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学习目标1.了解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的基本史实,把握五代十国形成的原因和特点,思考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2.通过比较唐玄宗前期和后期统治心态的变化和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分析唐玄宗前后期不同的政策造成的不同结果,认识君主专制下统治者的作为与王朝盛衰的关系,学会客观评价历史人物。3.感悟政治清明与王朝兴盛的关系,体会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到一个统治者影响到国家的兴亡,从五代十国的藩镇割据战事不断,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壹安史之乱以开元为年号29年以天宝为年号15年任用姚崇、宋璟等贤臣崇尚节俭励精图治整顿吏治开元盛世公元713年公元742年上(唐玄宗)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安史之乱1.原因:
材料一:唐玄宗宠信杨贵妃,从此荒废朝政。(唐玄宗)把朝政交给奸相李林甫,还提拔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担任宰相。他们把持朝政,营私舞弊,排斥贤能之人,致使朝政黑暗腐败。
材料二:朱门(代指权贵)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作于755年)
材料三:从713—755年,唐对吐蕃用兵26次,对突厥用兵12次,对契丹用兵9次,对南诏用兵6次,……在这些战役中,唐朝军队是经常吃败仗的……唐朝的边境局势是烽火不断,战火绵连。
——李飞《安史之乱背景分析》
材料四:《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节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为唐皇室隐忧。①唐玄宗任人唯亲、追求享乐,朝政腐败②社会矛盾(阶级、民族)日益尖锐,边疆形势日趋紧张③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安西唐中期十大节度使【节度使】
唐朝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置军事重镇,称为藩镇,藩镇的长官即为“节度使”。节度使权力极大,不仅掌握庞大的军队,而且兼管辖区的行政和财政。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玄宗设立十名节度使(经略使)遏制夷狄。外重内轻安禄山
④安禄山担任三镇节度使,势力逐渐膨胀。2.含义:
755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禄山,营州(今辽宁朝阳)人,大燕皇帝,安史之乱祸首。安禄山通晓六国语言,曾做过牙郎。他秉性机灵,虽胖却以骁勇闻名。他经常贿赂唐朝官员为他说好话,因此取得唐玄宗的喜爱信任,自此平步青云。755年,他发动安史之乱,一路进逼至洛阳,唐玄宗被迫出逃。安禄山次年建立了燕政权,年号圣武。他身体越来越胖,失明后性情暴躁,于757年被其子所杀,安史之乱平定。史思明追谥其为光烈皇帝。3.经过:(1)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
(2)756年,唐玄宗与陈玄礼率一部分禁军南逃入川(成都),途经马嵬驿时士兵哗变,杨贵妃被赐死。(马嵬兵变)
(3)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唐肃宗。(4)在回纥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763年被平定。平叛将领:郭子仪、李光弼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4.影响:
材料一:安史之乱对人民是一场浩劫,给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整个黄河流域,几乎一片荒凉。
材料二: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自盛而衰,一蹶不振,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材料三:安史之乱期间及以后,唐朝增设了许多节度使。不少节度使管辖的地区,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是割据势力,这样就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损失严重。②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③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统治前期统治后期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日益骄奢
功: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贤能,整顿吏治,崇尚节俭,反对奢侈,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使得当时社会经济繁荣,政局稳定,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
过:唐玄宗统治后期重用奸臣,任人唯亲,追求享乐,荒淫无度,不理政事,朝政腐败,导致社会各种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最终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由盛转衰。评价唐玄宗贰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二、黄巢起义和唐朝灭亡中央地方宦官专权兼并战争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统治腐朽唐朝后期政治藩镇割据
②藩镇割据态势越来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无力控制;百姓生活赋役繁重生活困苦连年灾荒农民起义(黄巢起义)
③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连年灾荒。1.黄巢起义:
874年,王仙芝在今河南起义。王仙芝牺牲后,起义军在黄巢的领导下,转战南北,夺取广州,攻入长安。881年,黄巢建立大齐政权。884年,黄巢在狼虎谷兵败自杀。背景:经过:《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想一想,作者在诗中抒发了什么样的愿望?
