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煤矿老白洞矿5.9特大煤尘爆炸事故》培训资料_第1页
《大同煤矿老白洞矿5.9特大煤尘爆炸事故》培训资料_第2页
《大同煤矿老白洞矿5.9特大煤尘爆炸事故》培训资料_第3页
《大同煤矿老白洞矿5.9特大煤尘爆炸事故》培训资料_第4页
《大同煤矿老白洞矿5.9特大煤尘爆炸事故》培训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国后最大矿难纪实:死亡684人,被列为绝密,38年后才公开(大同煤矿老白洞矿发生特大煤尘爆炸事故,牺牲684名矿工,脱险229人)1958年起,全国到处刮起了叫“大跃进”的狂热风,这风差不多把工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都给卷进去了。那个时候,煤炭企业也没躲开,都在“以钢为纲,以煤保钢”的口号下,盲目地追求高指标,煤炭产量不停地往上涨,好像整个国家都兴奋得没法控制了。但是呢,在这一阵狂热的浪潮当中,相应的安全措施压根就没跟上,这就给后来频繁发生的矿难事故埋下了大隐患。1960年,在山西大同,老白洞煤矿出现了一场极具毁灭性的爆炸,这成了“大跃进”运动里非常惨痛的一个教训。【时代背景下的超量开采】大同老白洞煤矿属于大型机械化矿井,原本设计的生产能力是90万吨。不过,在“大跃进”那阵儿,这煤矿的产量就跟脱缰野马似的,使劲疯涨。1957年的时候,老白洞煤矿采煤量才50万吨;可到1959年,在“大干快上”观念引导下,产量一下子升到120万吨,超出设计能力33%。等到1960年,大同老白洞煤矿产量竟然飙升到152万吨,这数远超煤矿的设计能力了。不过呢,煤矿的管理人员在这一通欢呼里,变得越来越盲目,干活也越来越莽撞。他们根本不把科学当回事,管理也松松垮垮,一门心思就想着让产量往上涨。就在煤矿里的人都因为这不断升高的产量兴高采烈的时候,大量的煤尘在矿道里偷偷聚起来了,死亡的威胁正在一点点靠近。【矿井相继爆炸坍塌,九百多人被困】悲剧在1960年5月9日下午1点45分爆发了。那会儿,老白洞煤矿是三班倒工作,早班和中班工人正交接呢。可早班工人没从井下上来,中班工人就坐电梯下去了。就在这个时候,煤矿14号井底的车场猛地爆炸了。14号井底既是矿井的指挥核心,又是关键通道,所以这次爆炸差不多影响到了整个矿井。刹那间,火焰、浓烟还有毒气顺着风就快速冲向了各个矿道跟工作面。人们被这猛然降临的灾难给吓得不知咋办了,都朝着井口拼命跑去。不过,特别吓人的是,因为爆炸产生的强烈震动,矿道里用来支撑的木架和钢质结构很快就垮塌了,供电系统也坏了,井上井下的电全都没了。这么一来,900多个上早班和中班的工人都被困在了井下,不知道是死是活。据事后逃出来的幸存者讲,当时井口喷出的火焰能有30多米高,夜里几十里地之外都能瞧见。上千名家属围在井口盼着亲人能逃出来,他们那哭天喊地的声音在百里群山里回荡着,听得人心都碎了。被困在井下的工人们情况糟糕透顶。老工人李福在井下被埋了整整五个昼夜,他后来回忆,当时活着的人没东西吃,只能冒险去吃机器黄油填肚子。后来实在太饿了,就连帽子里衬的报纸都拿来吃。有些人觉得可能没希望活下去了,就把写着自己名字的纸条放在身上,盼着以后有人发现他们的尸骨能认出是谁,把他们的遗体送回故乡。【不惜一切抢救工人】爆炸事故一发生,大同矿务局马上就到了现场,组建了抢险指挥部,还快速从全国各处调来了37支救护队和解放军的一个卫生兵团参与救援。10号上午,指挥部决定反风,把井下人员分成了好几队,打算让矿职工带着进去救援。救援士兵们瞅着井口不停往外冒的浓烟和滚烫的火焰,一点儿也不害怕。虽说他们都戴着防毒面具,可井下的高温和烟雾还是让人受不了。有个叫黄喜的解放军战士,在5月12日的救援里特别出彩,他每次跑300多米的往返路程,背出了3具遇难者的遗体,最后由于累得不行在井下昏过去了。这场白洞矿难把中央领导人都直接震住了。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要不惜一切代价去救被困的工人。国务院副总理罗瑞卿还多次来电询问救援状况,并且指示说:“要用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办法救遇险的同志,你们要啥,中央就给啥。”【1400人组成救援队展开救援行动】为了赶紧把被困的工人救出来,按照上级指示,山西省委领导安排了400来名医护人员和1000多名解放军士兵组成救援队伍,给井下被困的人展开紧急救援。救援队伍到了现场,发现情况比料想的还坏。截至5月17日,一共派出了62架飞机、十多个火车专列和214辆汽车往大同送救援物资。经过7天7夜不停歇的紧张工作,救援行动总算全部结束了。然而让人痛心不已的是,那次可怕的灾难里,井下912名职工仅有228人顺利逃生,剩下的684人全都不幸遇难了。在这些遇难的矿工当中,多数是因为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的,这里面有3名矿长、16名科段级干部以及16名一般干部。他们的逝去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悲痛与损失。老白洞煤矿的这起爆炸事故,是建国后损失最惨重、遇难人数最多的矿难,给我国煤炭工业予以沉重一击。这次悲剧,让大家深深明白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还推动了政府和企业去强化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与管理。为了让遇难家属心里能好受点,大同矿务局在5月20号整出来并且发下去了《死难家属的抚恤和安置办法》。按照这个办法,这次矿难事故里遇难工人的父母、子女、配偶,每人每个月能领12.5元的生活费(农村的是8.3元)。另外,矿上不给在矿上住的家属收房费了,孩子们上学的学杂费也免了。虽说在当时国民经济受到巨大冲击的时候,这个补偿已经算挺好了,可对于那些永远留在矿井里的人来说,啥补偿也没法抹去他们的离开给家人造成的痛苦。工亡人员的孩子吴长寿永远都忘不了父亲惨死的那个场景。当年,他才8岁,父亲一死,他跟三个年纪还小的兄弟姐妹就都成了孤儿。在父亲葬礼那天,8岁的吴长寿抱着才两个月大的弟弟,母亲抱着2岁的妹妹,6岁的大弟弟跟着爷爷奶奶,一家人全都去送亲人最后一程。吴家的这种情况不过是当时好几百个破碎家庭里的其中一个。【警钟长鸣】为了把老白洞煤矿爆炸的原因彻底搞清楚,相关部门进行了又长又细致的调查。这起事故的原因不是单一的,而是好多因素一起造成的。首先,老白洞煤矿有很严重的安全问题。经过调查,发现井下干活的时候没有洒水灭尘的设备,使得煤尘的浓度特别高。煤尘能燃烧,当空气里的煤尘到了一定程度,要是碰到明火或者温度到了能点燃煤尘的那个点,就会引起煤尘爆炸。这种爆炸不光可能引发火灾或者让巷道塌了,还会弄出好多有毒气体,直接危害人员的生命。其次,矿上的领导一门心思追求高产量,把安全管理和教育给忽略了。比如说,爆炸发生的时候,早班跟中班该交接了,可早班的人没干完活,中班的人就直接下井干活了。这么一来,井下的人就多了,很容易乱套,也容易操作失误。另外,因为安全教育和培训太缺乏,好多职工连预防和躲开灾害的基本常识都没有。事故发生以后,他们也没赶紧采取反风的措施,让大量有毒气体扩散到整个矿井,让灾害变得更严重了。时间慢慢过去,到了1971年,老白洞煤矿在事故过去11年以后又开始生产了。可是,当人们心情复杂地再次下到井洞里,看到了一部分当初没运出来的尸体。这些尸体有的成了白骨,有的甚至风化变成了一小堆灰烬。因为当时特别的时代情况和政治环境,大同老白洞煤矿的这场悲剧很长时间都不被大家知道。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被藏了30年后,大同老白洞矿难的绝密档案才第一次在国内外公开。“5.9”事故几个镜头回放60年前,上一个庚子年。

