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3222-2020试验检测标准规范确认记录表_第1页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3222-2020试验检测标准规范确认记录表_第2页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3222-2020试验检测标准规范确认记录表_第3页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3222-2020试验检测标准规范确认记录表_第4页
《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3222-2020试验检测标准规范确认记录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试验检测标准规范确认记录表GSJC-ZJL-37(1)-2018规范编号及名称《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3222-2020替代的规范编号及名称《公路工程物探规程》(JTG/TC22-2009)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1日实施日期2021年01月01日序号主要/变更内容本公司是否涉及确认采取措施1规范组成由10章和一个附录组成,修订为12章和2个附录组成是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物探应用、5直流电法勘探、6电磁法勘探、7地震波勘探与测试、8磁法勘探、9放射性勘探、10地球物理测井、11报告编制与成果提交、12作业安全与环境保护和附录A、附录B,涵盖了目前公路工程物探的基本工作程序和方法技术。组织培训,宣贯规范章节组成及原理21总则,增订了1.0.4,1.0.5,修订了原1.0.3内容是1.0.3由“工程物探工作,内容应与公路基本建设程序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和深度要求相适应,程序按准备工作、方法试验、外业生产、内业资料整理、成果报告提交开展,并与地质、钻探等专业密切协作,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提供物探资料。”修订为“物探工作应根据公路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勘探目的与任务要求,遵循技术可行、适宜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探测方法和工作量。”增订了“1.0.4公路工程物探应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方法、新技术。”,增订了“1.0.5公路工程物探工作应注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组织培训,宣贯规范总则中修订的条款内容32.1术语中由25条增订至41条是由原规范术语中21条术语增订至41条,增订了“物探正演、物探反演、物探CT……”等术语。组织培训,宣贯规范术语中增订的专业术语42.2符号部分修订为按方法分为8类列举是符号修订为按照“电性参数、波动参数、弹性波参数、磁性参数、放射性参数、力学参数、位置、距离代号、部分方法的英文缩写”等8个分类进行列举组织培训,宣贯规范“符号部分”内容5对原规范3.1.1物探使用条件进行修订是对原“3.1.1物探方法的应用应符合下列地球物理条件:1被测地质体或岩土体的尺度应具有相应的施工和观测条件。2被测地质体或岩土体应具有足够的物性差异。3干扰背景不影响有效信号的观测和识别。4不利的地形、地物不致影响正常的推断、解释。”修订为“3.1.1使用物探应具备下列条件:1被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应存在一定的物性差异,并应具有一定的规模。2干扰不影响有效信号的识别,探测对象的异常特征应能从背景中分辨。3工作场地应具有相应的施测条件。”组织培训,宣贯规范物探使用条件要求内容6对原规范3.1.2和3.1.3进行了修订是对原“3.1.2物探方法技术按下列原则选用:1物探方法的选用应满足相应的地球物理条件,并宜通过方法试验确定物探技术参数。2当采用单一的物探方法不能达到勘探目的时,可采用综合工程物探开展工作。3.1.3应尽可能地采用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物探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公路工程物探的工作水平和质量。”修订为“3.1.2物探仪器设备应满足性能稳定、结构合理、构件牢固、防潮、抗震和绝缘性能良好的要求,并应定期检验和保养。3.1.3物探原始记录应内容全面、翔实,标注清楚,签署齐全,不得缺页、涂改和重抄,电子记录应与班报记录对应并及时汇编、整理、备份。”组织培训,宣贯新规范所删除内容7增订了3.1.4和3.1.5内容是增订了“3.1.4物探测区、测线的控制基点应与已知的测量基点联测,测量精度应符合现行《公路勘测规范》(JTG/C10)的二级控制测量的有关要求。3.1.5测区、测网布置应符合下列原则:1测区范围应根据探测目的、任务要求、方法特点确定,保证异常的完整,并具有足够的背景。