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方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5/34/wKhkGWeAUYeAaAssAALsta635l8435.jpg)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方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5/34/wKhkGWeAUYeAaAssAALsta635l84352.jpg)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方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5/34/wKhkGWeAUYeAaAssAALsta635l84353.jpg)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方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5/34/wKhkGWeAUYeAaAssAALsta635l84354.jpg)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方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4/15/34/wKhkGWeAUYeAaAssAALsta635l843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与装备研发推广方案TOC\o"1-2"\h\u15688第一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概述 2142671.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定义与意义 268011.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发展趋势 324562第二章绿色种植环境建设 3227352.1土壤环境改良技术 369492.2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 3300952.3农业生态循环技术 418816第三章种质资源开发与应用 435363.1高效抗逆种质筛选技术 48693.1.1技术原理 446833.1.2技术方法 4125723.2良种繁育与推广 5252913.2.1良种繁育技术 544233.2.2推广策略 5126533.3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 5111683.3.1数据库构建 5216993.3.2数据库管理 5233143.3.3数据库应用 610288第四章绿色种植技术规范 6125854.1绿色种植技术标准制定 6214904.2绿色种植技术操作规范 6180264.3绿色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 725272第五章农药化肥减量技术 7261395.1生物农药研发与应用 7309075.1.1研发背景及意义 7147095.1.2生物农药研发内容 7247435.1.3生物农药应用策略 7300535.2化肥减量替代技术 812485.2.1替代技术研发内容 8264295.2.2替代技术应用策略 8245555.3农药化肥使用监测与评价 8245825.3.1监测内容 812695.3.2监测方法 8151895.3.3评价体系 910713第六章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9260646.1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 997496.1.1农业废弃物分类及特性分析 9104326.1.2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概述 9139526.1.3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应用 9274996.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950756.2.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概述 9245906.2.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 967116.3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政策 104146.3.1政策背景与目标 10292996.3.2政策措施 10124886.3.3政策实施效果评估 1029049第七章农业信息化技术 10291307.1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 10187797.2农业物联网技术 1166707.3农业智能装备研发 1116115第八章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研发 12296238.1绿色农业种植装备需求分析 12291248.2绿色农业种植装备设计与开发 12200958.3绿色农业种植装备试验与推广 1328634第九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与示范 13288199.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基地建设 13239899.1.1选取试验基地 13121219.1.2基地设施建设 13313629.1.3基地管理与维护 14305209.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与评价 14192509.2.1试验设计 147379.2.2试验实施 14192459.2.3试验评价 14178389.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示范推广 15142579.3.1示范基地建设 15271429.3.2示范推广内容 15294739.3.3示范推广措施 153057第十章政策与保障措施 151018910.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政策体系 152284910.2农业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151996510.3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国际合作与交流 16第一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概述1.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定义与意义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遵循生态学原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以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核心在于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能够减少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的过量使用,降低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2)保护生态环境。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有利于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3)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有助于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土地、水资源等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资源压力。(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发展趋势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新型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不断涌现,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农业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环保、高效的解决方案。(2)集成应用。多种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相互融合,形成集成技术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3)智能化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绿色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发展。(4)区域特色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实现农业产业的差异化发展。(5)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先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整体水平。第二章绿色种植环境建设2.1土壤环境改良技术绿色种植环境建设的基础在于土壤环境的改良。应注重土壤肥力的提升,采用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等替代化学肥料,降低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推广土壤深耕、轮作、间作等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透气性和保水能力。还应加强对土壤污染的防治,对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进行检测和修复,保证土壤环境的安全。