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教学管理作业指导书TOC\o"1-2"\h\u15385第1章教育教学管理概述 3323611.1教育教学管理的定义与目标 3173751.2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历程 360821.3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 44857第2章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能 4208972.1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类型与结构 415192.1.1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类型 4216702.1.2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结构 5123622.2教育教学管理职能的划分与实施 5261042.2.1教育教学管理职能的划分 5192782.2.2教育教学管理职能的实施 5101382.3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变革与发展 5203512.3.1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变革 6154582.3.2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发展 614131第3章教育教学计划与管理 6298913.1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 668443.1.1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 648053.1.2教育教学计划的构成 669053.1.3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流程 7263393.2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与监控 7300223.2.1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 7216673.2.2教育教学计划的监控 7133563.3教育教学计划的评估与调整 713153.3.1教育教学计划的评估 7190013.3.2教育教学计划的调整 832505第4章课程设置与教材管理 843244.1课程设置的依据与原则 8220324.1.1依据 8131774.1.2原则 8315914.2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836654.2.1课程体系构建 9132834.2.2课程体系优化 933064.3教材的选用与管理 9139684.3.1教材选用 996244.3.2教材管理 913829第5章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 10184045.1教师招聘与选拔 10301485.1.1招聘原则 10314535.1.2招聘程序 10214585.1.3选拔标准 1048335.2教师培训与发展 10122535.2.1培训目标 10252495.2.2培训内容 1193745.2.3培训方式 11106175.2.4发展途径 11280065.3教师评价与激励 11208155.3.1评价原则 11248215.3.2评价指标 12247215.3.3激励措施 1229699第6章教学过程管理 12268976.1教学准备与设计 1223436.1.1明确教学目标 12171036.1.2分析教学内容 12166526.1.3确定教学策略 1266326.1.4设计教学过程 12217646.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13208176.2.1多元化教学方法 1360126.2.2现代化教学手段 1320446.2.3个性化教学策略 13207096.3教学评价与反馈 13155186.3.1多元化评价方式 1394826.3.2及时反馈 13113136.3.3教学反思 1319436第7章学生事务管理 13107167.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36617.1.1内容与目标 13253387.1.2方法与途径 14316287.1.3组织与实施 14225967.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450617.2.1内容与目标 14239227.2.2方法与途径 14307957.2.3组织与实施 14150607.3学生行为规范管理 1425447.3.1内容与目标 14104097.3.2方法与途径 14306627.3.3组织与实施 1423107第8章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1436428.1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 15161878.1.1理念 15266148.1.2方法 1549228.2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15222738.2.1组织架构 15228248.2.2管理制度 15204038.2.3资源保障 1512178.2.4激励机制 16113848.3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与提升 16281278.3.1教育教学质量评估 1662628.3.2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1617144第9章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与管理 1683379.1教育教学资源的类型与配置原则 1673249.1.1教育教学资源的类型 1695719.1.2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原则 1687119.2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7322899.2.1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 17284049.2.2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 17234319.3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18116079.3.1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 18131199.3.2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 1810671第10章教育教学风险管理 183260610.1教育教学风险的识别与评估 18793910.1.1风险识别 181508410.1.2风险评估 18814910.2教育教学风险的预防与应对 19296810.2.1预防措施 192752910.2.2应对措施 191893810.3教育教学风险的管理与监控 191537110.3.1风险管理 192588410.3.2风险监控 19第1章教育教学管理概述1.1教育教学管理的定义与目标教育教学管理是指在教育组织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职能,对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和科学管理,以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其核心目标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历程教育教学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传统教育管理阶段:以经验管理为主,侧重于规范教师行为和维持学校秩序。(2)科学管理阶段:20世纪初,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引入教育领域,强调效率、标准化和制度化。(3)人际关系管理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关注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强调人际关系和沟通。(4)系统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将教育组织视为一个系统,运用系统理论进行管理。(5)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质量为核心,追求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1.3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教育教学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人为本:关注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目标导向:明确教育教学目标,保证管理活动服务于教育目标的实现。(3)科学决策:运用科学方法,充分调查研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4)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保证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化和制度化。(5)民主管理: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6)持续改进:不断总结经验,发觉问题,推动教育教学管理的持续改进。(7)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各方面工作,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协调发展。第2章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能2.1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类型与结构教育教学管理组织是保障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载体。本节主要探讨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类型与结构,以期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指导。