2测网密度应根据探测对象的规模确定,确保最小探测对象有异常显示。3测线宜避开地形、地物及其他干扰的影响,并宜与勘探线一致或平行。4测线、测点应统一编号,并设立明显的标志。”组织培训,宣贯规范“3.1.4和3.1.5”中增订内容83.2工作程序由4条条文增至8条条文,对原条文进行了丰富是将原“物探的工作程序包括:准备工作、方法试验、外业生产、内业资料的整理和成果报告提交等步骤。”修订为“3.2.1物探宜按事先准备、现场试验、测量定位、数据采集、外业质量检查、资料解释、报告编制的工作程序进行。”增订了“3.2.3现场试验应有代表性,试验内容宜包括方法有效性试验和工作参数选择试验,试验结论不明确者,不得转入下一阶段工作。”,增订了“3.2.4测量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线的基点、端点、转折点、地形突变点和充电点、建议钻探验证的异常点应测量平面坐标和高程,平面允许误差为±15mm,高程允许误差为±10mm.2测点在相应工作比例尺的平面图上允许偏差为±2mm.3水面测点的高程应根据水位变化观测记录进行校正。”增订了“3.2.6外业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查方式应根据具体方法的技术要求确定。2检查量不应少于总工作量的5%。3检查点应在测区均匀分布、随机选取,对畸变点、异常点、拟验证点、可疑地段等重点检查。当原始数据检查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或调整工作方案后重新观测。4外业质量检查结束应编制质量检查精度统计表。3.2.7资料解释应符合下列规定:1资料解释应在分析测区物性参数和既有勘探资料的基础上,遵循从已知到未知、由浅及深、点面结合、综合分析、定性指导定量的原则进行。2定性解释应在区分干扰异常和有效异常的基础上,根据异常的幅值、强度、形态、分布等特征确定异常体的性质及规模,估算其埋深,初步建立物探异常与地质体的对应关系。3定量解释宜利用已知的物性参数和测井及资料作为边界条件进行反演。无物性参数测试资料时,可按本规程附录A结合地区经验取值。4各种物探方法的解释结果应相互补充、相互验证、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有验证钻孔的工点应利用钻孔资料对物探解释结果进行修正。”组织培训,宣贯规范“3.2工作程序”中对原规范进行丰富的修订内容9第4章由原“勘探内容”修订为“物探应用”是原第4章“4勘探内容.4.1覆盖层与特殊土勘探4.2基岩及其风化层勘探4.3软弱夹层勘探..4.4隐伏构造破碎带勘探4.5滑坡勘探4.6采空区勘探.4.7岩溶勘探4.8斜坡勘探”修订为“4物探应用4.1一般规定4.2路基工程物探4.3桥梁工程物探4.4隧道工程物探4.5不良地质地质与特殊性岩土物探4.6隧道超前地质预报4.7工程质量无损检测”组织培训,宣贯规范第4章中修订内容10将原规程电(电磁)法勘探一章分为直流电法勘探和电磁法勘探两章编写。是将原规程电(电磁)法勘探一章分为直流电法勘探和电磁法勘探两章编写。在直流电法勘探中增订自然电位法、充电法、激发极化法;在电磁法勘探中增订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天然场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和电磁波透射法。其中对于地质雷达法增订了“6.2.1地质雷达法可用于探测工程场地的地层岩性变化、岩溶分布:进行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工程质量无损检测等。”对仪器的技术指标由“1天线中心频率序列可选,低频型宜选12.5~200MHz,高频型宜选300~1000MHz,2系统增益>120dB,3模/数(A/D)转换位数>12bit,4工作环境温度-10-+40℃。5工作环境湿度<90%。”修订为“1天线的中心频率范围宜为10~2000MHz,天线频率序列可选。2信噪比大于60dB;3模/数转换位数不小于16位;4采样间隔不大于0.5ns;5扫描速率不低于128次/s;6工作环境温度-10℃~50℃;7具有实时监测显示功能。”增订了“6.2.6地质雷达法数据采集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量方式应根据施测条件确定。2观测前应移除或避开测线附近的金属物,电磁干扰较强的工点应使用屏蔽天线。3在满足探测深度的前提下,宜选用频率较高的天线,单一天线不能完全达到探测目的时,应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频率的天线观测。4连续测量时应匀速移动天线,移动速度应与仪器的扫描速度相匹配。5使用测量轮标注距离时宜每50m校对一次。6观测过程应对干扰点位置进行标注。”地质雷达法图件删除了“测线平面布置图”组织培训,宣贯规范“电磁法勘探”中修订内容11将地震波勘探一章中修订为地震波勘探与测试,增订了声波测试等。是增订了“7.1.1地震波勘探与测试适用于探测与相邻介质之间波速或波阻抗存在差异的地质体的分布和埋深:进行工程质量无损检测,测试岩土体弹性参数。根据工作条件可选用折射波法、反射波法、地震波透射法、瑞利面波法、水域地震波法、水声法、声波测试、地脉动测试等。”