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B版七年级物理下册月考试卷72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数据接近实际的是()A.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mmB.1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600gC.一个成年人的正常心率是30次/分D.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左右2、我国北方秋、冬两季,有时地面和房顶会出现霜、窗的玻璃上出现冰花、树枝上出现雾凇,这些都是()A.液化现象B.凝华现象C.汽化现象D.升华现象3、古诗隆露

小儿垂钓隆路

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B.回答路人的询问会产生声波,而招手则不会产生声波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D.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4、2016

年3

月19

日,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在泸州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通往会展中心的酒谷大道绿化带中的花草呈现五颜六色.

开幕式结束后,在飘逸着阵阵酒香的会展中心举行了盛大的文艺表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会展中心闻到的阵阵酒香是因为酒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缘故B.绿化带中的部分鲜花呈黄色是因为这部分鲜花吸收了白光中的黄色光C.酒谷大道绿化带中花草上的水珠蒸发时要放出热量D.文艺表演中听众能根据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5、根据实验事实和合理的理论推理来揭示自然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如图所示,从斜面上同一高度释放一个小车,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情况,并做出合理的推理,从而得出了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小北同学给出了如下的一些表述:垄脵

在木板表面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长垄脷

如果在没有摩擦的水平面上,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垄脹

如果在较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很长垄脺

在铺有棉布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较短垄脻

在铺有毛巾的水平面上,小车运动路程很短为揭示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在水平面滑行的规律,下面的判断和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事实垄脵垄脺垄脻

推论垄脷垄脹

B.事实垄脻垄脺垄脵

推论垄脹垄脷

C.事实垄脵垄脷垄脹

推论垄脺垄脻

D.事实垄脵垄脹垄脷

推论垄脻垄脺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娄赂

定值电阻R0

为5娄赂.

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发现能使电流表(

“0隆芦0.6A

”或“0隆芦3A

”)

和电压表(

“0隆芦3V

”或“0隆芦15V

”)

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刻度线.

则R0

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可能是下图中的(

)

A.B.C.D.7、如图,将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木块,使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逐渐减小B.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保持不变C.木块受到的拉力大于滑动摩擦力D.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8、在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房屋构件的道具,其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这种材料()A.价格便宜B.材质柔软C.密度较小D.加工方便9、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透过蓝色玻璃投射在白色的光屏上,在光屏上看到的颜色是(

)

A.白色B.绿色C.蓝色D.黑色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物理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模型”、“类比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A.研究电流时;从分析水流的形成来分析电流的形成。

B.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

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D.在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变化关系。

1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蝴蝶翅膀振动频率过低人不能感觉到蝴蝶从身旁飞过B.乙图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丙图中音响前的烛焰在晃动说明声能传递信息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能阻断噪声传播12、根据下表中所列出了几种物质在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在此气压环境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氢固态氦熔点(隆忙)

鈭�39

1064

1083

1515

3410

鈭�259

鈭�272

。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钨固态氢固态氦熔点(隆忙)

鈭�39

1064

1083

1515

3410

鈭�259

鈭�272

A.水银在鈭�39隆忙

一定是固态B.纯金掉在钢水中不会熔化C.水银温度计在鈭�40隆忙

时已无法使用D.在鈭�256隆忙

时氢气是固态13、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C.我国北方冬季路面上结冰后常在冰上撒些渣土,是为了增大摩擦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14、王飞同学加热某固体物质使其熔化,下表记录了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温度/隆忙

72

74

76

77

79

80

80

80

80

80

81

82

83

84

A.该物质是一种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隆忙

C.该物质加热到第4

分钟时是固态D.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4min

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开关S3

断开开关S1S2

则L1

发光,L2

不发光B.闭合开关S1S2

断开开关S3

则L2

发光,L1

不发光C.闭合开关S1S3

断开开关S2

则L1L2

都发光D.闭合开关S2

断开开关S1S3

则L1L2

都发光16、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

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17、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

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

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可能发生的是()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2014秋•琅琊区校级月考)某同学利用右图所示“悬挂法”来确定形状不规则薄板的重心位置.当物体静止时,由____可知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从而确定物体重心在0点,物体重力为5N时,则绳子的拉力为____N.19、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填“甲”或“乙”),甲的密度是____g/cm3.

