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教学幻灯片_第1页
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教学幻灯片_第2页
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教学幻灯片_第3页
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教学幻灯片_第4页
新编基础会计大连理工出版社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教学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新编基础会计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第2章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本章要点本章主要阐述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明确会计对象的具体含义,深刻理解会计等式,重点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及其结构,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第一节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有一般对象和具体对象之分。会计的一般对象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所谓资金运动就是指再生产过程中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再生产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所构成的多种多样的经济活动过程,会计只能核算和监督其中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由于各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不同,其会计的具体对象也不同。1一、制造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一)制造业及其任务制造业是工业产品的生产经营企业(我们习惯称之为工业企业)。其基本任务是扩大生产,增加盈利。所以制造业必须以效益为中心,做好各方面工作,增强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1(二)制造业的资金运动制造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三种类型:21.资金进入企业2.资金在企业内部循环周转供应生产销售3.资金退出企业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资金投入货币资金储备资金

材料生产资金在产品成品资金库存商品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固定资金供应过程资金退出提取折旧工资及其他费用资金在企业内部循环周转(弥补成本费用)生产经营过程(三)制造业会计的具体对象由于经营资金的取得、运用和退出企业等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种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增减变化情况;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费用支出和产品成本形成的过程;以及企业销售收入的取得和企业纯收入的实现、分配情况。3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商品流通企业的主要职能是组织商品流通。其资金运动较为简单,其经营过程仅有采购和销售两个阶段。在采购阶段,货币资金转化为商品资金;在销售阶段,商品资金又转化为货币资金。这样周而复始地循环下去,就形成了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周转。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具体对象是:经营资金的取得、周转和退出企业所组成的资金运动。1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采购阶段销售阶段经营过程资金在企业的循环周转(弥补成本费用)资金退出企业资金进入企业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行政、事业单位并不从事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职责是完成国家赋予的各项任务。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主要是由财政拨款,并按预先批准的预算来支用,所以称为预算资金。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具体对象是:预算资金的收入和支出。1第二节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一、会计要素第二章二、会计等式一、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构成因素,是对会计对象所做的最基本的分类,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因素。1《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会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由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内容主要分为反映财务状况和反映经营成果两个方面,因此,企业会计要素也相应的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2反映财务状况反映经营成果(一)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这三项要素,是资金运动的静态表现,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31.资产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4资产的特征资产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经济资源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资产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产应该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5资产的分类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1年内(包括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所谓变现,就是转化为库存现金(货币资金)。所谓耗用,指的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消耗使用。非流动资产是指企业持有期限在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才能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出售商品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且使用期限超过1个会计年度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和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以及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非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非流动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的分摊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如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等。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存货

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低值易耗品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长期待摊费用

无形资产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62.负债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7负债的特征负债是一项经济责任,或者说是一项义务,它需要企业进行偿还。清偿负债会导致企业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未来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8负债的分类流动负债长期负债负债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93.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或者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10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对象不同性质不同偿还期限不同享受权利不同所有者权益的分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留存收益所有者投入计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号会计科目2009年12月末余额借方贷方1511长期股权投资

1800000.00

2501长期借款

5000000.002001短期借款

500000.001601固定资产

10200000.00

1231坏账准备

5836.201405库存商品

77152.00

1001库存现金

1963.02

1702累计摊销

90000.001602累计折旧

1581500.004104利润分配

1964163.802241其他应付款

33772.201221其他应收款

600.00

4001实收资本

8000000.001701无形资产

450000.00

6601销售费用

1002银行存款

95060.20

2232应付利润

680000.002231应付利息

3550.002201应付票据

290000.002202应付账款

2500.002211应付职工薪酬

64488.822221应交税费

268994.221121应收票据

5514808.00

1122应收账款

40716.00

4101盈余公积

896929.801123预付账款

129600.00

1403原材料

36611.00

1604在建工程1035224.82

合计

19381735.04

19381735.04计算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金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金额资产:

负债:

