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0课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目标导航目标导航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
比阅读两篇演讲词,把握经典演讲词的特点;初步学习演讲稿写作的谋篇布局能力;2.把握演讲词的现实意义,结合马克思所表现出来的时代使命与个人抱负,激发对祖国前途命运和当下社会现实的关切之情,在时代洪流中寻找理想,增强个人的抱负感与使命感。1.准确、充分、生动地发表见解,阐明主张,明确立场,抒发情感。2.通过两篇作品的整合,探索演讲词魅力与感召力的源泉,总结演讲词的特点;感受整篇演讲的逻辑性和语言的感召力,学会演讲和撰写简短的演讲稿。知识精讲知识精讲【作者简介】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卡尔·马克思(1818—1883),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成就: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代表作品:《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伟大的“第二提琴手”恩格斯(1820—1895),德国哲学家,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领袖,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朋友和战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成就:他和马克思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并在马克思逝世后领导了国际工人运动。代表作品:著名作品《英国工人阶级现状》被列宁称为“世界社会主义文献中一部优秀的著作”,与马克思共拟《共产党宣言》,合作《资本论》。【探寻背景】复兴工人运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马克思被邀请作为伦敦的外国流亡革命人士的正式代表,出席1856年4月14日为纪念宪章派报纸《人民报》创刊四周年而举行的宴会。他利用请他第一个讲话的机会,作了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马克思参加《人民报》的创刊纪念会这件事明显地说明了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同英国宪章派保持着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极力想在思想上影响英国无产阶级并且帮助宪章运动的领袖,以使英国工人运动在新的社会主义基础上复兴起来。深切的悼念,崇高的评价——《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于1883年3月14日在英国伦敦逝世。3月17日,安葬于伦敦的海格特公墓。《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是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恩格斯用英语发表的这篇讲话,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于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哀悼,对于马克思一生为无产阶级事业所做的伟大贡献做了崇高的评价和热情的赞颂。【基础知识】基础梳理·夯基提能一、读准字音气氛(fēn)衰颓(shuāituí)愚钝(dùn)毋庸(wú) 狡狯(jiǎokuài) 豁然(huò)二、辨明字形三、辨析词语征兆VS征候征兆征候指预感到的或即将出现的迹象。指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二者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用,但“征兆”有时搭配对象是“人”。衰颓VS衰败辨析“衰颓”指衰退,颓败。适用范围广,还可以指(身体、精神等)衰弱颓废,也可以指枯败。“衰败”指衰落,衰弱。形容事物的发展具有衰退和败落的样子。四、识记成语(1)坚韧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2)永垂不朽: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3)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4)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词语运用】1.选一选(选择一个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1)回顾过往的历史,当战争要爆发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征兆。(征兆·征候)(2)他的能力如此强劲,为何不能一鼓作气地挽救明朝衰颓的局势?(衰颓·衰败)2.判一判(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误,运用错误的请说明原因)(1)他说,自己赏竹、写竹和画竹,勉励自己像竹子那样坚韧不拔、虚心向上,像竹子那样高风亮节、廉洁清正。 (√)(2)无数的革命先烈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英名和业绩永垂不朽。 (√)(3)我见证了一片叶子在生命最后一瞬间的美,虽然这种景象微不足道,但却很感人。 (√)(4)挑食很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但现在很多孩子特别挑食,每样饭菜都是浅尝辄止。(×。使用对象错误,“浅尝辄止”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重点梳理【重点01】理清思路1.请结合课文内容,填写下面空格中的内容。答:①②
答案:①势不可挡②资产阶级的执刑者答:①②
答案:①评述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及其影响②抒情2.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有哪些?理论方面①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②发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剩余价值)③在其他许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实践方面④出版进步报纸和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⑤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工作⑥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重点02】问题探究1.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一文中,马克思是怎样安排演讲的结构的?【明确】演说中,马克思先以诗一般的语言提示“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下蕴蓄的革命力量,再通过分析工业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巨大对抗,阐明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最后做出无产阶级就是资本主义灭亡的“执刑者”的预言。整篇演说逻辑严谨,围绕主题分析透彻,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2.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一文中,历史的、现实的、正面的、反面的、世界各国的材料在马克思的演说中都是信手拈来并加以深刻的分析,请结合文本分析马克思列举了哪些事实?这些材料之间有什么联系?【明确】马克思在演说中,列举了大量无可辩驳的事实:“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财富的新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源泉。