,仪器主要技术指标中原“接收道不宜少于12道,并具有良好的道一致性;”修订为“接收道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原“可调通频带范围:2-2000Hz”修订为“通频带范围:0.5~4000Hz;”增订了“输入阻抗不小于5kΩ。”原“相位差变化应小于1ms;”修订为“相位允许偏差为±0.5ms;”增订了“7.1.4爆炸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现行《爆破安全规程》(GB6722)、《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GB12950)及《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的有关规定”,增订了“7.1.7检波器的频率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1折射波法宜选用固有频率为10-40Hz的垂直检波器。2纵波反射法宜选用固有频率为60~100Hz的垂直检波器。3横波反射法宜选用固有频率为40~60Hz的水平检波器。4瑞利面波法宜选用固有频率为1~10Hz的垂直检波器。”,增订了“7.1.8波形记录质量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1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应评定为合格记录:1)波形清晰、连续,干扰不影响有效波的识别和波形的对比;2)震相明显且可连续追踪;3)班报记录清楚、内容全面、完整。2存在下列缺陷之一者应评定为不合格记录:1)坏道数大于排列道数的10%,或坏道为连续两道及两道以上;2)干扰强烈,影响有效波识别、同相轴追踪或旅行时间读取;3)数据文件的编号或主要工作参数与班报表记录不符。”,反射波法增订了“7.3.2使用反射波法除应符合本规程第3.1.1条规定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1反射界面与地形线夹角应小于300。2反射界面应相对稳定,并有一定的延续长度。3目的层厚度应大于地震波有效波长的1/4。7.3.5反射波法测线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测线宜布置成直线,受场地条件限制时可布置成折线。2地形坡度大于150时,应实测激发点和检波点的位置及高程。”反射波法的图表增订了“解释的剖面图、平面图。”组织培训,宣贯新规范“地震波勘探”中修订内容12增订了8磁法勘探否磁法勘探适用于探测相邻介质之间磁性存在差异的地质体或铁磁性物体的分布及规模。根据作业条件可选用地面磁法或水域磁法。增订了磁法勘探章节,以及具体要求和实施程序。磁法勘探按其作业区域的不同分为地面磁法、水域磁法及航空磁法。组织培训,宣贯新规范“8磁法勘探”中修订内容1310地球物理测井一章中,增订了放射性测井和电视测井,电测井中补充了自然电位测井、激发极化测井的有关内容。否将原“7.1.1地球物理测井应根据工作条件和勘察要求选择地震波测井、电测井、声波测井、超声成像测井、电磁波测井、井径测量、井斜测量、井温测量等方法。”修订为“地球物理测井应根据具体的任务、目的和要求,结合钻孔测试条件确定适宜的方法,可选择电测井、地震波速测井、声波测井、超声波成像测井、放射性测井、电视测井和井温测量、井径测量、井斜测量等。”组织培训,宣贯新规范“10地球物理测井”中修订内容14将物探报告一章修订为报告编制与成果提交,增订了物探成果资料提交的规定。是将原“9物探报告”修订为“10报告编制与成果提交”,将原“9.1.2物探报告应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编制的报告应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立论有据,结构严谨,文字简练,图表齐全。”修订为“11.1.2物探报告应结构严谨、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立论有据、结论明确、建议合理、文字简练、图表齐全。”,增订了“11.1.3物探报告编制所依据的原始记录、数据和图件应经编录、整理、检查、分析,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增订了“11.2.2物探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工程特点、工程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地质、物探资料进行编制,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2任务要求及目的、依据技术标准、工作完成情况;3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征;4工作方法;5质量检查与评价;6资料处理与推断解释;7结论和建议等;8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增订了“11.2.3物探报告的插图、插表宜包括测区位置图、方法原理图、代表性的曲线或图像、典型剖面对比分析图、物性参数统计表、工作量统计表、观测误差统计表等。11.2.5物探报告的文字、术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