库存现金

1963.02短期借款

500000.00银行存款

95060.20应付票据

290000.00应收票据

5514808.00应付账款

2500.00应收账款

34879.80应付职工薪酬

64488.82预付账款

129600.00应交税费

268994.22其他应收款

600.00应付利息

3550.00原材料

36611.00应付利润

680000.00库存商品

77152.00其他应付款

33772.20长期股权投资

1800000.00长期借款

5000000.00固定资产

8618500.00

在建工程

1035224.82负债合计6843305.24无形资产

360000.00所有者权益类:

实收资本

8000000.00

盈余公积

896929.80

利润分配

1964163.80

所有者权益合计

10861093.60资产合计17704398.8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17704398.84(二)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这三项要素,是资金运动的动态表现,是利润表的构成要素。11.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基本营业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制造业企业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如制造业企业销售材料和出租固定资产等取得的收入。122.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按是否计入成本可分为计入成本的费用和计入损益的费用费用生产费用

直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生产成本

直接记入间接费用制造费用期间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记入“本年利润”233.利润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二、会计等式1(一)会计等式的内容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或会计恒等式,是指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的表达式。会计等式是对会计要素的性质及相互之间的内在经济关系所做的概括和科学的表达,是正确地设置账户、复式记账、试算平衡和设计与编制会计报表的重要理论依据。2任何企业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都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产。企业的资产有两个来源:一是所有者提供的,二是债权人提供的。所有者和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称为权益,其中,债权人权益在会计上称为负债。3资产和权益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不能彼此脱离而独立存在。从任何一个时点来观察,一个企业的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必然相等。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公式资产=权益资产=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24企业经营成果等式收入-费用=利润3综合①②③可以得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45(二)经济业务对会计等式的影响会计事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计量的,并能引起和影响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动的经济业务。会计事项是会计处理的具体对象。因此,不是会计事项的经济业务,不必进行会计处理。一般所说的经济业务习惯上指的就是会计事项5活动内容属于会计核算与监督的金额不属于会计核算与监督的金额1.人力资源部长报销差旅费2000元2.总经理与供货商会面,就第四季度材料供应签订意向书,价值400000元3.支付电视台广告费30000元4.仓库将采购的原材料验收入库,总价值150000元5.董事会研究决定初步达成向A企业投资5000000元的意向6.收到销售款32000存入银行7.销售部门收到订单,合计金额100000元8.供应部门签订一项购货合同,财会部门同时支付定金20000元合计6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会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中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归纳起来,共有四种类型、九种业务。资产和权益同增,增加的金额相等1资产和权益同减,减少的金额相等2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3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增减的金额相等4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1:++(+)2:--(-)3:+-

4:+-7业务一资产和权益同增2月10日,前进工厂接受外单位投资的机器设备一台,价值5000元。该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资产项目——固定资产增加5000元,同时也使所有者权益项目——实收资本增加5000元。会计等式两边的合计数由原来的115000元增加到120000元,平衡关系仍然保持8业务二资产和权益同减2月15日,前进工厂以银行存款7000元偿还应付账款。该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资产项目——银行存款减少了7000元,同时也使负债项目——应付账款减少了7000元。会计等式两边同时由原来的120000元减少到113000元。平衡关系仍然保持。9业务三资产内部有增有减2月20日,前进工厂收到外单位前欠货款3000元,存入银行。该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资产项目——银行存款增加3000元,同时又使资产项目——应收账款减少3000元,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未发生变化。会计等式两边的合计数仍分别为113000元,平衡关系仍然保持。0业务四权益内部有增有减2月21日,前进工厂应付票据2000元,到期无力支付转为应付账款。该项经济业务使企业的负债项目——应付账款增加2000元,同时又使负债项目——应付票据减少2000元,资产项目未发生变化。会计等式两边的合计数仍分别为113000元,平衡关系仍然保持。第三节会计的方法第二章一、会计科目的设置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三、账户及其基本结构四、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一、会计科目的设置1(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会计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所规定的项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会计事项。2(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1.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结合会计要素的特点2.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符合会计目标的要求3.会计科目的设置,必须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4.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保持相对稳定,会计科目的名称要简明、易懂3(三)会计科目表财政部于2006年10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对企业应用的会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做出了规定,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同时,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某些会计科目。二、会计科目的分类1(一)按经济内容分类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是主要的、基本的分类。制造业的会计科目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可以划分为六大类: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其具体划分可参见会计科目表。2(二)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会计科目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它提供总括核算指标,总分类科目由财政部统一制定颁布。明细分类科目(也称明细科目、细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科目,它提供明细核算指标。明细分类科目的设置,除制度已有规定外,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自行设置。三、账户及其基本结构1账户,是指按照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来连续、系统、分类记录和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专门工具。所谓账户的结构,是指在账户中如何记录经济业务所引起的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即增加记何方,减少记何方,余额在何方(增减各记何方,将在下章讲述)。账户不但要有明确的核算内容,而且要有一定的结构。账户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出多种多样的格式,但其基本内容包括:(1)账户名称;(2)日期和摘要;(3)凭证号;(4)增加额、减少额及余额。其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的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这三个部分就形成了账户的基本结构。为了便于说明,通常将账户的基本结构简化为T形账户。