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明和进步,似乎结果是使物质力量成为有智慧的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说明了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尖锐对抗。即“一方面产生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能想象的工业和科学的力量;而另一方面却显露出衰颓的征兆”。其中,前者构成了爆发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经济基础,而后者则说明了这场革命的时机已经成熟。最后,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高度阐述了这场社会革命的阶级力量,指出无产阶级是旧社会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执刑者。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按理论贡献和实践功绩的顺序来论述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先介绍了马克思作为思想家的一面,而在后面论述其实践功绩的时候,恩格斯为什么说“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点拨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然后才是一个理论家、科学家。这是承接上文对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和科学的评述而说的,意在说明马克思不是为理论而理论,为科学而科学,他创立科学理论的目的是指导革命实践,否则他也就不可能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4.《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一段中“停止思想”和“安静地睡着了”,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明确】“停止思想”运用讳饰,突出了马克思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安静地睡着了”运用讳饰,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怀念和悲痛之情。5.第3段中,作者说“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这个“简单事实”包含几层意思?【明确】包含三层意思: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②物质资料的生产,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③必须由经济基础来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由上层建筑来解释经济基础。6.悼词的结构一般分三部分:开头、主体、结尾。开头一般介绍死者逝世的时间、地点、原因、身份和职务,主体概述死者生前的功绩及生者对其功绩的评价,结尾是对死者的悼念。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明确】本文是按照一般悼词的结构来写的,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结构严谨,各部分之间充满内在联系。恩格斯在组织文章时,正是依据事物的内部联系来分类的。另外,作者也善于运用恰当的结构来显示和加强这种内在联系,如过渡段的使用:第2段、第5段。过渡句的使用,“不仅如此”“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因为这样”等。【重点03】品味语言,分析技巧演讲的语言,是通过声音来表达意义的,要求朗朗上口,娓娓动听,声声入耳。马克思说:“你怎么说就怎么写,怎么写就怎么说。”就是这个道理。这两篇演讲词语言准确生动,都有值得揣摩的词句,需要我们认真学习。1.在《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马克思的语言风趣幽默,但是非常具有锋芒和战斗力,试结合文本分析马克思运用了哪些手法来体现这种语言特点的。【明确】(1)比喻、对比。马克思把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喻为“一片汪洋大海”,一旦它汹涌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马克思把1848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将来的无产阶级革命以比喻性的评价对照起来,这就把后者的宏伟气势、重大意义艺术地展示在听众的面前,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从将革命形象比喻为“欧洲社会干硬外壳上的一些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到对革命“暴露出了外壳下面的一个无底深渊。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把“细小的裂口和缝隙”和“无底深渊”“汪洋大海”进行对比,写出了1848年革命的重要意义。(2)语言灵活,妙用典故。“我们的勇敢的朋友好人儿罗宾,这个会迅速刨土的老田鼠、光荣的工兵——革命”“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语言精彩幽默;那个经常在这一切矛盾中出现的“狡狯的精灵”“菲默法庭”的判决等典故,使整个演讲始终处在一种鲜活的语境和生动的文化氛围中。2.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将”字?【明确】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至少在中国变成了现实。而当时,共产主义运动才刚刚兴起,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还只是少数,就连当时参加马克思葬礼的人也只有十几个人。在那样一个时代,恩格斯说“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而且认为他的英名就活在他的“事业”之中。虽然他离开了世界,但在恩格斯看来,“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但无产阶级革命并不会因此而停止自己的运动,而且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将”字表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不朽生命力的信心。3.“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如何理解“空白”一词的深层含义?【明确】上文说:“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个“不可估量的损失”就是马克思身后的空白。前面称马克思为“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达到的境界别人是达不到的。这个损失不但不可以估量,而且无法弥补。历史唯物主义是承认杰出的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的,马克思的贡献和作用,就是别人无法代替的。4.在评述马克思发现剩余价值时,作者说“豁然开朗”,而说以前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试揣摩“豁然开朗”“在黑暗中摸索”这两个短语蕴含的意义。【明确】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资产阶级通过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来剥削工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具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不可能发现真理,不可能正确解释这个问题,所以作者说他们是“在黑暗中摸索”。相反,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就是建立在资本家对工人残酷剥削的基础之上的。这个学说彻底地否定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社会主义批评家的说法,所以作者用了“豁然开朗”这个词。