2.2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绿色种植环境建设的关键环节。要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建立水资源监测体系,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农业用水的供需平衡。还应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减少化肥、农药等污染物对水资源的影响。2.3农业生态循环技术农业生态循环技术是实现绿色种植环境建设的重要手段。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转化为有机肥料、生物能源等,减少环境污染。加强农业产业链的整合,实现农、林、牧、渔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应推广农业生态工程技术,如生态防护林、湿地保护等,维护农业生态平衡,促进绿色种植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三章种质资源开发与应用3.1高效抗逆种质筛选技术全球气候变化及环境压力的增大,高效抗逆种质的筛选成为绿色农业种植的关键技术之一。本章主要阐述高效抗逆种质筛选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3.1.1技术原理高效抗逆种质筛选技术是基于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通过对抗逆性状进行遗传改良,筛选出具有高效抗逆功能的种质资源。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抗逆性状评价:对植物材料进行抗逆功能的定量评价,包括抗旱、抗盐、抗寒、抗病等性状。(2)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不同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抗逆种质筛选提供理论基础。(3)抗逆基因挖掘与功能验证:通过基因克隆、功能验证等方法,发掘抗逆相关基因,为抗逆育种提供基因资源。3.1.2技术方法(1)筛选指标体系建立:根据植物抗逆性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筛选指标体系。(2)抗逆种质筛选:采用生物学、遗传学等方法,对大量种质资源进行抗逆功能筛选。(3)抗逆育种:将筛选出的抗逆种质应用于育种实践,培育具有高效抗逆功能的新品种。3.2良种繁育与推广良种繁育与推广是绿色农业种植的重要环节,本章主要介绍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策略及其在绿色农业中的应用。3.2.1良种繁育技术(1)亲本选择:选择具有优良性状、遗传稳定的亲本进行杂交或自交。(2)杂交组合筛选:通过杂交试验,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组合。(3)育种材料评价:对育种材料进行抗逆功能、产量、品质等性状的评价。(4)育种技术: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提高育种效率。3.2.2推广策略(1)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良种繁育与推广。(2)技术培训: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良种的认知和接受程度。(3)市场运作:建立健全良种市场体系,促进良种供需对接。(4)质量监管:加强对良种质量的监管,保证良种品质。3.3种质资源数据库建设种质资源数据库是绿色农业种植的重要信息资源,本章主要介绍种质资源数据库的构建、管理与应用。3.3.1数据库构建(1)数据采集:收集国内外相关种质资源信息,包括品种、性状、遗传多样性等数据。(2)数据整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标准化处理。(3)数据存储: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将整理好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3.3.2数据库管理(1)数据更新:定期更新数据库中的数据,保证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2)数据安全:采用加密、备份等技术,保障数据库的安全。(3)数据共享:建立数据共享机制,促进数据资源的开放与共享。3.3.3数据库应用(1)育种研究:利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开展抗逆育种、品质改良等研究。(2)农业生产:为农民提供良种推荐、种植技术指导等服务。(3)政策制定: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第四章绿色种植技术规范4.1绿色种植技术标准制定绿色种植技术标准的制定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基础。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绿色种植技术标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作物种植、土壤管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农产品收获与储藏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在制定绿色种植技术标准时,应充分考虑以下要素:(1)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种植活动不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2)科学性原则,标准应基于科学研究和试验成果,保证技术规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可操作性原则,标准内容应明确、具体,便于农民和技术人员在实际生产中应用。(4)动态调整原则,科技进步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应及时更新和完善技术标准。4.2绿色种植技术操作规范绿色种植技术的操作规范是实现绿色种植目标的关键。以下是绿色种植技术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1)土壤管理:采取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实施土壤保护措施,防止土壤侵蚀和污染。(2)施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防止土壤和水源污染。(3)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4)病虫害防治: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残留。(5)农产品收获与储藏: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农产品质量和安全;采用科学的储藏方法,延长农产品保质期。4.3绿色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绿色种植技术的培训与推广是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水平,推动绿色种植技术广泛应用的重要手段。以下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绿色种植技术培训与推广的建议:(1)建立健全绿色种植技术培训体系,定期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绿色种植意识和技术水平。(2)利用多种媒体和平台,如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广泛宣传绿色种植技术知识,增强农民的认知度。(3)鼓励和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与农民合作,开展绿色种植技术的试验示范,验证技术的可行性和效益。(4)设立绿色种植技术咨询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及时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5)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采用绿色种植技术,如补贴、贷款支持等。第五章农药化肥减量技术5.1生物农药研发与应用5.1.1研发背景及意义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安全和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化学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方面虽具有显著效果,但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日益引起广泛关注。因此,生物农药的研发与应用成为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5.1.2生物农药研发内容(1)微生物农药:利用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2)植物源农药:从植物中提取具有杀虫、杀菌作用的活性成分。(3)动物源农药:利用动物源生物活性物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4)生物工程农药: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手段,开发具有高效、安全、环保特点的新型生物农药。5.1.3生物农药应用策略(1)优化防治方案:根据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合理选择生物农药种类和施用时机。(2)集成应用技术:将生物农药与物理、化学防治方法相结合,提高防治效果。