2.1.1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类型教育教学管理组织可根据其管理层次、职能范围、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分类。常见的类型有以下几种:(1)按管理层次划分:级、省级、地市级、县级、校级教育教学管理组织。(2)按职能范围划分:综合管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等。(3)按组织形式划分: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矩阵式、网络式等。2.1.2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结构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架构:明确各级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2)岗位设置:根据教育教学管理职能,合理设置各岗位,保证各项工作有人负责。(3)人员配置:选拔具备相应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教育教学管理职务。(4)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组织运行有序。2.2教育教学管理职能的划分与实施教育教学管理职能是教育教学管理组织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所承担的各项工作。本节将从职能划分与实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2.2.1教育教学管理职能的划分教育教学管理职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规划与发展:制定教育教学发展规划,推动教育教学改革。(2)教学管理: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3)学生管理: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业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4)教师管理:负责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培训、职称评定等工作。(5)科研管理:组织科研活动,促进教育教学成果的转化。(6)后勤管理:提供教育教学所需设施、设备和服务,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2.2.2教育教学管理职能的实施教育教学管理职能的实施需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导向:明确教育教学目标,保证各项工作为实现目标服务。(2)分工协作: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3)过程监控:对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4)绩效考核: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评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效果。2.3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变革与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管理组织需不断变革与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2.3.1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变革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变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管理理念的更新:树立以人为本、服务至上、创新发展的管理理念。(2)组织结构的优化:根据教育教学需求,调整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3)管理制度的创新: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推动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2.3.2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发展教育教学管理组织的发展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人才培养: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2)技术应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3)合作交流:加强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4)创新研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研究,为组织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第3章教育教学计划与管理3.1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行动指南,对于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阐述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流程及关键要素。3.1.1制定教育教学计划的原则(1)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政策法规;(2)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3)突出学校特色,注重全面发展;(4)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5)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3.1.2教育教学计划的构成(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2)教学内容:涵盖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选用等;(3)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4)教学评价:建立多元化、全过程的评价体系;(5)教学时间与进度安排:保证教学活动有序进行。3.1.3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流程(1)调研分析:了解学生需求、教师队伍、教学资源等;(2)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校定位、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3)设计教学内容:遵循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4)制定教学方案:明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5)征求意见:广泛征求教师、学生及家长意见;(6)审批发布:提交学校领导审批,正式发布。3.2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与监控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与监控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本节主要介绍教育教学计划实施与监控的措施和方法。3.2.1教育教学计划的实施(1)组织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2)落实教学任务:明确教师职责,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3)开展教学活动:按照教学计划,有序开展教学;(4)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5)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2.2教育教学计划的监控(1)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教学质量标准,实施教学质量评估;(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定期检查教学进度,保证教学目标达成;(3)开展教学检查:及时发觉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4)加强师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满意度;(5)建立教学质量反馈机制:收集、分析、反馈教学质量信息。3.3教育教学计划的评估与调整教育教学计划的评估与调整是教育教学活动持续改进的重要依据。本节主要阐述教育教学计划评估与调整的方法和步骤。3.3.1教育教学计划的评估(1)评估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2)评估方法: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相结合;(3)评估主体:教师、学生、家长、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等;(4)评估流程:制定评估方案、开展评估、汇总分析评估结果。3.3.2教育教学计划的调整(1)根据评估结果,分析教育教学计划存在的问题;(2)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调整方案;(3)广泛征求意见,完善调整方案;(4)提交学校领导审批,正式实施调整;(5)持续关注调整效果,为下一轮教育教学计划制定提供依据。第4章课程设置与教材管理4.1课程设置的依据与原则课程设置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及素质提高。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遵循以下依据与原则:4.1.1依据(1)国家教育政策与法规:遵循国家教育政策,符合国家教育法规,保证课程设置的正确方向。(2)学科发展需求:关注学科发展动态,结合学校实际,保证课程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3)学生发展需求: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需求。