这样“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强烈的对比,从而热情地赞颂了马克思这一伟大发现的意义。5为了说明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者用了哪些词语?它们分别有什么作用?【明确】用到了“历来”“繁芜丛杂”“掩盖”“简单”四个词语。用词贴切、准确,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而形象。作用:①“繁芜丛杂”的本义是杂草杂树生长茂盛,这里指在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②这个问题“历来”都被“掩盖”,而只有到了马克思手中,才变得“简单”起来。【重点04】规律总结梳理演讲词的结构,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近几年高考对演讲词的考查可知,演讲词主要集中于写作部分,在阅读方面很少涉及。2020年全国卷Ⅰ、全国卷Ⅱ的作文都考查了演讲词。【归纳方法】1.写作格式:(1)顶格写称谓语(如:亲爱的老师)(2)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语(如:大家好)(3)正文(4)结尾(如:谢谢大家)2.演讲词写作技巧:(1)内容上的现实性。演讲词是为了说明一定的观点和态度的。这个观点和态度一定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它讨论的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并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它的观点要来自身边的生活或学习,材料也是如此。它必须真实可信,是为了解决身边的问题而提出和讨论的。(2)情感上的说服性。演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打动听众,使听者对讲话者的观点或态度认可或产生同情。演讲词作为这种具有特定目的的讲话稿,一定要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很好的演讲者,他们往往借助于自己出色的演讲,为自己的政治斗争铺路。(3)特定情境性。演讲词是为演讲服务的,不同的演讲有不同的目的、情绪,有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听众,这些构成演讲的情境,演讲词的写作要与这些特定情境相适应。(4)口语化。演讲词的最终目的是用于讲话,所以,它是有声语言,是书面化的口语。因此,演讲词要“上口”“入耳”,它一方面是把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即化声音为文字,起到规范文字、有助演讲的作用;另一方面,演讲稿要把较为正规严肃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易听易明的口语,以便演讲。同时,演讲稿的语言应适应演讲人的讲话习惯,同演讲者的自然讲话节奏一致。能力拓展能力拓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世界上最纯挚的友谊,马克思因为贫困常常需要恩格斯的资助。他们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为世界无产者的解放倾注了大量的感情。1.本课两篇文章虽然都是演讲词,但由于场合不同,与《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相比,《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表达感情上显得非常深沉、凝重,试加以分析。参考答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但不是普通的悼词,是一位革命家对另一位革命家的悼念。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好朋友,面对他的逝世,沉痛悲伤在所难免。但是作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友,代表整个无产阶级表达对马克思的悼念,他把悲痛体现得深沉而凝重,努力用对马克思思想和事业的赞颂来鼓励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继续英勇斗争,本文在表达感情上的特点:沉痛悲伤又深沉凝重,悲伤却不消沉,沉痛却不压抑,激励人、鼓舞人。而这样的情感效果,主要得益于本文准确而又富有感情的语言。实践飞跃2.《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感情表达得深邃、丰富,思想并不晦涩。假如你刚刚被选为你们班的班长,请你写一个简短的演说,要求:语言简洁,感情真挚,能清晰传达自己的观点,有效激发同学们积极向上的情绪,350字左右。参考示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在这里发表就职演讲,先要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与信任。我知道我离一个优秀班长还有很大距离,也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但我一定会尽力的。首先,我有信心当好班长,在集体中我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其次,我有管理班级的能力,敢于负责、任劳任怨、严于律己、管理好班级,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成绩,让我们班成为全年级的佼佼者。而且,我努力做到不乱发脾气、热情开朗、热爱集体、团结同学、拥有爱心,使我们班成为一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班长就是架在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一座桥梁,我要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领航员!做同学的好朋友,老师的好助手。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做到老师不在时也要跟老师在时一模一样。请给我一次锻炼的机会,我会经得住考验的,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一定能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分层提分分层提分题组A基础过关练基础达标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新型冠状病毒虽然只有128纳米大小,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它带来的危害却非常大。B.秦汉时代人们已经把书法视为“艺事”,出现了第一批姓名载诸史册的书法家。C.武汉火神山医院建设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使用仅用10天,被誉为“中国速度”,让西方人觉得不可思议。D.做学问,除了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外,在方法上也要得当,切不可多端寡要,什么都浅尝辄止。【答案】A【解析】A项,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一提(多指意义、价值等)。此处望文生义。B项,载诸史册:记载在历史书中。C项,不可思议:现多指对事物或言论无法想象,难以理解。D项,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文学批评这个行当里,有所偏爱,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每逢谈论所钟爱的诗人作品,就如恋人絮语,不但自己陶醉其中,也最能感染读者。B.“达康书记”成网红犹如一记警钟,让演艺工作者明白,只有爱岗敬业,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所扮演的角色才能被广大观众所喜欢。C.作者潜心研究现代诗数十年,因此无论对所评诗作的阐释还是选择,看似信手拈来,实际却四两拨千斤,每有所论皆能有新见。D.校服之美不但给孩子们以积极的心理暗示、正确的审美引导,而且还会对人生观产生正面影响,激发出更多才情乃至创造力。【答案】A【解析】B项,“一记警钟”搭配不当,可以改为“一记耳光”或者“长鸣的警钟”;“被广大观众所喜欢”成分赘余或搭配不当,将“所”去掉或者将“被”改为“为”。