(3)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5.2化肥减量替代技术5.2.1替代技术研发内容(1)有机肥料:利用动植物残体、农作物秸秆等资源,制备有机肥料。(2)生物肥料: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开发具有促生长、抗病、改良土壤等作用的生物肥料。(3)缓释肥料:采用新型包膜材料和技术,制备具有缓释效果的肥料。(4)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提高肥料利用率。5.2.2替代技术应用策略(1)优化施肥结构: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合理配置有机肥料、生物肥料等替代肥料。(2)改进施肥方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3)加强技术研究与推广:加大替代肥料研发力度,提高产品功能,降低生产成本。5.3农药化肥使用监测与评价5.3.1监测内容(1)农药化肥使用量:统计农药化肥年度使用量,分析使用趋势。(2)农药化肥使用结构:分析不同类型农药化肥的使用比例。(3)农药化肥使用效果:评价农药化肥防治病虫害的效果。(4)农药化肥环境影响:评估农药化肥对土壤、水资源、生态环境的影响。5.3.2监测方法(1)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等方式,收集农药化肥使用相关数据。(2)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农药化肥使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3)现场调查:对农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农药化肥使用情况。5.3.3评价体系(1)评价指标:建立包括农药化肥使用量、使用结构、防治效果、环境影响等方面的评价指标。(2)评价方法:采用综合评价法、模糊评价法等方法,对农药化肥使用效果进行评价。(3)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为决策、农业技术改进等提供依据。第六章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6.1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6.1.1农业废弃物分类及特性分析农业废弃物主要包括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膜、农药包装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具有量大、种类多、分布广、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废弃物,需采用相应的处理技术。6.1.2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概述(1)物理处理技术:包括筛选、破碎、干燥、焚烧等,主要用于处理作物秸秆、农膜等。(2)化学处理技术:利用化学方法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处理,如焚烧、堆肥、生物降解等。(3)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分解、转化农业废弃物,如厌氧发酵、好氧堆肥等。6.1.3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的应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农业废弃物,我国已成功研发并推广了一系列处理技术。例如,利用秸秆生物质能源化技术,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颗粒燃料;采用生物降解技术,处理农膜废弃物;运用厌氧发酵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沼气等。6.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6.2.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概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指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资源的过程,主要包括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材料化等方面。6.2.2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途径(1)能源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颗粒燃料、生物质燃气等。(2)肥料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如秸秆还田、畜禽粪便堆肥等。(3)饲料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饲料,如秸秆饲料、畜禽粪便饲料等。(4)材料化利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新型材料,如秸秆纤维板、农膜降解材料等。6.3农业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政策6.3.1政策背景与目标为促进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提高农业废弃物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6.3.2政策措施(1)加强政策引导: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2)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广先进的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3)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监管制度,保证政策落地生效。(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6.3.3政策实施效果评估通过政策实施,我国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在政策执行、技术普及、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实现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第七章农业信息化技术7.1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旨在整合各类农业数据资源,为农业生产、管理、科研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以下是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的主要内容:(1)数据资源整合: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农业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包括气象、土壤、水资源、农作物生长状况等数据,形成统一的数据资源库。(2)数据采集与传输:采用现代化的数据采集设备和技术,如卫星遥感、物联网感知设备等,对农业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传输。(3)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到的农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数据中的有用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4)数据共享与发布: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将处理后的农业数据向部门、农业企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等用户发布,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7.2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其主要内容包括:(1)感知层: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采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农作物生长状况等信息。(2)传输层: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3)平台层:搭建农业物联网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展示,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4)应用层:将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相结合,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的农业生产。7.3农业智能装备研发农业智能装备研发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农产品质量的关键。以下是农业智能装备研发的主要内容:(1)智能农业机械:研发具有自主导航、自动作业功能的农业机械,如智能拖拉机、植保无人机等。(2)智能农业监测系统:研发能够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土壤环境、气象条件等信息的智能监测系统。(3)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研发能够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管理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种植计划、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4)智能农产品质量检测与追溯系统:研发能够对农产品质量进行实时检测和追溯的智能系统,保障农产品安全。