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专题19:综合复习(三)一、选择题(共10分)1.(本题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序恰当的语段,正确的一项是(
)①“君子”一词在《周易》《诗经》中已大量出现,最初是对统治者、贵族男子的尊称。②相应地,“小人”多指那些道德有疵、品行不正之人。③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丰富了这一词语的内涵:“君子”不仅仅是指那些贵族官僚了,更主要的是指道德完善、品行高尚的人。④君子、小人对举,成为对人品高下的评判。⑤“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传统中国人评价人品的重要尺度。A.⑤④③②① B.⑤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2.(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推动川渝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C.“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植物学家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D.学校通过打造红色教学点、推出红色研学线路、开展党建活动……等措施,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3.(本题2分)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4.(本题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群众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B.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C.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能否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D.2022年9月新学期起,多种劳动技能将纳入课程。此举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5.(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遗嘱(shǔ)
颁发(bān)
仲裁(cái)B.刹那(shà)
翘首(qiáo)
悄然(qiǎo)
屏息(bǐng)C.凛冽(liè)
着舰(zhuó)
娴熟(xián)
镌刻(juān)D.巨额(é)
咆哮(páo)
轨迹(guǐ)
舰艉(wēi)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0分)6.(本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zhōng(
)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dān(
)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同时,我们也要铭记那悲惨到了极点的南京大屠杀。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锐不可当()
镌()刻
由zhōng()
dān()精竭虑②根据划横线句子的意思写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7.(本题10分)学校某班级开展“星河灿烂,北斗闪耀”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版块一【科技动态】环节,某小组发布了一则科技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导航系统,正在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据介绍,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现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版块二【科普知识】环节,某小组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特点,请你把画线句子改为一个长单句,不得改变原意。北斗导航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由55颗卫星构成,是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的导航系统,也是定位精度最高的导航系统,它的定位速度也是最快的。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版块三【科技感言】环节,同学们观看了记者采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的视频,某同学撰写了一段感言,其中一处有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①仰望星空,北斗璀璨。②我们只看到了每一次卫星升空时的激动、喜悦,却不知这背后有太多的辛酸与挑战。③数十年、几代人,攻克了包括“原子钟”在内的无数艰难险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④北斗导航系统关乎每个人:往大了说,关乎一个国家的“信息命脉”,往小了说,关系每个人的美好生活。⑤让我们向那些为中国科技披荆斩棘的人们致敬!⑥让我们树立奉献精神,探索未知世界!语病: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标点: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四、对比阅读(共13分)(本题13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论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8.(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
奔:奔跑 B.良多趣味
良:甚,很C.望峰息心
息:平息 D.鸢飞戾天者
戾:至,到达9.(4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飞漱其间
安陵君其许寡人 B.春冬之时
小大之狱C.蝉则千转不穷
入则无法家拂士 D.不以疾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10.(3分)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A.山峦背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在高处远处伸展。B.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在高处远处伸展。C.山峦背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D.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11.(3分)下列句子中甲文与乙文所写景物的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争高直指,千百成峰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皆缥碧,千丈见底D.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本题17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最后一堂语文课①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像火锅筵席上的瓜子,可有可无。但黄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们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②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适可想而知。③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词和举手投足之间。