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云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卷0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第Ⅰ卷阅读题(共4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肥胖正在要我们的命。世界各地的人们正在食用过多的错误食物,这为全球健康灾难打下了基础。超过20亿人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超过3.4亿5—19岁的儿童和青少年超重或肥胖,占全球这一年龄群体人口的18%,而在1975年,这个比例只有4%。这不再是富裕世界的独有问题:超过1000万非洲儿童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高达20%的全球医疗保健支出被用于肥胖问题,包括预防和治疗肥胖或者相关疾病,比如心脏病和Ⅱ型糖尿病。政府预算正在像腰围一样危险地膨胀。这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高脂肪、高糖分食物造成的。我们选择这类食物的一个原因在于,它们通常比更有营养、脂肪较少的食物便宜。另一个驱动力是味道:我们觉得这些食物比扁豆、甘蓝和芹菜更加可口。实际上,研究表明,我们不仅认为不健康的食物更加可口,而且更喜欢吃被我们认为不健康的食物。对抗肥胖最常见的策略是通过奖励或惩罚诱导我们回避可口的食物。一些国家通过征收糖税以及其他管理措施激励食品制造商减少脂肪和糖分的含量。基于自我克制的饮食计划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父母将西兰花隐藏在意面酱中,或者承诺提供甜食奖励,以便让孩子摄入西兰花。这些策略似乎都不太奏效。虽然每年有数十亿美元被用在饮食计划、替代食品和泻药上,但是肥胖率仍然在持续上升。更加成功的方法是改变我们对于低糖低脂营养食物的看法。我们需要让好东西产生吸引力。一系列实验展示了人类大脑在受到合适激励时多么容易改变品味。研究人员让被试者品尝两杯相同的葡萄酒,并且宣称两个杯子里装的是价格不同的产品。被试者表示,在饮用他们所认为更加昂贵的葡萄酒时,他们感到更加快乐。这不是想象的作用。当他们在功能性磁共振扫描仪中进行同样的实验时,饮用他们所认为的昂贵葡萄酒的被试者大脑中与快乐体验相关的区域出现了更加活跃的神经活动,他们的确更加享受这种味道。巧克力实验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看起来,当我们拥有享受预期时,我们更容易享受某种事物。这一现象适用于从电影到啤酒的各种消费品,被称为“营销安慰剂效应”。这是因为,从生物学上说,快乐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机制,是为了劝说我们追求对进化有用的目标。这种机制可以得到重新校正。这意味着如果你能说服自己相信西兰花很好吃,你就会发现西兰花真的很好吃,你的前额叶皮层也会真的出现与快乐相关的神经活动。对于对西兰花具有固定看法的成年人来说,这项技巧很难实施。不过,如果我们接受这个研究结论,我们也许可以更好地鼓励孩子接受健康饮食。我们并不是出生时就知道我们喜欢吃什么,这是我们从父母和周围人那里学到的。通过奖励或恐吓方式让孩子吃绿叶蔬菜或者将蔬菜藏在蛋糕里的标准技巧只会强化“健康食物很难吃”的预期,使之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相反,如果父母和其他健康饮食倡导者能够传达“健康食物很美味”这一观点,那么根据葡萄酒实验,孩子可能真的会发现它们很美味,并且形成持续一生的健康饮食习惯。我完全承认,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研究表明,如果在蔬菜旁边画上蔬菜的卡通人物形象,或者赋予蔬菜吸引人的有趣名字,比如“透视胡萝卜”,那么小学生就会自愿食用更多蔬菜。父母可以充当孩子的榜样,热情地谈论菠菜和糙米,将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布娃娃与花椰菜联系起来,将蘑菇和核桃作为奖励。我们也许可以对我们自己的大脑使用相同的魔法。斯坦福心理系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名称和标签对于食物选择的影响。他们为大学食堂里随机选择的蔬菜贴上了“放纵式”标签,比如“具有柑橘光泽的古怪胡萝卜”“爆炸性辣椒和用酸橙调味的怪异甜菜”“激情迸发的可爱青豆”。在另一些时候,他们为制作方式完全相同的蔬菜贴上了标准的或者听上去很健康的标签,比如“青豆”或者“碳水化合物含量较少的青豆”。他们观察到,在使用“放纵式”标签时,选择蔬菜的人数和蔬菜摄入总量分别增长了25%和23%。同标准标签相比,强调健康属性的标签并不能使蔬菜更受欢迎,这一发现为传统公共卫生策略带来了重大挑战。如果你不能说服理性的斯坦福学生为了自己的健康选择蔬菜,这种方法就不太可能适用于更加广泛的群体。研究表明,为蔬菜赋予吸引人的名字是个更加有效的方法。你可能读到过关于人类长期喜爱糖分和脂肪的论述,但是没有神经学证据表明大脑不能通过训练喜欢上卷心菜而不是蛋糕。我们是杂食动物,我们应该可以食用任何食物。“我们努力食用更多蔬菜,但我们没有努力让自己更加喜欢蔬菜,”食物记者比·威尔逊反思道,“这也许是因为,人们几乎普遍相信,我们不可能习得新的口味,摆脱之前的口味。不过,事实恰恰相反。”(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过多摄入高脂肪、高糖分食物会导致肥胖,但受价格与味道驱动,人们仍然乐意购买与食用。B.与通过奖惩诱导人们回避可口食物相比,改变人们对健康营养食物的看法更有助于降低肥胖率。C.“对我们自己的大脑使用相同的魔法”中的“魔法”,指的是赋予蔬菜一个更加吸引人的名字。D.作者与食物记者比·威尔逊都认为,人们通过训练完全可以习得新口味,并摆脱之前的旧口味。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来对抗肥胖,但是这些努力见效甚微,世界范围内的超重或肥胖人数一直在不断增加。B.“这种机制可以得到重新校正”说明,如果我们相信某种事物,我们就可以接受并且享受这种事物,从而得到快乐。C.“我们并不是出生时就知道我们喜欢吃什么”,可见我们的饮食习惯是后天习得的,而这种习惯不一定是健康的。D.从使蔬菜受欢迎的效果来看,“放纵式”标签要好于强调健康属性的标签,强调健康属性的标签又好于标准标签。