借账户名称贷期初余额***增加数******

***减少数******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1在借贷记账法下由于账户的左方固定为借方,右方固定为贷方,所以,T形账户不标“借方”和“贷方”,也能明确表示出借贷方。账户中记录四种核算指标,即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其关系式如下: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余额的关系式如下:上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1资产类、费用类账户期末余额=月初借方余额+本月借方发生额-本月贷方发生额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账户期末余额=月初贷方余额+本月贷方发生额-本月借方发生额坏账准备、累计摊销与累计折旧期末余额=月初贷方余额+本月贷方发生额-本月借方发生额编制试算平衡表编号会计科目2010年1月初余额2010年1月发生额借方贷方借方贷方1001库存现金1963.02

168250169769.81121应收票据5514808

22023016749241231坏账准备

5836.267863547.731602累计折旧

1581500550515001702累计摊销

90000

75002001短期借款

5000005000002000004104利润分配

1964163.867636.5

编号会计科目2010年1月末余额借方贷方1001库存现金

443.22

1002银行存款15847685.46

1121应收票据4060114.00

1122应收账款

400000.00

1123预付账款

118800.00

1221其他应收款

785.40

1231坏账准备

2597.931401在途物资

1403原材料

129602.39

1405库存商品

50746.50

1511长期股权投资1800000.00

1601固定资产11902400.00

1602累计折旧

1632450.001604在建工程1035224.82

1701无形资产

450000.00

1702累计摊销

97500.001901待处理财产损益

2001短期借款

200000.002201应付票据

70200.002202应付账款

2203预收账款

2211应付职工薪酬

67875.722221应交税费

378727.362231应付利息

675.002232应付利润

0.002241其他应付款

33772.202501长期借款

20000000.004001实收资本

10000000.004101盈余公积

964566.304103本年利润

450909.984104利润分配

1896527.305001生产成本5101制造费用6001主营业务收入6051其他业务收入6111投资收益6301营业外收入6401主营业务成本6402其他业务成本6403营业税金及附加6601销售费用6602管理费用6603财务费用6701资产减值损失6711营业外支出6801所得税费用合计35795801.7935795801.79四、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关系1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其共同点是: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按照相同的经济内容来设置的,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账户的名称。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就是账户应记录和反映的经济内容。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往往把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区别地互相通用。再见警匪游戏规则1.参加人数及警匪配置参加人数限定在11~16人范围内。其中玩家数在11~14人为3警3匪配置,15~16人为4警4匪配置。2.基本原则1)警察:找出杀手并带领平民公决出杀手。2)杀手:找出警察并在天黑时杀掉。3)平民:帮助警察公决出杀手。任何时候平民都不得故意帮助杀手。3.游戏流程(以12人游戏为例)1)裁判将洗好的12张牌(其中有各3个警察牌和杀手牌及6个平民牌)交大家抽取。自己看自己的牌,不要让其他人知道你抽到的是什么牌。2)裁判开始主持游戏,众人要听从裁判的口令。3)裁判说:天黑了,请大家闭眼。4)等大家都戴好面具后,裁判说:杀手请睁眼。5)抽到杀手牌的3个杀手轻轻将面具摘下,辨认自己的同伴。3.游戏流程(以12人游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