④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他手里轻捻的那本语文书,也许纯是用来对付教导主任的。他要讲的课文以及知识点,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就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知识的美感与魅力。⑤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⑥关于语文课的取消,有多种传说。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果。我们于是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察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中低沉地哼。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共鸣的感觉可想而知,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⑦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救火车一般匆忙而焦急。⑧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为了增加可信度,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来一趟。⑨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九月的阳光,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模样。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⑩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个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⑪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⑫但那又是一个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作者:曾颖,选自小说《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2.(3分)小说分两个部分写黄老师的课,请分别概括其特点。平时的课:最后一课:13.(4分)下面两个句子特别有趣味,请选择一句简要赏析。(1)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2)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勿忙而焦急。14.(3分)如果对第⑨段作如下批注,请摘录出与之对应的句子。(1)写出了黄老师的不安:(2)看得出黄老师的不甘:15.(2分)读完全文,你觉得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16.(5分)下面是小说结尾删减的一段,请结合对小说的理解,接着写几句。我的同学里,多年以后,他们有人成了央视主持,有的成了书法家或画家,还有的成了公务员、商人或工人,不管当下在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10分)报刊浏览传统课堂做“减法”
特长培养做“加法”①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孩子们不仅会读书,而且“煎煮炖炸都不怕,人人都把锅铲拿”。10套厨灶依次排开,9个小组分工合作,择、洗、切,煎、炸、焖,人人上场,个个操刀。5月7日下午,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记者亲眼目睹了该校八(1)班孩子们的娴熟厨技。②“这是一堂有味道的生活技能课。三年后,人人都会做至少30个家乡菜,”学校校长李春涛自豪地说,“我们就是要把传统课减下来,把素质培养加上去,学生动起来,学校就有了灵气。”(摘编自《荆州日报》2022年5月13日)不能忽视“劳”的作用①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美好品德的陶冶,智慧潜能的激发,健康体魄的养成,审美水平的提升,往往都离不开特定的劳动场景和劳动实践。②劳以树德,劳动能传递“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劳以增智,劳动有助于启发思考科学原理、探索事物奥秘;劳以强体,动动手、流流汗,强健了体魄、增强了体能;劳以育美,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创造,本身就是在提高美育素养。劳动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教育形态,而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1日)17.(5分)读报要学会欣赏。请阅读第一则材料,说说这则新闻标题的妙处。18.(5分)读报要学会比较。请说说以上两则材料不同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六、作文(共50分)19.(本题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有人渴望自由,因为自由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有人渴望飞翔,因为可以看清世间万物的奥秘;有人渴望友谊,因为可以抚慰孤独寂寞的灵魂……请以“那一刻,我渴望”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专项复习专题19:综合复习(三)一、选择题(共10分)1.(本题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序恰当的语段,正确的一项是(
)①“君子”一词在《周易》《诗经》中已大量出现,最初是对统治者、贵族男子的尊称。②相应地,“小人”多指那些道德有疵、品行不正之人。③到了春秋时期,孔子丰富了这一词语的内涵:“君子”不仅仅是指那些贵族官僚了,更主要的是指道德完善、品行高尚的人。④君子、小人对举,成为对人品高下的评判。⑤“君子”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传统中国人评价人品的重要尺度。A.⑤④③②① B.⑤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⑤ D.①③②⑤④【答案】B【详解】考查句子的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先找到总起句和总结句。很显然,全段围绕“君子”来写,从⑤句中“‘君子’是……是……”的句式中可以看出该句是这段话的引子,也就是首句;接着①句中“最初”一次可以看出该句表述了“君子”最开始的含义;③句中“到了春秋时期”是时间的跨度,因此①句是对“君子”的进一步;接着②句相对君子来说解释“小人”的含义;最后④句“君子”“小人”对比来判断人品。这样正确的排序为⑤①③②④,对应的选项自然就是B了;2.(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A.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行动方案》,推动川渝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B.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C.“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植物学家钟扬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D.学校通过打造红色教学点、推出红色研学线路、开展党建活动……等措施,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答案】D【详解】D.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可删去省略号;3.(本题2分)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诗人从孤山寺北到贾公亭以西,远眺西湖,见到了春水初涨,云脚与湖面相接的开阔景象。B.中间两联抓住早莺、新燕、乱花、浅草四种景物,描绘了暮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C.