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1页
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2页
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3页
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4页
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31332第一章绪论 2201601.1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概述 264021.1.1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 3200761.1.2森林火灾预警与监测 3294511.1.3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 3292591.2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概述 3148791.2.1林业信息化管理 3110311.2.2林业电子商务 3295111.2.3林业科技创新 3112921.3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259511.3.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应用 316691.3.2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融合 450441.3.3人工智能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 421487第二章遥感原理与技术 4283742.1遥感基本原理 447452.2遥感数据获取 4298642.3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 5100672.4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实例 5559第三章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 5243753.1GIS基本概念 5278333.2GIS数据结构 6199893.3GIS软件与应用 6259313.4GIS在林业中的应用 78950第四章林业遥感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71274.1遥感数据来源 77644.2遥感数据预处理 8200124.3遥感数据质量控制 8186464.4遥感数据应用实例 81947第五章林业信息模型构建与应用 9134945.1林业信息模型概述 9204985.2模型构建方法 9146275.3模型应用实例 989515.4模型评估与优化 1013075第六章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 1091876.1森林资源调查方法 1041546.1.1地面调查法 10267046.1.2遥感调查法 11154736.1.3综合调查法 11204326.2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11142356.2.1遥感监测 11263546.2.2地面监测 11326326.2.3无人机监测 11292386.2.4数据同化技术 1154406.3森林火灾监测 11270756.3.1遥感监测 11258636.3.2地面监测 12132506.3.3热红外监测 12177096.4森林病虫害监测 1267876.4.1遥感监测 12139336.4.2地面监测 1294336.4.3模型预测 124425第七章森林生态与环境监测 12272187.1森林生态系统监测 12296617.2森林环境监测 1226157.3森林碳汇监测 1370207.4森林景观监测 1325459第八章信息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 13284448.1林业信息化概述 13237668.2林业信息化建设 14280898.3林业信息管理系统 14185118.4林业信息技术应用案例 1432381第九章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152739.1综合应用概述 15259029.2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1591499.2.1遥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特点 15235679.2.2遥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途径 15309859.3综合应用案例 15108739.3.1森林火灾监测 15119049.3.2森林资源调查 1613019.3.3生态环境监测 1657049.4综合应用前景 1611533第十章发展策略与展望 161179310.1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发展策略 161170210.2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62832410.3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国际合作 162162210.4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人才培养 17第一章绪论1.1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概述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观测手段,在林业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通过不同类型的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对地表进行远距离感知,获取森林资源信息,为林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概述:1.1.1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森林资源信息,包括森林面积、树种、林分结构、生物量等。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实时监测森林资源变化,为林业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1.1.2森林火灾预警与监测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预警和监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通过合成孔径雷达、红外遥感等手段,可以实时监测森林火情,预测火灾发展趋势,为火灾防控提供有力支持。1.1.3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防治遥感技术能够发觉森林病虫害的早期迹象,及时监测病虫害发展态势。通过遥感影像分析,可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降低森林病虫害对林业资源的影响。1.2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概述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在林业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以下是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概述:1.2.1林业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为林业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构建林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森林资源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提高林业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1.2.2林业电子商务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林业电子商务提供了便利条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林业产品的在线交易、物流配送、信息发布等功能,促进林业产业升级和优化。1.2.3林业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在林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实现林业科研数据的快速传递、共享和挖掘,推动林业科技发展。1.3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科技的不断进步,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出发展趋势:1.3.