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被群落反复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D.山区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的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2、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4可以表示大气中的CO2库B.3代表的是生产者C.碳在1和2之间以无机物的形式传递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是同时进行的3、下列有关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数量多的地区,其环境质量一定比人口数量少的地区差B.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数量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显著C.人口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呈正相关变化D.现在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过去人类发展对环境施加了太多的影响,并已开始协调人口、发展和环境的关系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挺水植物芦苇常常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B.调查草地某种植株种群密度时,需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C.在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实验中,常用到的调查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则估算值将偏大5、下列有关陆地生物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耐寒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B.草原生物种类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C.荒漠中的植物具有耐旱的特性D.森林生物群落中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6、图1是鱼菜共生的技术原理图,下列关于鱼菜共生的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A.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中的循环原理B.微生物反应系统为植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C.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可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D.构建时需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7、生态农业是一种利用基本的生态学原理实现物质和能量高效利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如桑基鱼塘、稻鸭共养、果禽共养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家禽粪便可作为果树的有机肥,体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B.杂草和果树、害虫和家禽的种间关系均为竞争关系C.果树、家禽、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果园生态系统D.生态农业将不同物种合理搭配,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8、下列事实能说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的是()A.当草原遭到蝗虫的采食后,草原植物能够再生B.在北极苔原地区,若地衣受到大面积破坏后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C.海洋鱼类在适当捕捞的条件下,鱼类产量能保持相对稳定D.受到轻度污染的河流,一段时间后污染会消除9、我国北方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N1和N2的种群数量总是此消彼长,呈周期性波动B.a点时,N1的种群数量为该种群的K值,N2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从N1传递到N2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D.该生态系统分解落叶的速度小于热带雨林与温度有关,与湿度无关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得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D.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只能在10%~20%11、美国某海岸岩石潮间带的相关动物营养关系如下图所示。生态学家paine在该处相邻区域选择了两块样地,其中一块样地每周检查并去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体型变大并成为了优势种,以后贻贝又成为了优势种,两年后藻类和无脊椎动物物种数由15种降至8种,四年后,藤壶绝迹,只剩下贻贝和海藻;另一块对照样地则几乎未发生改变。paine又继续在千里之外的新西兰西海岸进行了相似研究,并取得相似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paine实验结果揭示了顶级捕食者对于群落组成影响的关键种地位B.捕食者调节被捕食者种间竞争的结果取决于竞争者的资源获取能力C.对照样地的物种组成状况排除了自然环境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paine进行新西兰西海岸相似实验体现了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原则12、下列调查活动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鲤鱼种群密度时标志物易脱落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C.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区域取样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直接吸取上层菌液13、如图表示能量在第一;第二营养级流动的部分过程(图中生产者净初级生产量为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属于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B.丙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量的一部分C.戊是第二营养级呼吸散失的能量D.丁的一部分能量可以流向分解者14、为了减少某种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害虫的蜘蛛。下图表示对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蜘蛛的引入可能增加了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稳定性增强B.在I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则可能不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C.在II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III时期,两个种群之间可能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15、由于人们过度垦荒,某些草原出现了石漠化,在雨水冲刷下,石头上薄薄的土壤流失掉,剩下了寸草不生的石头,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将石漠化地区的人搬迁后,该地区将会在较短时间内演替为草原B.发生在石漠化地区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石漠化的灾难告诉我们,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的演替D.人类应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适当对草原进行开发利用16、生活史对策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获得的生存对策,如r对策和K对策,r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小、寿命短、生殖力强但存活率低:K对策生物通常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如图所示,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和灭绝点X,r对策生物只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对策生物X点比S点的增长率大B.东亚飞蝗属于r对策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的影响C.r对策生物即使在种群密度较低时也能迅速回升到稳定平衡点SD.S点为该环境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指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17、科研人员研究了某岛屿上某野兔种群的平均出生率(实线)和平均死亡率(虚线)以及该野兔种群所依赖的资源量的关系,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当资源量长期小于R时,该野兔种群可能灭绝B.当资源量一直大于R时,该野兔种群数量一定呈现“J”形增长C.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影响该野兔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D.若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野兔的种群密度,且调查过程中部分标记物脱落,则其统计结果往往偏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8、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______,又称K值。19、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20、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1、信息的种类:_______等。22、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_______的关系,还要加强立法、执法和_______,反对_____________________开发利用,即合理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2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的_______;食物链和_______。24、生态工程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有利于人和自然两方面,突出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相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而设计的______的生产工艺系统。25、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_____越多,对_____和_____的影响就越大。26、群落中______________称为丰富度。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1题,共2分)27、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链,请根据图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一般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如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______。

(2)在该食物链中猫头鹰和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3)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_____,在营养级的传递过程中,能量传递逐级____________(填“递增”或“递减”);各营养级生物的遗体;粪便最后被细菌、真菌等利用。

(4)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使可以利用的无机物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图中①________作用使其回到无机环境中。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填“全球性”或“区域性”)。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A;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可以被群落反复利用,但也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A项错误;

