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1-地球运动-(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1页
重难点01-地球运动-(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2页
重难点01-地球运动-(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3页
重难点01-地球运动-(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4页
重难点01-地球运动-(山东专用)(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难点01地球运动〖重难点解读〗从历年的考试情况看,本专题在高考命题中的命题频率不是很高。考查的重点难点往往主要集中在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其影响等知识点上,往往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对本专题的考查仍会强化时间的计算、或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包括太阳的周日视运动)等知识的应用。试题往往联系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如白天出行坐车座位选择、国家时事热点事件,地物影子变化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日出日落方位对照相、旅游资源观察等的影响。〖典例探究〗(2014·山东泗水·高三期中)2012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6月18日在墨西哥召开,2013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9月5-6日在圣彼得堡举行,下图为山东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2012年和2013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召开期间,与图中的节气最为接近的分别是()A.①③ B.①② C.③② D.②③2.2013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在圣彼得堡举行期间,山东省()A.正处麦收季节 B.全省冰雪覆盖 C.盛行东南信风 D.各地昼变短,夜变长【答案】1.C2.D【分析】1.材料信息表明,图中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山东省某地的正午太阳光线,当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两分日居中,因此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两分日(3月21日前后和9月23日)、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正午太阳光线。材料信息表明,2012年和2013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召开期间分别是6月中旬和9月上旬,因此分别接近图中③、②表示的节气,C正确,排除ABD。故选C。2.材料信息表明,2013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召开期间是9月5~6日。山东省麦收一般在夏初,而9月处于秋季,排除A;9月初山东处于秋初,下雪的可能性不大,全省冰雪覆盖的可能性更小,排除B;山东省属于季风气候,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不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影响,排除C;9月初,处于秋分日之前,直射点向南移动,则位于北半球的山东省各地白昼时间变短,黑夜时间变长,D正确。故选D。(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成都平原的西侧有绵延千里的高大山脉。下图是成都市民在中心城区拍摄的山脉上的幺妹峰(6250米)照片,山峰中纯白颜色是阳光照耀下的积雪。下表是2017年至2020年在成都遥望雪山的逐月天数记录。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2017年月份123456789101112天数00151169574202018年月份123456789101112天数11176148467102019年月份123456789101112天数002759121197212020年月份123456789101112天数15721111121163103.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可能是()A.2017年12月的日出后 B.2018年6月的日落前C.2019年2月的日落前 D.2020年7月的日出后4.近年来,成都市民每一年能够看到幺妹峰的天数不同,其主要原因是()A.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B.空气质量逐步下降 C.观测手段越来越好 D.观测条件越来越差5.在成都遥望雪山,可以看到无与伦比的“城市天际线”,那波状起伏的连绵的雪峰像是挂在城市背后的一幅迷人的风景画。如果外地的“追峰”族们想有机会观赏到“西岭千秋雪”景观,选择来成都的最佳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答案】3.D4.A5.B【分析】3.由材料信息“成都平原的西侧有绵延千里的高大山脉”可知,该山位于成都平原的西侧;根据图中亮面出现的方向,可判断此时太阳位于东北方向;依据太阳的日出日落方位可知,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B错误,D正确。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C错误。故选D。4.由所学知识桥,由于空气质量逐步改善,在气候允许、能见度良好的情况下,在城市中登高远望,肉眼就能清楚看到远处的山峰,A正确,B错误。观测手段及观测条件受大气通风度的影响,与看到幺妹峰的天数不同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5.由表格信息可知,夏季观测到幺妹峰的天数多,冬季观测到幺妹峰的天数少,所以来成都观赏到“西岭千秋雪”景观的最佳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备考秘籍〗根据考纲和考情分析,针对地球运动的重难点,要求能够运用地球运动知识,说明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规律和原理解释四季变化的自然现象;能够结合区域位置,结合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相关知识,认知区域光照、热量和温度等方面的区域特征,并能结合材料或者实例分析光照、热量等方面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因此,解题关键是透彻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掌握相关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解题技巧和方法是备考的关键,平时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重难点突破〗1.时间日期计算[透析考向]常以某事件、光照图、区域图等为背景资料,考查地方时、区时、日期的计算,地方时与区时之间的差异,特殊地方时的理解记忆,以及光照图中特殊时间的判读等。[学法指导](1)地方时、区时计算①计算依据: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相差4分,1个时区相差1个小时,东加西减。