4.1.2原则(1)科学性原则:课程设置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逻辑性,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实用性原则:课程内容要贴近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3)层次性原则:课程设置要体现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4.2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课程体系是课程设置的基础和框架,构建与优化课程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4.2.1课程体系构建(1)明确课程目标: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的目标,保证课程设置的方向。(2)梳理课程模块: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将课程划分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等模块。(3)课程整合:整合相近或相关课程内容,避免重复,提高课程效率。4.2.2课程体系优化(1)调整课程结构: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学生反馈,适时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2)更新课程内容:关注学科前沿,引入新知识、新技术,保持课程内容的时代性。(3)提高课程质量:加强课程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课程满意度。4.3教材的选用与管理教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教材的选用与管理对教学质量具有直接影响。以下是对教材选用与管理的要求:4.3.1教材选用(1)权威性:选用具有权威性、代表性的教材,保证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2)适用性: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选用适合学生层次的教材。(3)多样性:结合课程性质,选用不同类型的教材,如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等。4.3.2教材管理(1)建立健全教材管理制度:制定教材选用、审核、更新等管理制度,保证教材管理的规范性。(2)教材更新:定期对教材进行评估,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保持教材的先进性。(3)教材保障:保证教材供应充足,满足教学需求,同时加强教材的保管和维护。第5章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5.1教师招聘与选拔教师招聘与选拔是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础工作,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声誉。为保证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进行教师招聘与选拔。5.1.1招聘原则(1)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2)按需设岗,以岗定人;(3)重视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4)优先考虑具有教育教学经验和专业特长的应聘者。5.1.2招聘程序(1)制定招聘计划和方案;(2)发布招聘公告,明确招聘岗位、人数、条件和待遇;(3)对应聘者进行资格审查;(4)组织笔试、面试、试讲等环节,全面评估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5)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拟聘人选;(6)公示拟聘人选,接受社会监督;(7)办理聘用手续,签订劳动合同。5.1.3选拔标准(1)政治立场坚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备相应学段的教师资格证;(3)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所学专业与应聘岗位相符;(4)身体健康,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5)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5.2教师培训与发展教师培训与发展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师培训与发展活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5.2.1培训目标(1)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2)增强教师的专业素养;(3)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4)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5.2.2培训内容(1)教育教学理论;(2)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3)学科专业知识;(4)教育教学研究;(5)教育教学实践。5.2.3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2)在职研修;(3)网络培训;(4)校际交流;(5)教学观摩;(6)教育教学竞赛。5.2.4发展途径(1)专业技术职务晋升;(2)名师工作室;(3)学术交流;(4)教育教学成果奖励;(5)教师荣誉称号评选。5.3教师评价与激励教师评价与激励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应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5.3.1评价原则(1)客观、公正、公平;(2)注重教育教学过程和实绩;(3)突出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4)强调教师自我评价与同行评价相结合。5.3.2评价指标(1)教育教学能力;(2)教育教学质量;(3)教育教学研究;(4)教师职业道德;(5)教师专业发展。5.3.3激励措施(1)表彰奖励优秀教育教学成果;(2)提供教师专业发展机会;(3)设立教育教学竞赛奖项;(4)落实教师待遇,改善工作条件;(5)关心教师生活,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第6章教学过程管理6.1教学准备与设计在教学过程管理中,教学准备与设计是奠定教学成功的基础。本节主要阐述如何进行教学准备与设计,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6.1.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教师需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目标。6.1.2分析教学内容教师应深入分析教材,提炼出核心知识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合理的知识编排。6.1.3确定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以提高教学效果。6.1.4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应包括导入、新知呈现、实践应用、总结反馈等环节。教师需注重各环节之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形成有机整体。6.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本节主要探讨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6.2.1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需求,灵活运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6.2.2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拓展教学空间,提高教学质量。6.2.3个性化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个性化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6.3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与反馈是教学过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6.3.1多元化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课堂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6.3.2及时反馈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6.3.3教学反思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发觉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第7章学生事务管理7.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7.1.1内容与目标本节主要阐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目标以及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通过深入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7.1.2方法与途径分析当前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网络教育等,以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方位、全过程覆盖。7.1.3组织与实施从学校、教师、家庭、社会四个方面探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与实施策略,保证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7.