(5)智能农业服务:研发能够完成农业生产、管理、服务任务的智能,如采摘、施肥等。通过农业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我国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八章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研发8.1绿色农业种植装备需求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对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绿色农业种植装备需求进行分析:(1)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功能需求绿色农业种植装备需要具备以下功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障农产品品质和安全;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减轻对环境负担;适应不同种植环境和作物需求。(2)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环保需求绿色农业种植装备应满足环保要求,包括:节能、减排、低噪音、低污染;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废弃物产生;易于回收和再利用。(3)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智能化需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绿色农业种植装备应具备智能化特点,如:自动检测、自动控制、数据采集与传输等。8.2绿色农业种植装备设计与开发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设计与开发:(1)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设计原则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满足功能需求、环保、智能化;适应性强,易于操作和维护;成本效益高。(2)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关键技术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设计与开发涉及以下关键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智能化技术、精密制造技术、新型材料技术等。(3)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开发流程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开发流程包括:市场调研、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样机试制、试验验证、批量生产等。8.3绿色农业种植装备试验与推广本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试验与推广:(1)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试验内容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试验内容主要包括:功能测试、环保功能测试、智能化功能测试、可靠性测试等。(2)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试验方法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试验方法包括:实验室试验、田间试验、模拟试验等。(3)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推广策略为推动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广泛应用,以下推广策略:(1)政策扶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研发与应用;(2)技术培训与宣传:加强对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技术培训与宣传,提高农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3)建立示范项目:在典型区域建立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示范项目,以实际效果推动应用;(4)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绿色农业种植装备的研发与创新。第九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与示范9.1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基地建设9.1.1选取试验基地为了保证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的顺利进行,首先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基地。试验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土壤质量较好,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具备一定的农业生产基础。同时要充分考虑基地所在区域的气候、生态环境等因素,以保证试验结果的普适性。9.1.2基地设施建设试验基地需进行以下基础设施建设:(1)试验田块:按照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要求,划分若干试验田块,用于不同种植模式的试验。(2)灌溉设施:完善灌溉系统,保证试验田块的水源充足,满足作物生长需求。(3)防护设施:建立防护网、围栏等设施,防止野生动物等对试验作物造成破坏。(4)观测设施:设置气象观测站、土壤监测点等,实时收集试验基地的气象、土壤等数据。9.1.3基地管理与维护试验基地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建立健全试验基地管理制度,保证试验基地的正常运行。(2)定期对试验基地进行维护,保持设施完好。(3)加强试验基地的安全管理,保证试验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9.2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与评价9.2.1试验设计绿色农业种植技术试验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试验方案应具有科学性,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2)代表性:试验田块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当地的应用效果。(3)可比性:不同试验处理之间应具有可比性,以便分析评价。9.2.2试验实施试验实施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操作,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播种:按照试验设计,将不同种植模式的作物进行播种。(2)管理:对试验田块进行科学管理,包括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3)观测:定期观测作物生长情况,收集相关数据。9.2.3试验评价试验评价主要包括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络游戏公司前台接待总结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神经外科分流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草坪护理CRM软件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导向销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古董搬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双膜储气罐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环保EPDM颗粒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坏死性筋膜炎药品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车辆后备箱释放电缆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光伏舟托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达标测试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2025年销售部年度工作计划
- 2024年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ESG表现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
- DB3713T 340-2024 实景三维数据接口及服务发布技术规范
- 八年级生物开学摸底考(长沙专用)(考试版)
- 车间空调岗位送风方案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初一年级班主任上学期工作总结
- 2023-2024年同等学力经济学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
- 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转让协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