求经度差或者时区差的技巧——“同减异加”: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或者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②计算方法:画数轴数轴法的技巧——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或时区)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或时区)及其地方时(或区时),再标出所求经线(或时区),计算出两地经度差(或时区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或区时差)。如下图所示。③特别提醒:与行程(运动)有关的时间计算例如:若有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到达B地,求飞机降落到B地的时间。可以用两种公式计算:①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②降落到B地的时间=起飞时A地的时间+行程时间(m)±时差。(2)日期计算①会区分两条日期分界线:日界线(大致沿180°经线):东侧(西十二区)晚一天,西侧(东十二区)早一天;是人为规定的日期变更线。0时所在的经线:东侧早一天,西侧晚一天;随时变化的自然日期界线。②全球新旧日期范围确定方法1: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方法2: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特别注意: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①经线展开图示②极地投影图示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透析考向]常以某事件、光照图、区域图等为背景资料,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可能会涉及到和昼夜长短的相关的某地的日出、日落时间,光照、热量,以及和昼夜相关的人类活动、地理现象等。[学法指导]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以不变应万变。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主要是随纬度变化规律、随时间变化规律和年变化规律,解题关键是通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动态地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昼夜长短的计算与判读——看“弧长”与日出时间①某地昼长=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15°;②某地昼长=2×(12-日出时间)或者某地昼长=2×(日落时间-12)(2)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规律——看“直射点在哪里”基本规律: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昼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看“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基本规律: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4)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规律——看纬度高低基本规律: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反之,越小。赤道地区全年昼夜平分;寒带地区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为24小时。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与变化规律[透析考向]常以某事件、光照图、区域图、日常生活情境等为背景资料,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季节变化规律及其应用,可能会涉及到和正午太阳高度相关的某地的光照、热量、以及人类对太阳高度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学法指导]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以不变应万变。(1)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两地的纬度差等于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差值。(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反之减小(简记为“来增去减”)。(3)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规律①南、北回归线之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大(由23°26′增大至46°52′),赤道上为23°26′,回归线上为46°52′。②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和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均为46°52′)。③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6°52′减小至23°26′),极圈上为46°52′,极点上为23°26′。(4)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应用①确定地方时: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②确定房屋的朝向: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因此房屋坐北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因此房屋坐南朝北。③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长短规律: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方向规律: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④确定楼间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⑤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集热板成直角。⑥判断山地自然带在南坡和北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情况下,由于阳坡正午太阳高度大,得到的光热多,阴坡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因此在相同高度,阳坡温度较高,阴坡温度较低,从而影响到自然带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高度。4.太阳方位的变化规律[透析考向]常以某事件、光照图、区域图、景观图、等高线地形图等为背景资料,考查太阳方位的相关问题及其应用,多结合和太阳方位相关的自然景观观察、影子问题等情景进行设置。[学法指导]解题关键是建立“三点(日出、日落点及正午时的直射点位置)定轨迹”模式,理解一年中太阳的轨迹变化,一天中太阳的具体方位。