4.1.3本条限制了干粉态和水性液态硅藻泥的有害物质限量,其环保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的规定,同时要求放射性应满足现行行业标4.2.2其他功能性腻子的产品很多,也有相应的标准控制其产品质量。如有空气净化功能内墙腻子的净化性能及净化效果持久性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室内空气净化功能涂覆材料净化性能》JC/T1074的规定,负离子功能内墙腻子的空气负离子诱生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负离子功能建筑室内装饰材料》JC/T2040的规定,用于木制品表面的腻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各色醇酸腻子》HG/T4.3.2硅藻泥与底漆的配套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许多涂装工程的质量问题往往是由于材料不匹配造成的,因此本条款对硅藻泥与底漆的配套性提出相容性技术指标,保证复合了底漆与硅藻泥相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硅藻泥与涂料层不匹配的问题。5构造要求5.1.1硅藻泥多用于建筑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因此本规程中一般不用于金属基层。5.2.1硅藻泥饰面构造可根据基层情况决定是否采用腻子层,但通常应包括底漆层。5.3.1基层不牢固或出现空鼓、开裂等现象,上层腻子、面层硅藻泥不仅施工困难,而且会导致硅藻泥起皮脱落等。旧涂层可能成为隔离层从而影响上层粘结力。5.3.2腻子层会起皮、脱落的原因往往是基层表面尘埃、疏松物、脱模剂、油漆、青苔等物质成为隔离剂,使腻子与基层不能良好地结合。5.3.3基层含水率要求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进行规定。5.3.4强碱对涂膜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基层泛碱后涂膜会出现发花,颜色不一致,失光等不良现象发生。5.3.5表5.3.5依据现行福建省地方标准《建筑腻子施工及验收规程》DBJ/T13-185进行规定。6.1.2各种硅藻泥的性能并不完全一致,对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因此编制作业指导书有助于指导工人正确施工,并宜在作业指导书中规定硅藻泥用量。6.1.3工程涂饰前做好样板的目的:一是使操作人员预先掌握所用材料的特性、配置比例、操作关键等;二是确保符合设计要求;三是作为涂饰工程的质量标准。6.1.4硅藻泥作为一种新型的室内装饰壁材,除家装外还可用于酒店、宾馆、会所大堂等,因此应根据现场需求搭设脚手架及操作平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