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往往需要投喂大量的有机物,故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项正确;

C;同等强度干扰;那就没有破坏生态系统,只起到干扰作用。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的结构复杂,故其恢复的速度比沙漠生态系统要快,C项错误;

D;山区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的差异是气候不同引起的;D项错误。

故选B

【点睛】2、A【分析】【分析】

题图分析,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3是分解者,4是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库,②代表呼吸作用,③代表光合作用;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传递。

【详解】

A、由以上分析可知,4表示大气中的CO2库;A正确;

B;1代表的是生产者;B错误;

C;1是生产者;2是消费者,碳在1和2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C错误;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D错误。

故选A。

【点睛】3、D【分析】【分析】

人口数量的变化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

【详解】

ABC;人口增长对环境有影响;但就环境污染的原因来说,人口增长只是原因之一,不能把环境与人口数量的关系“机械化”,不能说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人口数量的增长,ABC错误;

D;当今社会;人们已逐渐认识到过去人类发展对环境施加了太多的影响,因而已经或正在采取一些措施,力图协调人口、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D正确。

故选D。4、D【分析】【分析】

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缘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不能体现出群落的结构;调查某种植物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时,若标记物脱落,则估算值将偏大。

【详解】

A;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群落的空间结构之一;群落的空间结构指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湿地边的挺水植物芦苇属于种群,芦苇在湿地边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

B;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否则调查结果不准确,B错误;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应去除表层土后利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C错误;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一定范围内某动物的种群密度;其估算值=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与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之积/第二次捕获的有标记的个体数,如果标记物脱落,估算值将偏大,D正确。

故选D。

【点睛】5、B【分析】【分析】

耐旱植物一般有以下几种特点:

1;根系发达(深入地下;为了更好的收集水分)。

2;叶片较小且外部包裹蜡物质(可防止丧失过多水分流失)。

3;叶表面气孔较小。

【详解】

A;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耐寒耐旱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A正确;

B;热带雨林的生物种类最多;约占地球已知种类的一半,B错误;

C;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的环境中;生活在荒漠中植物具有耐旱的特性,C正确;

D;森林生物群落中树栖和攀缘生活的动物种类特别多;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生物群落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6、B【分析】【分析】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该体系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

【详解】

A;生态工程的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效率较高;在传统的水产养殖中,随着鱼的排泄物积累,水体的氨氮增加,毒性逐步增大;而在鱼菜共生系统中,水产养殖的水被输送到水培栽培系统,由细菌将水中的氨氮分解成亚硝酸盐然后被硝化细菌分解成硝酸盐,硝酸盐可以直接被植物作为营养吸收利用,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中的循环原理,A正确;

B;微生物反应系统中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无机物可以提供给植物吸收利用,但不能提供能量,植物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B错误;

C;“鱼菜共生”根据该体系内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和需求不同;种植缸和养殖缸在垂直方向上立体分布,充分利用空间位置有效地提高了单位可种植面积,有效解决了植物缺素的问题,真正实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可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C正确;

D;构建时需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保证该生态系统能正常、稳定地维持下去,D正确。

故选B。7、A【分析】【分析】

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的优点有:实现对物质的再循环利用,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等。

【详解】

A;家禽粪便可作为果树的有机肥;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转变为无机养料被植物利用,体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A正确;

B;杂草和果树是竞争关系;害虫和家禽为捕食关系,B错误;

C;除生产者(果树、杂草)和消费者(家禽、害虫)外;果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缺少分解者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错误;

D;生态农业将不同物种合理搭配;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并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A。8、B【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基础。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详解】

A;草原遭到蝗虫的采集后;草原植物就增强再生能力,从而减弱蝗虫对草原的危害,没有体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A错误;

B;北极苔原地区;气候环境恶劣,营养结构单一,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若地衣受到大面积破坏后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说明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B正确;

C;海洋鱼类在适当捕捞的条件下;可以使鱼类保持良好的增长速率,且产量能保持相对稳定,没有体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C错误;

D;受到轻度污染的河流;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来消除污染,没有体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限度,D错误。

故选B。9、C【分析】【分析】

由图可知,N1的最大种群数量大于N2,且N2的种群数量随着N1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两者是捕食关系,N1是被捕食者。

【详解】

A、由图可知,N1和N2的种群数量不是此消彼长,而是N2的种群数量随着N1的变化而变化;该波动中,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是基本相等的,属于周期性波动,A错误;

B、a点时,N1的种群数量为该种群的最大值,但不是K值;a点时,N2种群的数量呈增长趋势;故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

C、N1是被捕食者,N2是捕食者,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且物质循环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故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从N1传递到N2的同时;伴随着能量流动,C正确;

D;分解落叶依靠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该生态系统分解落叶的速度小于热带雨林与温度有关,也与湿度有关,D错误。

故选C。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A:B: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动物粪便中的能量是没有被同化的,属于上一营养级固定的能量.

