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档案管理与资料检索作业指导书TOC\o"1-2"\h\u23084第1章档案管理概述 3246931.1档案的定义与分类 395791.1.1档案的定义 498651.1.2档案的分类 4278641.2档案管理的基本任务与原则 4204531.2.1基本任务 430761.2.2基本原则 4210551.3档案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4205971.3.1传统档案管理阶段 4248491.3.2现代档案管理阶段 4214321.3.3当前档案管理现状 531676第2章档案收集与整理 5316032.1档案收集的范围与要求 5281552.1.1收集范围 5303522.1.2收集要求 5237362.2档案整理的基本方法 523592.2.1归档 627542.2.2立卷 6177222.2.3编号 671562.2.4装订 6315052.2.5标识 648092.3档案分类与编目 6203882.3.1档案分类 6254672.3.2档案编目 613912.3.3档案目录的编制 64374第3章档案存储与保管 6153063.1档案存储介质的选择 6113043.1.1存储介质类型 6156973.1.2存储介质选择原则 720403.2档案库房设计与布局 7324603.2.1库房设计 7251923.2.2库房布局 7148453.3档案保管与维护 7235333.3.1档案整理与排列 7113313.3.2档案保护 7184973.3.3档案利用与修复 8325003.3.4档案销毁 826050第4章档案检索与利用 8204374.1档案检索系统设计 8144844.1.1设计原则 8169324.1.2构成要素 8286684.1.3系统功能 912874.2档案检索方法与技巧 9121914.2.1检索方法 9251834.2.2检索技巧 990794.3档案利用与服务 9167234.3.1利用原则 10155574.3.2利用方式 1087164.3.3服务质量保障 1010061第5章电子档案管理 1011475.1电子档案的特点与分类 10167865.1.1便捷性:电子档案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便于快速传输、检索和利用。 10312615.1.2节省空间:电子档案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光盘等介质上,相较于传统纸质档案,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 10307135.1.3低碳环保:电子档案无需大量纸张,有利于减少森林砍伐,降低碳排放。 10253725.1.4易于共享:电子档案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 1086985.1.5文本类:包括文档、报告、邮件等以文字为主的电子档案。 1164655.1.6图像类:包括照片、扫描件等以图像为主的电子档案。 11147815.1.7音频类:包括语音、音乐等以音频为主的电子档案。 1180705.1.8视频类:包括录像、电影等以视频为主的电子档案。 11189135.1.9数据类:包括数据库、表格等以数据为主的电子档案。 11254345.2电子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1126255.2.1收集原则: 11176115.2.2收集方法: 11112335.2.3整理方法: 1113295.3电子档案的存储与备份 1155005.3.1存储介质: 11307425.3.2存储要求: 1174955.3.3备份策略: 1128776第6章档案管理系统 12291436.1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12297586.1.1功能 12131506.1.2结构 12214256.2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1219366.2.1设计原则 12254996.2.2实施步骤 1315216.3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维护 13254066.3.1应用 1318856.3.2维护 133097第7章档案法规与标准 13314997.1我国档案法规体系 1314017.2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 14133957.3档案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 14394第8章档案信息化建设 1518.1档案信息化的含义与目标 15143248.1.1含义 1512858.1.2目标 15210578.2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5214268.2.1硬件设施 15165478.2.2软件设施 15245608.3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 16250528.3.1系统需求分析 16179348.3.2系统设计 16325858.3.3系统开发与实施 16304878.3.4系统评估与优化 1626209第9章档案安全保障 1743099.1档案安全风险分析 17294889.1.1物理安全风险 1717709.1.2电子安全风险 17152459.1.3管理安全风险 17116819.2档案安全防护措施 17187179.2.1物理防护措施 17318529.2.2电子防护措施 171049.2.3管理防护措施 17197519.3档案应急预案与灾难恢复 1814119.3.1档案应急预案 18180699.3.2灾难恢复 1813085第10章档案服务与创新发展 182143410.1档案服务理念与模式 18792710.1.1档案服务新理念 182226110.1.2档案服务新模式 181613710.2档案服务能力提升 193252910.2.1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19739610.2.2技术支持与设备更新 19553110.2.3服务质量与评价体系 191256210.3档案管理与创新实践展望 19647310.3.1档案管理的智能化 19371210.3.2档案服务的多元化 191950910.3.3档案资源的社会化 19第1章档案管理概述1.1档案的定义与分类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是国家、社会及组织运行发展的历史记录。它承载着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对于传承文明、服务现实和规划未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1.1档案的定义档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1.1.2档案的分类根据档案的性质、形成领域和载体形式,可以将档案分为以下几类:(1)行政档案:主要包括国家机关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2)科技档案:主要包括科研、设计、生产、建设等领域形成的文件材料。(3)经济档案:主要包括财政、金融、商业、企业等经济领域形成的文件材料。(4)文化档案:主要包括教育、科研、文艺、卫生等文化领域形成的文件材料。