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自然段观点的一项是()A.科研人员安东尼奥·兰格尔说:“如果你在认知上确信某种经历是好的,那么将其添加到你目前对于快乐的衡量之中就是合理的。”B.脑科学家王荣认为:“我们的神经系统对大脑中不同的功能系统的信息进行整合,为大脑不断适应外界变化提供了生理学基础。”C.记者沃尔特·李普曼认为:“我们的看法涉及的时空和事物超出了我们的直接观察范围,我们不得不根据他人的说法和我们的想象将它们拼接在一起。”D.作家莎士比亚说:“名字中有什么?虽然我们叫它玫瑰,但若换一个名字,它还是一样甜美。”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本题共4小题,10分)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表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选自人教版必修5李密《陈情表》)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B.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C.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D.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孝廉::汉代以来荐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B.刺史: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这里指益州刺史。C.郎中:中国古代的医官。D.牧:古代称州的长官。6.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B.作者以祖母刘氏患病为由,希望得到晋武帝的同情,理解其不能赴任的狼狈处境。C.作者讲述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深厚亲情,以证明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合理。D.作者反复表达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和忠敬之心,让人相信其陈情的诚挚和急迫。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二)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①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②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注】①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满族正黄旗人。这首词为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随康熙出巡山海关外,途中所作。榆关,即今山海关。②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以白描手法绘景,造语朴素,自然真切。充分体现了纳兰词的一个鲜明的特征:情真景真,意境天成。B.“夜深千帐灯”一句,写的是夜晚宿营于旷野的情景,“千帐灯”是虚指,写出这次出巡随从众多。C.上阕,无论是山水还是灯火,都重在写所闻,写听觉;下阕,无论是风还是雪,都重在写所见,写视觉。D.词的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柔婉缠绵中见慷慨沉雄。9.这首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1)《离骚》开篇表现作者哀叹百姓生活的艰辛而流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木”与“金”的变化来比喻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4)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5)_______________,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毛泽东《沁园春•长沙》)(6)为国以礼,其言不让,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共4小题,13分)歌随涛声起诸雄潮路仅一条,沿着怒江东西两岸,或左或右向北而去。江水青碧,从北往南,甚为湍急,山岩都被它劈开,一路上听得到它的敲击声,欢唱如歌。青草摇曳,和着怒江的节拍。我们时时停下车来,向江面坠下录音设备,拣拾那水流敲击岸石发出的涛声。山陡峭,地青蓝,江远看成线,近听如鼓。一路的美景滑窗而过,一路的美景刻入心盘。云南是花的世界、茶的家乡、歌的海洋。这里是个聚宝盆,物产丰富。难怪有这么多人喜爱云南,仅就它文化的丰富,足以让我们沉醉。车停六库,山间的一个小镇,这里有多个少数民族,语言不同,着装不同,歌的旋律也不同。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建筑,也有不同的歌声。有时,我们感谢上苍厚爱,把歌的种子撤在这里;感谢山深路远,保存了如此多样的文化。怒江流到这里水面宽阔,一座大桥连接两岸,也把心连在一起。次日,我们先往北直达贡山,夜抵当地一乡村。据说,这里再往北几十公里就是丙中洛,那里是令人向往的地方,景色绝美。可借天色已晚,我们无法放下手中的工作,只能留下遗憾和想象。我们到了一位怒族老人的家里,屋子建在山坡上,颇多田园风光。几畦菜地,种类不一,藤还绕树,花朵怒放,是个世外隐居的佳处。进得屋去,火在盆中,酒在碗中,歌在胸中。相聊没多久,酒、火合做处,歌便冲出喉咙,破空而出。本地民歌,燃烧如火,在清凉的夜中,幽明而嘹亮,也穿透了我们的胸膛。这位老人是专注收集本民族民歌的赤脚医生,医病也医心,尽力治疗着民歌失散的心病。我以为,只要还有旋律在,文化便流传在人们心中。驱车折回,夜色尤美,怒江清唱,没有一丝杂音。技术人员不禁数度为怒江的歌喉折服,从山坡下去,录下美妙的声音。而我独自前行,潜行在群山之中。