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应用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在林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将有助于更精确地获取森林资源信息,提高林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1.3.2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融合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融合,可以实现森林资源信息的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林业管理提供更为直观和有效的决策支持。1.3.3人工智能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在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中的应用逐渐深入。这些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提高遥感影像解析的精度和效率,为林业管理提供更为智能化的解决方案。第二章遥感原理与技术2.1遥感基本原理遥感技术是通过对地表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进行探测、记录、处理、分析和解释,从而获取地表信息的一种非接触式探测技术。遥感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磁波辐射原理:电磁波是遥感探测的基础,地表物体在吸收、反射和发射电磁波的过程中,其波长、强度和方向等特性发生变化,从而为遥感探测提供信息。(2)大气传输原理:电磁波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大气的影响,如吸收、散射、反射等。因此,遥感探测中需要对大气传输特性进行研究和校正。(3)遥感平台与传感器:遥感平台是指搭载遥感传感器的载体,如卫星、飞机等。传感器用于探测和记录地表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息。2.2遥感数据获取遥感数据获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数据源选择:根据研究目标和任务需求,选择合适的遥感数据源,如光学遥感、雷达遥感、红外遥感等。(2)数据采集:通过遥感平台和传感器对地表物体进行探测,获取遥感图像。(3)数据预处理:对遥感图像进行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预处理,消除大气、地形等因素对遥感数据的影响。2.3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图像增强:通过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使图像更加清晰,便于分析。(2)图像分类:将遥感图像中的像素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植被、水体、建筑等,以便进行后续分析。(3)图像融合:将不同来源、不同分辨率的遥感图像进行融合,提高图像的信息量。(4)图像分析:对遥感图像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提取地表信息,如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等。2.4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实例以下为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实例:(1)森林资源调查:通过遥感图像分析,获取森林面积、森林覆盖率、树种分布等信息。(2)森林火灾监测:利用遥感图像的实时性,对森林火灾进行监测,及时预警。(3)森林病虫害监测:通过遥感图像分析,发觉病虫害发生的区域和程度,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4)森林生态系统评估: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生态系统进行评估,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供支持。(5)林业规划与设计:遥感图像为林业规划与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空间信息,有助于优化林业资源配置。第三章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3.1GIS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数据为核心,集成了计算机技术、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信息系统。它通过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地理空间数据,为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GIS主要由以下几个基本要素组成:(1)空间数据:描述地理特征的位置、形状和属性信息;(2)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相对应的描述性信息;(3)数据库:用于存储、管理和检索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系统;(4)分析工具: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建模的软件工具;(5)用户界面:用于与用户交互、展示数据和结果的界面。3.2GIS数据结构GIS数据结构主要包括空间数据结构和属性数据结构。空间数据结构用于描述地理特征的位置、形状和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点状数据:表示地理要素的单一位置,如地标、监测点等;(2)线状数据:表示地理要素的线性特征,如道路、河流等;(3)面状数据:表示地理要素的封闭区域,如湖泊、行政区域等;(4)网格数据:表示地理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连续分布,如温度、湿度等。属性数据结构用于描述地理要素的属性信息,通常以表格形式表示,包括以下几种:(1)字符串:用于描述地理要素的名称、描述等;(2)数字:用于描述地理要素的量化属性,如面积、长度等;(3)日期:用于描述地理要素的时间属性;(4)图片:用于描述地理要素的图像属性。3.3GIS软件与应用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成熟的GIS软件,如ArcGIS、MapGIS、SuperMap等。这些软件具有以下功能:(1)数据采集与输入:支持多种数据格式,如Shapefile、GeoDatabase、CAD等;(2)数据编辑与维护:提供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编辑、修改、删除等功能;(3)数据查询与分析:支持空间查询、属性查询、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4)数据可视化与制图:提供丰富的地图符号、颜色、布局等设置,实现数据可视化;(5)空间分析与建模:支持空间数据的叠加、缓冲区、网络分析等建模功能。GIS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城市规划:辅助规划师进行用地规划、交通规划、环境保护等;(2)土地管理:实现土地资源调查、评估、监管等;(3)环境保护:监测生态环境变化、评估生态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4)水利工程:设计水利设施、分析水文数据、优化水资源配置;(5)农业生产:指导农业生产、监测作物生长、预测产量等。3.4GIS在林业中的应用林业是GIS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GIS在林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林地资源调查:利用GIS技术对林地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为林业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2)林地规划与设计:基于GIS的空间分析和制图功能,辅助林业规划师进行林地规划、设计和实施;(3)林火监测与预警:通过实时监测林地火情,为火灾扑救提供信息支持;(4)林地生态环境监测:评估林地生态环境状况,制定生态修复和保护措施;(5)林产品追踪与物流管理:利用GIS技术对林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进行追踪和管理,提高林业经济效益。第四章林业遥感数据来源与预处理4.1遥感数据来源遥感数据是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研究的基础,其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光学遥感数据:光学遥感数据主要来源于地球观测系统(EOS)中的MODIS、Landsat、Sentinel2等卫星,以及我国的高分系列卫星。这些数据具有丰富的光谱信息,适用于林业资源调查、植被覆盖监测等领域。(2)雷达遥感数据:雷达遥感数据主要来源于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如ENVISAT、ERS、Sentinel1等。