(5)声像档案:主要包括录音、录像、照片等载体形式的档案。1.2档案管理的基本任务与原则档案管理是指对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和销毁等一系列活动,其基本任务和原则如下:1.2.1基本任务(1)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2)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为各项工作提供有效服务。(3)发挥档案在历史研究、现实服务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2.2基本原则(1)依法管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档案进行管理。(2)统一领导: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3)分类管理:根据档案的性质、类型和载体,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4)科学保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保证档案的安全、完整和有效利用。1.3档案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档案管理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1.3.1传统档案管理阶段此阶段主要以手工操作为主,档案管理侧重于实体保管和手工检索。1.3.2现代档案管理阶段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档案管理开始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1.3.3当前档案管理现状当前,档案管理正朝着智能化、网络化、社会化方向发展,电子档案、数字档案馆等新型档案管理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同时档案管理在法律法规、标准化、人才队伍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我国,档案管理已逐步形成以国家档案馆为核心,各级各类档案馆共同发展的格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档案管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信息化建设、档案资源整合、服务水平提升等,需不断摸索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第2章档案收集与整理2.1档案收集的范围与要求档案收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关系到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以下是档案收集的范围与要求:2.1.1收集范围(1)反映本单位工作活动、业务往来、科研成果、人事变动等方面的文件材料;(2)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3)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文件材料;(4)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其解读材料;(5)其他应收集的文件材料。2.1.2收集要求(1)保证文件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2)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3)及时收集,避免文件材料的丢失、损毁或遗漏;(4)分类明确,便于检索和利用。2.2档案整理的基本方法档案整理是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处理,以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以下是档案整理的基本方法:2.2.1归档将收集到的文件材料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进行归档,形成档案。2.2.2立卷将归档的文件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和规则组成案卷。2.2.3编号对案卷进行编号,便于查找和利用。2.2.4装订将案卷内的文件材料进行装订,保持整洁、牢固。2.2.5标识在案卷封面、脊背等位置标明案卷相关信息,如案卷号、案卷名称、起止日期等。2.3档案分类与编目档案分类与编目是对档案进行系统组织、描述和揭示的过程,旨在提高档案的检索效率。2.3.1档案分类根据档案的内容、形式、形成时间等特点,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人事档案等。2.3.2档案编目对档案进行详细描述,包括档案的题名、责任者、形成时间、地点、内容、形式等,形成档案目录。2.3.3档案目录的编制根据档案分类和编目的结果,编制档案目录,包括案卷目录、文件目录等。目录应清晰、准确、便于查询。第3章档案存储与保管3.1档案存储介质的选择档案存储介质的选择是保证档案安全、长期保存的关键环节。根据档案的类型、重要程度以及利用需求,合理选择存储介质。3.1.1存储介质类型(1)纸质存储:适用于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的档案。(2)磁性存储:如硬盘、磁带等,适用于大量电子档案的存储。(3)光学存储:如光盘、蓝光光盘等,适用于长期保存电子档案。(4)半导体存储:如U盘、固态硬盘等,适用于临时或移动存储。3.1.2存储介质选择原则(1)稳定性:选择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存储介质,保证档案长期保存。(2)兼容性:选择与现有设备和技术相适应的存储介质,便于档案的读取和利用。(3)安全性:选择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存储介质,防止档案被非法篡改、泄露或损坏。(4)可扩展性:预留一定的存储空间,满足未来档案增长的需求。3.2档案库房设计与布局档案库房是档案存储与保管的主要场所,其设计与布局对档案的安全、高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3.2.1库房设计(1)防火:库房应采用防火材料,设置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2)防盗:库房应设置安全门、监控设备、报警系统等,保证档案安全。(3)温湿度控制:库房内应安装空调、除湿设备,保持恒定的温湿度环境。(4)光照控制:库房内应采用防紫外线灯具,避免对档案造成损害。3.2.2库房布局(1)区域划分:根据档案类型、重要程度和利用需求,合理划分库房区域。(2)档案架排列:档案架应遵循便于查阅、通风、防潮的原则进行排列。(3)通道设置:保证通道宽敞,便于档案的搬运和查阅。3.3档案保管与维护档案保管与维护是保证档案完整、准确、安全的关键环节,应加强以下工作:3.3.1档案整理与排列(1)按照档案分类原则,对档案进行整理、编号、登记。(2)按照编号顺序,将档案整齐排列在档案架上。