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理论基础病因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4/1F/wKhkGWeAs4qAV2dhAAEAIIyhGoo734.jpg)
![中医理论基础病因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4/1F/wKhkGWeAs4qAV2dhAAEAIIyhGoo7342.jpg)
![中医理论基础病因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4/1F/wKhkGWeAs4qAV2dhAAEAIIyhGoo7343.jpg)
![中医理论基础病因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4/1F/wKhkGWeAs4qAV2dhAAEAIIyhGoo7344.jpg)
![中医理论基础病因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8/04/1F/wKhkGWeAs4qAV2dhAAEAIIyhGoo73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理论基础病因汇报人:xxx20xx-04-03目录病因学说概述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继发病因其他病因病因辨识方法与思路病因学说概述01病因概念病因是指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等各种因素。病因分类中医将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外感病因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邪气;内伤病因则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过度,以及饮食不节、劳逸失度等因素。病因概念及分类古代病因学说早在《黄帝内经》时期,中医就开始了对病因的探索,提出了“六淫”等外感病因和“七情”等内伤病因的理论。近现代病因学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病因学说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近现代中医病因学说在继承古代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对病因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全面。病因学说发展简史中医病因学说强调“治未病”,通过对病因的认识和预防,可以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指导疾病预防中医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与病因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指导疾病治疗中医病因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随着中医学的发展,病因学说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中医学发展病因学说在中医学中地位外感病因02寒邪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邪致病常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脘腹冷痛、腹泻等症状。湿邪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邪致病常表现为头重如裹、肢体困重、胸闷脘痞、口腻不渴等症状。火邪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邪致病常表现为高热、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等症状。风邪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邪致病常表现为发热恶风、汗出、头面五官瘙痒或红肿疼痛等症状。暑邪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致病常表现为高热、大汗出、口渴喜饮、面赤心烦等症状。燥邪燥为阳邪,易伤津液。燥邪致病常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状。010203040506六淫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疠气致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发病急骤,病情危笃疠气致病来势凶猛,病情严重,变化多端,常表现为高热、神昏、谵语、惊厥等危重症状。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疠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和流行性,可通过空气、饮食、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易造成大范围的流行和疫情。一气一病,症状相似疠气致病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每种疠气所致之疫病,均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传变规律,但同一疠气所致之疫病,其症状具有相似性。七情内伤易导致正气不足01长期情志刺激或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可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正气不足,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外感病邪易引发七情内伤02外感病邪侵袭人体后,除了引起相应的脏腑功能失调外,还可影响人的情志活动,导致七情内伤的发生。如外感热病易出现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等情志异常表现。七情内伤与外感病邪相互影响03七情内伤和外感病邪可相互影响,加重病情。如情志不畅可降低机体抵抗力,使外感病邪易于入侵;而外感病邪的侵袭又可加重情志不畅的症状。七情内伤与外感关系探讨内伤病因03怒伤肝肝主疏泄,怒则气上,过度愤怒可使肝气横逆上冲,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可见气逆、面红目赤或呕血,甚则昏厥卒倒。大怒可以引发许多疾病,如果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患者,在大怒之下,可发生猝死。喜伤心心主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过度喜乐,则可使心神受伤。心主血脉,故喜伤心血。临床可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多笑,甚至发狂。思伤脾脾主运化水谷,主升清,主统血。过度思虑,则可导致脾气郁结,运化失常,出现纳呆、腹胀、便溏等症状。