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教学课件_第1页
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教学课件_第2页
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教学课件_第3页
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教学课件_第4页
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 Injury-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颅脑损伤CraniocerebralInjury1.分类按组织层次:头皮损伤颅骨骨折(损伤)颅内损伤(脑损伤)按脑组织是否与外界相通: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按致伤因素:原发性损伤继发性损伤头皮血肿(scalphematoma):头皮下血肿:局限,张力高,压痛;腱膜下血肿:腱膜与骨膜间,软,有波动,可累及全头。骨膜下血肿:颅骨与骨膜间,较硬,不超过颅缝。治疗:小的可自行吸收,大的血肿穿刺、包扎,感染后则切开引流。3.颅骨骨折(skullfracture)颅盖骨折:线形、凹陷性骨折。颅底骨折:前、中、后颅凹骨折。

特点:(1)重要性在于与骨折同时并发的脑、脑膜、颅内血管及颅神经的损伤。(2)颅底部硬膜与内板紧密相连,一旦骨折则易撕破脑膜导致CSF耳漏、鼻漏而造成颅内感染。

(3)颅底有形状不同的骨孔、裂、管和沟,是颅神经和血管进出的地方,颅底骨折易造成相应血管和神经的损伤。线形骨折(linearfracture):诊断:X线片;治疗:无需特殊处理;注意点:是否横跨脑膜血管沟或静脉窦,提供颅内血肿的判定、定侧、定位等。颅底骨折(fractureofskullbase):

诊断:临床表现和CT,X线不易明确。

颅前窝骨折:筛骨、额骨水平部;眶周广泛淤血斑(熊猫眼征);鼻出血/CSF鼻漏;I~II神经损伤。

颅中窝骨折:蝶骨、颞骨岩部,颞肌肿胀,CSF鼻漏/耳漏,Ⅲ~Ⅷ神经损伤;

颅后窝骨折:岩骨及枕骨基底部,乳突和枕下部皮下淤血(Battle征),IX~Ⅻ神经损伤。4.闭合性颅脑损伤(closedbraininjury)

损伤方式及机理:直接暴力损伤:

(1)加速性损伤:运动的物体撞击于静止的头部,脑伤多发生在直接受力部位。①着力点造成的冲击性损伤:颅骨凹陷→脑受伤;颅骨回位→产生暂时性负压空隙→脑组织在压力梯度变化下再次受伤;②暴力对侧产生对冲性损伤:头部在运动中因受躯体限制而骤然停止→脑组织因惯性作用撞在颅腔内壁致伤;③常致颅骨凹陷性或线性骨折;④拳击或格斗时→头部处于运动中→有较大的缓冲作用,故局部冲击伤较轻,而对冲性损伤反而较重。(2)减速性损伤:运动的头撞于静止的物体,又叫对冲性损伤,脑伤多发生在撞击处的对侧。①头颅因惯性运动而致伤:特别是颅底脑组织在凹凸不平的颅底发生擦挫及冲撞致伤;②

暴力通过颅骨变形作用于脑→力轴通过脑组织→产生直线加速运动致伤;③暴力力轴未通过脑组织重心,而是使之旋转运动,产生剪应力而致严重损伤。(3)头部挤压伤:如产钳伤。

接触力导致的损伤;惯性力导致的损伤;

冲击伤(impactlesion);对冲伤(contre-couplesion);硬膜下血肿(subduralhematoma):特点:占颅内血肿的36~40%,减速伤多见,对冲部位多见,原发性脑损伤重,中间清醒期多不明显,病情进行性加重,因ICP增高而出现脑疝。出血源来自脑表面挫伤的皮层血管(复合型,预后差)或桥静脉(单纯型,预后好)。脑内血肿(intracerebralhematoma):特点:占颅内血肿的10%,减速伤多见,对冲部位多见,原发性脑损伤重,常与硬膜下血肿并存,出血源来自皮层血管,预后差。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损伤3天后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体征。慢性硬膜下血肿:特点:占颅内血肿的10%,>3周后症状出现,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智力下降及NS定位体征等慢性ICP增高的症状。好发于小儿及老年人。迟发性颅内血肿:特点:第一次CT检查未发现血肿,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行CT检查发现的颅内血肿。以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及迟发性脑内血肿多见,迟发性硬膜下血肿较少见。临床表现:(1)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躁动;

(2)意识进行性改变,可有中间清醒期;(3)生命征变化(Cushing征);(4)局限性NS体征如偏瘫等等;(5)瞳孔改变;(6)脑疝形成;(7)去皮质及去大脑强直;(8)生命征紊乱;(9)呼吸、循环衰竭或MSOF。

7.开放性颅脑损伤钝器或锐器造成的头皮、颅骨、脑膜和深达脑组织的损伤,包括间接通过到鼻窦使颅脑与外界相通者。

特征:易并发颅内感染,多为爆炸伤或锐器伤引起,战时为弹片或枪弹伤。伤道病理:

(1)原发性伤道区:位于伤道中心一条宽窄伤道,内含毁损的脑组织、血块、碎骨片、头发、布片、弹片、泥沙等。

(2)脑挫裂伤区:紧靠原发性伤道区外周一带为脑挫裂伤区,点状出血,脑水肿等。(3)震荡区:在脑挫裂伤区外周,表现为暂时性功能障碍,光镜下无明显病理改变。临床特点:(1)局部性损伤重,伤残率远较闭合伤高。(2)颅内血肿发生率高(40%)。(3)易发生颅内感染。(4)合并伤多(50%)。(5)易发生休克。(6)意识障碍较轻或无。

诊断:(1)伤口检查:是否为穿透伤及推测颅内损害情况。伤口内有CSF,破损脑组织流出或有剧烈出血,均为穿透伤的直接现象。射入口小,但意识障碍重,有局灶性体征为穿透伤。脑组织由伤道内急剧膨出,提示颅内血肿或水肿。根据伤口分泌物,判定伤口感染程度。(2)神经系统检查:1)意识:多无障碍,深昏迷则提示脑广泛性损伤和脑干损伤,进行性意识障碍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2)生命征:一般生命征改变不大,合并颅内血肿,脑水肿等继发性损害时则有血压升高、脉缓等。3)局灶体征:偏瘫、单瘫、失语常见。4)颅内感染时:高热、脑膜刺激征(+)处理:(1)急救和后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休克,伤口加压包扎,作好生命征,意识变化等记录。(2)尽早大剂量使用抗生素,TAT等,清洁伤口周围,剃发以防止感染侵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