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仿真卷四(题量:15限时:30min)1.(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糖酵解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氧气可以降低糖类的分解和减少糖酵解产物的积累,这种现象称为巴斯德效应。研究发现ATP对糖酵解相关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而ADP对其有激活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催化糖酵解系列反应的酶均存在于酵母细胞的细胞质基质B.供氧充足的条件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产生CO2的同时可产生大量的能量C.供氧充足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中ATP/ADP增高对糖酵解速度有抑制作用D.供氧不足的条件下,NAD+和NADH的转化速度减慢且糖的消耗减少【答案】D【详解】A、糖酵解是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的过程,该过程指有氧或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催化糖酵解系列反应的酶均存在于酵母细胞的细胞质基质,A正确;B、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产生CO2的同时可产生大量的能量,B正确;C、供氧充足的条件下,ATP对糖酵解相关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细胞质基质中ATP/ADP增高对糖酵解速度有抑制作用,C正确;D、供氧不足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NAD+和NADH的转化速度减慢且糖的消耗增加,D错误。故选D。2.为验证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供能物质,而葡萄糖不是直接供能物质。实验设计时,如果以离体肌肉完全疲劳后滴加ATP溶液、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后受刺激是否恢复为观察指标,则滴加药物的顺序应为()A.肌肉完全疲劳后先滴加ATP溶液,再滴加葡萄糖溶液B.肌肉完全疲劳后先滴加葡萄糖溶液,再滴加ATP溶液C.肌肉完全疲劳后先滴加ATP溶液,再滴加生理盐水D.肌肉完全疲劳后先滴加葡萄糖溶液,再滴加生理盐水【答案】B【解析】因为是以离体肌肉完全疲劳后滴加ATP溶液、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后受刺激是否恢复为观察指标。肌肉完全疲劳后先滴加ATP溶液会使肌肉受刺激收缩,再滴加葡萄糖溶液刺激若收缩,不能确定葡萄糖能否直接供能,A不正确;肌肉完全疲劳后先滴加葡萄糖溶液,再滴加ATP溶液,滴加葡萄糖溶液后刺激肌肉肌肉不收缩,滴加ATP后刺激收缩,能够验证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供能物质,而葡萄糖不是直接供能物质,B正确;C、D都是滴加生理盐水的对照,不能说明问题,C、D不正确。3.(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C.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D.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答案】A【详解】A、切去叶片,目的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B、据图分析,越迟使用IAA处理,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越低,因此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弱,B错误;C、有图分析,不使用IAA处理,只有乙烯,会促进叶柄脱落;越早使用IAA会抑制叶柄脱落,因此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C错误;D、图中,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均表现为抑制折断,因此不能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故选A。4.一种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抗体由两条相同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构成。科研人员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将两种不同的杂交瘤细胞(A和B)融合形成双杂交瘤细胞AB,双杂交瘤细胞能够悬浮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产生的双特异性抗体AB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将杂交瘤细胞A、B混合并诱导融合后,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双杂交瘤细胞ABB.双杂交瘤细胞无需识别a、b抗原,就能产生双特异性抗体C.对培养到一定密度的双杂交瘤细胞进行传代培养时,无需使用胰蛋白酶处理D.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腔,腹水能为其提供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营养条件【答案】A【详解】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需要进行两次筛选,第一次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能在特定培养基生长且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可用抗原-抗体杂交的方法筛选出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双杂交瘤细胞本身就是由两个杂交瘤细胞融合而成,利用选择培养基无法筛选出双杂交瘤细胞AB,A错误;B、杂交瘤细胞是由以免疫的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无需接触抗原就能产生抗体,B正确;C、杂交瘤细胞是悬浮培养的细胞,细胞之间并未接触,若要传代培养,细胞培养液直接离心,去除上清液培养基,加入新鲜培养基即可,不用胰蛋白酶处理,C正确;D、将杂交瘤细胞注射到小鼠腹水中培养,腹水作为天然培养基,为细胞提供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生长条件,D正确。故选A。5.酵母菌的品质影响葡萄酒的产量和质量。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科研人员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mL完全培养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葡萄酒发酵的过程中,缺氧酸性环境、酵母菌产生的酒精等次生代谢产物可抑制杂菌的繁殖B.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活菌数为6.8×1010个/L,此数值可能低于实际的活菌数C.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菌种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瓶口等需灼烧灭菌D.