C项,“对所评诗作的阐释还是选择”语序不当,应改为“对所评诗作的选择还是阐释”。D项,表意不明,可在“人生观”前面加上“其”或“孩子们的”。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规范的一项是 ()A.恩格斯是马克思最忠实的朋友和战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B.干扰素不仅是制服病毒的法宝,而且还是抗癌的“生力军”。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明:干扰素对淋巴癌、肺癌都有显著疗效。C.《水浒传》里景阳冈下那个小酒铺门前,一杆旗子高竖,上书“三碗不过冈”五个字。D.黄庭坚说:“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生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当然,这也要看所读的是些什么书。【答案】D【解析】选D。独立完整的引用,应将第一个句号移到引号内。4.下面是社区居委会准备发到社区群中的公告的部分正文,文段中有几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请指出其中四处(只写序号)并修改错误处,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在出入口设置检查点,进出人员必须佩戴口罩并接受体温检测。②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防疫安全排查工作,落实“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要求。③暂时关闭小区内健身娱乐场所,严禁杜绝人员聚集。④小区出入口、小广场、电梯及按钮、入户门把手等公共设施每天全覆盖、高频次消毒。⑤设置口罩专用垃圾桶,定时消杀清洁,避免二次污染。⑥为解决疫情防控形势下业主买菜难,物业将提供免费代购服务,由物业管家统一配送至业主门口。⑦快递需在小区门口区域由业主自行领取。答:【答案及解析】(1)语句②,“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应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2)语句③,删除“严禁”(或删除“杜绝”)。(3)语句④,“公共设施”改为“公共场所和设施”。(4)语句⑥,应在“买菜难”后添加“的问题”。(5)语句⑥,“提供免费代购服务”改为“提供代购服务,免收服务费”。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在2019年11月20日发布了一条消息:“近日,陕西宝鸡,医生许向东正要为一名85岁高龄的病人实施一台手术。病人被麻醉后,护士接到电话,得知许医生的父亲在楼下ICU病房离世。两难之间,许向东来到楼下,看了父亲最后一眼,便立刻返回为病人成功实施了手术。”看了这则微博,你一定被许向东医生感动,请你为他写一则留言,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意,80字左右。答:【答案】许医生,父亲去世,您一定很难过,但您强忍悲痛,坚守岗位,挽救了一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的生命。您强大的职业素养令人敬佩,您对病人的大爱令人感动!医者仁心,向您致敬!【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知识点。解答本题,首先要把握题目的要求,找到材料关键词。题目要求为许医生“写一则留言”,所以留言中应有称呼;还要求表达“敬佩之意”,所以要梳理事件,找出许医生令人敬佩的地方。梳理事件可知,许医生的父亲去世,但他依然回到手术室为病人做手术,这表明他职业素养高,且内心有大爱。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①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②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③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④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⑥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例如,他曾经密切注视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密切注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⑦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2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以及许多富有战斗性的小册子,在巴黎、布鲁塞尔和伦敦各组织中的工作,最后,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⑧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⑨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再用抒情的表达方式阐述马克思的逝世时不可估量的损失。B.第④段中“豁然开朗”与“在黑暗中摸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指导意义。C.“一生中的两个发现”与“他研究的每一个领域”从写作方法的角度看,是“点”与“面”、“详”与“略”的关系。D.第③段采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揭示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答案】A【解析】A项,“抒情”表述错误,文中是用议论的表达方式阐述的马克思逝世时不可估量的损失。故选A。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极言时间之短暂,对于马克思的突然逝世,亲友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而表达了深切的惋惜和遗憾。B.作为革命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和剩余价值的规律;作为思想家,马克思创办了报纸杂志,组织各种工人活动,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等成果。C.“繁芜丛杂”的本义是丛生的杂草多而乱,这里比喻以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对人类历史的解释,谬误百出、模糊杂乱。D.恩格斯具有高度政治敏锐性,从政治的角度在马克思墓前发表演说,不仅高度赞扬马克思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在捍卫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捍卫和推动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答案】B【解析】B项,“革命家”与“思想家”调换。8.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1895),德国社会主义理论家、作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B.悼词往往是从某人的逝世写起(述其哀),接着介绍死者的生平事迹、贡献、功绩,做出应有的评价(赞其功),最后用切合死者身世、职务、贡献的悼念语(颂其德)结束全文,表达对死者深切的悼念、哀思及对生者的激励。C.卡尔•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代表作为《资本论》《共产党宣言》。D.讳饰是一种修辞手法,又叫避讳,指说话时遇到有犯忌的事物,不直说这种事物,而用别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装饰美化。本文中“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运用讳饰的修辞手法,点明马克思的逝世,表达了作者悲痛与崇敬的心情。答案:C解析:《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9.作者说马克思“可能有过许多敌人”,又说“未必有一个私敌”。这里前后是否矛盾?简要分析。【答案】不矛盾。“私敌”是指以“我”为中心而树立的敌人,马克思没有这样的私敌。