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7.2.1内容与目标介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7.2.2方法与途径阐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包括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沙龙等,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7.2.3组织与实施分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与实施策略,从政策制定、队伍建设、资源整合等方面提出具体措施。7.3学生行为规范管理7.3.1内容与目标明确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的内容,包括学习、生活、礼仪、纪律等方面,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综合素质。7.3.2方法与途径探讨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的方法与途径,如制度化管理、榜样示范、奖惩机制等,以促进学生自觉遵守行为规范。7.3.3组织与实施从学校、班级、家庭、社会四个层面提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的组织与实施策略,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第8章教育教学质量管理8.1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是教育机构工作的核心内容,其理念与方法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下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与方法:8.1.1理念(1)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2)持续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发觉问题,进行改进。(3)全员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涉及全体师生,要求人人参与,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8.1.2方法(1)目标管理:明确教育教学质量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保证目标的实现。(2)过程管理:关注教育教学过程,强化环节监控,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数据驱动:收集、分析教育教学数据,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8.2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以下为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8.2.1组织架构设立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8.2.2管理制度制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相关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1)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规定(2)教学质量评价制度(3)教师专业发展制度(4)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8.2.3资源保障加大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投入,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充足。8.2.4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8.3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与提升是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以下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与提升的主要措施:8.3.1教育教学质量评估(1)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2)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如自评、互评、第三方评估等。(3)定期进行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形成评估报告。8.3.2教育教学质量提升(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质量。(3)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育。(5)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第9章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与管理9.1教育教学资源的类型与配置原则教育教学资源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物质基础。合理配置与管理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满足人才培养需求。9.1.1教育教学资源的类型(1)人力资源:包括教师、教育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2)物力资源:包括教学场所、设施设备、教学用具等。(3)财力资源:包括教育经费、科研项目资金、社会捐赠等。(4)知识资源:包括课程资源、教材、网络资源、学术研究成果等。(5)信息资源:包括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校园网络、数字化教学资源等。9.1.2教育教学资源配置原则(1)公平性原则:保证各类教育教学资源公平分配,满足不同层次、类型的教育需求。(2)效益原则: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教育投入产出的最大化。(3)优化配置原则:根据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需求,合理调整资源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4)可持续发展原则:注重教育教学资源的长期投入与建设,保障教育资源持续发展。9.2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应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优势,提高资源使用效益。9.2.1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1)人力资源开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开展教育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管理能力。(2)物力资源开发:改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设施设备水平;加强教学用具的研发与更新。(3)财力资源开发: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合理分配科研项目资金,支持教育教学改革。(4)知识资源开发:加强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推广优秀教材,提升教学质量。(5)信息资源开发:建设教育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发展校园网络,推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9.2.2教育教学资源的利用(1)优化课堂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开展课外活动: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发挥资源优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开展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体排毒课件
- 2025年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枣庄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10kV配电站房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支持
- 中班幼儿故事主题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物流配送委托合同范本
- 幼儿园志愿者活动策划方案三篇
- 企业合同管理制度年
-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地理第一学期中国区域篇(上)- 1.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听课评课记录
- 货物买卖合同范文
-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三年级(上)英语寒假作业(九)
- 《招标投标法》考试题库200题(含答案)
- 立春气象与健康
- 河南退役军人专升本计算机真题答案
- DB52T 1167-2017 含笑属栽培技术规程 乐昌含笑
- 2025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政治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试题和答案(50题完整版)1650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学业质量测试卷(含答案)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奥数应用题100道(含答案)
- 工业机器人编程语言:Epson RC+ 基本指令集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