由图2可知,丁瓶中的酵母菌产酒精能力比乙瓶中的强【答案】B【详解】A、利用葡萄皮表面野生型酵母菌在缺氧的环境下发酵产酒精。次生代谢不是生物生长所必需的,产生的酒精不是酵母菌生长所必需的物质,所以是次生代谢物。大多数杂菌在缺氧、有酒精的环境下无法繁殖,A正确;B、若对菌液计数,需选取菌落数处于30~300的培养皿计数据图可知,该培养基的菌落数为(62+68+74)÷3=68/0.1mL×104(稀释倍数)×103=6.8×109个/L,但由于计数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细胞连在一起,平板上生长出一个菌落,所以数目偏小,B错误;C、微生物培养的关键是无菌技术,培养基灭菌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玻璃器皿、接种用具可采用干热灭菌,接种时的玻璃瓶口等都需在酒精灯火焰处进行灼烧灭菌,C正确;D、甲接种无菌水,瓶中无菌,说明培养基灭菌彻底,无菌操作正常,丁组的活菌数比乙组少,但是产生的酒精和乙组一样多,所以丁组产生酒精能力比乙强,D正确。故选B。6.(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我国科学家首次揭示了H+通道蛋白和V-ATPase酶共同调节溶酶体酸碱度的机理。V-ATPase酶利用ATP水解产生的能量,将细胞质基质中(pH约为7.2)的H+逆浓度梯度转运进溶酶体内部。通道的运输能力受溶酶体内H+浓度调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通过通道蛋白运出溶酶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抑制V-ATPase的功能,溶酶体内的pH可能会上升C.溶酶体膜内pH高于4.6时H+通道蛋白的运输能力升高D.H+通道蛋白功能缺失会导致溶酶体降解蛋白的能力降低【答案】C【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溶酶体的pH约为4.6,H+浓度较高,细胞质基质pH约为7.2,H+浓度较低,故推测H+通过H+通道运出溶酶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H+运入溶酶体需要V-ATPase的协助,抑制V-ATPase的功能,运入溶酶体的H+减少,溶酶体内的pH可能会上升,B正确;C、溶酶体膜内pH高于4.6时,运入溶酶体的H+减少,说明H+通道蛋白的运输能力升高降低,C错误;D、H+通道蛋白功能缺失会影响H+运入溶酶体,从而影响溶酶体中的PH,进而影响溶酶体中酶的活性,则会导致溶酶体降解蛋白的能力降低,D正确。故选C。7.胰岛素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受体胞内部分的相关位点发生磷酸化水平改变,进而激活胞内信号通路,实现降血糖;据图分析,不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主要指胰岛素不能起到正常的生理功能)的是(
)A.GLUT4蛋白功能失活 B.控制胰岛素受体合成的基因突变C.胰岛素分泌不足 D.含GLUT4的囊泡与膜融合受阻【答案】C【详解】A、GLUT4蛋白功能失活则相当于胰岛素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因而也会引起胰岛素抵抗,A正确;B、控制胰岛素受体合成的基因突变会导致胰岛素无法起作用,进而使血糖无法下降,而表现为糖尿病,这是因为胰岛素抵抗引起的,B正确;C、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相关代谢障碍,进而表现为血糖无法下降,不会引起胰岛素抵抗,C错误;D、含GLUT4的囊泡与膜融合受阻也会阻止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障碍,相当于胰岛素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因而也表现为胰岛素抵抗,D正确。故选C。8.(2023·山东青岛·统考一模)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中,不仅要考虑生态学和系统学的原理与方法,还要考虑极端气候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可提高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抵抗力和恢复力B.引种植物类型时选取草本植物即可,依靠次生演替产生灌木、乔木C.加速矿区生态恢复,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等措施D.移除废弃矿山湖泊中的有毒物质,可改善水生生物的物质循环,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答案】C【详解】A、生物多样性可提高生态系统对极端气候事件的抵抗力,A错误;B、演替产生灌木、乔木时间太长,引种植物类型时不能只选取草本植物,B错误;C、加速矿区生态恢复关键在于植被恢复,可采用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等措施,C正确;D、移除废弃矿山湖泊中的有毒物质,可改善水生生物的物质循环,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C。9.(2023·河南开封·二模)采取充氧、投放鲢鳙鱼、安装植物浮床等手段处理水体富营养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充氧改善水华造成的溶解氧含量不足情况B.浮床植物使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C.投放鲢鳙鱼只减少浮游动物对水华的影响D.浮床植物可通过根系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答案】C【详解】A、水华发生时,微生物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中溶解氧含量急剧降低,充氧可改善水华造成的溶解氧含量不足情况,A正确;B、浮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使进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增加,B正确;C、投放鲢鳙鱼能捕食浮游藻类和植物,能减少藻类对水华的影响,C错误;D、植物浮床通过根系进行主动运输,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盐,D正确。故选C。10.(2021·湖南·统考高考真题)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一系列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O2的释放,说明未进行光合作用B.在暗反应阶段,CO2不能直接被还原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剪掉部分花穗,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D.