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完全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D.全诗准确抓住景物特征,运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加以描绘,形象鲜活,色彩鲜明,富有画面感。【答案】B【详解】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两联的意思是: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树,不知谁家新来的燕子正衔着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缤纷的春花(野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前一联抓住“早莺”和“新燕”的动态,描绘了春的活力与生机。后一联则抓住“乱花”和“浅草”两个意象,展现了西湖早春的美好景色,并非选项所说“暮春时节”。4.(本题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群众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B.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再次给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C.我国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经济面临新的下行压力,能否做好疫情防控,是经济社会良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D.2022年9月新学期起,多种劳动技能将纳入课程。此举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A.成分残缺。删除“随着”或者“使”;C.搭配不当。将“能否”删除;D.语序不当。将“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调换位置;5.(本题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溃退(kuì)
遗嘱(shǔ)
颁发(bān)
仲裁(cái)B.刹那(shà)
翘首(qiáo)
悄然(qiǎo)
屏息(bǐng)C.凛冽(liè)
着舰(zhuó)
娴熟(xián)
镌刻(juān)D.巨额(é)
咆哮(páo)
轨迹(guǐ)
舰艉(wēi)【答案】C【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做注音题,要熟悉汉语拼音规则,同时可根据形声字的声旁来推断它的读音。A项,“嘱”应读“zhǔ”;B项,“刹”应读“chà”;D项,“艉”应读“wěi”。二、基础知识综合(共10分)6.(本题1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70年的历史就如同一幅画卷:1949年的长江前线英勇善战的人民解放军所向披靡,锐不可当(
);1982年,新德里亚运赛场上,中国姑娘吕伟的凌空一跳博得观众由zhōng(
)的赞赏;为了那惊天一着,中国科研人员dān(
)精竭虑,多少人黑发变白发;他们的历史功绩必将镌(
)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同时,我们也要铭记那悲惨到了极点的南京大屠杀。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锐不可当()
镌()刻
由zhōng()
dān()精竭虑②根据划横线句子的意思写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dāng
juān
衷
殚
惨绝人寰【详解】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第(1)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注意“当”是多音字,此处读作“dāng”,“殚精竭虑”中“殚”不要写成“惮”。第(2)题考查学生根据意思写成语的能力,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惨绝人寰”意思是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三、综合性学习(共10分)7.(本题10分)学校某班级开展“星河灿烂,北斗闪耀”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在版块一【科技动态】环节,某小组发布了一则科技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字数不超过20字)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至此,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55颗卫星全部发射入网,以北斗命名的中国自主研发导航系统,正在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据介绍,我国始终秉持和践行“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的发展现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积极推进北斗系统国际合作,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国家用上了北斗系统。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版块二【科普知识】环节,某小组介绍了北斗导航系统的特点,请你把画线句子改为一个长单句,不得改变原意。北斗导航系统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由55颗卫星构成,是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的导航系统,也是定位精度最高的导航系统,它的定位速度也是最快的。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版块三【科技感言】环节,同学们观看了记者采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的视频,某同学撰写了一段感言,其中一处有语病,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①仰望星空,北斗璀璨。②我们只看到了每一次卫星升空时的激动、喜悦,却不知这背后有太多的辛酸与挑战。③数十年、几代人,攻克了包括“原子钟”在内的无数艰难险阻,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创新,④北斗导航系统关乎每个人:往大了说,关乎一个国家的“信息命脉”,往小了说,关系每个人的美好生活。⑤让我们向那些为中国科技披荆斩棘的人们致敬!⑥让我们树立奉献精神,探索未知世界!语病: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标点: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北斗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2)北斗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由55颗卫星构成,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定位精度最高,定位速度也最快的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3)⑥把“树立”改为“发扬”或把“精神”改为“信念”④把“信息命脉”后的(或“往小了说”前的)逗号改为分号【详解】(1)本题考查新闻标题。新闻标题要高度概括新闻主要内容。而新闻导语部分就概括主要内容。因此,需查找本则新闻导语,确定是: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新闻标题从中可以概括出:北斗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注意不超过20字)。(2)本题考查句子改写。把原先的句子改为长句,需确定长句的主干部分为:北斗导航系统是……导航系统,中间省略的部分作定语填充。据此,可以确定答案:北斗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由55颗卫星构成,目前全球卫星数量最多,定位精度最高,定位速度也最快的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3)本题考查语病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辨析。注意填的是修改意见,不是修改后的正确句子。第⑥句“让我们树立奉献精神,探索未知世界!”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让我们发扬奉献精神,探索未知世界!或改为:让我们树立奉献信念,探索未知世界!第④句中“往大了说”和“往小了说”是并列的两部分,因此“信息命脉”后的逗号使用不正确,应改为分号。四、对比阅读(共13分)(本题13分)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论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8.(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