20、跳伞运动员从1500m高空降落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跳伞运动员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他受到的大气压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一个标有“6V3W

”的小灯泡要接在10V

的电源上使它正常发光,应______联一个电阻,其阻值为______娄赂.

如果把这个灯泡接在4V

的电源上,其实际功率为______W.

22、观看电影时,我们能从各个角度看到银幕上的景象,是由于发生了光的______,同时,我们能分辨出银幕上不同人物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______不同.23、有一种节目彩灯由20

只小灯泡串联而成,如果电源插头处的电流为200mA

那么通过每一只小灯泡的电流为______mA=

______A.24、

(1)

如图1

所示;物体A

的长度是______cm

(2)

如图2

所示,电阻箱的示数是______惟.

25、质量是21.6g

的蜡块体积是24cm3

蜡块的密度是______漏K/m3

将这蜡块切掉一半,剩下半块蜡的密度是______的(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1题,共8分)26、连接实物图;要求灯泡L1

和灯泡L2

并联,电流表测灯泡L1

电流.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4题,共24分)27、小强为课题研究小组提供了一把家中收藏的旧杆秤.杆秤的刻度模糊不清;只有5kg和6kg的刻度清晰可辨,秤砣遗失.小组成员对杆秤的外形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如图所示.请根据以上信息。

(1)判断该杆秤的重心(不包括秤砣)应该在提纽的哪一侧;

(2)求出秤砣的质量.

28、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条1m

长的导火索来引爆炸药,导火索的燃烧速度为0.5cm/s

引爆员点着导火索后,引爆员至少应该以多大的速度才能跑到600m

以外(

包括600m)

的安全区域?29、“五一”假期;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一路上,所学的运动知识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

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志牌到上桥的距离为18km

通过这段公路时,汽车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

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

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

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180km

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60km/h

最高限速120km/h.

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

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处才不会违规.

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30、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测量未知电阻Rx

的阻值;其中R

为已知电阻.

(1)

请将电压表连入电路;使电路完整.

(2)

当开关S1S2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U1=6V

当开关S1

闭合、S2

断开时,电压表示数U2=4V.

己知R=10娄赂

则电源电压U=

______VRx=

______娄赂.

(3)

实验中若由于某个元件出现故障(

短路或断路)

导致电压表的示数U1=U2=6V

则该元件及故障可能是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析】【解答】解:

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800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8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60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D.2、B【分析】【分析】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过程,它需要放热.【解析】【解答】解:

北方秋;冬两季;地面和房顶出现的霜、窗的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树枝上出现的雾凇,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

故选B.3、A【分析】解:A

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就可能吓跑将要上钩的鱼,所以空气和水都可以传声;故A正确.

B;招手会产生波动;但由于频率很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也很低,不在鱼的听觉范围内,因此鱼不会被吓跑,故B错误.

C;因为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所以C错误;

D;声波传播时是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1)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一般是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气体中传播速度最慢;

(2)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动物的听觉都是在一定的频率范围之内,频率不在范围内的声音都听不到.

掌握声音的传播条件、传播速度和声音音调的影响因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析】A

4、A【分析】解:A

因为酒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A正确;

B;太阳光就是白色光;黄色鲜花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黄光.

而不是吸收白光中的黄色光,故B错误;

C;花草上的水珠蒸发时要吸收热量;故C错误;

D;文艺表演中听众能根据音色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演奏;故D错误.

故选A.

(1)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白色的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反射什么色光就是什么颜色;单色物体只反射与本身相同的色光,其它色光不反射.

(3)

物质由液态转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时要吸收热量.