3.3.2档案保护(1)防火、防盗、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2)定期检查档案的保存状态,发觉问题及时处理。3.3.3档案利用与修复(1)制定档案查阅制度,保证档案的安全、合理利用。(2)对受损档案进行及时修复,恢复其完整性和准确性。(3)对重要档案进行复制,以备不时之需。3.3.4档案销毁(1)对已到期或无保存价值的档案,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销毁。(2)保证销毁过程的安全、合规,防止档案泄露。第4章档案检索与利用4.1档案检索系统设计档案检索系统的设计是保证档案资料高效利用的关键环节。本章主要阐述档案检索系统的设计原则、构成要素以及系统功能。4.1.1设计原则(1)标准化: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保证档案检索系统的通用性和互换性。(2)实用性:根据档案类型和利用需求,合理设计系统功能,提高检索效率。(3)可扩展性:预留系统升级和扩展的空间,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档案管理需求。(4)安全性:保证档案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丢失、泄露和篡改。4.1.2构成要素(1)硬件设施:包括计算机、存储设备、网络设备等,为档案检索提供硬件支持。(2)软件系统:采用成熟的档案管理软件,实现档案的录入、存储、检索、统计等功能。(3)档案数据库:构建完整、准确的档案数据库,为检索提供数据支持。(4)人员与制度: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档案检索管理制度。4.1.3系统功能(1)档案录入:将档案信息录入系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2)档案存储:对档案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存储,便于检索和利用。(3)档案检索:提供多种检索方式,满足不同用户的查询需求。(4)统计与分析:对档案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档案管理提供决策依据。4.2档案检索方法与技巧为了提高档案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本章介绍几种常见的档案检索方法与技巧。4.2.1检索方法(1)目录检索:通过档案目录查找所需档案,适用于已知档案名称或编号的情况。(2)关键词检索:输入关键词,系统自动匹配相关档案,适用于未知档案名称或编号的情况。(3)分类检索:按照档案分类体系,逐级查找所需档案,适用于对档案体系有一定了解的用户。(4)组合检索:将多个检索条件组合在一起,提高检索准确性。4.2.2检索技巧(1)明确检索目标:在检索前,明确所需档案的主题、时间、地点等要素,有助于提高检索效率。(2)选择合适的检索方法:根据已知信息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方法,避免盲目检索。(3)灵活运用检索策略:结合实际情况,调整检索关键词、组合检索条件,以获得满意的检索结果。(4)利用档案检索工具:熟悉并利用档案检索工具,如索引、目录、数据库等,提高检索效率。4.3档案利用与服务档案利用与服务是档案管理的核心任务,本章主要介绍档案利用与服务的原则、方式以及服务质量保障。4.3.1利用原则(1)公开原则:除涉密、敏感等特殊档案外,其他档案应向社会公开,便于利用。(2)便捷原则:简化利用手续,提供便捷的档案查询、借阅、复制等服务。(3)保护原则:在利用档案过程中,注意保护档案原件,防止损坏、丢失等。4.3.2利用方式(1)现场查阅:用户到档案部门现场查阅档案,获取所需信息。(2)网络查询:通过档案检索系统,实现远程查询和利用。(3)借阅与复制:根据用户需求,提供档案借阅和复制服务。(4)编研与发布:对档案资料进行编研,形成报告、书籍等成果,向社会发布。4.3.3服务质量保障(1)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2)提高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3)完善服务设施: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提升服务体验。(4)建立健全反馈机制:及时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档案利用与服务。第5章电子档案管理5.1电子档案的特点与分类电子档案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资源,具有以下特点:5.1.1便捷性:电子档案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便于快速传输、检索和利用。5.1.2节省空间:电子档案存储在计算机硬盘、光盘等介质上,相较于传统纸质档案,大大节省了存储空间。5.1.3低碳环保:电子档案无需大量纸张,有利于减少森林砍伐,降低碳排放。5.1.4易于共享:电子档案可通过网络实现远程共享,提高信息利用率。电子档案按其内容可分为以下几类:5.1.5文本类:包括文档、报告、邮件等以文字为主的电子档案。5.1.6图像类:包括照片、扫描件等以图像为主的电子档案。5.1.7音频类:包括语音、音乐等以音频为主的电子档案。5.1.8视频类:包括录像、电影等以视频为主的电子档案。5.1.9数据类:包括数据库、表格等以数据为主的电子档案。5.2电子档案的收集与整理5.2.1收集原则:(1)完整性:保证电子档案的完整,不遗漏重要信息。(2)真实性:保证电子档案的真实性,避免伪造、篡改等现象。(3)准确性:保证电子档案的内容准确无误,便于后续利用。5.2.2收集方法:(1)定期收集: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对电子档案进行定期收集。(2)不定期收集:针对重要事件或突发事件,及时收集相关电子档案。(3)网络收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电子档案。5.2.3整理方法:(1)分类:根据电子档案的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整理。(2)命名:对电子档案进行统一、规范的命名,便于检索。(3)归档:将整理好的电子档案进行归档,保证其安全、有序存储。5.3电子档案的存储与备份5.3.1存储介质:(1)硬盘:包括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适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电子档案。(2)光盘:包括CD、DVD等,适用于存储容量较小的电子档案。(3)磁带:适用于长期、大量存储电子档案。5.3.2存储要求:(1)安全性:保证电子档案存储环境的安全,防止数据丢失、损坏。(2)稳定性:选择功能稳定的存储介质,保证电子档案长期可用。(3)冗余性:采用多副本存储,提高电子档案的安全性。5.3.3备份策略:(1)定期备份: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对电子档案进行定期备份。(2)增量备份:只备份最近一次备份后发生变化的部分,节省存储空间。(3)异地备份:在远离原存储地点的地方进行备份,提高数据安全性。(4)在线备份:利用云存储等在线服务,实现电子档案的远程备份。