他有“许多敌人”,是说这些敌人是整个无产阶级的大敌。【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文本的能力。此处主要是结合文本辨析“敌人”与“私敌”的区别。10.请具体说明第⑧段的写作思路?答:【答案】先写敌人对马克思嫉恨和诬蔑,接着写革命战友对马克思尊敬、爱戴和悼念,两方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文章思路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的整合、概括的能力。首先要求写出文章的行文思路,即概括地说明本段先写了什么、其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或者说本段从哪些方面(正面与反面、客观与主观、古今中外、理论与事例、举例与引用等)分别写了什么,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或说明或补叙什么。题组B能力提升练语言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亲密无间的朋友、战友和同志。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兄弟般的感情和同志式的友谊。这种兄弟般的情感和同志式的友谊,()珍视友谊,热爱共同的事业是他俩弥合矛盾的根本密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而结成深厚友谊的同志和战友,在共同的事业中,两人从________的文献资料中寻找社会发展的规律,在一次一次问题争辩中________,找到解决问题症结的办法。长相知,不相疑,肝胆相照,________,风雨同行。视友谊为生命,以事业为根基,经受住了漫长而复杂的革命斗争的血与火的________,建立了具有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共同理想、伟大事业的友谊。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B.在他们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C.他们在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产生了兄弟般的感情,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D.他们在长达40年的漫长革命岁月中,始终如一地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结成了同志式的友谊和兄弟般的感情。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B.经受过怎样的磨难与考验?他们伟大友谊的密码是什么?C.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D.值得后人仿效与敬仰,因为它是世间少有的真情实谊。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繁芜丛杂 豁然开朗 休戚相关 考查B.繁文缛节 茅塞顿开 休戚相关 考验C.繁芜丛杂 茅塞顿开 休戚与共 考验D.繁文缛节 豁然开朗 休戚与共 考查【答案】1.C;2.B;3.C【解析】1.原句主要存在主语残缺和动宾搭配不当两处语病。A、B两项缺少主语“他们”,“在他们”应改为“他们在”;且修改后的内容信息不完整。D.“结成……感情”动宾搭配不当。2.注意与上文“这种……友谊”以及下文中的“……密码”相照应。C、D两项只是对友谊的赞美,和后文陈述的内容没有关联。A项与下文衔接不恰当,故选B项。3.繁芜丛杂:丛生的杂草多而乱。形容内容、文字或种类繁多。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泛指烦琐多余的事项。豁然开朗:由狭窄阴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也形容一下子领悟到某种道理而感觉明朗。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关联。侧重体现利益关系密切。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考验:通过具体事件、行动或困难环境来检验(是否坚定、忠诚或正确等)。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一个人如果真有价值,便不会被忽视。一张百元纸币,不管把它弄成什么样子,人们还是希望得到它,①_____________。当然,有些东西的价值并不在于这件东西本身,也许它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但它有办法让人觉得它有价值。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②_____________。就像同样是块土地,在城市里,寸土寸金;在荒郊野地里,可能分文不值。因此,③_____________,就找到了自己的最大价值。【答案】示例:①因为它自身还有价值;②就是位置决定价值;③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解析】文段的主旨是“人生价值”,因而在答题时应围绕“人生价值”进行思考。第①处,由横线前面的句子可知,人们之所以希望得到百元大钞,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由此①处应填写“因为它自身还有价值”之意的句子。第②处,根据下文“在城市里,寸土寸金”和“在荒郊野地里,可能分文不值”的对比关系可知,②处应填写“就是位置决定价值”之意的句子。第③处,根据横线前的“因此”可知,这里应填写的是一个总结句,再根据横线后面的“就”可知,横线处的句子应与后面的句子构成假设关系,由此③处应填写“如果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之意的句子。5.用“马克思”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面的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天才。【答案】马克思是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一位天才,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又善于用如椽巨笔把天赋演绎到极致。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10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数学家说,你们会毫不在乎数量概念,比如“叶垂千口剑,干耸万条枪”,为了对仗,让十根竹竿共一片叶子,也称最得意的写竹诗?比如“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的竹子,直径大约7尺,区区7尺之径,要支撑两千尺高,可能吗?文学家哈哈大笑:先生过虑了,依你之见,那个“白发三千文”“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是不是也该唤他来替你磨墨、脱靴?孙悟空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是不是也该实地丈量一下,看看究竟是吹牛,还是缩水?数学,硬邦邦的,一根筋,严格按照逻辑来办事;文学,海阔天空,信马由缰。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道理,惠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和庄子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都成道理。文学讲道理,举上三四个例子,就下结论了;数学讲理,对的就必须100%,即使一万个例子都对了,只要有一个例子出现了偏差,也一定不对。按文学思维“论道”,数学绝非文学的对手,但是文学归纳出来的东西,能全当真吗?数学,科学技术的教父;文学,文化艺术的养母。正是由于矛盾的万物构成了和谐的宇宙,包括数学与文学的两山对峙、二水分流,今日才有这等风光。(《数学与文学的对话》)材料二:引入虚数固然解决了负数开平方的难题,但也带来了另一个困难——虚数在数轴上没处摆。这迫使数学家创造出一根“虚数轴”,使之与改称为“实数轴”的原来之数轴相垂直。由虚、实两根数轴组成的平面称为“复平面”。实轴上的点是实数,虚轴上的点是虚数。复平面上其余的点就是“复数”,它包含实数及虚数两个部分。零就是实轴与虚轴的交点,是整个复平面的中心,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从实数轴上的“雁翅排开”,发展到复平面上的“众星捧月”,无论数的概念怎样扩大,零的特殊地位始终不变。