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答案】A【详解】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氧气的释放,有可能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被呼吸作用消耗完,此时植物虽然进行了光合作用,但是没有氧气的释放,A错误;B、二氧化碳性质不活泼,在暗反应阶段,一个二氧化碳分子被一个C5分子固定以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且被[H]还原,因此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还原,B正确;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减掉部分花穗,光合作用产物输出受阻,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C正确;D、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光照,增施有机肥可以为植物提供矿质元素和二氧化碳,这些措施均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D正确;故选A。11.(2022·河北·统考高考真题)气管黏膜由黏膜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在抗原刺激下,分泌型抗体IgA(sIgA)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甲为浆细胞,内质网发达,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B.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C.黏膜及其分泌物参与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甲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抗体,说明其为浆细胞,其内质网发达,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A正确;B、分泌型抗体IgA(sIgA)穿过黏膜上皮细胞到达黏膜表面,可与相应病原体结合形成复合物,随气管黏膜分泌物排出体外,说明sIgA通过阻断相应病原体对黏膜上皮细胞的黏附发挥抗感染作用,B正确;C、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的屏障作用及皮肤、黏膜的分泌物(泪液、唾液)的杀灭作用,C正确;D、sIgA分泌及参与清除病原体的过程实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和清除功能,D错误。故选D。12.细胞呼吸是联系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相互转化的枢纽。如图为葡萄糖、脂肪和氨基酸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产生乙酰辅酶A。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无论有无氧气,①过程都会产生少量的NADPHB.真核细胞中丙酮酸转化成乙酰辅酶A的场所是线粒体C.与同等质量的葡萄糖相比,脂肪经②过程产生的水和能量更多D.丙酮酸和乙酰辅酶A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相互转化的关键物质【答案】A【详解】A、无论有无氧气,①表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会产生少量的NADH,A错误;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真核细胞中丙酮酸转化成乙酰辅酶A的场所是线粒体,B正确;C、脂肪中C、H的比例比糖类高,故同质量的糖类和脂肪氧化分解,脂肪释放的能量和水更多,消耗的氧气更多,C正确;D、通过图示可知,丙酮酸和乙酰辅酶A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相互转化的关键物质,D正确。故选A。13.某遗传病的致病基因a对正常基因A为隐性,该病在女性中发病率为1%。图乙表示甲家系部分成员相关基因电泳后结果(不同长度片段分布位置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位于X染色体上,若6号个体含a,不可能来自1号B.3号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11C.若4号再次怀孕,可通过产前诊断判断胎儿是否携带aD.该遗传病可能由正常基因A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答案】B【详解】A、该遗传病为隐性病,1号只含有A基因,2号只含有a基因,3号只含有A基因,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3号应含有A、a基因,此外,基因检测结果显示男性都只含有该对基因中的一个,因此该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5号基因型为XAY,若6号个体含致病基因a,其必然来自4号,1号基因型为XAXA,2号基因型为XaY,说明4号的致病基因必然来自2号,A正确;B、女性群体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因此女性中XaXa的概率为1/100,Xa的概率为1/10,XA的概率为9/10,计算出XAXa的概率为18/100,XAXA的概率为81/100,则正常女性基因型为XAXa的概率为18/100÷(18/100+81/100)=2/11,3号基因型为XAY,生患病孩子(XaY)的概率为2/11×1/4=1/22,B错误;C、4号基因型为XAXa,5号基因型为XAY,可能生出患病男孩,可通过产前诊断判断胎儿是否携带a,C正确;D、等位基因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a可能由正常基因A发生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D正确。故选B。14.(2023·河北邯郸·统考一模)诱导契合学说认为,酶和底物结合前,酶的结合部位不完全与底物互补,在底物的作用下,酶会出现和底物结合的互补结构,继而完成酶促反应且互补结构不可恢复。酶sub既能催化CTH的水解,又能催化CU水解,实验小组以酶sub、底物CTH和CU为实验材料,设计下表实验,已知CTH和CU的结构不同。由该实验可知,支持诱导契合学说的实验结果应为(
)组别实验操作甲组用酶sub直接催化CTH的水解乙组酶sub和CTH反应完成后,过滤去除产物和剩余底物,再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肩膀酸痛护理方法
- 广西柳铁一中2013届高三模拟数学文试题(二)
- 2025年学校会议记录与文件归档制度创新与改革
- 安徽省利辛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练习数学(理)试题
- PMP敏捷项目管理2025年模拟试题汇编:敏捷项目利益相关者沟通技巧
- 部编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末测试卷(含解析)
- 公共浴室卫生安全与文明使用2025年新规细则
- 2025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难点攻克:新闻报道类题型解析卷
- 电磁学长尾词解析技巧:沙市区2024-2025学年高二物理期中试卷解析
- 2025年意大利语CELIA2考试模拟试卷:日常交流与基础写作难点实战策略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质量验收项目缺陷判定记录
- 人教版一年级起点小学二年级英语下册全套教案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规程
- 供货、安装、调试、验收方案
- 电气设备-开篇绪论汇编
- 婚无远虑必有财忧法商思维营销之婚姻篇74张幻灯片
- 红外图像处理技术课件
- 小学一年级人民币学具图片最新整理直接打印
- 运动负荷参考曲线
- 电梯快车调试方法
- 医院病种分析系统操作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