【详解】

A;由于大象粪便是大象消化后没有吸收的能量;所以不属于大象同化的能量,而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所以一种专以大象粪为食的蜣螂,不能从大象同化的能量中获取能量,其从大象粪便中获取的能量应该属于大象的上一营养级,A错误;

B;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所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生产者,而兔子应该属于第二营养级,所以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C正确;

D;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在10%~20%;可以少于10%,但一般不会超过20%,D错误。

故选ABD。11、A:C: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最重要联系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联成一个整体;所以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主渠道。

【详解】

A;从题图看;海星是顶级消费者,生态学家paine在其中一块样地中持续去掉海星,“几个月后藤壶体型变大并成为了优势种,以后贻贝又成为了优势种,两年后藻类和无脊椎动物物种数由15种降至8种”,由以上题干信息可知,paine实验结果揭示了顶级捕食者对于群落组成影响的关键种地位,A正确;

B;捕食者调节被捕食者种间竞争的结果取决于捕食者对哪种被捕食者摄取量更大;B错误;

C;由题干信息“生态学家paine在该处相邻区域选择了两块样地”可知;对照样地的物种组成状况排除了自然环境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

D;实验要遵循平行重复原则;paine进行新西兰西海岸相似实验体现了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原则,D正确。

故选ACD。12、B:C:D【分析】【分析】

1;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

2;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要统计方格内的菌体;边线上的菌体要计算两条相邻的两边。

3;土壤小动物身体微小;活动能力强,不适宜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调查,可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调查其丰富度。表层土中生存的小动物很少,大多数小动物生存在土壤中下层。

【详解】

A;部分鲤鱼身上的标记物脱落;根据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可判断实验所得到数值可能会比实际数值偏高;

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为正确的计数方法,只统计方格内的菌体所得到的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小;

C;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区域取样;导致结果偏小,应该随机取样;

D;酵母菌计数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之前应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若未振荡,而直接吸取上层菌液,会使吸取的菌液中酵母菌比实际更少,从而导致计算所得数值偏小。

故选A。13、A:C:D【分析】【分析】

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的去向有:被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被下一营养级所同化、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详解】

A;甲表示第二营养级吃进去的能量;即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该部分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生产者)同化的能量,A正确;

B;丙表示第二营养级的粪便量;该部分能量还是属于生产者同化的,B错误;

C;戊表示第二营养级呼吸散失的能量;C正确;

D;丁中未被下一营养级取食的能量可流向分解者;D正确。

故选ACD。14、A:B:D【分析】【分析】

曲线图分析:蜘蛛和害虫之间为捕食关系;所以I期间由于食物充足蜘蛛数量增加较快;而在Ⅱ期间主要是由于食物不足,蜘蛛数量下降;在Ⅲ期间,两种群之间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

【详解】

A;根据植株与害虫之间形成的制约关系可以推测;蜘蛛并没有对当地的物种造成威胁,因此,蜘蛛的引入可能增加了物种多样性,使营养结构变得复杂,因而当地的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A正确;

B;在I时期;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则会导致害虫数量减少,进而引起蜘蛛食物不足,甚至会使蜘蛛遭受杀虫剂的威胁,因而不利于蜘蛛数量的增长,B正确;

C;在II时期;害虫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蜘蛛作为其天敌的捕食导致的,C错误;

D;在III时期;两个种群之间可能达到了一个平衡状态,从而实现了对害虫的制约,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D正确。

故选ABD。15、C:D【分析】【分析】

1;初生演替概念: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物、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地演替。

【详解】

AB;石漠化地区连最基本的土壤条件都已不复存在;因此发生在该地区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初生演替的过程漫长,演替为草原需要很多年,因此即使人们搬离该地区,该地区也不会在较短时间内演替为草原,AB错误;

C;该实例中过度垦荒导致了石漠化;即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的演替,C正确;

D;人类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应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破坏,适当对草原进行开发利用,D正确。

故选CD。16、B:C:D【分析】【分析】

图中K对策生物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高于或低于S点时,都会趋向该平衡点,因此种群通常能稳定在一定数量水平上,即环境所能容纳的该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容纳量。

【详解】

A、增长率=(Nt+1-Nt)÷Nt,X点与S点均为Nt+1和Nt的重合点;故X点与S点增长率均为0,K对策生物X点与S点的增长率相等,A错误;

B、东亚飞蝗的生活史对策为r对策;个体小生殖能力强,但是成活率低,易受非密度因素的制约,B正确;

C、r对策物种的曲线特点是有一个稳定平衡点而没有灭绝点;这样种群密度极低时也能迅速回升,最终形成S型增长曲线,C正确;

D;K对策生物的曲线是S型曲线;其中的S点为该环境下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指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D正确。

故选BCD。17、B:C:D【分析】【分析】

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3)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

【详解】

A;资源量长期小于R会使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导致该种群密度降低,该野兔种群可能灭绝,A正确;

B;当资源量一直大于R时;该野兔种群数量会增加,但不是“J”形增长,B错误;

C;岛屿上不涉及种群的迁入和迁出;C错误;

D;若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野兔的种群密度;且调查过程中部分标记物脱落,则其统计结果往往偏大,D错误。

故选BCD。

【点睛】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