(4)

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

辨别熟人的声音;辨别乐器的声音靠的都是音色.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有分子运动、物体颜色、汽化、音色等,属于基础题,也是中考的热点.【解析】A

5、B【分析】解:

由题中的表述可知;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垄脵垄脺垄脻

由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垄脷垄脹

该实验的思路是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下滑(

控制小车到达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

然后逐步减小平面的粗糙程度,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进而推测出平面较光滑和绝对光滑时,小车的滑行情况,最后总结得出结论;

根据这个思路可知;实验操作(

事实)

的排序为垄脻垄脺垄脵

推论的排序为垄脹垄脷

所以排列次序正确的是B

故选B.

根据实际实验得出的现象为事实;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为推论.

本题考查理想实验,应理解理想实验是建立在实际实验基础之上的,同时体会如何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以及合理的外推得出物理规律的思想.【解析】B

6、C【分析】解:A

滑动变阻器完全接入电路中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0

的电功率最小,但不为0

故A不符合题意;

BD

由题意可知;电表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刻度线,即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则:R0

的最大电功率:P0麓贸=(I麓贸)2R0=(0.6A)2隆脕5娄赂=1.8W

故BD均不符合题意;

C、由P=I2R

可知,R0

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在I<1A

时,I2<I

所以,在电路中的电流小于0.6A

时,IR0>I2R0

则R0

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中,图线向下凹,故C正确.

故选C.

由题意可知;电表的指针同时达到满刻度线,即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6A

根据P=I2R

求出R0

的最大电功率;滑动变阻器完全接入电路中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R0

的电功率最小,但不为0

根据P=I2R

可知R0

的电功率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据此分析R0

的电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关键是根据P=I2R

和数学知识判断出R0

的电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解析】C

7、B【分析】【分析】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就是一对平衡力.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若这两者不变,则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解析】【解答】解:

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拉动木块,使木块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木块水平方向受到的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由题两个因素都没变,所以摩擦力不变,始终于拉力相等.故AC错误,B正确;

绳子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子的拉力;不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8、C【分析】解:演电影时房屋用泡沫做密度小;质量小,重力小,不会使演员受伤.

故选C.

在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不能伤及演员,电影中房屋倒塌伤人,房屋必须质量小,重力小.

电影拍摄中用到很多物理知识,只有勤于动手动脑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解析】【答案】C9、C【分析】解:蓝色玻璃只能透过蓝光;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透过蓝色玻璃投射在白色的光屏上,只有蓝光通过.

而白色光屏可以反射所有色光,则在光屏上看到的颜色是蓝色.

故选C.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知道物体颜色的规律,根据透明物体与不透明物体颜色的特点可做出判断.【解析】C

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CD【分析】

A;运用的“类比法”;将电流类比成容易理解的水流,不符合题意;

B;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运用的是实验法,不符合题意;

C;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大小关系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符合题意;

D;在研究欧姆定律的实验中;先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变化关系;然后再保持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电阻之间的变化关系,运用的是控制变量法,符合题意;

故选CD.

【解析】【答案】解决此题要知道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从而研究被改变的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11、ABD【分析】【分析】(1)

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

的属于超声波;低于20Hz

的为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波和次声波;

(2)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4)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次声波、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基础题。【解答】

A.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太低;属于次声波,所以我们听不到,故A正确;

B.拨动尺子;尺子振动发出声音,说明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放在音响前的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

D.马路边的隔音板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故D正确。

故选ABD。【解析】ABD

12、ABD【分析】【分析】晶体高于熔点时是液态,低于熔点时是固态,等于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可能是固液同存状态。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熔点,对于物质是什么状态,首先明确物质的熔点,然后判断该温度在高于熔点,还是低于熔点,还是等于熔点。【解答】A.固态水银的熔点是鈭�39-39隆忙隆忙所以水银在鈭�39隆忙-39隆忙时可能存在三种状态,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故A符合题意;B.钢水的温度最低是1515隆忙