①日出点和日落点判断:(除去极昼极夜地区)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②正午太阳方位判读: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与当地纬度之间的位置关系。当地纬度在太阳直射点以北,则正午太阳在正南方位,反之在正北方位;当地纬度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则正午太阳直射当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终年正午太阳在正南方位;南回归线以北地区,终年正午太阳在正北方位。特别提醒: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半球,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限时检测〗(2021·山东临沂·高三期中)北京植物园建有“北纬40°地理标志纪念碑”,纪念碑主体建筑以北纬40°为基本构图元素,上面有镂空的半圆形造型,半圆直径与地轴平行。下图为某日某时摄影爱好者小李逆光拍摄的该纪念碑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小李拍摄图中照片时大致位于纪念碑的()A.东侧 B.西侧 C.南侧 D.北侧2.照片拍摄时间最接近()A.3月21日6时 B.7月25日5时C.5月20日17时30分 D.12月20日18时20分【答案】1.A2.C【分析】1.材料指出“半圆直径与地轴平行”,根据所学已知,地球的地轴指向北极星,且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地理纬度是相同的,所以当地的北极星仰角为40°,结合图示推测出,图中右侧为北,因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推测出,小李拍摄图中照片时大致位于纪念碑的东侧,A正确,BCD错误。故选A。2.根据上题分析已知,小李拍摄图中照片时大致位于纪念碑的东侧,再结合材料“某日某时摄影爱好者小李逆光拍摄的该纪念碑照片”,并结合图示太阳的位置,可知,此时太阳位于纪念碑的西侧。3月21日6时和7月25日5时,时间都在上午,太阳不可能在西侧,AB错误。北京位于北半球中纬度,12月2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位于北半球的北京昼短夜长,日落早于18点,因此18时20分太阳已经落山,不符合题意,D错误。5月20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京昼长夜短,18点之后从西北方向日落,17时30分太阳还未落山,且大体位于西侧,符合题意,C正确。故选C。(2021·山东青岛·高三期中)某日正午,家住哈尔滨(约127°E)的王女士驾车途经本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叉口处,在等待右转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王女士驾车右转后的行驶方向是()A.自东向西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北向南4.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左转后(车载时间显示14:00),此时可能会发现()A.雕像的影子变短 B.太阳位于正前方C.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后方 D.雕像的影子向东转过了大约37°【答案】3.B4.D【分析】3.正午时刻,太阳位于当地正南方天空,影子指向正北。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表明王女士在图中雕像的左侧路口,右转后朝向正北方向行驶,其驾车右转后的行驶方向是自南向北,故选B。4.再次返回时,北京时间为14点,当地地方时为14:28,当地已经过了正午时刻,太阳高度角减小,雕像的影子变长,A错。正午时刻,太阳在当地正南方,14:28时,太阳在当地西南方天空。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左转后王女士自西向东行驶,太阳位于汽车的右后方,汽车影子在左前方,BC错。由于时间距当地正午过去了2小时28分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速度即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15°/h),所以太阳在天空自正南方向西南方转动了约37°,所以雕像的影子自北向东北(影子大致向东转动)转过了大约37°,D正确,故选D。5.(2022·山东省实验中学二模)下图为2020年某月某地(135°E)当地居民用手机拍摄的日出景观,手机显示北京时间为8:00。此时,该地的风向是()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答案】C【详解】根据日出的北京时间进行推断,当地日出地方时为9:00,昼长小于12小时,说明此时为冬季,日出东南,根据日出方向判断,见烟囱冒出的黑烟向西南方向飘动。可以判断,风从东北方向吹来。故选C。(2021·山东潍坊·高三期中)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图1),右侧箭头表示某日日出时刻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图2为该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向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指向牌在图1中的位置是()A.① B.② C.③ D.④7.当地该日昼长约为()A.14小时 B.13小时 C.12小时 D.10小时【答案】6.D7.A【分析】6.依据学校的平面图上信息,面对指向牌时,左侧为地理园,右侧为气象站,前方依次是校训牌和喷泉,与图中在④位置面向南时,所见校园景观一致,故可确定指向牌应当是朝北设置在图中④位置,D正确;位置①的左侧为喷泉,前方依次为校训牌、气象站,后方为地理园,与指向牌所标信息不符,故A错;位置②的左侧为喷泉,右侧为地理园,与指向牌所标信息不符,故B错;位置③的右侧为喷泉,前方为校训牌,左后方为气象站,与指向牌所标信息不符,故C错。所以本题选D。7.由图信息可知,该日日出时,太阳方位位于该地东偏北15度,同样日落时,太阳方位位于西偏北15度,据此可以粗略计算该地昼弧长度大致为180°+15°+15°=210°,所以该地昼长约为210°/15°=14小时,A正确,BCD错。故本题选A。(2021·山东济宁·高三期中)日光温室内向下挖掘一定的深度形成的下沉式日光温室,利用地温的稳定性,使保温性能比非下沉式日光温室提高,但下沉深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地温的增加。温室北部的土墙白天充分吸收光照热量并及时储存,夜间缓慢将热量释放到温室内,较好地为蔬菜生长提供自然热量。下面图1为宁夏四个地区所在位置示意图,图2为下沉式日光温室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关于下沉式日光温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宁夏地区的日光温室主要在夏季使用B.采光面最好朝向南偏东C.红寺堡在宁夏四个地区中日光温室下沉深度最大D.贺兰在宁夏四个地区中日光温室下沉深度最大9.宁夏四个地区中,下沉式日光温室土墙蓄热保温效果最好的是()A.红寺堡 B.吴忠 C.中卫 D.贺兰【答案】8.C9.D【分析】8.宁夏地区在温带,冬季气温低,日光温室主要在冬季使用,故A选项错误;宁夏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在南方,采光面应该朝向正南方,故B选项错误;红寺堡在宁夏四个地区中纬度最低,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受南墙遮挡少,北土墙越低,受日光照射的面积越大,得到的光热越多,因此,日光温室下沉深度最大,故C选项正确;贺兰在宁夏四个地区中纬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受南墙遮挡多,太深,北墙下面得不到光照,保温效果差,因此,日光温室下沉深度最小,故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选C。