第6章档案管理系统6.1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档案管理系统作为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其主要功能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统计和利用等。以下是档案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结构概述。6.1.1功能(1)档案采集:支持多种格式和类型的档案资料采集,保证档案数据的完整性。(2)档案整理:对采集的档案进行分类、编目、标引等操作,便于检索和利用。(3)档案存储:采用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方式,保证档案数据长期保存。(4)档案检索:提供多维度、多条件的检索功能,方便用户快速查找所需档案。(5)档案统计: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6)档案利用:支持档案借阅、审批、等操作,满足用户需求。6.1.2结构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用户界面: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便于用户进行档案操作。(2)数据处理模块:负责档案的采集、整理、存储、检索等操作。(3)系统管理模块:负责对用户、权限、系统设置等进行管理。(4)数据库:存储档案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5)网络通信模块:实现系统内外的数据交换和共享。6.2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6.2.1设计原则(1)实用性:根据用户需求,设计符合实际工作需要的档案管理系统。(2)可扩展性:考虑未来发展,保证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档案管理工作需求。(3)安全性:保证档案数据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损坏。(4)易用性:提供简单易用的操作界面,降低用户操作难度。6.2.2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了解用户需求,明确系统功能、功能等要求。(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设计系统架构、模块划分等。(3)系统开发:采用合适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进行系统开发。(4)系统测试: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功能、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的测试。(5)系统部署:将系统部署到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应用。(6)培训与验收:对用户进行培训,保证系统顺利投入使用。6.3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与维护6.3.1应用(1)档案管理:利用系统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存储、检索等操作。(2)业务协同:与其他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3)决策支持:通过系统提供的统计功能,为领导决策提供数据支持。6.3.2维护(1)数据备份: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防止数据丢失。(2)系统升级:根据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对系统进行功能升级和技术优化。(3)用户支持:为用户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保证系统稳定运行。(4)安全防护:加强系统安全防护,防止恶意攻击和信息泄露。第7章档案法规与标准7.1我国档案法规体系我国档案法规体系是在国家法律框架内,为保障档案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1)宪法: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明确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和任务。(2)档案法:档案法是我国档案工作的基本法律,规定了档案的管理、保护、利用和监督等方面的基本制度。(3)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对档案法具体实施的规定,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政法规》等。(4)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是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档案管理法规。(5)部门规章:部门规章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6)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针对档案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制定的指导性文件。7.2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档案管理标准与规范是指导和规范档案工作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分类与编目标准:规定了档案分类、编目的原则和方法,以保证档案检索的准确性和高效性。(2)档案保管标准:明确了档案保管的条件、方法和要求,以保证档案的完整、真实和安全。(3)档案数字化标准:规定了档案数字化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等方面内容,以实现档案信息的电子化管理。(4)档案利用与开放标准:明确了档案利用与开放的范围、程序和条件,以提高档案利用效率。(5)档案统计与评价标准:规定了档案统计与评价的方法、指标体系等,以评估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果。7.3档案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档案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依法开展档案工作:档案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档案法律法规,保证档案工作的合法、合规进行。(2)档案行政执法: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保障档案法律法规的实施。