高于金的熔点,当金掉到钢水中,达到金的熔点,又能继续吸热,金熔化,故B符合题意;C.固态的水银的熔点是鈭�39隆忙

低于鈭�39隆忙

的水银处于固态,故C不符合题意;D.氢的熔点是鈭�259隆忙鈭�256隆忙

高于鈭�259隆忙

氢处于气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ABD。【解析】ABD

13、AC【分析】【分析】(1)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摩擦;(2)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摩擦,分离接触面。本题考查了增大摩擦和减小摩擦的方法,是一道基础性题目,也是中考的常考点。【解答】A.分离接触面;减小摩擦,故A正确;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变滑动为滚动摩擦,是为了减小摩擦力,故B错误;

C.我国北方冬季路面上结冰后常在冰上撒些渣土;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C正确;

D.鞋底刻有花纹,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大摩擦力,故D错误。故选AC。【解析】AC

14、ABC【分析】略【解析】ABC

15、ABCD【分析】解:A.

闭合开关S3

断开开关S1S2L2

被断路,电路为L1

的简单电路,则L1

发光,L2

不发光,故A正确;

B.闭合开关S1S2

断开开关S3L1

被短路,电路为L2

的简单电路,则L2

发光,L1

不发光,故B正确;

C.闭合开关S1S3

断开开关S2

两灯泡并联,则L1L2

都发光,故C正确;

D.闭合开关S2

断开开关S1S3

两灯泡串联,则L1L2

都发光,故D正确.

故选ABCD.

各电路元件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各电路元件首首相连;尾尾相连的连接方式是并联,分析电路结构,判断灯泡的连接方式.

本题考查了灯泡的连接方式,知道串并联的概念、知道串并联的连接方式、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ABCD

16、BD【分析】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出来的科学理论;而不是直接通过实验得出的;故该选项说法错误;

B;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物体将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C;惯性是由惯性定律(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所推导出来的物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性质;它们的含义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故该选项错误;

D;由牛顿第一定律可得;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概括得出的规律;即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17、ABC【分析】【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如果发生位置的变化,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否则是静止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是可以不同的。【解答】旅游车和卡车原来并列同方向停放;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A.当旅游车仍然静止;卡车向前运动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此选项可能;

B.当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此选项可能;

C.当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后运动,此选项可能;

D.当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时,以卡车为参照物,旅游车向前运动,此选项不可能。

故选ABC。【解析】ABC

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略

【分析】【分析】重心是重力的作用点,是一个物体受力的总效果的反应.可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和二力平衡的条件来突破此题.【解析】【解答】解:利用“悬挂法”来确定形状不规则薄板的重心位置;当物体静止时,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从而确定物体重心在0点;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当物重为5N时,绳子的拉力为5N.

故答案为:二力平衡条件;5.19、甲|1.5【分析】【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甲物质的质量比乙物质的质量大;根据ρ=可知,甲物质的质量大,密度就大;(2)由图象可知,当甲物质的m=3g时,对应的体积V=2cm3,所以甲物质的密度ρ===1.5g/cm3.故答案为:甲;1.5.

【分析】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相同时,质量越大、密度越大;在图象中读出甲物质任意一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甲物质的密度.20、略

【分析】解:跳伞运动员从1500m高空降落的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因为他和地面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又因为他在下降过程中,气压随高度的减小而增大,所以他受到的气压变大.

故答案为:运动;变大.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还需掌握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大气压强和高度的关系.【解析】运动;变大21、串;8;1.3【分析】解:

隆脽

实际电压为10V

而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6V

隆脿

因此需要串联一个电阻分担一部分电压;

U脳猫=U鈭�U碌脝=10V鈭�6V=4V

I=I脳猫=I碌脝=P碌脝U碌脝=3W6V=0.5A

R脳猫=U脳猫I脳猫=4V0.5A=8娄赂

R碌脝=U露卯2P露卯=(6V)23W=12娄赂

P脢碌=U脢碌2R碌脝=(4V)212娄赂隆脰1.3W

故答案为:串;81.3

要想让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两端电压必须为额定电压,因此可利用串联分压来分析;小灯泡与电阻串联,可利用公式I=PU

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再利用公式R=UI

计算出电阻;小灯泡的电阻保持不变,可利用公式R=U露卯2P露卯

计算电阻,再利用公式P实=U实2R

计算实际功率.