难怪最近在网络上评选一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时,零也在被提名之列。我有一首小诗单咏零:零赞你自己一无所有却成十倍地赐予别人难怪你这样美像中秋夜的一轮明月谁说数学枯燥无味?数学天地充满了诗情画意,有待我们去发掘。虚数和复数有没有实际的原型呢?乍看似乎“虚”无缥缈,“复”杂得很。其实虚数和复数都有原型。电工学中利用复数表示交流电,虚数代表虚功,这使得电工学计算大为简化。如果说在电工学中引入复数只是为了计算方便,不用它也行,不过麻烦一点而已。那就请看量子力学:量子力学中的波函数必须用复数表示。这不是简化计算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微观粒子本性的实质问题。换言之,微观世界深层次的自然规律要求复数的存在。谁说数学太抽象?即使抽象如复数,其应用也实际得很呢。(沈致远《说数》)材料三:在文艺创作领域,人们对数据背后规律的探寻,早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就已开始。比如,电影行业对票房、排片率、上座率等数据的关注。但直到互联网大数据出现,在线文艺作品最后的“黑匣子”才真正打开。如今,所有观影数据、用户交互数据、播放表现、演员等构成一个庞大的数据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的分析,量化成一些固定指标。这些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用户面貌,已经广泛为采买、制作、投资、宣发和播放各个环节提供参考。比如,“选角”是大数据应用的一大场景,大数据算法可通过舆情数据提炼出网友对演员的评价标签,计算演员和候选角色的标签相关性,网络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张小敬的扮演者就是由大数据参与推荐的。除了选角,大数据还能指导剪辑。观众对视频的观看反应,比如何时拖动视频进度条快进等,都会纳入监测范围,从而让制作者对观众喜好判断有据可依。而在重大体育赛事中,机器甚至可以智能生成精彩短视频(如进球瞬间),直接成为内容生产的一环。此外,在“千人千面”的分发机制下,不同用户在视频平台看到的首页是不同的。就算是看到同一内容,其封面图和推荐文案也可能是量身定制的。大数据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到底有多大?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将大数据描述为文艺创作的“爆款炼金术”。伴随网络视听的迅猛发展,竞争越发凸显,为了从中突围,制作方对于“爆款”的追求较以往更甚。用数据说话,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节目反馈的“不确定性”,提升“爆款”命中率。另一种观点则将大数据置于艺术家“创意”“灵感”的对立面,认为技术探索在文艺创作者的智慧面前显得虚妄。这两种观点都失之偏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属性,用大数据描绘它的难度远高于一般商品,但否认科,技与艺术在当下深度融合的趋势,同样不可取。事实上,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超高清显示等新技术无一不在深刻影响文艺发展.因此,应合理认识大数据在文艺创作中的参考价值,善于利用而不是一味追捧。通过分析数据,有助于了解观众喜好和习惯,认识当下艺术潮流、创作方向,从而为创作提供参考。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应用,甚至可以将人力解放出来,使创作者得以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不可替代的精神创造中去。(选自《善用大数据赋能好作品》)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数学注重数量概念,要求逻辑严谨,容不得半点马虎;文学则海阔天空,可以完全不用考虑现实逻辑。B.数字并非枯燥无味,其中蕴含许多美的内涵,有无穷的妙趣,没有数字就不可能有流传千古的优美诗句。C.文学讲道理时,举三四个例子就下结论,而数学则要用大量例子来论证,因此文学中的道理不可信。D.“零”代表着无,是复平面的中心,在所有的数字中地位很特殊,被提名为一千年来最重要的发明。【答案】D【解析】A.“可以完全不用考虑现实逻辑”说法绝对。B.“没有数字就不可能有流传千古的优美诗句”说法错误,不是所有的优美诗句都含有数字。C.“因此文学中的道理不可信”说法错误,材料只是说文学和数学讲道理的方式不同,并没有对两者所讲的道理做出可信度判断。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学天地空间无限,无论是数学本身,还是其中蕴含的哲理性和趣味性,都值得去研究挖掘。B.数学抽象,文学形象,数学与文学有着很大差异,但看似矛盾的它们共同构成了和谐的宇宙。C.数字蕴含着许多哲学道理,譬如数字“零”,能给人以人生启迪,告诉人们定位人生位置的重要性。D.虚数和复数有的是有原型的,其运用非常实际,譬如在量子力学中复数反映了微观粒子本性的实质问题。【答案】D【解析】“虚数和复数有的是有原型的”错,原文说的是“其实虚数和复数都有原型”。8.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A.数据提供的参考是有限的,观众浅层的娱乐需求容易归纳,更深层次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仍需探究。B.随着数据维度不断细分,越来越多内在的创作规律将被大数据挖掘出来,为文艺创作提供有益的参考。C.集纳了大数据推荐的流行元素和吸睛话题,而没有在打磨作品上下足够功夫,是不可能创作出优秀作品的。D.大数据是用数字说话的,只能提供一些量化的参考指标,对充满智慧与艺术性的文艺作品没有实质性帮助。【答案】D【解析】“没有实质性帮助”不符合材料三中“应合理认识大数据在文艺创作中的参考价值”“通过分析数据,有助于了解观众喜好和习惯,认识当下艺术潮流、创作方向,从而为创作提供参考”,因此D项不能作为支撑材料三观点的论据。9.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答案】①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②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解析】回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论证的概念。论证就是通过论据论证论点的过程。然后结合文章进行分析,可从论证方法、论证层次、论证思路或论证结构等角度思考。材料三第二段举《长安十二时辰》选角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第三段中针对“大数据对文艺创作的指导作用”给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这属于对比论证。另外,从论证思路上看,从现象到本质,分析论证层层深入。10.我们应当怎样处理好数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①数学是严谨的科学,我们要尊重科学;文学是主观感性的学科,文学中会用到数字,而数学中也蕴含文学因素。我们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要善于发掘数学中的文学美。②我们要善于利用科技发展的成果,让其服务于人类的文学、文艺创作。【解析】这是一道探究题。解答此题,首先要基于文本回答问题,弄清数学与文学之间的关系,答案信息集中在材料一中;其次,结合材料,根据自己对数学与文学之间关系的理解,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要能自圆其说即可。题组C培优拔尖练一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过去一年,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为科学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复工复产、民生保障等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在广东,徐闻菠萝在网络营销的帮助下内外销并举,创造销售佳绩;电商平台上,市县长直播助农,介绍本地名特优农产品和非遗衍生品……可以说,红红火火的“云上花市”,是数字助农的有力尝试。更进一步看,从数字助农到智慧兴农,数字红利是实现乡村振兴亟须激活的宝贵资源。