奔:奔跑 B.良多趣味
良:甚,很C.望峰息心
息:平息 D.鸢飞戾天者
戾:至,到达9.(4分)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飞漱其间
安陵君其许寡人 B.春冬之时
小大之狱C.蝉则千转不穷
入则无法家拂士 D.不以疾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10.(3分)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A.山峦背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在高处远处伸展。B.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在高处远处伸展。C.山峦背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D.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11.(3分)下列句子中甲文与乙文所写景物的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争高直指,千百成峰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皆缥碧,千丈见底D.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答案】8.A
9.B
10.D
11.D【解析】8.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错误,句意:即使骑上飞奔的马。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9.考查对多义词的辨析。A.代词,指代怪柏(柏树)/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还是”“可要”;B.都是助词,的;C.连词,就,便/连词,表假设,如果;D.动词,认为/介词,凭借;10.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重要词语有:负,凭借;势,地势;竞,争着;轩邈,往高处远处伸展。整句的意思是: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11.考查比较阅读和内容理解。D.不一致,“高猿长啸,属引凄异”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凄凉气氛;“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山蝉儿高唱,山猿长啼,描写山间的声音,勾勒出一支美妙动人的乐曲。以动衬静,用声音来衬托山林的寂静;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本题17分)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最后一堂语文课①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像火锅筵席上的瓜子,可有可无。但黄老师并不这么看,他说:“即使你们今后是一个修电视机收音机的,多知道一点祖先传下来的文字之美,也是没有坏处的!”②这句话与其说是开导学生,倒不如说是在开导自己——作为一位老语文教师,他像一个上错了船的游客,明明是要到上海,却被拉到了湖北,那种不安与不适可想而知。③黄老师上课,可以用一个酷字来形容。他通常是左手捻一本语文书,右手揣在裤兜里,上半身最常穿的,是一件蓝底却洗得灰白,看着旧却很齐整的中山装,头发散着灰白的光泽。老师年轻时,应该是帅气的,这种帅气,穿透岁月,留在他的眉眼、言词和举手投足之间。④黄老师上课,通常是不怎么看课本的。他手里轻捻的那本语文书,也许纯是用来对付教导主任的。他要讲的课文以及知识点,早已烂熟于心,张口即吟,抬手就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即使平常最不喜欢学习的同学,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知识的美感与魅力。⑤然而,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当我们度过漫长的暑假升到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喜爱的语文课,已离开了课程表。⑥关于语文课的取消,有多种传说。有说是因为新近要开电工基础等专业课程;有说是因为黄老师的语文课有喧宾夺主之嫌,还有阴谋论说学校教导主任原也是教语文的,想来接手过把瘾。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指向了我们并不情愿的结果。我们于是展开了一场有声的反抗,开学第一堂课,不知是谁发起,整个教室里哼起了国际歌的旋律,就像某电视剧里苏联战俘们在德国军官视察时的场景,不动嘴,只是让声音在喉头中低沉地哼。这种声音整齐地汇聚在一起,其震撼和共鸣的感觉可想而知,无怪乎电视里那位不可一世的德国将军,感到了无比的恐惧。⑦我们那位无辜的不知就里的电工基础老师,神经当然没有将军那么粗,被墙一样厚重的歌声一挡,仿佛头撞在岩壁上的小鹿,负痛仓皇逃去。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救火车一般匆忙而焦急。⑧从校领导到班主任,一个个轮番上阵,从学校办学宗旨,到专业课程设置的紧迫性,再到黄老师健康等,都做了苦口婆心的解释。为了增加可信度,还特意安排黄老师回学校来一趟。⑨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我们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九月的阳光,在他身后,把他镀成了一个披满金光的雕塑模样。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同样的内容,被他一说,我们毫无排斥感地完全接受了。⑩接下来,他又说:“同学们,听到你们为挽留语文课……所做的,我感到……万分……荣幸。我很荣幸,你们通过我,看到了文字之美文化之美。但我的学养有限,只给你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窗,你们通过这个窗,看到一点一滴的星空与苍穹,那是一个你完全想象不到的广阔世界。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⑪那是黄老师最后一次在讲台上说话,也是我的最后一堂语文课。⑫但那又是一个开始,是让我把语文和写作,不再当成一门课程,而是将它当成望向世界的小窗的开始。从那天起,三十多年时间,没有一天止息。(作者:曾颖,选自小说《小小说选刊》,有删改)12.(3分)小说分两个部分写黄老师的课,请分别概括其特点。平时的课:最后一课:13.(4分)下面两个句子特别有趣味,请选择一句简要赏析。(1)对于我们这些家电专业的学生,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2)不一会儿,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勿忙而焦急。14.(3分)如果对第⑨段作如下批注,请摘录出与之对应的句子。(1)写出了黄老师的不安:(2)看得出黄老师的不甘:15.(2分)读完全文,你觉得黄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16.(5分)下面是小说结尾删减的一段,请结合对小说的理解,接着写几句。我的同学里,多年以后,他们有人成了央视主持,有的成了书法家或画家,还有的成了公务员、商人或工人,不管当下在做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平时的课:气定神闲,娓娓道来。最后一课:奉命疏导,语重心长。