(3)档案法律宣传与培训: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档案法治意识,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4)档案法律法规的修订与完善:根据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档案法律法规,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5)档案法律法规在档案业务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将档案法律法规融入档案业务工作,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第8章档案信息化建设8.1档案信息化的含义与目标8.1.1含义档案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资源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利用,以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提高档案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过程。档案信息化涉及档案工作各个方面,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开发、信息资源建设、标准化建设、信息安全保障等。8.1.2目标档案信息化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提高档案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2)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方便用户查询和利用;(3)保证档案信息安全,保护国家和社会利益;(4)推动档案工作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档案工作水平。8.2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8.2.1硬件设施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包括以下硬件设施:(1)计算机设备;(2)存储设备;(3)网络设备;(4)安全设备;(5)辅助设备(如扫描仪、打印机等)。8.2.2软件设施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包括以下软件设施:(1)操作系统;(2)数据库管理系统;(3)档案管理软件;(4)信息安全软件;(5)其他相关软件。8.3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8.3.1系统需求分析在进行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前,应进行详细的系统需求分析,包括:(1)业务流程分析;(2)功能需求分析;(3)功能需求分析;(4)安全需求分析;(5)用户需求分析。8.3.2系统设计根据系统需求分析,进行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设计,包括:(1)系统架构设计;(2)模块划分;(3)界面设计;(4)数据结构设计;(5)安全策略设计。8.3.3系统开发与实施按照系统设计文档,进行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实施,主要包括:(1)编码;(2)系统测试;(3)部署与实施;(4)用户培训;(5)系统维护与升级。8.3.4系统评估与优化在档案信息化应用系统投入使用后,应定期进行系统评估与优化,包括:(1)系统功能评估;(2)功能完善;(3)安全策略调整;(4)用户反馈与需求调整;(5)新技术应用与更新。第9章档案安全保障9.1档案安全风险分析9.1.1物理安全风险档案在物理存储过程中可能遭受的安全风险包括火灾、水灾、盗窃、损坏、老化等因素。为降低此类风险,需对档案存储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9.1.2电子安全风险电子档案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包括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系统故障等。针对此类风险,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加强防护。9.1.3管理安全风险档案管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有档案丢失、误操作、未经授权的访问等。为防范这些风险,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9.2档案安全防护措施9.2.1物理防护措施(1)设立专门的档案库房,保证档案存储环境安全;(2)对档案库房进行防火、防水、防盗等安全设施配置;(3)定期检查档案库房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4)对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发觉问题及时处理。9.2.2电子防护措施(1)采用安全性较高的档案管理系统,保证数据安全;(2)定期更新系统安全补丁,防止黑客攻击;(3)对档案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4)加强对档案管理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其安全防护能力。9.2.3管理防护措施(1)制定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档案操作流程;(2)对档案管理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3)实行权限管理,保证档案安全;(4)定期进行档案审计,保证档案管理合规。9.3档案应急预案与灾难恢复9.3.1档案应急预案(1)制定档案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人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中介加盟合同模板
- 钢材销售运输合同范本
- 办学合同协议
- 针对个人自行采购合同模板
- 农机买卖合同协议书样本
- 项目承包合同协议书
- 口译翻译合同-纯人工翻译
- 医疗器械三方合作合同协议书范本
- 进口货物运输预约保险合同
- 水电材料购销简单合同范本
- 九年级上册-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核心考点与重难点练习(统部编版)
- 健康指南如何正确护理蚕豆病学会这些技巧保持身体健康
- 老客户的开发与技巧课件
- 2024建设工程人工材料设备机械数据分类和编码规范
- 26个英文字母书写(手写体)Word版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DB31 SW-Z 017-2021 上海市排水检测井图集
- 日语专八分类词汇
- GB/T 707-1988热轧槽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 GB/T 33084-2016大型合金结构钢锻件技术条件
- 高考英语课外积累:Hello,China《你好中国》1-20词块摘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