这首诗以菊喻志,借物抒怀,通过刻画菊花的形象、歌颂菊花的威武精神,表现了作者等待时机改天换地的英雄气魄。结果:影响:
原为农民起义军将领的朱温,后投降唐朝,被封为节度使,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以失败而告终。(884年)
唐王朝受到致命打击,加速了唐朝的灭亡。唐僖宗逃往四川起义地称帝长安不是灭亡!回顾之前的农民起义
秦末:
东汉末年: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参加起义军875年封同州防御使882年投降唐军882年篡位建后梁907年朱温(852-912)
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政权,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至此灭亡,中国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2.朱温灭唐:朱温的传奇人生叁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三、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1.五代更迭:五代十国(907~960年),指介于唐末宋初的这一段历史时期。2.十国并立:
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五代有更替梁唐晋汉周,前边都有后。十国分南北前后蜀,南北汉,南唐南平曾为伴。吴越吴闽楚十国,割据混战天下乱。3.实质与特点:政权开国君主即位前的官职后梁朱温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克用行营节度使后晋石敬瑭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河东节度使吴杨行密淮南节度使闽王审知武威节度使南汉刘隐
静海军节度使南平高季兴荆南节度使
①开国君主是掌握兵权的武将。实质: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公元907年后梁公元923年公元936年公元947年公元951年后唐后晋后汉后周16年13年11年4年
②北方政权更迭频繁,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南方)这些割据政权的建立者都能采取“保境息民”“重农抑武”之策,诸国基本上保持和平,……使得南方社会经济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南北城市发展趋势与基本面貌》
③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4.时代趋势:
材料一
五代十国时期的农民起义规模虽然不大,但是次数不少,斗争目标也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明确。如张遇贤以“中天八国王”为号召,就反映出要求消灭各地割据政权、建立统一国家的愿望。——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南北双方,虽然在政治上处于分立割据状态,但在经济上仍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既有直接的商业往来,又有以“朝贡”和“赐予”形式的官方贸易。——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时代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各地经济、文化发展联系日益密切,各族交往进一步加强,统一因素不断增长。后周世宗柴荣改革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修订法律;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负担;军事上整编中央禁军,削弱地方兵权。使后周强大起来,为此后北宋的统一打下了基础。背景人民渴望统一;本人宏大志向措施影响韩熙载夜宴图(摹本·局部)五代十国大都靠兵变改朝换代。政权建立后,往往君臣猜忌。皇帝非常害怕武将、权臣夺权。为了避祸,一些权臣故意放纵享乐,以示没有野心。此局部画面绘了南唐高官韩熙载开宴行乐、众人聆听琵琶弹奏的情形。从唐朝的兴盛到衰亡你能得到哪些启示?1.从国家角度:
要居安思危、防止腐败、注重民生、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平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贤臣兴国,奸臣误国;成由俭,败由奢;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微忽。2.从个人角度:
在取得成就时,我们要保持戒骄戒躁的恭谨态度;人生应该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907年朱温灭唐960年北宋建立五代十国唐高祖唐朝建立(618年)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盛世黄巢起义安史之乱(755—763)由盛转衰致命打击课堂小结一水之隔、咫尺天涯,两岸迄今尚未完全统一是历史遗留给中华民族的创伤。两岸中国人应该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抚平历史创伤。广大台湾同胞都是中华民族一分子,要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认真思考台湾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促进国家完全统一、共谋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无上光荣的事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019年1月2日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携手推动民族复兴,实现和平统一目标。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真题演练
1.下图中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主要原因是(
)
A.频繁战乱
B.北人南迁
C.自然灾害
D.统治残酷2.安史之乱是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治世局面是指(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3.公元907年,一个在东方屹立了近三百年的庞大帝国轰然倒塌,中国进入了又一个分裂割据的乱世。这个“乱世”是(
)
A.春秋战国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五代十国时期 D.辽宋夏金元时期4.“及范阳节度使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肃宗起灵武,而诸镇之兵共起诛贼。”材料所述历史事件导致了(
)
A.东汉末年社会动荡
B.隋朝灭亡
C.唐朝由盛转衰
D.金与南宋对峙
5.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晚年拒绝纳谏,武则天耗费巨大财力建造佛教器物,唐玄宗在位后期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我们从中获得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
A.三位帝王成就了“贞观之治”
B.他们“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封建帝王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D.武则天时朝政迅速走向腐败ADCCC6.唐朝从“小邑犹藏万家室”到“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的转折点是(
)A.开凿运河
B.安史之乱C.黄巢起义
D.靖康之变7.五代十国的实质是(
)A.外戚专权
B.宦官专权
C.农民起义
D.藩镇割据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娱乐行业招聘策略总结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螺旋藻虾青素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合成生物学智造平台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轻型柴油发动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反流检测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装饰金属板光纤激光切割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降膜式风冷螺旋式冷水机组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无塑工业软包涂层纸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聚合物氢气分离膜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摇摆式生物工艺容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搞笑小品剧本《大城小事》台词完整版
- 物业服务和后勤运输保障服务总体服务方案
- 人大代表小组活动计划人大代表活动方案
- 《大模型原理与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护理人员分层培训、考核计划表
- 《销售培训实例》课件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
- 【经典文献】《矛盾论》全文
- Vue3系统入门与项目实战
- 2024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光伏发电项目试验检测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