9.温室北部的土墙白天充分吸收光照热量并及时储存,夜间缓慢将热量释放到温室内,较好地为蔬菜生长提供自然热量。四个地区中,贺兰纬度最高,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太阳照射在北侧土墙上的角度最大,土墙白天吸热多,夜晚放热多,蓄热保温效果最好,D正确。故本题排除ABC三项,选D。(2021·山东青岛·高三开学考试)在青岛距海岸百米某处有一座17米高的石柱,形如老人坐在碧波之中,人称“石老人”近年来,石老人成为游客观日出的网红打卡地。下左图示意青岛石老人附近等高线地形。下右图为某游客2020年12月4日拍摄的石老人日出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该游客拍摄日出照片的地点可能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1.游客在同一地点拍摄与右图相同日出的照片的日期可能是()A.11月16日 B.12月22日 C.1月9日 D.1月28日【答案】10.A11.C【分析】10.结合材料可知,12月4日看日出是在东南方位,结合右图,可知,石老人在观测者的东南方向的海上,游客观测的地点在甲位置,A正确;乙的东南方向有海岸及陆地上小丘阻挡视线,看不到石老人,B错误;丙在内陆地点,离海岸太远,看不到海岸及附近地貌,C错误;石老人在丁地的西南方向,并且在丁地看向石老人,有海岸做阻挡,也看不到石老人。D错误,故选A。11.下次游客在同一地点拍摄到与右图相同日出的照片的日期与这一天关于冬至日对称,12月4日是12月22日前18天,那么下一次就是12月22日后18天,即1月9日。C正确,故选C。(2021·山东德州·高三期中)下图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当飞机飞行到乙地上空时,乙地居民看到太阳恰好在正北方地平线附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A.4点 B.6点 C.8点 D.10点13.飞机飞行到乙地上空时,甲、丙两地太阳方位分别是()A.西北、东北 B.西南、东南C.东南、西南 D.东北、西北【答案】12.A13.A【分析】12.根据图文材料,当飞机飞行到乙地上空时,乙地居民看到太阳恰好在正北方地平线附近,说明此时乙地位于极昼区且正值日出,为0:00;甲、乙、丙又在大圆上,说明甲、乙、丙在晨昏圈上,且甲在昏线上,丙在晨线上,甲地此时为20:00(图中全球12等分,每隔为2小时),正值日落,20:00日落,夜长为8小时,所以甲地日出时间为4:00,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13.根据上题分析,甲正处日落,丙正处日出,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半年,全球除极昼极夜区处,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因此甲太阳方位是西北,丙太阳方位是东北,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2021·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高三月考)一日内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间的角度是不断变化的。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一日内该角度与太阳辐射强度的逐时变化,图中角度为太阳能集热板与太阳光线的角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4.图示城市可能是()A.成都 B.西安 C.上海 D.拉萨15.为了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该城市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应当()A.夏季升高 B.冬季升高 C.春季升高 D.秋季降低【答案】14.D15.B【分析】14.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的昼长约为14小时,太阳辐射最强时为北京时间14时,地方时约为12时,所以两地相差2个小时,经度相差大约30度,即120°E-30°=90°E;答案中拉萨90°E附近,D正确。成都位于102°54′~104°53′;西安位于108°E附近;上海位于120°52′-122°12′;不符合题意,ABC错误。故选D。15.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为太阳能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即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冬季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较低,故倾角应升高;B正确。夏季相反;春季与夏季相似,秋季与冬季相似,ACD错误。故选B。(2011·山东泗水·高三期中)下图为北京时间12时的日照图,图中AB为完全的昏线,完成下面小题1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A.116°E,23°26′S B.120°E,23°26′S C.60°W,23°26′N D.120°W,0°17.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A.120°E--180° B.60°W--180° C.60°W--0°--180° D.120°W--0°--180°【答案】16.B17.C【分析】16.图中AB为完全的昏线,则A、B两点为昏线端点,也是与纬度圈的切点,AB为昏线,则AB西侧为白天,东侧为黑夜,由此可知,北极圈出现极夜、南极圈出现极昼,应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S,排除CD;图示时刻为北京时间12时,则120°E地方时为12时,太阳直射点的地方时为12时,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20°E,B正确,排除A。故选B。17.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12:00时,通过计算可知,0时经线应为60°W,60°W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范围,上海的经度为东经120多个度,上海位于新的一天,因此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60°W向东至180°,中间包括0°经线,C符合题意,排除A、D;60°W~180°可以理解为两个范围:60°W向东至180°、60°W向西至180°,因此选项B不准确,排除B。故选C。(2021·山东·高三月考)如图是安徽省境内一幢乡村住宅楼及某日不同时刻太阳光线,该地6月日照时数(太阳实际照射地面的时数)少于8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该地6月日照时数少于8月,主要原因是因为6月()A.白昼短 B.阴雨天多C.副高影响 D.正午太阳高度角小19.假设太阳光线一天之中在地表转动的速度是匀速的,速度为15°/小时。则该地房屋朝向和该日昼长约为()A.朝向南偏西13小时 B.朝向南偏东14小时C.朝向南偏西14小时 D.朝向南偏东13小时【答案】18.B19.B【分析】18.6月太阳直射点位置较8月更偏北,所以安徽6月的太阳高度角更大,且昼长大于8月,A、D错;6月恰逢梅雨,多阴雨天气,B正确;8月正值伏旱,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多晴天,故日照时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