记者采访时发现,秧苗、蔬菜、果树在温度、湿度、土质传感器的监测下茁壮成长,一旦数据异常或者摄像头捕捉到病虫害蔓延,就会启动灌溉、施肥设施加快工作程序,指挥无人机按照定位喷洒无公害杀虫剂;采收后的稻谷、蔬菜、水果直接上架电商平台,消费者用手机下单前,既能通过直播看到销售信息,也能回看作物成长过程中的视频片段;产品到手后,扫一扫二维码,品种、产地、检测报告等都一目了然……在田间地头,在乡村田野,农业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画卷增添了智慧的亮色。由此而言,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数字农业、乡村信息化不是简单的电商下乡,让农民网购物美价廉的消费品;也不会停留在直播带货本地农产品,而是由数字化、信息化全方位赋能农业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方式。在这里,除了高标准农田、现代水利设施、受过技术培训的专业农民以外,数字基础设施及各种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建立全域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例如,5G新基建应延伸到农村、农业,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工业互联网中的各项技术和应用,也可以加快向农业转化落地。此外,还应加大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只有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将数字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才能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云端线上,花团锦簇。“云上花市”折射出数字化、信息化对乡村振兴的深远影响。让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承载乡村发展的泥土气、接上百姓生活的烟火气,我们就一定能更好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摘选自《人民日报》(有删节)材料二近期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当前,数字科技赋能是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着力点。伴随数字科技在乡村地区的广泛应用,数字化在脱贫攻坚、产业振兴和农村基层治理方面正悄然发力,科技正融入乡村发展的各个场景。数字化在改变农村百姓生活点点滴滴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乡村发展和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过去两年,乡村数字经济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迈出革命性步伐,取得重大成效。《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已经达到36%,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比重为10%。数字经济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不仅有利于对冲疫情不利影响,还可以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数字技术赋能下,乡村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法治、德治、自治的基础上,数字化“智治”的广泛应用正在加快乡村治理体系的创新与完善。许多地区借助信息服务云平台、物联网等先进数字科技将村民纳入乡村治理体系,推动数据公开与共享,着力消除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信息鸿沟,加强干群之间的高效透明沟通,推动实现民主治理和开放式治理。目前我国行政村“雪亮工程”(以基层综治信息化为支撑的群众性治安防控工程)覆盖率已达到66.7%,为乡村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也有助于实现乡村治理的智能化。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在数字科技赋能下,乡村发展和基层治理积累了宝贵经验。立足当下,放眼未来,借数字科技之力加快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改进和创新乡村基层治理,需要从以下方面着力。加快新基建进程,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成熟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实现乡村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基础核心。前期农村电子商务的加速发展主要依靠互联网在乡村地区的拓展和支撑,目前,我国农业农村的数字基础依然薄弱,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应加快乡村新基建进程,为数字科技加速赋能乡村基层治理打好基础。推进乡村新基建进程,围绕农村产业、服务、治理、文化等进行以应用场景为核心的数字应用系统布局,将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补齐乡村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更多新动能。促进乡村区域经济社会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借助网络平台方式销售农产品切实促进了农村区域产业化进程,但无形中也拉大了发达农村与欠发达农村的经济差距,增加了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系数。未来如何运用数字化力量,弥合城乡发展数字鸿沟,推动农村地区治理现代化,是乡村振兴计划实施的重点难点。最新统计显示,当前我国南北方地区乡村电子商务差距进一步缩小,中西部地区百强县数字化产品呈现出发展周期短、产品特色鲜明、后发优势明显等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基层数字经济向更均衡协调的发展态势转变。——摘选自《光明网》(有删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网络营销创佳绩,电商平台荐特优。从数字助农到智慧兴农,数字红利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农业数字技术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智慧的亮色。B.数字农业、乡村信息化不仅是简单的电商下乡,让农民网购物美价廉的消费品,更是由数字化、信息化全方位赋能农业生产方式和乡村生活方式。C.数字技术赋能是实现推动乡村振兴这一宏伟目标的重要着力点,数字化不仅改变着农村百姓的生活,也推动着乡村发展和治理模式的转型升级。D.数字经济不仅有利于对冲疫情不利影响,还可以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助力经济发展,因而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现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现代水利设施、受过技术培训的专业农民、数字基础设施及各种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应用,都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B.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这样就能将数字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才能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C.要想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补齐乡村数字经济短板,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就要推进乡村新基建进程,进行数字应用系统布局。D.