雷达数据具有穿透能力强、受天气影响小的特点,适用于林业地形地貌、土壤湿度等研究。(3)激光遥感数据:激光遥感数据主要来源于激光测距仪(LiDAR)等设备,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适用于林业三维结构、生物量估算等研究。(4)其他数据:包括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土壤数据等,这些数据可以为林业遥感研究提供辅助信息。4.2遥感数据预处理遥感数据预处理是提高数据质量和分析精度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辐射校正:辐射校正是消除遥感数据中因大气、传感器等因素引起的辐射误差,提高数据真实性的过程。常用的辐射校正方法有大气校正、传感器校正等。(2)几何校正:几何校正是消除遥感数据中因地球曲率、传感器姿态等因素引起的几何误差,提高数据空间精度的过程。常用的几何校正方法有多项式法、共线方程法等。(3)图像增强:图像增强是提高遥感数据视觉效果,突出感兴趣信息的过程。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有对比度增强、亮度增强、锐化处理等。(4)数据融合:数据融合是将不同来源、不同分辨率、不同波段的遥感数据组合在一起,提高数据综合利用效率的过程。常用的数据融合方法有波段合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4.3遥感数据质量控制遥感数据质量控制是保证数据质量符合研究需求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完整性检查:检查遥感数据是否存在缺失、破损等问题,保证数据的完整性。(2)数据一致性检查:检查遥感数据是否存在时间、空间、光谱等方面的一致性问题,保证数据的一致性。(3)数据精度评估:评估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等参数,保证数据精度满足研究需求。(4)数据可靠性评估:评估遥感数据的来源、采集方法、预处理过程等,保证数据的可靠性。4.4遥感数据应用实例以下为遥感数据在林业领域的应用实例:(1)森林资源调查:利用遥感数据获取森林面积、蓄积量、树种分布等信息,为林业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植被覆盖监测:利用遥感数据监测植被生长状况、覆盖度变化等,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依据。(3)生物量估算:利用遥感数据估算森林生物量,为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4)病虫害监测:利用遥感数据监测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和分布,为病虫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第五章林业信息模型构建与应用5.1林业信息模型概述遥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信息模型在林业资源管理与规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林业信息模型是利用遥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IS)数据以及其他相关数据,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对林业资源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林业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5.2模型构建方法林业信息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与处理:收集遥感数据、地面实测数据、统计数据等,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辐射校正、几何校正等。(2)模型选择与构建:根据研究目标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模型,如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元胞自动机模型等。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3)模型验证与优化:通过对比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评估模型的有效性。针对模型存在的问题,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直至满足精度要求。(4)模型应用:将构建好的模型应用于实际林业资源管理与规划中,为林业决策提供支持。5.3模型应用实例以下为几个林业信息模型应用的实例:(1)森林火灾预警模型:通过遥感数据监测森林火险指数,结合气象数据、地形数据和植被类型数据,构建森林火灾预警模型,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2)森林资源调查模型:利用遥感数据和地面实测数据,构建森林资源调查模型,对森林面积、蓄积量、生物多样性等指标进行预测,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3)森林景观规划模型:结合遥感数据、地形数据和植被数据,构建森林景观规划模型,对森林景观进行优化布局,提高森林景观价值。5.4模型评估与优化在林业信息模型构建与应用过程中,模型评估与优化是关键环节。以下为模型评估与优化的一些建议:(1)评估指标选择:根据研究目标和模型特点,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如均方误差、决定系数、相对误差等。(2)评估方法:采用交叉验证、滚动预测等方法,对模型进行评估。(3)模型优化:针对评估结果,分析模型存在的问题,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模型精度。(4)不确定性分析:分析模型输入数据、模型结构和参数的不确定性,为模型优化提供依据。通过以上评估与优化方法,可以不断提高林业信息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为林业资源管理与规划提供有效的支持。第六章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6.1森林资源调查方法森林资源调查是了解森林资源数量、质量、分布及变化情况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6.1.1地面调查法地面调查法是指调查人员直接进入森林进行实地测量和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样方调查: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样方,对样方内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和统计。(2)线路调查:沿着预设的线路,对线路两侧的森林资源进行调查。(3)重点调查:针对特定森林类型或特定树种进行详细的调查。6.1.2遥感调查法遥感调查法是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光学遥感:利用光学遥感图像,对森林资源进行分类和识别。(2)雷达遥感:利用雷达遥感图像,对森林资源进行三维建模和监测。6.1.3综合调查法综合调查法是将地面调查和遥感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多种数据的融合和分析,提高森林资源调查的精度。6.2森林资源监测技术森林资源监测技术是指对森林资源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以下几种技术手段在森林资源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6.2.1遥感监测遥感监测是通过定期获取遥感数据,对森林资源的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包括光学遥感、雷达遥感等多种手段。6.2.2地面监测地面监测是通过在森林内设立监测站点,对森林资源进行定期调查和监测。6.2.3无人机监测无人机监测是利用无人机搭载遥感设备,对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测。6.2.4数据同化技术数据同化技术是将遥感数据、地面数据和模型数据相结合,对森林资源进行综合监测。6.3森林火灾监测森林火灾监测是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的关键环节。以下几种方法在森林火灾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6.3.1遥感监测遥感监测可以通过卫星、飞机等手段,对森林火灾进行及时发觉和预警。6.3.2地面监测地面监测是通过设立监测站点,对森林火灾进行实时监控。6.3.3热红外监测热红外监测是通过热红外遥感技术,对森林火灾进行及时发觉和预警。6.4森林病虫害监测森林病虫害监测是保障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以下几种方法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6.4.1遥感监测遥感监测可以通过光学遥感、雷达遥感等技术,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及时发觉和预警。