13.(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家电专业语文课的可有可无,很有画面感,让人易于理解接受。(2)使用比喻修辞,幽默、风趣,又形象生动的把各级领导的心急火燎,焦急“灭火”的心态描摹的栩栩如生,淋漓尽致。
14.(1)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熟悉的旧衣服,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2)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
15.黄老师是一个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热爱语文的普通老师。他希望自己的学生不论干什么,都能感受语文的魅力,却又不得不接受无法改变现实的残酷。
16.示例一:说起文化与美,都有一种心向往之并身体力行的景仰和坚持。示例二:语文都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只要你不忘却她,时不时和她有个亲密接触,她就会和你分享快乐,排解忧伤;陪伴你成长,帮助你翱翔!【解析】12.试题分析:考查对人物形象特点的把握。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分析作答即可。如第一个空可分析“张口即吟,抬手即写,举手投足间,有一种不容阻断的气韵……在那抑扬顿挫的诵读和讲解中,也体会到了文字的美感与魅力”,说明他讲课气定神闲,娓娓道来。第二个空可分析“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说明他此时是奉命疏导,语言语重心长。13.试题分析:欣赏文句。“语文课颇有点儿像火锅边放的瓜子,可有可无”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答作用要答出形象的写出了家电专业语文课的可有可无的情况。“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闻风而来,消防车一般匆忙而焦急”也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物的状态外,还要答出人物的心理活动。1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文章的后一部分,把握内容,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写出了黄老师的不安可提取第9段“那天,黄老师依旧穿着那件熟悉的旧衣服,只是头发和脸上的皱纹似乎更白更深了些”一句作为答案。看得出黄老师的不甘可提取第9段的“他几乎是以背诵的样式,重述了学校希望我们的一二三四”一句作为答案。15.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一辈子很长,有很多东西需要坚持!即使你是一个修收音机的师傅”等语重心长的语言即可概括出他的一个热爱自己本职工作、热爱语文、热爱学生的普通老师。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16.试题分析:情景补写。补写语段或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此题要注意补写的语句在结尾,首先要读懂原文,读懂上文。可从语文对生活的意义的角度作答。语言要生动流畅。(本题10分)报刊浏览传统课堂做“减法”
特长培养做“加法”①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孩子们不仅会读书,而且“煎煮炖炸都不怕,人人都把锅铲拿”。10套厨灶依次排开,9个小组分工合作,择、洗、切,煎、炸、焖,人人上场,个个操刀。5月7日下午,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记者亲眼目睹了该校八(1)班孩子们的娴熟厨技。②“这是一堂有味道的生活技能课。三年后,人人都会做至少30个家乡菜,”学校校长李春涛自豪地说,“我们就是要把传统课减下来,把素质培养加上去,学生动起来,学校就有了灵气。”(摘编自《荆州日报》2022年5月13日)不能忽视“劳”的作用①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本质和价值。美好品德的陶冶,智慧潜能的激发,健康体魄的养成,审美水平的提升,往往都离不开特定的劳动场景和劳动实践。②劳以树德,劳动能传递“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价值观;劳以增智,劳动有助于启发思考科学原理、探索事物奥秘;劳以强体,动动手、流流汗,强健了体魄、增强了体能;劳以育美,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创造,本身就是在提高美育素养。劳动教育并不是孤立的教育形态,而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摘自《人民日报》2022年5月1日)17.(5分)读报要学会欣赏。请阅读第一则材料,说说这则新闻标题的妙处。18.(5分)读报要学会比较。请说说以上两则材料不同的表达特点和表达效果。【答案】17.①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对比鲜明;②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贴切,有趣味。
18.示例:材料一是一则消息,主要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报道了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具体做法,叙述具体,语言生动:材料二是一段时事评论,主要用议论的表达方式,从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方面阐明了“不能忽视‘劳’的作用”的观点,条理清晰,观点鲜明。【解析】17.此题考查赏析标题的妙处。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把文章标题和文章内容联系起来,还要注意使用的修辞手法。这个标题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将对待“传统课堂”和“特长培养”的不同措施进行了对比,并且句式工整,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减法’”和“做‘加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形象地写出了学校“减负”的决心和对素质培养的重视。18.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体裁和表达方式的掌握。阅读材料一,从第①段中“5月7日下午,在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记者亲眼目睹了该校八(1)班孩子们的娴熟厨技”可知,这是一则消息,主要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煎煮炖炸都不怕,人人都把锅铲拿”语言形象并且富有表现力,用生动的语言报道了松滋市划子嘴初级中学生活技能课的开展情况,“10套厨灶依次排开,9个小组分工合作,择、洗、切,煎、炸、焖,人人上场,个个操刀”使人仿佛身临其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材料二,从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肿瘤内科诊疗体系与发展趋势
- Brand KPIs for sauces condiments Tabasco in the United Kingdom-外文版培训课件(2025.2)
- 集体水库管理协议书
- 菜地承包出售协议书
- 顾客签订保障协议书
- 项目借款投资协议书
- 鞋面加工合同协议书
- 风管厂家转让协议书
- 车祸自行协商协议书
- 计划财产分割协议书
- 高温设备维护保养程序培训
- 护士进修汇报护理专业发展趋势分析
- KISSSOFT操作与齿轮设计培训教程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 城乡规划原理题目及答案
- 25道中国建筑商务合约经理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常问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JGT116-2012 聚碳酸酯(PC)中空板
- DBJ-43T507-2019湖南省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 《华为国际化之路》课件
- 高空作业安全责任协议书防盗网
- 关于地下室渗漏水问题的总结及堵漏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