公元1960年5月9日,大同煤矿老白洞矿发生特大煤尘爆炸事故,牺牲684名矿工,脱险229人。

公元1990年,时任大同矿务局党委副书记王君,副局长王光溥,主持“5.9”事故三十周年祭。一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二是抢救史实,揭密真相。

之前,这一事故一直被尘封,民间人们只是私下议论议论。我有幸参与揭密全过程,采访当事人若干,并编辑册子《碑记》。

镜头一。

1960年5月9日中午1时45分徐。

老白洞矿16号井口喷岀一团火球,后边跟着火焰串起。时任技术科技术员杜明堂骑马从局里赶回,走进同家梁矿,便看到那股火焰直穿云霄。

镜头之二

第五天,一只白茬子棺财抬到井口,一群男男女女披麻戴孝,哭天喊地,等着井下抬出亲人的尸体。这是矿上采煤区区长李福一家人。

事故发生,几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李福家人心想,人肯定完了。村里已经打好了墓。第五天头上,等在井口,准备料理后事。

镜头之三

井下一个回采工作面,一群人围在李福身边,静静地等着。漆黑的掌子面,漆黑的23张面孔。只亮着一盏矿灯,第几天,人们不知道。之前,有3个人惊恐无助,擅自行动。出去再沒回来。李福作为区长,将大家团在一起,只有耐心地等待,才有救。饥饿,干渴,尽可能地保留体力,所有的干粮早已吃完。

镜头之四

李福组织人向外边摸索,探寻脱险之路,在顺糟的一眼水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