情志失调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过度忧伤,则可使肺气抑郁,宣降失常,出现胸闷、气短、咳嗽、咯血等症状。忧伤肺肾主藏精,主水液代谢。过度恐惧,则可使肾气不固,出现腰膝酸软、遗精、阳痿等症状。恐伤肾情志失调导致脏腑功能失常饮食不节过饥过饱,或饥饱无常,均可损伤脾胃。过饥则脾胃之气受损,气血生化乏源,日久则导致气血虚弱。过饱则超过脾胃的运化能力,食物积滞于胃肠,日久则导致食积、湿热、痰浊等内生。饮食不洁进食不洁或有毒食物,可导致胃肠疾病或食物中毒,轻者出现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重者危及生命。饮食偏嗜过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痰化热,导致肥胖、眩晕、中风等疾病。过食生冷,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等脾胃虚寒症状。饮食失宜损伤脾胃运化功能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出现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等症状。劳神过度易损伤心神,导致心悸、失眠、多梦、健忘等症状。房劳过度易耗伤肾精,导致腰膝酸软、眩晕耳鸣、阳痿早泄等症状。过劳长期不参加劳动,又不运动,可使人体气血运行不畅,筋骨柔脆,脾胃功能减弱,出现食少乏力、精神不振、肢体软弱或发胖臃肿等症状。同时,过逸还可导致阳气不振,正气虚弱,抵抗力下降,易感受外邪致病。过逸劳逸失度影响气血津液生成与输布继发病因04痰饮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肺失宣降,津液不布,水道不利,则聚水而生痰饮;脾失健运,水湿内生,可以凝聚生痰;肾阳不足,水液不得蒸化,也可停而化生痰饮。形成机制痰饮一旦产生,可随气流窜全身,外而经络、肌肤、筋骨,内而脏腑,全身各处,无处不到,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病变。痰饮致病,多表现为阻滞脏腑气机,影响气血运行,易蒙蔽心神,致病广泛,变幻多端。致病特点痰饮形成机制及致病特点形成机制瘀血的形成多因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或因外伤及其他原因造成内出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形成瘀血。致病特点瘀血形成之后,不仅失去正常血液的濡养作用,而且反过来影响全身或ju部血液的运行,产生疼痛、出血、经脉淤塞不通、脏腑发生病变等。瘀血的病证虽然繁多,但临床表现有其共同的特点,如疼痛、肿块、出血、面色黧黑、肌肤甲错等。瘀血形成机制及致病特点VS结石的形成多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生,蕴结于肝胆,日久煎熬成石;情志失调,肝气郁结,疏泄失职,胆汁郁滞,日久成石;久病体虚,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也可导致结石的形成。致病特点结石一旦形成,可阻塞管腔,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导致疼痛、黄疸、血尿等症状。结石的致病特点与其所在的部位有关,如胆结石可引起右上腹疼痛、黄疸等;肾结石可引起腰痛、血尿等。同时,结石还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引起继发性的病变。形成机制结石形成机制及致病特点其他病因05由于机械力、热力、电力、化学物质等作用于人体,导致皮肉、筋骨、脏腑等zu织结构的损伤。外力伤害虫兽所伤跌仆损伤由昆虫、动物等伤害人体,如咬伤、蜇伤等,轻者ju部红肿疼痛,重者可损伤内脏或导致死亡。由于跌仆、坠落、撞击等外力作用,导致人体气机失调、瘀血内阻或筋骨损伤等。030201外伤因素导致机体损伤寄生虫可通过饮食、水源、空气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寄生于脏腑、经络等zu织器guan内。寄生虫感染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如腹痛、腹泻、消瘦、贫血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寄生虫感染途径及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感染途径指父母双方在孕育胎儿过程中,由于自身的体质、情志、饮食等因素对胎儿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胎传因素可导致胎儿禀赋异常,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畸形等不良后果。同时,胎传因素也可使胎儿易患某些疾病,或使已患疾病加重、恶化。胎传因素影响表现胎传因素对胎儿生长发育影响病因辨识方法与思路06了解患者居住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等,以判断外感六淫、疫疠等病因的可能性。询问居住环境了解患者的饮食、起居、劳逸等习惯,以推断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等病因。询问生活习惯了解患者过去的患病及治疗情况,以分析当前病情与既往病史的关联。询问既往病史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生活环境和习惯观察患者的精神、面色、形态等,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病邪的性质。观察神色形态观察舌质的颜色、形态、舌苔的厚薄、颜色等,以判断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病邪深浅。观察舌象通过切脉了解脉象的浮沉、迟数、虚实等变化,以推断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观察脉象观察症状体征判断可能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国内体育器材采购及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办公楼室内外一体化装修工程合同
- 农田果园转租合同范例
- 农场注入资金合同范本
- 农田修路流转合同范例
- 出国劳务押金合同范本
- 建筑工程管理中供应链管理的关键问题探讨
- 供苗草坪合同范本
- 委托平面设计合同范本
- 五金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届高考数学一轮专题重组卷第一部分专题十四立体几何综合文含解析
- 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 2025年中国电子烟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医疗器材申请物价流程
- 人教PEP版2025年春季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组”赛项考试题库
- 华为研发部门绩效考核制度及方案
- CSC资助出国博士联合培养研修计划英文-research-plan
- 2025年蛇年年度营销日历营销建议【2025营销日历】
- 摄影入门课程-摄影基础与技巧全面解析
- 司法考试2024年知识点背诵版-民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