6.4.2地面监测地面监测是通过设立监测站点,对森林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控。6.4.3模型预测模型预测是通过建立病虫害发生发展模型,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预测和预警。第七章森林生态与环境监测7.1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森林生态系统监测是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长期、系统的观测和分析,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评估其健康状况和演变趋势。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通过调查森林内各类生物种群的数量、种类和分布,评估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2)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监测:包括森林生产力、碳储量、水分循环等关键指标的监测,以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3)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监测:关注森林生态系统对自然灾害和人为干扰的抵抗力和恢复力,以保障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7.2森林环境监测森林环境监测是指对森林生态环境中的各项因子进行观测和分析,以了解森林环境质量状况。以下为本节的主要内容:(1)森林土壤环境监测:包括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等方面的监测,以评估土壤环境质量。(2)森林水文环境监测:关注森林水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水量变化,以及森林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3)森林大气环境监测:监测森林大气中氧气、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气体的浓度变化,以及森林对大气环境的净化作用。7.3森林碳汇监测森林碳汇监测是评估森林在碳循环中吸收和储存碳的能力。以下是本节的主要内容:(1)森林碳储量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相结合,评估森林碳储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2)森林碳汇功能监测:关注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吸收、储存和释放碳的过程,以及森林碳汇功能的影响因素。(3)森林碳汇潜力评估:分析森林碳汇潜力的时空变化,为森林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7.4森林景观监测森林景观监测是通过对森林景观资源的调查、评价和监测,了解森林景观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以下为本节的主要内容:(1)森林景观类型监测:对森林景观类型进行分类和调查,评估不同景观类型的分布、结构和功能。(2)森林景观格局监测:关注森林景观格局的变化,分析景观格局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3)森林景观变化监测:通过遥感技术和地面调查,了解森林景观变化的过程、原因和趋势。(4)森林景观保护与恢复监测:评估森林景观资源的保护和恢复效果,为森林景观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第八章信息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应用8.1林业信息化概述林业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林业资源、环境、生产等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管理的过程。林业信息化建设旨在提高林业资源管理水平,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实现林业现代化。我国高度重视林业信息化建设,将其作为林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推动林业信息化进程。8.2林业信息化建设林业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信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等,为林业信息化提供基础支撑。(2)数据资源建设:整合各类林业数据资源,建立林业数据库,为林业管理提供数据支持。(3)应用系统建设:开发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林业产业服务等应用系统,提高林业管理水平。(4)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林业信息化专业人才,提高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8.3林业信息管理系统林业信息管理系统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林业资源管理系统:对林业资源进行调查、监测、评价和管理,为林业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2)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预警预报,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持。(3)林业产业管理系统:对林业产业进行调查、分析、预测和调控,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4)林业行政管理系统:对林业行政管理事务进行流程化、智能化管理,提高林业行政效能。8.4林业信息技术应用案例以下是一些林业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1)基于遥感的林业资源调查与监测: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调查、监测,为林业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2)林业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地面监测站和遥感技术,实时监测林业生态环境,预警预报森林火灾、病虫害等灾害。(3)林业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将林业资源数据与地图相结合,提供直观、便捷的林业资源管理工具。(4)林业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林业电子商务平台,推动林业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5)林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林业资源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林业资源利用效率。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在林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为林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第九章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9.1综合应用概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与监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综合应用概述旨在梳理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探讨其在林业领域的应用策略,为林业资源的有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9.2林业遥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9.2.1遥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特点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实时、动态监测等特点,能够获取大量空间信息;信息技术则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存储和传输能力。两者相结合,可形成更为高效、全面的林业资源监测与管理体系。9.2.2遥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途径(1)数据融合:将遥感数据与地面调查数据、统计数据等信息进行整合,形成更为丰富的林业资源信息。(2)技术融合:将遥感技术、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