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学情评估卷一(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1页
期末学情评估卷一(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2页
期末学情评估卷一(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3页
期末学情评估卷一(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4页
期末学情评估卷一(含答案)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末学情评估卷(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隋朝于6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灾害严重B.统治十分残暴C.外戚、宦官专权D.土地兼并严重2.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第一条就指出要“劝农桑,薄赋徭”。她掌权后颁行《臣轨》,指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忠臣之思利人者,务在劝导”。这表明武则天()A.打击敌对官僚B.重视发展生产C.大力发展科举D.巩固开拓边疆3.某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时,列表如下,此表说明当时()农业手工业商业曲辕犁、筒车青瓷、唐三彩国际大都市长安A.繁荣的社会经济B.融洽的民族关系C.开放的社会风气D.多彩的文学艺术4.唐朝灭亡之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历经54年,每个政权统治平均约为10年,最短的不到4年。由此可知五代时期()A.政权并立形成B.政局相对稳定C.政权更迭频繁D.疆土日益扩大5.物理学科中的“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李华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借用该理论绘制了如下示意图。钟摆在10世纪中后期向右摆动的原因是()A.唐朝在地方增设节度使B.北宋实行崇文抑武方针C.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D.朱元璋设立五军都督府6.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诗中有人,有景,有时,有事”,“诗史互证”、以诗词补证历史、疑史纠误,是一种重要的学史手段。下列诗句中可以考证南宋历史的是()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B.“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苏颂《契丹帐》)C.“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杜甫《忆昔》)7.元朝忽必烈接受了一位贤士的建议,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依赖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主要表现是()A.推行重农政策B.下令合并州县C.重用汉族官吏D.设立驻藏办事大臣8.下表中元朝与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相比,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确立()宋朝元朝路(府)州县制省路府州县制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9.由下表可以看出宋代和汉代对外贸易最大的不同是()A.出口货物的种类B.对外贸易的路线C.政府对外贸易的政策D.出口货物的多少10.《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作者的作品B.编写体例不同C.同一时代的作品D.记载内容相同1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即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这里介绍的是()A.活字印刷术的工序B.活字印刷术的原料C.活字印刷术的缺点D.活字印刷术的意义12.宋朝因其短暂的太平盛世,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平民都得浸入宴乐的风气中,婉约词形成;而宋朝边患与内弊又使宋人积极关注时事,有着忧患意识,豪放词也应运而生。由此可知,影响词风的主要因素是()A.文化政策B.科举考试C.商品经济D.社会环境13.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根源在于()A.封建制度的腐朽B.科学技术的落后C.西方列强的侵略D.八股取士的影响14.具备时空观念是学习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了对疆域的有效管辖,与以下示意图中①处相关的史实是()A.雅克萨之战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C.设驻藏办事大臣D.设置台湾府15.明清时期文书避讳制度进一步加强,朱元璋特别避讳“天下有道,望拜青门”等词句,认为影射自己曾经当过和尚;康熙帝名玄烨,在文书中必须避讳,因而将玄武门改为了神武门。此现象的实质是()A.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B.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C.限制民间文学的发展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0分,共30分)16.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如图材料二(赵匡胤)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司马光《涑水记闻》卷一材料三明朝统治者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巩固统治……于1380年,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并立下祖训,以后子孙做皇帝时“不许立丞相”,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到了清朝,统治者对中央中枢机构进行了改组,使皇权专制达到顶峰。——摘编自《中国政治制度史》(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宋初为了解决藩镇割据的积弊,采取了哪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军事、政治各一例,4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朱元璋改组“我国政治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什么。(2分)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唐宋时期,中国的城市形态曾经历过一次由封闭向开放的转变。唐长安城内临街的坊有围墙,临街的坊墙不准开门。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从唐末开始,在封建统治者的干预下缓慢前进,坊墙逐渐消失,前店后宅的沿街商业出现。到宋代,新的、开放的、外向的、自由的街巷制度形成。商业氛围浓郁是北宋末年东京城街区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摘编自汪睿等《从“坊里”到“街巷”—浅谈唐宋时期街区开放的影响和启示》材料二明中期以后,中小商业市镇大量兴起,还出现了专业市镇,如盛泽镇居民以蚕桑为业,枫泾镇、洙泾镇居民以棉纺织为业,景德镇居民以制瓷为业。专业市镇的形成,是明中期以后国内市场和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表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商业贸易的兴盛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好处。(2分)(2)根据材料二,简述明中期以后商业市镇发展的状况。(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古代中国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4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生产力质态的每一次演进和发展,都是以重大科技创新为主导的。古往今来,人类创造的科技成果深刻影响着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材料一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导论中写道:“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材料二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那时经济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科技文化突飞猛进,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反映了那个时期我国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材料三从世界范围看,明清科技从总体上逐渐从先进转为落后,而且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八股取士制度严重束缚了人的思想和心灵,读书是为了做官,很少有人去攀登科学的殿堂,没能产生如同期西欧的天文、数学等近代科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宋代两项重要的科技发明成果。(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共同原因。(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明清科技的发展趋势,(2分)并概括制约明清科技发展的原因。(2分)

答案答案速查123456789101112131415BBACBCCCBBADABD12.D点拨:由题干可知,宋朝的太平盛世推动了婉约派的形成,宋朝的边患与内弊又促进了豪放词的形成,由此可知,影响词风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环境,D项正确。15.D点拨:避讳即旧时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在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材料中封建帝王强调避讳制度的实质是凸显皇帝独尊,强化君主专制,D项符合题意。16.(1)三省六部制。(2分)(2)军事: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切断将领与士兵同地方的联系。(任答一点即可,2分)政治: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任期制;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任答一点即可,2分)(3)举措:废除丞相,权分六部。(2分)趋势: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不断加强。(2分)17.(1)便捷的商品贸易,促进了人们的商品生产;丰富的贸易产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任答一点即可,2分)(2)中小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