乡村振兴计划实施的重点难点就是如何运用数字化,弥合城乡发展数字鸿沟,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促进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下列选项,最不能体现两则材料核心观点的一项是()A.德清市运用“整体智治”理念,归集58个部门的282类基础数据,实现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覆盖所有137个行政村。B.平利县双杨村,开设“云端农场”,开通网络视频全程直播,让全国各地的网民都能观看蔬菜的种植过程,开启“云上点单、线下收菜”模式进行销售。C.衢州江山市启动春耕备耕暨送科技下乡仪式。一款植保无人机1分多钟就能播种5亩地左右,比人工播种均匀、高效,让人大开眼界。D.宁波兴瑞电子科技公司借助“5G+工业互联网”覆盖电子成型制造部试点车间,实现全线联网,简化前端人员配置,提高企业综合效益。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云上花市”对乡村振兴有哪些借鉴意义。【答案】1C2B3C4.①材料一是新闻报道,从新闻角度报道数字技术运用给乡村振兴带来的新气象和深远影响;②材料二是时评文章,从理论的角度论述借数字科技之力加快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义,并提出相关的措施。.①数字技术运用可以发展农业、造福农村、富裕农民,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②可以促进农村区域产业化进程,补齐乡村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短板;③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有助于实现乡村治理的智能化;④但注意防止因数字技术运用可能造成发达与欠发达农村的经济差距的拉大,增加农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系数等问题的出现。【解析】1.A项把未然说成已然,原文是“亟须激活”,B项逻辑关系混乱,D项关系颠倒。2.B项说法过于绝对。 3.两则材料的核心内容是“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D项与乡村振兴无关。)(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可以追溯到近代。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这100多年里,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文化掠夺从未间断,内忧外患、山河破碎,使得乡村文化遭受了无数次的劫难,千百年来积聚起来的有形文化财富损失之惨重实属罕见。打倒“孔家店”,立“西学”之新、破“中学”之旧,引发了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厌倦乃至反对,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乡村文化的严重贬值。20世纪30年代,一批爱国知识分子也曾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提出并实验了“乡农学校”“博士下乡”“文艺教育治愚”等诸多方案,但终因没有一个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政府,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乡村文化的衰落史,是中华民族苦难史的生动写照。而同样在这100年里,与中国农村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基本完成城市化进程,较早地开启了乡村文化的振兴之路。发达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空间规划,特别是乡村文化得到城市文化的直接反哺和辐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为迅速积累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资本,确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以致城乡文化差距成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断拉大。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出了中国特色的乡村文化发展之路。历史证明,推动乡村文化由衰落走向振兴,是对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理想的再实践、再创造,是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大历史责任,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摘编自王磊《乡村文化振兴的国学思考》,有删改)材料二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亟须推行“乡村记忆工程”。各个地区可以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具备传统文化特征的古村古镇进行整体的保留、保护和维修利用,结合生产生活用具、遗物、遗迹的展示,形成集乡土建筑和乡村民俗为一体的“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示当地的村史、村情,增强当地村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古村落是农村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古村落,要处理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尽可能地保留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和特色,传承好文化根脉。古村落、文化名镇的开发要杜绝“千篇一律”的开发模式,要注重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地方文化特色。要在以保护文化和生态的前提下,适度控制开发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色小镇的建筑规划和城镇建设要注意有文化特色,要能体现出地方风情、风俗和当地的历史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电影院广告投放与品牌合作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知识产权许可特别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留学国家与学校选择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网红直播广告合作合同1200字范本3篇
- 二零二五版矿山资产转让与资源补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边沟工程防渗漏与防水害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跨江大桥PC构件预制及吊装工程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软件许可与维护合同3篇
- 2025年度网络安全防护软件开发类框架合同3篇
- 小区物业保洁劳务合同(2篇)
- 2025年下半年贵州高速公路集团限公司统一公开招聘11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资产评估服务房屋征收项目测绘实施方案
- 2025年经济形势会议讲话报告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周长》测试卷(含答案)
- 国家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报告3篇
- 2024年度顺丰快递冷链物流服务合同3篇
- 六年级下册【默写表】(牛津上海版、深圳版)(汉译英)
- 合同签订培训
- 电工基础知识培训课程
- 铁路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金融AI:颠覆与重塑-深化理解AI在金融行业的实践与挑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