本题考查了串联分压的特点,利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计算出串联电阻的大小,以及利用公式P实=U实2R

计算实际功率.【解析】串;81.3

22、漫反射;音色【分析】解: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

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

不同的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故人们是通过音色辨别不同人的声音.

故答案为:漫反射;音色.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掌握漫反射、镜面反射的区别以及声音特征中音色的应用,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析】漫反射;音色23、200;0.2【分析】解:因为小灯泡是串联的;所以,在该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即通过每一只小灯泡的电流和电源插头处的电流都相等,都为200mA=0.2A

故答案为:2000.2

串联电路电流规律:在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再结合电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做出解答.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解析】2000.2

24、4.206821【分析】【分析】(1)

物体起始端从0

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

用各指针所指的示数乘以下面的倍数;然后将所有的数值相加,即为该电阻箱的读数。

此题考查的是常见的几种物理仪器的读数方法,在读数前一定要观察仪器的量程和分度值;需要注意的是长度的测量需要进行估读,在计算电阻箱的读数时不要忘记乘以各指针所对应的倍数。【解答】

(1)

由图知:木块的左端从0

刻度开始;右端与4.2cm

刻度对齐,因此木块的长度为4.20cm

(2)

该电阻箱的示数为:6隆脕1000娄赂+8隆脕100娄赂+2隆脕10娄赂+1隆脕1娄赂=6821娄赂

故答案为:4.206821

【解析】4.206821

25、略

【分析】解:娄脩=mV=21.6g24cm3=0.9g/cm3=0.9隆脕103kg/m3

蜡块的密度与体积无关;将蜡块切掉一半剩下半块蜡的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0.9隆脕103

不变.

已知质量与体积应用密度公式可以求出蜡块的密度;密度由物质本身性质决定;与蜡块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知道物质的密度与物质体积、质量无关,应用密度公式可以解题.【解析】0.9隆脕103

不变四、作图题(共1题,共8分)26、解:电流表与灯泡L1串联后再与灯泡L2并联;然后与电源和控制电路的开关串联组成电路即可,如下图所示:

【分析】

由题意可知;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灯泡L1

电流说明电流表与灯泡L1

串联,然后与电源和控制电路的开关串联组成电路.

本题考查了实物电路图的连接,关键是根据题意得出电流表只与灯泡L1

串联,且连接时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的连接.【解析】解:电流表与灯泡L1

串联后再与灯泡L2

并联;然后与电源和控制电路的开关串联组成电路即可,如下图所示:

五、解答题(共4题,共24分)27、略

【分析】

(1)从图可知;5kg到6kg质量增加了1kg,而杠杆的长增加了2cm,杆秤上的刻度是均匀的,所以,从0刻度线到5kg的位置,杠杆的长应该为10cm,即零刻度线在提纽的右侧,所以该杆秤的重心应该在提纽的左侧.(因为0刻度线处要挂称砣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我们用杆秤称物体时;物体在提纽的左侧,秤砣在提纽的右侧,该杆秤的重心在提纽的左侧;

设杆秤的重心到提纽的距离为S,秤砣的质量为m,杆秤的质量为m杆;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G左L左=G右L右可知;

∴5kg×g×3cm+m杆×g×S=m×g×11cm;

6kg×g×3cm+m杆×g×S=m×g×(11cm+2cm);

化简得:5kg×3cm+m杆×S=m×11cm;①

6kg×3cm+m杆×S=m×(11cm+2cm);②

解①②可得:m=1.5kg.

答:(1)判断该杆秤的重心应该在提纽的左侧.(2)秤砣的质量为1.5kg.

【解析】【答案】(1)从图可知;5kg到6kg质量增加了1kg,而杠杆的长增加了2cm,再由杆秤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并由此来判断杆秤的0刻度线,即为杆秤的重心.

(2)设杆秤的重心到提纽的距离为S,秤砣的质量为m,杆秤的质量为m杆,知道5kg和6kg时,秤砣所在的位置,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左L左=F右L右;列出两个等式解答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