漫漫的长路,空无一人,只有怒江最忠诚,一路伴随,一路歌唱。八月高原的夜,寂寥宁静,而歌声时起。山越是深,歌越是浓,夜越是深,萤火虫也越是明。有了歌声,整个世界便都沉静了下来,倾听那美妙的声音。人生的悲欢离合,都归入山中,化解江中,无影无踪。夜晚,星火点点,一些唱歌的傈僳族老人应邀前来。他们唱得很自然,很优美,很入心。如此众多的民族和谐共处,聚居一起,他们的歌声如同八音盒,各有妙处。许多人集中在一起唱,感觉如同专业歌手合唱,但他们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的歌声嘹亮像是要划破群山的阻隔。我们虽然听不明白意思,但能感受到他们的愉悦之情。歌是他们的语言也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他们的文化。老人们也有遗憾,年轻一代,喜欢民歌的不太多,也许这不能给他们带来优裕的生活。但是,据我所知不完全是这样,当地唱歌的年轻人渐渐地多了起来只是他们在唱民歌的同时,也喜欢流行音乐。他们从事各种工作,但唱歌也同样是他们的生命。有些人家住在半山腰,家里的水塘,也连接着屋外的山泉,整天有自然的歌唱。我感叹这里的歌声不绝如怒江水,自然地流淌,禁不住在黑板上写下几个字:语言静止的地方歌声便会响起。走出门去,凝视着身边,高黎贡山、碧罗雪山耸立在怒江两岸,像两块琴板,怒江则像是琴弦,在大自然的拨弄下,发出浑厚沉雄的声音,像是雷声訇訇,响彻山谷。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6月10日,有删改1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文章写到“仅就它文化丰富,足以让我们沉醉”,为下文写民歌的现状作铺垫,也点明了主旨。B.作者认为要感谢怒江地区的山深路远,是因为它隔绝了外来文化,使得本地文化保留得更加纯粹。C.建房在山坡上的怒族老人是当地民歌保护与传承者的形象,他热爱民歌,专注收集本民族的民歌。D.本文语言富有特色,用词上或典雅凝练,或通俗易懂;句式上长短交错,整散结合,语言生动活泼。12.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本文以“歌随涛声起”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文中写到“只要还有旋律在,文化便流传在人们心中”,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第Ⅱ卷表达运用题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袅娜(nà)绌免(chù)付梓敛声屏(bǐng)气B.敕(chì)造间(jiàn)或会悟长歌当(dāng)哭C.福祉(zhǐ)骈(pīng)体杀清越俎代庖(páo)D.酾(shī)酒癸(guǐ)丑拔擢夙(sù)兴夜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寒暑轮替,草木荣枯,时光不朽。站在2018年的岁尾,2019年。时间的节点上,改革开放40周年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此交汇,令人置身大历史的感慨,更有创造大历史的豪迈。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19年新年贺词《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在这篇豪情满怀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望过去一年极不平凡的追梦之旅,热情礼赞每一位奋斗者的艰辛付出,满怀信心寄语亿万人民勇敢踏上追寻梦想的新征程。时间的刻度,清晰记录走过的路。不久前,“汉语盘点2018”的年度字揭晓,答案令很多人共鸣:“奋”。这个字是国家的状态,更是个人的状态;是2018年的姿态,也是40年不变的身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断天地。”()。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见证悄然而至应运而生实事求是B.见证翩然而至油然而生实事求是C.证明翩然而至应运而生大胆创新D.证明悄然而至油然而生大胆创新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字是国家的状态,也是个人的状态;是2018年的姿态,也是40年不变的身姿。B.这个字是国家的状态,也是个人的状态;是2018年的姿态,也是40年不变的姿态。C.这个字是个人的状态,也是国家的状态;是2018年的姿态,也是40年不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四级嵌入式领域新技术试题及答案
- 网店员工合同协议书
- 财务分析方法中的逻辑演绎能力试题及答案
- 嵌入式技术与云计算结合试题及答案
-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真题库-11
- C语言高效编程的原则试题及答案
- 绿色施工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JAVA网络编程的多线程处理技巧及实例试题及答案
- 电桩铺设合同协议书范本
- 迎接挑战2025年计算机二级VFP考试试题及答案
- 浙江大学《分子生物学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月活动总结(2篇)
- 移动通信网络流量分析与优化策略制定
- 16949标准培训课件
- T-CMES 04001-2020 机床装备制造成熟度评价规范
- 国开电大《企业信息管理》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 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高级工)理论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 常见柜面业务操作考核评分表
- 2023年中国石油招聘考试真题
- DB43 738-2012 建设工程消防设施检测评定规则
-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4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