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_第1页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_第2页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_第3页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_第4页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这是一条连接欧亚的长路,见证了两千年历史的沧桑之变.多种文化在此交汇,无数话剧在这里上演.这条路走过多少胡商贩客,驿马戍(shù)卒.这条路又走过多少弘法僧侣,求道信徒.这是这个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道路,独一无二的道路.这就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怎么开辟的?我们一起去了解。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

|上册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标要求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的基本史实。立足时空观念,记忆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了解海上丝绸之路。记忆西域都护设立的史实。学习张骞为报效祖国不畏险阻、勇于开拓的进取精神,强化爱国思想,进而培养家国情怀。通过了解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通过材料阅速,分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提升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对比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进行交流的“物产”,体会什么是交流,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的重要桥梁作用,体会文明与交流、发展的关系。学习目标学法指导学习目标1.西域在哪里?张骞是谁?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和影响分别是什么?2.丝绸之路的路线与意义。在地图上找出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3.西域都护建立的目的、时间、意义分别是什么?4.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的背景、时间、结果分别是什么?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导学提纲含义: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西域的地理概念一互动探究(一)张骞通西域当时没有人去过西域,传说西行之路上有寸草不生的漫漫黄沙,还有烈火熊熊的火焰山,日落后昆仑山上还有长着豹尾的食人怪兽。——译自《山海经》古人眼中的西域:荒凉、人烟罕至、危险、神秘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张骞出使西域看视频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列表归纳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时间、目的、影响2.概述张骞通西域的成果。3.结合P.68“问题思考”,写出张骞的精神对我们的启示。材料一文景时期,继续与匈奴和亲,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建元中,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ròuzhī)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怨匈奴,无力击之。汉方欲灭匈奴,闻此言,欲通使,乃募能使者。--《汉书.张骞传》匈奴严重威胁着西汉边境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汉武帝为什么要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谁应募出使西域?张骞(qiān)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目的汉武帝张骞“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长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

————《史记·大宛列传》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出使西域……

(图为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场景)第一次(前138年)第二次(前119年)背景目的影响匈奴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汉王朝十分被动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大获全胜

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沟通西域)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了解西域)张骞出使西域9

思考: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挫折?我们应学习张骞的什么精神?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东晋法显《佛国记》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挫折:自然环境恶劣,被匈奴扣押,缺乏食物。精神: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张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10余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张骞通西域的意义。材料一: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材料二:没有张骞出使西域,也就不会有丝绸之路的开辟。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也就不会有了汉朝和西域以及和欧洲文化的交流,所以,通西域的意义十分重大。——张岂之(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促进了汉与西域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密切了汉与西域的联系。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出类拔萃的人物也。——翦伯赞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险为“凿空”,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和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

——《史记》张骞手持汉节出使西域

二互动探究(二)丝绸之路

画出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概述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看视频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河西走廊西亚今新疆地区陆上丝绸之路西安中亚欧洲阅读课本,结合下图,为什么这条商路被成为“丝绸之路”?说出丝绸之路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往返客商携带的物品和意义。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把这条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长安河西走廊敦煌鄯善阳关玉门关于阗疏勒大宛葱岭塞琉西亚西汉大月氏安息秦大匈奴乌孙西安西北和田南若羌巴格达(古罗马)海里海黑咸海(波斯湾)喀什敦煌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西亚中亚欧洲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路线中原西域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

丝绸之路—影响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西亚文明欧洲文明“世界上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季羡林友谊之路商业之路文化之路

这是一条值得我们珍惜的道路,它不仅给沿线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体现了繁荣、开放、和平、友谊的精神,丝路不仅是一条辉煌一时的商路,更是沿线各民族人民心中弥足珍贵的一段美好记忆。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交融之路

丝绸之路—影响倭国(日本)南海徐闻中南半岛斯里兰卡马来半岛印度半岛欧洲(1)山东沿岸→黄海→到达朝鲜、日本(2)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18海上丝绸之路2025/1/10【传承之旅】——历史与现实的呼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结合所学内容谈一谈:古代丝绸之路为我们今天倡导的战略留下了哪些文化内涵,提供哪些有益的经验?文化内涵:开放、进取、合作、包容有益经验:

①要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②要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三互动探究(三)对西域的管理

1.两汉时期,中原王朝加强对西域管理的史实及影响。2.合作探究: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看视频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西汉疆域图

秦朝疆域图思考:对比秦汉两朝的疆域,你发现有什么不同?时间职责管辖范围意义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复原图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颁行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一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教材,填充表格内容西域都护西汉疆域。时间事件意义西汉东汉设置西域都护(前60年)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新疆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班超经营西域重建西域与汉朝联系甘英出使大秦开辟通往西亚的路线班超甘英东汉明帝永平时(公元75年),墨山国与焉耆、龟兹等因惧匈奴而叛汉。历史又造就一伟大人物出现……班勇班超出使西域(东汉)材料新疆历史上曾是欧亚大陆交通和文明交往的通道,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著名“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特定的地理区位,使新疆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的特色。自公元前1世纪起,新疆地区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疆的发展与进步》探究:人物:张骞;史实: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主流:各民族之间关系主流是友好交流;民族意识: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是树立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意识。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人是谁?材料中“自公元前1世纪起,新疆地区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用具体史实加以说明。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民族意识?

【知识结构】西域的地理概念: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往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意义: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班超经营西域:使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路线——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1.【2022年四川凉山】汉武帝时两次出使西域,在匈奴的威胁利诱面前,威武不屈,“持汉节不失”,始终不忘使命的是A.班超 B.甘英 C.班勇 D.张骞

2.【2022年福建】“他以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终于完成了出使的任务。从此以后,西域天山南北各国相继归汉,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亦由此开辟”。“他”指的是A.汉武帝 B.张骞 C.班超 D.甘英【课堂练习】DB3.(2022·四川泸州)下图描绘了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情景。该作品()A.反映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频繁B.能够完整地还原历史真实C.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D.具有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D

4.【2021·辽宁营口】公元前60年,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正式归属西汉中央政权。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开始于()

A.张骞出使西域

B.西域都护的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